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形势下医院药师如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张晓莉

关键词:药师, 临床药学, 药学服务, 质量
摘要:医院药师如何应对当前医药改革形势,全面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是摆在每个药师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药学服务的现状及原因,重点探讨了医院药师应如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文章指出医院药师应适应发展需求,自身做起,转变观念,加强药学医学知识积累,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全面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新生儿护理的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之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科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00例新生儿中,出现12例护理不良事件,占12%,比例较高;总结发现医院环境因素、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专业能力低、安全管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是导致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需要加强注意。结论:对医院产科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对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武玉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Dandy-Walker 综合征的 MRI 诊断及临床表现(附7例病材)

    目的:探讨 Dandy-Walker 综合征(DWS)的临床及 MRI 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7例 DWS 的临床和 MRI 资料进行分析。结果:Dandy-Walker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运动神经症状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MRI 主要特征①后颅窝扩大呈脑脊液样伴横窦、窦汇和小脑上移②小脑蚓部常缺失或发育不全③后颅窝与四脑室相连④四脑室侧孔、正中孔平面梗阻以上脑室系统扩张。结论:MRI 是诊断 DWS 理想的方法。

    作者:孙林林;李晓红;甄鹏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30眼)的 CSC 患者进行OCT 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30例(30眼)经 FFA 确诊的 CSC 患者渗漏点为38个,在 OCT 检查中,有2眼(3个渗漏点)表现为色素上皮层(RPE)脱离,11眼(12个渗漏点)表现为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17眼(23个渗漏点)表现为神经上皮层脱离伴色素上皮层脱离。结论:OCT 不仅可以对 CSC 患者进行定量、定性检查,还能准确定位渗漏点,具有无创性、灵敏性、安全性、可重复性,可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作者:吴迪;梁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音乐疗法在康复大厅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不仅仅在商场、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中能够听到悦耳的音乐,现在音乐也走进了医院,音乐疗法也涉,l 及到医院的各个领域,成为临床的一种治疗手段。康复大厅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锻炼的地方,能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和重返社会。音乐疗法在康复大厅中的应用,不仅仅使患者身体得以康复,更使得精神得到康复,真正的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内涵。

    作者:张桂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活血通络组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天麻、丹参、钩藤、地龙、石菖蒲、远志、熟地黄、肉苁蓉等)煎剂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药学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按照纳入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组方煎剂;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停药后随访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比较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不良反应发生率4.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中药组方煎剂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好,药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迎秋;齐有莉;乔钦增;范立勇;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一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伴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新生儿,男,10分钟,G1P1,母孕28+5周,于2010年6月10号顺产出生,出生体重1.1kg。生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8'-9',羊水清,胎膜,胎盘,脐带未见明显异常,生后10分钟呼吸促,有呻吟,哭声弱,拟早产儿收入我科治疗,患儿未排大小便,未进食。

    作者:袁静;刘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CU 严重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 ICU 严重脓毒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 ICU 严重脓毒症患者72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早期完全肠内营养组(TEN)和混合形式营养支持组(EN+PN),营养支持大于3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营养指标及炎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降钙素原(PCT)及白介素-6(IL-6)指标的监测,以及比较两组间治疗后的指标变化,显示营养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炎症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且完全肠内营养组指标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作者:姚慧;张文杰;王宝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璧山县妇幼保健服务体系现状

    目的:解璧山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妇幼保健工作发展的因素,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使用调查表对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的妇幼保健服务项目等进行基线调查。结果:璧山县妇幼保健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服务内容单一,三级保健网络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妇幼保健服务的发展。结论:加强领导,政府重视与支持,加强儿童保健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配备与人口相当的医护保健人员,适应当前妇女儿童健康需求的保健服务。

    作者:董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老年人心血管病的护理

    目的:根据中老年人心血管病的产生原因进行护理,以便在临床中得到更多的推广和运用。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病人根据其主要病因和临床反应,分组进行护理治疗,再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影响病人的主要原因对病人进行着重点不相同的日常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分析:根据患者的病理现象和临床反应,相应的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李尉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紧急钻颅减压抢救脑疝期颅内血肿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紧急钻颅减压抢救脑疝期颅内血肿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脑疝期颅内血肿患者2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先对于其进行紧急钻颅减压手术再对其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直接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紧急钻颅减压的方法对于脑疝期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抢救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泉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在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对60例患者进行包括健康教育、控制食盐摄入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以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等方面的饮食护理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通过对60例患者的密切长期观察,60例患者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促进了康复进程。结论:加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合理饮食重要性的认识,并提高对合理饮食方法的掌握,以到达有效控制血压、促进康复的目的。

    作者:宋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础护理技术》说课设计

    基于临床护理岗位需要,与临床专家合作交流,设计《基础护理技术》说课,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选取与设计、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评价及课程教学特色几个方方面进行阐述。通过说课,不仅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为教学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田芬霞;王杏敏;林芳卉;牛杰;刘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西医治疗下肢骨科手术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西医治疗下肢骨科手术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 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下肢骨科手术静脉血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远高于对照组的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医治疗下肢骨科手术静脉血栓,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新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溃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该病多发于秋冬和春夏之交,且男性发病比例较高。相关资料显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胃酸分泌过多,饮食不当,免疫功能异常,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相关。该病的临床特点表现为:上腹疼痛,反胃,嗳酸,恶心,呕吐,疼痛特点为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为此,在日常的消化性溃疡护理工作中,我们应采取综合护理,从患者的药物,心理,环境等多个方面着手,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田璐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肿瘤患者自体高效 CIK 细胞免疫治疗体会

    目前,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手段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模式。传统治疗手段侧重于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如采用手术、放疗局部控制肿瘤,通过化疗控制复发和远处转移,但手术不能解决肿瘤细胞扩散、转移问题,而放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特别是对机体的免疫、造血功能有严重损害。近年来,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复发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国际新研制的自体高效 CIK 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主要是在体外活化和扩增患者或供者免疫细胞回输机体后,以期达到利于杀灭肿瘤的免疫平衡状态,通过与手术、放化疗结合应用,具有清除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以及增加放化疗的耐受性、敏感性和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作者:程保丽;范本本;王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外科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方法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0例患者术后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患者术后行规范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满意程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行优质化、合理化以及规范化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甚至是死亡情况的发生几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作者:周素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布地奈德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行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患儿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及采用的治疗方案不同,将200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单纯用药方式治疗(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在对照组患儿采用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明显,且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缓解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鲁奇志;张朝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应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宫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进行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过程、治疗效果及术后随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2例患者仅能顺利完成手术,有效率为100%。手术时间平均为16.1±8.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2.4±11.9ml,住院时间平均为8.2±3.1d。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发热,未进行任何处理1d后症状消失,无一例严重并发症或死亡出现。结论:宫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愈合快,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35例乳腺癌根治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按照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的不同临床护理方案,将35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5例,给予一般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20例,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评估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SAS、VAS 和 SDS 评分均发生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张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组合式髌骨爪结合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组合式髌骨爪结合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均为新鲜闭合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组合式髌骨爪结合钢丝环扎内固定,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根据陆氏等疗效评定标准,优21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5.8%。结论:组合式髌骨爪结合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更牢固,移位率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粉碎性髌骨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小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