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

崔宾;刘铁军;邢辉;王杰伟;吕印格;部志军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患者, 髋关节疾患, 改善关节功能, 效果满意, 矫正畸形, 缓解疼痛, 护理体会, 治疗, 科学, 节能, 方法
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能有效地缓解疼痛、稳定关节、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2008年9月一2010年8月对10例髋关节疾患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笔者采取了科学的护理与指导,效果满意,所有患者都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社区护理特点及健康教育对象

    社区护理是针对个人、家庭及人群的护理,但以人群健康为重点它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其目的是促进、保护和维持人群的健康水平,达到预防疾病、延长寿命、提升生活质量。在目前社会变革快速而复杂的情况下,社区护理变更肩负着保证人群健康的重要职责,已成为当今当今世界各国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社区工作的实践,就社区护理特点及健康教育对象,谈点浅显的认识。

    作者:郭元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肺栓塞病人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

    报告了通过对58例肺栓塞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抗凝治疗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饮食指导,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及肺栓塞复发,促进疾病康复。58例患者均好转出院。

    作者:姜晶;张春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科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新生儿护理的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之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科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00例新生儿中,出现12例护理不良事件,占12%,比例较高;总结发现医院环境因素、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专业能力低、安全管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是导致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需要加强注意。结论:对医院产科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对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武玉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Dycal 结合光固化氢氧化钙在前牙深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Dycal结合光固化氢氧化钙、单纯光固化氢氧化钙在治疗前牙深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0颗前牙深龋的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Dycal结合光固化氢氧化钙和单纯光固化氢氧化钙对其实施垫底间接盖髓,再光敏树脂充填。结果:Dycal结合光固化氢氧化钙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光固化氢氧化钙组。结论:Dycal结合光固化氢氧化钙间接盖髓,优于单纯光固化氢氧化钙盖髓。

    作者:周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食管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进展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08年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报告,世界范围内,食管癌占恶性肿瘤发病第8位,恶性肿瘤死因第6位[1];在我国,食管癌占恶性肿瘤发病第4位,恶性肿瘤死因第4位[2]。临床医学用传统方法如死亡或缓解来评价某一疾病的结局,忽视了患者对疾病和治疗在心理状态、主观感受、生理功能及家人关系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影响[3]。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生命质量已经成为国际性的研究热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研究中。笔者主要是对食管癌患者生命质量各方面进行综述,包括定义、测评工具、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郭玉书;程莉莎;程思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60例

    目的:临床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的临床症状及改善肝功能的的效果。方法:采用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以右胁肋部疼痛不适、脘腹胀满、倦怠乏力为主症的临床表现情况,同时监测肝功能及乙肝表面抗原的变化情况。结果: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总有效率80%。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以右胁肋部疼痛不适、脘腹胀满等为主症及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显著,同时患者接受治疗后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病症减少复发。结果表明,逍遥散加减治疗此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建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三年来接受介入治疗的35例(LEDVT)患者,其中15例植入永久下腔静脉滤器(IVCF),20例植入临时 IVCF;35例患者均行血管内留置溶栓导管溶栓。结果:患者肢体疼痛均消失或减轻,水肿明显消退,介入治疗有效率100%。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放置后行溶栓导管接触溶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结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患侧肢体静脉维持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可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马学文;丁万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护理

    本文首先分析了腰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疼痛特征及诊断依据。其次从药物治疗、牵引治疗、物理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及局部痛点阻滞法等方面综述了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后从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方面综述了腰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

    作者:徐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CT 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时 CT 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急诊9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 CT 平扫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 CT 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92例患者里明确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100例次,8例次腰椎骨折患者全部确诊,没有漏诊准确率100%;33例次肝脏损伤经 CT 确诊31例次,准确率93.94%;20例次脾脏损伤经 CT 确诊19例次,准确率95.00%;22例次肾脏损伤经 CT 确诊21例次,准确率95.45%;17例次胰部损伤经 CT 确诊16例次,准确率94.12%;CT 总计准确率95.00%。肝脏损伤+脾脏损伤合并2例次,肝脏损伤+肾脏损伤合并3例次,脾脏损伤+肾脏损伤合并2例次,胰部损伤+脾脏损伤1例次。结论:CT 检查检测准确度较高,而且没有开放性创伤,安全,对腹水、腰椎骨折等能准确显示,可以作为检查的首要手段。

    作者:钟锦建;李梅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外疝的护理体会

    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离开了原来的部位,经腹壁或盆腔壁的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在局部形成包块称腹外疝。腹外疝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腹股沟疝(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白线疝等。其中以腹股沟斜疝多见,占全部腹外疝的75%以上。腹外疝护理是减少和消除腹外疝复发的因素,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必须做好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后的护理和出院指导工作,以防止术后复发。

    作者:林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形势下医院药师如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医院药师如何应对当前医药改革形势,全面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是摆在每个药师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药学服务的现状及原因,重点探讨了医院药师应如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文章指出医院药师应适应发展需求,自身做起,转变观念,加强药学医学知识积累,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全面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随着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进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步取代传统钢针。静脉留置针又称导管针,近几年在我院广泛应用,因其操作方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减少了骨科病人因反复穿刺而造成的静脉损伤、感染(因骨科病人骨折造成局部的肿胀、固定等限制了输液血管的有效选择范围,往往在有效的范围内反复穿刺),有效保障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了人力、物力[1]。所以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操作及护理对于骨科护士尤为重要。

    作者:庄景焕;陈春梅;张晓锋;胡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手术室工作中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目的:增强手术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或杜绝护理工作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方法:把手术室工作中应注意的护理安全问题分类列出,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流程及防范措施。结果: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使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低程度。结论:使手术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将安全护理的理念运用到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所造成的医源性问题,从而保证了手术安全,保证了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牛晓琳;张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23例临床分析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名粉刺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等,是一种非细菌性感染的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基础的慢性乳腺良性疾病[1],临床上以乳腺疼痛,乳晕下肿块,乳腺脓肿及乳腺瘘管特征,我科自2012年5月~2013年8月共收治浆细胞性乳腺炎2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凯;张亚;方文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三台县某镇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三台县某镇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从三台县某镇按照经济状况好、中、差分层随机抽取工870户、317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13.6%,其中两周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在业;慢性病患病率为12.1%,其中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0.6%,患病后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偏低,常就诊单位为卫生室(站),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论:居民的健康状况良好,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较低,但是在就诊机构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认知和认可程度高。

    作者:杨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例患者实验室检查临床分析,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实验室检查项目有血常规、离子系列、血脂系列、肾功能、肝功能、血凝系列、风湿系列、血沉、尿常规、D2聚体、结核菌素试验。结果:30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29例结果异常,阳性率96.67%。临床出现离子系列异常,血氯升高5例,血钙降低6例;肝功能异常7例;肾功能异常2例;血糖异常升高3例;血脂异常2例;血凝系列异常12例;风湿系列异常3例。结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可以并发多种内、外科疾病,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在临床诊治应用中,提供科学、有效依据,非常重要。

    作者:杨勇;郭文龙;王嘉宁;李正军;庄来挺;姚克胜;王凯;贾贺;孙丽艳;毕连君;肖景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及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地佐辛复合芬太尼以及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9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200例实施无痛人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实验组采用地佐辛复合芬太尼以及丙泊酚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及丙泊酚对实施无痛人流术患者进行麻醉,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杜建华;谭金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侧块螺钉在颈椎病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侧块螺钉在颈椎单开门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间共15例行侧块螺钉固定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4例,颈椎单开门加后路固定11例,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6例,颈椎多节段退变压迫脊髓8例,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1例。结果:本组15例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月-3年,平均随访13个月。脊髓功能评定采用日本骨科协会17分法(JOA):术后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100%,本组平均术后 JOA 评分提高4-6分,优良率77%,术后2周内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6月 X 线显示固定节段生理弧度正常,术后极少出现颈部后肌肉,软组织牵拉性疼痛,未发现结扎线断裂,未发现再关门现象,铰链侧融合良好。结论:颈椎侧块螺钉固定能改善颈痛,能提供较稳定的固定,避免再关门,是颈椎后路单开门辅助治疗十分有效的方法。

    作者:韩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Tei 指数及血清 BNP 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右室功能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PAH)时,血清 BNP 与右心室 FAC 和 Tei 指数的相关性。方法:CHD 患儿50例,分为无 PAH 组(n=12)和 PAH 组(n=38)。PAH 组再按肺动脉压力程度分为轻度组(n=12)、中度组(n=14)、重度组(n=12)。同时选择1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 GE logic7检查肺动脉和三尖瓣口血流频谱。结果:①右室 Tei、血清 BNP 在 PAH 组明显高于无 PAH 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肺动脉压力程度加重,Tei 指数和血清 BNP 值上升。②血清 BNP 与右室 Tei 指数显著正相关,与右心室 FAC 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右室 Tei 指数和血清 BNP 均能很好的反映右心室功能。

    作者:吴桂花;徐秋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据有关统计,90%~95%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治疗,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避免因护理不良事件引发的医疗纠纷。由于静脉输液是一种有创治疗,为细菌进入人体提供了直接通道,因此具有潜在的感染及并发症的危险,特别是静脉置管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静脉感染提供了机会,但与静脉输液有关的并发症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对静脉输液管理及风险相关知识的学习,预防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即静脉炎、渗出、外渗与感染,可减少对患者的危害,降低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质量管理目的。

    作者:周安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