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香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方法:入选病例80例,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疗效明显。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疗效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天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冠心病患者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均明显优于护理前,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心理上存在的负面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对加快疾病康复的速度有较大帮助。
作者:吕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19例,进行常规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患儿17例,自动出院2例,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5.9d。结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其病情较为复杂且严重,在护理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精心护理,能够对新生儿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郭文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炎性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52例,治愈50例(96.2%),中转手术2例治愈。早期手术4例,死亡2例(50%)。结论:炎性肠梗阻以保守治疗为主,早期手术疗效差,常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陈耀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小儿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NE)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多指5岁或5岁以上的小儿,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且持续时间达3个月或3个月以上,为儿科临床所常见,无特殊治疗方法,常用醋酸去氨加压素Minirin(商品名:弥凝)治疗。针灸与小儿推拿是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近年来有关针灸与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刘苗苗;金晓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妊娠12-24周,用人工的办法终止妊娠叫做妊娠中期引产。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胎盘已经形成,胎儿较大,骨骼变硬,娩出时需要充分扩张子宫颈。另外,子宫增大,子宫壁充血变软,手术时容易损伤子宫壁,因此中期妊娠引产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观察,积极做好护理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治疗,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康复及预防并发症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佳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针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作者:宋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抗HIV药物雷特格韦与利托那韦在大鼠原代肝细胞内联合用药的药代动力学,并分析其代谢相互作用。方法:大鼠原代肝细胞分离培养后,分别以雷特格韦及利托那韦不同时间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药物检测方法学,并以此分析细胞匀浆内药物浓度。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学证明检测效果良好,药代动力学分析表明联合用药中两种药物在原代肝细胞内代谢基本不受影响。结论:雷特格韦与利托那韦之间没有药物代谢相互作用,能够在抗HIV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
作者:曹日昇;陈俊娣;刘翠萍;蒋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院外急救是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基本部分,也是入院前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环节,院外急救多数是在急诊情况下,突发情况并且不在医院的急诊场所范围之内,往往是在院外进行,患者身边多数是普通路人,知晓医疗知识的人员比较有限,此时便会耽误患者第一拯救时间,因此,院外急救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1]。这也可以使得患者不会错过抢救时机,保证了患者的生存率、一些不可逆的致残率以及入院后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邓智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小便标本的采集是临床辅助检查之一,针对临床工作中大小便检验标本合格率低,送检不及时等问题,2013年4月我科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对大小便标本的采集送检流程进行了规范,临床效果较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立洁;黄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了解沈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情况,为乙肝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3年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5426名体检者血清乙肝肝炎血清表面抗原(HBsAg)测定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5426名患者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14.8%(2283/15426),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在8798男性中 HbsAg 阳性率为16.9%(1487/8798),在6628女性中 HbsAg 阳性率为12.0%(796/6628)。结论:HBsAg 阳性率高于全国调查水平,且 HBsAg 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
作者:刘鸿梅;任春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护理的妇女50例,对其进行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对其治疗、护理满意度和意外事故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例患者,非常满意为36例,满意为14例,总体的满意度为100%;在护理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意外事故。结论:结合妇产科的特点,进行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能够提高满意度,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宗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取为2011.5~2013.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本组患者均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伤口疼痛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8.1±11.2min,6例患者术后存在轻度伤口疼痛,2例患者阴囊积液,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住院时间7.2±1.4d,随访1~6个月,无一例出现复发。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理想,具有简单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崔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供相关护理知识,提高居家生活质量。提出护士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及对策,提高出院指导效果。方法:通过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出院后,经电话随访及家访了解到其日常起居、用药、复诊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护士在为患者行出院指导时注意的问题。结论:患者出院前掌握到相关的疾病保健知识,有利于患者院外自我管理,避免再次住院,节约医疗资源。
作者:金京爱;许银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控制血糖是医疗与护理的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阻止糖尿病的病理进程与合并症的发生。让患者合理控制饮食,从而达到良好的控制病情、保证正常生活及工作的治疗目的。护士必须全面了解糖尿病,才能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莉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主要讨论一下在进行剖宫产手术之后再次进行妊娠分娩的好方法。方法:对我院从2008年的8月份到2011年的5月份收治的100名剖宫产再次妊娠分娩产妇分娩方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和分析,有76名产妇,占总数的76%,再次进行了剖宫产手术,有20名孕妇,占总数的20%,进行了阴道试产。阴道试产组的20名患者在住院的天数、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产后的出血量等方面均低于再次进行剖宫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的患者来说,应该尽量减少再次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几率,应该尽量进行阴道分娩,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分娩的成功率,也可以将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效降低。
作者:黄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探讨巡回护士在麻醉实施中的辅助方法。巡回护士不仅要全面了解麻药的使用方法、剂量、浓度,以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还要掌握出现不良反应所采取的解救方法及措施。巡回护士得当的辅助,有利于保证麻醉的顺利实施,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华;程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3年6月7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改善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联合使用,能达到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是值得临床考虑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魏惠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医院住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80例,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结果:高血压患者按时规律服药的比例由健康教育前的53%上升为78%(P<0.01);高血压患者低盐低脂饮食行为习惯的比例由原来的42%上升为69%(P<0.01);保持心态平和的高血压患者由健康教育前的45%上升为76%(P<0.01),另外高血压患者的吸烟与饮酒比例在经过健康教育以后均出现了明显下降(P<0.01)。高血压患者对吸烟危害知识知晓率由教育前的47%提高到85%(P<0.01),饮酒过量危害知晓率由教育前的44%提高到82%(P<0.01),超重与肥胖知晓率由教育前的52%提高到90%(P<0.01),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知晓率均出现了明显上升(P<0.01),不良心理因素危害知晓率由教育前的41%提高到73%(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护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应用为医院为减少或控制高血压疾病危害的进展提供新的手段与依据。
作者:孙百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复治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及需要,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对89例住院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结果。结果:复治肺结核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心理需求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医疗费用、治疗效果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针对复治肺结核患者不同心理需求实施护理,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坚持完成强化期疗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萍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