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霞
手术室是为病人手术治疗及抢救伤病员的重要场所,其环境必须达到清洁、无菌、安静等要求,但手术室的噪音却往往被忽视。所谓噪音是指不恰当或者不舒服的听觉刺激。手术室的噪音分贝平均为60-65分贝,主要来源有推机器声、推器械车声、脚步声、交谈声、监护仪声、吸引器声、器械碰撞声、病人呻吟声、手机铃声等,这些都属于中等或以上声响,都可影响病人的生理和心理改变,从而造成病人情绪烦躁不安、焦虑恐惧,进一步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作者:韩美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阐述慢性咳喘疾病反复发作之机理及慢性咳喘疾病的防治,应用祖国医学“冬病夏治”及“治未病”的法则于春夏季节对慢性咳喘疾病的缓解期进行防治,临床表明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杨凤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在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采用风险评估机制,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展开分析与研究,旨在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对护理风险因素的各类管理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护理质量水平有所提高。
作者:阳丽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院外急救是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基本部分,也是入院前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环节,院外急救多数是在急诊情况下,突发情况并且不在医院的急诊场所范围之内,往往是在院外进行,患者身边多数是普通路人,知晓医疗知识的人员比较有限,此时便会耽误患者第一拯救时间,因此,院外急救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1]。这也可以使得患者不会错过抢救时机,保证了患者的生存率、一些不可逆的致残率以及入院后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邓智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予克拉霉素片15 mg/(kg·d)连服5 d停1 d,对照组予阿奇霉素片t10 mg/(kg·d)连服4 d停3d,为1个疗程,未痊愈者追加1个疗程,对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干预后第1周末和第2周末,研究组疗效均与对照组相当P>0.05);在干预后第5天,研究组减分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时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与阿奇霉素相当,且起效较快,安全性好。
作者:罗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血脂康作为一种中成药,它能够降低血脂水平,本研究旨在观察血脂康在脑血管病治疗中发挥的降脂作用。
作者:胡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颈椎病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颈椎病致脑供血不足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采用丁咯地尔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椎动脉供血速度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致脑供血不足多表现为眩晕,应用丁咯地尔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可有效恢复脑部正常血流状态。
作者:马举高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患儿男,25天。孕40周,第1胎第1产经剖腹产分娩。出生体重4200克,生后无窒息,羊水、胎盘、脐带无异常。生后24小时排胎便,无呕吐、无腹胀。因排黄绿色稀便伴腹胀15天就诊。查体:面色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胀、软、无压痛,可见胃型、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活跃,肝脾不大。疑诊巨结肠行造影检查。造影前检查:胸部未见异常。腹部大小肠积气、扩张,以结肠为主。经肛通过导管注入稀钡液检查:见结肠各段管径、外形、分布部位及通过情况等皆无明显异常,直肠远端张力高,但可舒展,请结合临床。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的更新,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护理角色职能发生质的变化,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护士面对的是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护理人员所面临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职业病【1】。职业倦怠不但危害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关系到队伍的稳定以及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邬役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三型配合苦参酊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疗效。方法:三型施治加减方配合苦参酊外用。结果:总有效率95.12%。结论:本方法治疗脂溢性脱发疗效满意。
作者:李忻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总结急诊急救的现状,并提出提高创伤救治水平的对策。在救治急诊创伤患者的过程中,实施院前抢救和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抢救对成功挽救患者生命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屠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健脾益肾中药汤剂。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 FBG、HbA1c、U-pro、Scr 以及 BUN 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磊;李召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临沂市2006年~2010年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评价现行结核病控制措施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临沂市随机抽取4个县为动态监测点,采用 WHO 推荐的比例法,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耐药性测定,探讨其耐药发生趋势。结果:1737例培养阳性结核分支杆菌菌株进行4种抗结核药物(INH、SM、RFP、EMB)的耐药性测定。总耐药率为18.4%,其中初始耐药率为18.2%、获得性耐药率为21.6%。总耐多药率为2.0%,其中初始耐多药率为1.9%,获得性耐多药率为3.2%。结论:临沂市肺结核患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结果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证明近几年执行的面视下的短程化疗政策取得了良好效益,但耐药状况仍需密切关注,应继续加强结核病患者的规范管理才能使耐药结核病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赵艳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介绍一种以针灸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综合疗法。方法:治疗组(90例)以针刺颈部的夹脊穴及风池、完骨、百会、四神聪,配合汤药、颈椎牵引、中药塌渍、功能锻炼;对照组(30例)给予香丹注射液、曲克芦丁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汤药、牵引、中药塌渍等综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肖家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对引发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阐述了诊断进展,在此基础上,对此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将来的治疗方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为临床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韩丽;刘彦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医用臭氧联合外用治疗慢性窦道不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7例患者均先行 DSA 下窦道造影,明确病变范围后置留导管。采用臭氧窦道内注射和外科常规换药治疗。每次注射浓度为30ug/ml 臭氧15~30ml,完毕即用医用透明膜覆盖15分钟,每日1次,7~15天为1个疗程;随后按外科常规冲洗换药等处理。结果16例患者痊愈,1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医用臭氧联合外用治疗慢性窦道不愈患者,具有疗效显著,简单安全等优点。
作者:韦传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术后护理对于经过腹腔镜进行手术的胃癌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方法:对现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6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为31例患者,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住院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62例病患采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病情均稳定,并在住院2周后康复出院,但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康复效果好,患者的康复时间也较短。对患者进行随机访问,研究组对于手术满意的患者为30名,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的满意人数为26人,满意率为83.87%。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有利于患者术后身心康复,疗效明显,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妹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对使用鼻窦内镜治疗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选择鼻窦内镜手术的鼻窦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对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护理后患者得到96.5%的护理有效率,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鼻窦炎患者选择鼻窦内镜这种手术方法,能够得到显著的疗效,但在术后也需要进行相关的临床护理,从而减少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作者:朱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女职工妇科疾病患病情况,掌握当前妇女病发病趋势,研究对策。方法:对2364名已婚女职工按照统一的体检登记表格进行询问、妇科检查、乳腺触诊级辅助检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B 超检查子宫附件及乳腺),对常见妇科病分年龄段进行比较分析,并将2年的普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女职工妇女常见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乳腺囊性增生、阴道炎、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乳腺囊性增生、阴道炎和慢性宫颈炎以30~39岁组为高发人群,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妇科肿瘤、乳腺疾病的防治工作,注重妇女保健,提高妇女的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李慧卿;陈雪莲;刘艳娟;赵叙维;钟玉莲;区正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及局部离子导入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确诊为春季卡他性结膜炎88例(176只眼)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5例90只眼和西医对照组43例86只眼。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眼药水点眼,4次/日,维生素 C、钙剂、甲氰咪胍口服(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治疗时间),眼部症状明显时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点眼、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口服,连用3天后停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疏风清热除湿止痒汤剂并给予中药汤剂局部离子导入。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西医对照组。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建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