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邹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规模估计调查研究

林晶;李雪涛

关键词:MSM, 艾滋病, 捕获-再捕获, 规模估计
摘要:目的:科学、合理地估计邹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的规模,为今后制定 MSM 干预计划和艾滋病防治工作政策提供依据,促进行为干预工作的深入开展。方法:应用捕获-再捕获法对邹城市活动场所和网络的 MSM 开展调查并进行人群规模估计。结果:第一轮捕获和标记,领取纪念品的人数(M)为271人,第二轮招募调查对象总人数(T)为102人,调查对象中领取纪念品的人数(R)为69人,根据公式算出邹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估计结果(N)为400人,参加调查的男同人群年龄在16-56岁,邹城市2010年底相应年龄段男性常住人口为470498人,男男性行为人群占邹城市相应年龄段人口的百分比为0.085%。结论:经过估计,邹城市 MSM 在400人左右,而邹城市日常行为干预和报表 MSM 在100左右,有较大差距,说明在邹城市 MSM 人群干预工作中还有大量人群未浮出水面,如果能有效的发现潜在的 MSM,对今后制定艾滋病防治政策特别是 MSM 防治策略和预防措施有重要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癌痛病人的健康教育对癌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前,我国对于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仍没有一个公认的,可行的模式,因此,探讨一种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提高癌痛患者疼痛的控制效果,在实践中应该不断尝试使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来让癌痛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我们应该积极使用一系列的方法来积累研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希望能够直到一定的作用并让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早日走向规范化,并尽量让临床过程中所采用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李财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高血压病人的生活干预预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按血压水平分成1,2,3级,相当于轻,中,重型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毫米汞柱,亦应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有:超重,高盐膳食及中度以上饮酒,另外还有遗传因素及精神因素,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手段。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对于血压控制也有一定的重要性,专家指出,积极有效的非药物治疗可通过多种途径干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如果从以下这些生活方式入手放慢生活步调,或许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马静雯;杨虹;马秀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阴阳五行学说与现代哲学的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结晶,这一不朽的结晶不但不随岁月的流逝、科学的突飞猛进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她的不曾被人们完全理解的深奥的哲理,随着认识的升华越来越彰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意识到,它非但不是某些人无情扣上的朴素认识论,反倒是现代思维哲学的集大成,不由得让我们萌发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的真正发源地恰恰是我们中国,归功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祖先的感叹!

    作者:尹枝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如何做好妇女更年期保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保健,尤其是妇女更年期保健成为妇女保健的热门话题,女性迈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多数会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改变,如失眠、烦躁、易激动等不适症状,症状是否出现和出现的轻重程度因人而异。临床实践表明:70%左右的更年期妇女会发生轻重不同的不适症状,其中需要治疗的仅占10%~15%。相当一部分更年期妇女可以没有任何不适,而有症状的更年期妇女大部分也可以通过自身心理的调节和适当的饮食和药物调理来顺利度过这一生理转折期。本文为多年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粗浅认识。

    作者:梁峻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即所谓的老年痴呆症。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结构的器质性损害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是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的持久的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患病率研究显示,美国在2000年的阿尔茨海默病例数为450万例。年龄每增加5岁,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百分数将上升2倍,也就是说,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而85岁人群的患病率为30%。随着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5000万,这将对我国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

    作者:张一洁;王晓湘;蔡玲琴;谢明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 PCI 患者血清 LDL、oxLDL、hsCRP 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 和20 m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择期 PCI 患者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 ACS 患者随机分为 A、B、C 三组各40例,在给予吸氧、抗凝、扩张冠脉血管等治疗的基础上,A 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B 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C 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均1次/d。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血清 LDL、oxLDL、hsCRP 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治疗16周后血清 LDL、oxLDL、hs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 B 组较 A、C 组降低明显(P<0.05),A 组与 C 组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 择期 PCI患者早期使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血清 LDL、oxLDL、hsCRP 水平,降低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因子,减轻炎性反应,可能起到稳定斑块、抗栓、改善预后的作用。

    作者:王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55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55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段爆裂性骨折,同时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骨折均达到复位并临床愈合,未发生内置物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无明显矫正丢失,53例能重返社会,重返工作岗位,2例出院时使用轮椅。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具有创伤小、椎管减压彻底和复位固定良好等优点。

    作者:毛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康复指导

    1背景肺结核是尘肺病的常见并发症,尘肺病病人因肺功能下降,更容易感染结核杆菌。尘肺病合并肺结核时,两者相互影响,加速恶化,从而对自身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对尘肺合并肺结核的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指导,提高治疗效果,以促使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林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舒血宁注射液静滴加西比灵口服,对照组用西比灵口服,疗程两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为80%(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谢振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1d;15天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组采用谷红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1d;15天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8.3%,治疗组有效率为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沈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谈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积极的抢救治疗,加之科学悉心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大有裨益。

    作者:李继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012年重庆南川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分析报告

    目的:进一步掌握我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2012年采集我区39家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样共156件,参照GB/T5750-2006、GB5749-2006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合格水样124件,不合格水样32件,合格率79.49%,不合格项指标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肉眼可见物。结论:2012年我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较低是由饮用水水源保护差、因旱实行分段供水、供水管网老化不完善等方面原因引起的。

    作者:吴云昶;张世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吸烟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目前全世界吸烟人数约有12.2亿,每年就有49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占总死亡构成的1/10,预计2030年该数目将升至1000万,其中700万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占总死亡构成的1/6[1]。吸烟有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对控烟策略的认识和赞同情况均远远不够。有效的健康干预,是达到控烟目的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人群宣教,提高了人们戒烟的主动性,可有效减少由吸烟和被动吸烟导致的疾病。为研究社区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效果,我们从2011年起对某小区居民进行以控烟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干预监测。

    作者:周梅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肠腔内置管冲洗并注石蜡油在结直肠癌梗阻Ⅰ期手术中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梗阻Ⅰ期手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方法。方法:选择本院结肠或直肠癌梗阻行结直肠灌洗和Ⅰ期切除肠吻合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术中经肛门放置两条引流管在肠腔内,术后接引流袋持续引流并冲洗后注入石蜡油,对照组术中肠腔内不放置引流管,术后定时进行扩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早,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结直肠癌梗阻Ⅰ期切除肠吻合术后经肛门肠腔内放置引流管冲洗并注石蜡油,能有效地促进肠蠕动、预防和减少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宁献芬;梁冲;宁志婵;黎振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病人输液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老年患者存在血管条件差或是经常使用一根静脉反复穿刺,长期输入较多药物的刺激,浅静脉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炎的化学特性反应,等等,易造成血管痉挛、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重者有局部皮肤变色或坏死情况,从而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增加患者疼痛。为了减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损伤,减轻痛苦,近来我科对一百多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进行观护理,采取各种方法措施,减少各种输液并发症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冯慧;韩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8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冠心病患者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均明显优于护理前,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心理上存在的负面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对加快疾病康复的速度有较大帮助。

    作者:吕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舒肛理肠汤治疗肛门坠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舒肛理肠汤加减治疗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肛门坠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舒肛理肠汤加减口服加外用栓剂及洗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四妙丸或补中益气丸口服加外用栓剂及洗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有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32例,有效3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肛理肠汤治疗肛门坠胀,安全实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邢云丽;杨巍;卢亚峰;张志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X 线片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对我院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和观察,探索 x 线片在对脊柱骨折患者诊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记录的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0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 CT 诊断措施;观察组20例采用 X 线片进行诊断。结果:对照组在脊柱骨折诊断中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在脊柱骨折诊断中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X 线片在脊柱骨折诊断中有着明显的作用,相较于常规 CT 诊断有着明显的提高[1]。因此作为保守诊断方法,X 线片在脊柱骨折诊断方面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介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积极实施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者孕妇积极实施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9月在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早期孕妇者,共306例,年龄17~45岁,平均27.6±3.2岁;进行孕期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并在使用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的同时,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干预治疗。结果追踪至分娩后12周,结果:18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5.89%,且均为轻度子痫前期,未发生脑血管意外、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胎盘早剥、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母婴健康状况良好。结论: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者孕妇积极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对母婴危害,保障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书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改良外科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经验总结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约20%-25%的女性和7%-15%的男性有明显大隐静脉曲张,本病特点是有家族遗传倾向,单腿、双腿均可发病。且女性患者往往在怀孕后常发生或加重。对于生产3个或以上孩子的妇女发病率增高,后天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的站立、肥胖、怀孕、便秘及慢性的咳嗽等○1。近十余年来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给下肢静脉的治疗带来新的活力,而大隐静脉的高位结扎剥脱仍然是外科方法的主要内容。近年我科对传统的外科手术进行改良,疗效较好,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姚明;关克勤;贾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