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林林;李晓红;甄鹏飞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04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行双侧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同时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并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检测,根据动脉彩超结果分为正常组18例,轻度组24例(B组),中度组32例(C组),重度组30例(D组)。本研究为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①腰椎、股骨骨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糖尿病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与甘油三酯、尿微量白蛋白、空腹C肽、极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相关。②各组间以腰椎骨密度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越重,骨密度下降越明显。
作者:陈丽;吕芳;司玮;王国娟;胡国平;刘皆;张强;吴德云;马维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实施儿童过敏性哮喘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总结讨论在过敏性哮喘防治、教育和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结果:在过敏性哮喘防治和教育各方面都存有一些问题,其问题在基层医院尤其具有代表性。结论:防治过敏性哮喘关键在于医生脱敏方案的全面、深刻理解,并在实践工作中重视针对医生和患者的哮喘防治知识教育。
作者:战殷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分娩镇痛中的相关护理。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7例临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本组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镇痛分娩,对护理过程和镇痛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例产妇均能顺利完成分娩,按照疼痛分级0级35例,1级2例,镇痛有效率100%。结论:硬膜外镇痛分娩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有效的解决了产妇分娩疼痛的问题,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提高安全性。
作者:孟惠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单一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标志物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疗效明显优于单药对照组。
作者:卜玉杰;黄德峰;李少昊;李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护理核心制度标准化应用使实习生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和规范的工作习惯。方法:对实习生先学习,后考试,实习期间每4周收集1次护理缺陷及安全隐患发生情况,并与2011年实习护生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012年书面考试成绩和护理缺陷及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优于2011年。结论:护理核心制度的精细应用对培养实习生的安全意识和规范工作习惯起着基础作用。
作者:李明雁;张桂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给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通过分析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来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并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可以大大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作者:哈斯格日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医学护理这一问题,内科护理作为医学护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做详细分析,通过对内科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到问题所在,而后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林荣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脂肪肝是一种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而成的,与单纯性肥胖、饮酒、营养失调、糖尿病等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低龄化趋势。对脂肪肝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脂肪肝相关知识的认识,患者采取治疗性生活方式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对预防和减少脂肪肝的发病率,同时减少与行为危险因素有关的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非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患者输液泵持续加温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49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 A、B 两组,A 组(观察组)应用输液泵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B 组(对照组)用传统的注射器间断气道湿化法,以痰液粘稠度风度法判断两种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输液泵持续加温气道湿化较注射器间断气道湿化,可有效预防痰痂形成(P<0.01),增加舒适性,避免并发症。结论:观察组痰液湿化满意,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并发症,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周春丽;刘泽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总结急诊急救的现状,并提出提高创伤救治水平的对策。在救治急诊创伤患者的过程中,实施院前抢救和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抢救对成功挽救患者生命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屠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能有效地缓解疼痛、稳定关节、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2008年9月一2010年8月对10例髋关节疾患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笔者采取了科学的护理与指导,效果满意,所有患者都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崔宾;刘铁军;邢辉;王杰伟;吕印格;部志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地奥司明片对痔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试验,对门诊因痔病就诊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服用地奥司明片剂(南京正大天晴公司生产),每次0.9g,每日3次,连服7天;对照组予以龙血竭胶囊(云南红河药业有限公司),每次1.2g,每日3次,连服7天。观察服药前和服药后72h 及7d 时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量化评分比较。结果:服药后72h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42.5%和12.5%(P<0.05);有效率分别为32.5%和15.0%(P>0.05)。服药后7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7.5%和42.5%(P<0.01);有效率分别为12.5%和52.5%(P<0.05)。结论:地奥司明片治疗痔病的效果更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周康;朱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产科是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高风险科室,容易发生差错事故,探讨产科护理的风险防范和管理对策。通过风险管理,产科护理风险的管理重在预防,只有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孙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舌下含服卡孕栓对术后早期排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剖宫产的产妇500例作为观察对象,实验组术中舌下含服卡孕栓2枚,对照组未使用卡孕栓。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排气的时间提早,产妇恢复正常饮食时间提前。结论:剖宫产术中使用卡孕栓对于预防和术后腹胀安全、有效、方便、经济,对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肛肠科患者手术及麻醉方法的改进,其术后护理也相应发生了改变,本文将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对现在的肛肠手术患者术后护理进行对比探讨。方法:我科自1999年8月16日成立以来,通过3120例住院手术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改进,对术后护理相应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不同的手术方式后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能取得令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为我科的护理质量赢得良好的评价和患者的肯定。结论:术后正确的护理方法是减轻患者术后不适的关键,是减少术后复发,保障患者痊愈出院的根本。
作者:李翠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梗阻Ⅰ期手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方法。方法:选择本院结肠或直肠癌梗阻行结直肠灌洗和Ⅰ期切除肠吻合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术中经肛门放置两条引流管在肠腔内,术后接引流袋持续引流并冲洗后注入石蜡油,对照组术中肠腔内不放置引流管,术后定时进行扩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早,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结直肠癌梗阻Ⅰ期切除肠吻合术后经肛门肠腔内放置引流管冲洗并注石蜡油,能有效地促进肠蠕动、预防和减少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宁献芬;梁冲;宁志婵;黎振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异位妊娠的相关发病原因以及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1日-2013年4月1日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18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导致患者出现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是妇科炎症、多次孕产等。结论:对导致异位妊娠相关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有利于防治异位妊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汪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5例行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行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术中、术后护理措施。结果结论:良好的临床护理能够提高灌洗的疗效,且能降低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杨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要适应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提供病人满意的护理技术和服务,应重新审视现行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思路与方法。笔者论述了按 ISO9000族标准,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护理管理者可通过运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过程方法、管理体系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方法、持续质量改进等一系列标准。保证质量控制有效性和适宜性,提高全体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供病人满意的护理服务和技术。提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应引进 ISO9000标准,按“标准”的思维方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加强护理质量建设,与国际先进接轨。
作者:葛长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观念的改变,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病例数逐年上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问题时医护人员面临的挑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髋臼发育不良,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等原因引起的疼痛,畸形和强直,手术可以解决患髋的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使患者获得生活上的独立。专业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现将我科近半年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唐虹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