凌庆枝;董珂;高莉莉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宫颈锥切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ASAⅠ-Ⅱ级无痛宫颈锥切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丙泊酚2mg/kg(B)、地佐辛0.1mg/kg(D)、舒芬太尼0.1ug/kg(S组),D和S组都复合丙泊酚麻醉。B组缓慢静注丙泊酚2mg/kg,D和S组分别静注地佐辛和舒芬太尼,2min后缓慢静注丙泊酚2mg/kg。记录麻醉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宫颈锥切时(T2)、术毕清醒时(T3)各时刻点的MAP、HR、RR和SpO2和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术后10min的宫颈痛VAS评分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T0时MAP、HR、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与T0比较MAP、HR、RR、SpO2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MAP、HR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率、术后宫颈痛VAS评分均大于D组、S组(P<0.05);S组SpO2T1、T2时明显下降,且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等)发生率高,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在无痛宫颈锥切术的麻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红;张春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在难治性肺炎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45例难治性肺炎患者进行 BAL 治疗,并与同期不愿接受 BAL 的45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纤支镜防污染毛刷(PSB)取样培养的阳性率(57.7%),明显高于常规痰培养阳性率(33.3%)。灌洗过程中确诊3例肺癌,2例肺结核,改变了治疗方向。治疗组45例中显效32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86.6%;对照组45例中显效2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71.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有助于明确诊断,提供更多的细菌学依据,并可以给予局部注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琳;张瑞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宫角妊娠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6例宫角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6例患者全部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没有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治疗宫角妊娠的较为合理的方式,这种手术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的手术痛楚,且康复时间较短。
作者:廖文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求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100例女性在妇科超声中查出盆腔积液的声像图资料,观察资料特征,结合妇科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次研究100例盆腔积液患者中,正常排卵6例,盆腔脓肿15例,黄体破裂8例,巧克力囊肿2例,炎性渗出35例,宫外孕破裂34例。结论:用 B 超对盆腔积液进行检查具有方便快捷、高准确率、无创伤、无痛苦、可多次检查等优点,为临床治疗及穿刺提供可靠检查资料。
作者:肖敏;曾正经;周和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2010-2013年我科在纤维喉镜下进行喉部异物取出术300例,采用 Olympus ENT 异物取出及间接喉钳取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张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病例介绍患者谭某,男,46岁。因心悸、胸闷一周到我院就诊。当时查体:血压120/70mmHg,心率72次/分,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可闻早搏2~3次/分,肺腹正常。行心电图检查提示:偶发室性早搏,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口服,每日两次。抗心律失常,减慢心室率治疗,治疗第三天。患者心悸、胸闷好转,但出现腹部隐痛,腹泻稀便3~4次/日,无粘液、脓血,无恶心、呕吐。腹泻2天后就诊,追问病史,患者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不洁饮食史。查大便常规及血常规正常。嘱患者暂停口服此药。未行特殊治疗腹泻、腹痛自行缓解。一周后患者心悸再次发作,再次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 口服,每日2次。第二天再次出现腹泻。本人考虑为酒石酸美托洛尔所致。
作者:王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下尿路动力学检查与护理对患者起到的作用。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对患者采取下尿路尿流动力学的检查以及优质护理,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检查以及临床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尿路动力学检查以及优质护理对检查结果的精准性以及病人的治疗效果给予保证,并且使合并症的发生几率明显得以降低,对病人的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李红;王亚波;谢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做好护理纠纷的防范,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探讨一些护理纠纷防范的程序和方法。结果:我院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降低了护理纠纷和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结论:通过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专业水平和法律意识及一些相关培训,可以减少或避免护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朱萍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胺碘酮是高效抗心律失常药,是目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胺碘酮对血管刺激性比较大,即使没有药液外渗,也有可能发生静脉炎,持续静脉滴注给药可以出现很严重的静脉炎[1],是静脉使用胺碘酮为常见的并发症,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近年来,医护工作者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陈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3---7月门急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6909张,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点评管理办法》、相关疾病指南及专家共识,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合理性性评价及统计分析。结果:无联合使用指征7张(占4.48%),选用药物不合理22张(占14.10%),诊断不明确,使用指征不明确28张(占17.95%),给药途径不合理2张(占1.282%),联合用药不适宜14张(占8.974%),无使用抗菌药物指征23张(占14.74%),处方书写不规范20张(占12.82%),禁忌症1张(占0.641%),用法用量不适宜39张(占25.00%)。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部分不合理现象,需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监督指导。
作者:伍勇;陈邦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治疗、护理对预防胸腔穿刺过程中的胸膜反应,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强化理论培训,向患者进行宣教,术前准备工作充分,术中密切观察等。结果: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胸膜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对减少胸膜腔穿刺过程中胸膜反应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采用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精心护理使疗效提高,避免发生副作用。方法:对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光疗,进行细心观察与护理。结果:60例新生儿黄疸经蓝光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不良后遗症。结论:光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清胆红素,而正确、精心的护理则是光疗的关键。
作者:薛加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人与周围环境在不断的相互作用进程中,获得一系列防御、适应和代偿的功能。人体的免疫反应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方式疫苗是免疫预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工具。疫苗的选择则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如地区分布、年龄分布、免疫学特点来确定。
作者:李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6~36月龄婴幼儿的贫血情况,为婴幼儿贫血防治提供资料。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的11014例6~36月龄婴幼儿进行贫血状况调查。结果:广州市白云区6~36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26.45%,以轻度贫血为主;男童贫血患病率高于女童;6~11月龄组贫血患病率高(35.29%),随着月龄增长,贫血患病率逐渐降低。结论:广州市白云区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较高,需加强婴幼儿贫血防治工作的开展。
作者:邵小飞;刘杰;郑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病人对治疗和护理的参与意识增强,希望懂得用药知识。帮助病人配合治疗,进行知识宣教。
作者:刘滨;李群;于华;王丽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患者不仅仅要求医疗质量的提高,还对医疗环境、心理健康提出更高的需求。分娩是女性人生中一次自然、重要而特殊的经历。导乐陪同分娩是指医护人员或经过培训的护工对产妇分娩时的全程陪护,以减低产妇的焦虑、提高分娩的安全性,但是由于目前全国对此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的导乐服务并不相同,我院总结全国各地的不同经验和我院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制订了考核导乐人员的标准,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邸丽萍;尚颖;姜新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总结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356例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结果:保守治疗梗阻解除158例,手术198例,术后肠瘘1例,肠粘连98例。结论:预防术后过度粘连的产生,需要手术轻柔,尽量减少对腹腔的污染,将腹腔彻底冲洗,术后充分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下床活动,保证充分有效的胃肠减压,胃肠功能恢复后合理饮食是保证康复的必备条件。
作者:林玲;王益秀;姜深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尤其是脑血管病,因为病变损害了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临床上患者常常表现为高热。而高热致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而引发颅内压增高,加重脑细胞损害。从而加速各器官的衰竭[1]。低温治疗能显著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控制颅内压,促进脑损伤病情的恢复。我科自2008年1月将颅脑降温仪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薇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循证护理是科学指导实践的方法,又称实证护理,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1]。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它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它的临床表现为言语减少、情绪抑郁、睡眠障碍、兴趣缺乏、食欲缺乏、精力减退、主动性差、不配合康复治疗等[2]。
作者:虞鎏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院药师如何应对当前医药改革形势,全面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是摆在每个药师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药学服务的现状及原因,重点探讨了医院药师应如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文章指出医院药师应适应发展需求,自身做起,转变观念,加强药学医学知识积累,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全面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