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自我管理项目对自我效能的效果评价

邓秀君;骆俊梅;叶永珍;吴晓娱

关键词:高血压, 自我管理项目, 自我效能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自我管理开展的健康教育项目进行六个月以后在改变病人自我治疗效果能力方面的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有高血压并且自愿参加实验的病人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后比较两组病人在这个项目进行六个月以后的自我效能评分标准的相关变化。结果:实验组病人的症状管理当中自我效能评分和疾病共同管理自我效果评分标准在六个月以后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血压自我管理这个项目能够提高参与者对高血压管理的自我效能。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阑尾炎伴腹膜炎术后切口预防感染的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阑尾炎伴有腹膜炎在手术后预防切口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探讨我院收取2011年3月到2012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50例阑尾炎伴有腹膜炎手术病人切口的处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全面手术预防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手术预防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2例切口感染,剩余病人治愈,有3例并发症出现;对照组患者出现9例切口感染、7例有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在对阑尾炎伴有腹膜炎病人手术治疗时,要进行全面手术预防措施,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手术治疗以减少其污染,手术当中要彻底止血,缝合引流时要正确操作,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能够使切口感染率大大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廖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泗阳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调查

    目的:为了掌握泗阳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原因,提高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调查。方法:收集相关部门2011-2012年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信息报告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78例,2012年死亡62例。2011年漏报死亡7例,2012年漏报死亡4例。结论: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还存在漏报情况,需要协同各个相关单位加强完善上报制度,并且要加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质量控制。

    作者:曾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青年冠心病早期发现要点及注意事项

    我们这里地处边疆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受民族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如喜好喝烈性酒,偏向肉食等,这些都易导致冠心病的发生日趋年轻化,临床上常常见到二十多岁就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即使及时抢救过来,但是以后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些后果都是由于年轻人生活阅历及对待疾病的看法不同,不能对本身的疾病有充分认识和重视,不能进行有效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患者施以宣传教育,重视冠心病的早期发现和注意事项,预防、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根据这些年来我的实践,整体化护理的经验,现将我们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早期发现的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黄新霞;热汗姑·祖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观察控制血糖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和58例单纯肺结核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复查,研究组60例患者中,血糖控制良好37例,控制一般14例,控制较差9例。血糖控制良好组痰结核菌转阴率、结核病灶吸收率、空洞缩小率、咯血消失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同组的“血糖控制一般”、“血糖控制较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情况下两病互有影响,积极控制血糖配合早期抗结核治疗,能较好地控制结核,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魏秀琴;耿玉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对20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00例中发生并发症15例,发生率7.5%。3例为冠状动脉痉挛,占1.5%;2例为急性闭塞,占1.0%;4例患者为无再流,占2.0%;2例患者为室颤,占1.0%;1例患者为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占0.5%;3例患者为冠状动脉夹层,占1.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所发生的并发症几率在减少,但是,仍然需要医生引起重视。

    作者:周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预防直肠癌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直肠癌术后病程长,极易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重者可引起肺栓塞,甚至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所以对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观察十分重要。我们对2012年5月-2013年1月共5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观察及预防的护理对策进行了研究,收效甚好。

    作者:马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方法:针对不同疾病的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分析其效果。结果:危重病人抢救中应用静脉留置针提高了抢救效率,确保患者生命,争取抢救佳时机。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液体畅通良好,流速快,导管不易脱出,液体不易渗漏,留置时间长,利于危重患者病情变化时治疗。

    作者:华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病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骨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病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和谐发展。方法:转变服务理念,改变工作模式,对骨科住院患者全方位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工作积极性,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提高,减少护患纠纷,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牌。

    作者:周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神经纤维瘤病 II 型1例并文献复习

    1病例摘要患者,女,22岁,因双下肢无力3+月于2013年7月22日入院。既往无慢性病史,其父在我院确诊为神经纤维瘤病(混合型),已去世。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眼球无外突,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3mm,右侧瞳孔直径3.5mm,对光反应灵敏。右侧 Horner 征(+),耳郭无畸形,双耳听力减退,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征阴性,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言语清楚,对答切题,无理解力、记忆力、定向力减退,颈阻(+),克氏征(-),布氏征(-),双眼视力正常,无眼睑下垂,无眼球震颤,右侧眼裂变小,双侧鼻唇沟对称,无口角低垂,双侧 Bell 征(-),双耳听力减退,无肌肉萎缩,无肌肉肥大,无肌束颤动,无不自主运动,左上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左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正常,右上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右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正常,左侧腱反射亢进(+++),双侧指鼻试验稳准,双侧跟膝胫试验稳准,双侧快复轮替动作稳准;颈7-胸2段脊柱叩击痛(++),颈段以下痛觉减退,左侧病理征(+),右侧病理征(+)。辅查: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均未见异常,胸片:心肺未见异常,腰椎+腰底段 MRI:未见异常,头颅 CT:双侧桥小脑脚区占位性病变,左侧三叉神经走行区多发结节,考虑多发神经纤维瘤累及双侧听神经瘤及左侧三叉神经瘤可能性大;颈胸段 MRI 示平颈2-胸6平面后方椎管内脊髓占位性病变,考虑脊髓肿瘤可能性大;MRI 示:右侧桥小脑脚区可见占位性病变,大小分别约1.6 x 1.9cm,T1W1呈等信号,T2W1呈等高混杂信号,左侧听神经可见增粗,左侧桥小脑角区可见一占位性病变,大小约0.8cm x 0.9cm, T1W1呈等信号,T2W1呈稍高信号,左侧迈克尔腔显示增宽,左侧三叉神经根部增粗。右侧迈克尔腔显示不清,第四脑室可见扩张;平颈2-胸6平面,相应后方椎管内可见囊实性占位性病变,脊髓形态不规则,肿胀,T1W1呈等、低混杂信号,T2W1呈等、高混杂信号,其中位于胸2椎体后方见类圆形长 T1长 T2信号,相应该范围内脊髓外蛛网膜下隙变窄。注射 Gd-DTPA 增强扫描:上述病灶明显强化。MRI 诊断: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Ⅱ型。予营养神经、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请脑外科会诊建议可行手术,但手术风险大,效果差。患者以经济原因为由,拒绝进一步治疗,签字出院。

    作者:张建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金钱茵陈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163例临床观察

    慢性胆囊炎是长期的慢性炎症及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使胆囊纤维化萎缩或增生肥厚,囊腔缩小,功能丧失,是一种常见、多发疾病,胆囊可患有多种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病人为此而受到百般折磨。本病属中医“胁痛”范畴。

    作者:谢东梅;潘存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核心力量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2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除常规疗法外,每日有计划地实施核心力量训练,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核心力量训练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余婷;杨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CG)是指不同原因引起如胃粘膜慢性炎症(即在病理上表现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浸润)和(或)腺体萎缩性病变。本病临床上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目前认为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大特点,中医中药在治疔多种疾病上有其特色和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西药联合中药辨证论治能否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并缓解相关症状。

    作者:刘鲁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氨茶碱两种不同用药方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茶碱以不同方法用药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6月期间因毛细支气管炎入住我院治疗患儿94例,按计划分为2组,各47例,分别给予分次氧驱动雾化吸入氨茶碱法和单次静滴氨茶碱法,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分次氧驱动雾化吸入氨茶碱组气促消失时间0.69±0.31d 明显少于单次静滴氨茶碱组0.99±0.19d,喘憋消失时间1.13±0.48d 明显少于单次静滴氨茶碱组1.84±0.49d,显效率83%明显高于单次静滴氨茶碱组61.7%,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1%显著低于单次静滴氨茶碱组12.8%。结论:分次氧驱动雾化吸入氨茶碱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症状消失快,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思丽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部分血管闭塞发生心肌梗死临床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各种冠状动脉部分血管闭塞发生心肌梗死的临床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2名冠状动脉部分血管闭塞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分为心肌梗死组和无心肌梗死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等基本情况无较大差异,对比两组患者的吸烟人数发现,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吸烟人数明显多于无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无心肌梗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引起心肌梗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是病史情况和个人生活习惯,个人生活习惯比如说有长期吸烟史,而病史因素比如有糖尿病、心电图改变、心绞痛病史、高胆固醇、侧支循环情况、高低密度脂蛋白等等。

    作者:王建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CT 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时 CT 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急诊9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 CT 平扫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 CT 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92例患者里明确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100例次,8例次腰椎骨折患者全部确诊,没有漏诊准确率100%;33例次肝脏损伤经 CT 确诊31例次,准确率93.94%;20例次脾脏损伤经 CT 确诊19例次,准确率95.00%;22例次肾脏损伤经 CT 确诊21例次,准确率95.45%;17例次胰部损伤经 CT 确诊16例次,准确率94.12%;CT 总计准确率95.00%。肝脏损伤+脾脏损伤合并2例次,肝脏损伤+肾脏损伤合并3例次,脾脏损伤+肾脏损伤合并2例次,胰部损伤+脾脏损伤1例次。结论:CT 检查检测准确度较高,而且没有开放性创伤,安全,对腹水、腰椎骨折等能准确显示,可以作为检查的首要手段。

    作者:钟锦建;李梅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分析 SAH(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诊护理干预方式、效果以及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 SAH 患者中的120例,护理组(60例)均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护理组有效率83.3%,满意率90.0%,并发症发生率5.0%,死亡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0.0%,满意率78.3%,并发症发生率10.0%,死亡率21.7%;护理组效果更理想(P<0.05)。结论:对 SAH 急诊患者应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加强护理,以利于临床疗效的改善。

    作者:邱凤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本地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调查对象随机选取流动儿童城市常住儿童各500名,其中流动儿童设为观察组,常住儿童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疫苗接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流动儿童的基础免疫疫苗及加强免疫疫苗的接种合格率明显低于城市常住儿童,两组比较 P<0.0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不佳,需采取相关措施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予以完善。

    作者:张锦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胎动不安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与体会

    介绍临床护理路径在我院妇产科室的实施现状,通过护理人员对胎动不安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陶莎;穆欣;孙锐;贾丽丹;吴效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对基层公共卫生医生现状的探讨

    “全科医生”起源于欧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引人中国,很快受到政府、医学界和广大居民的重视。目前,全科医生基本遍布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发展。而承担基层预防工作任务的“基层公共卫生医生”,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医生,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和重视。因此,对基层公共卫生医生的职能与现状进行探讨,以此唤起各方对基层预防工作和基层公共卫生医生的重视,真正做好基层的公共卫生预防工作。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2hPG、FBG、HbA1C 情况、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临床不良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2hPG、FBG、HbA1C 三项指标的检测值均降低更为明显,且血糖达标时间更短;同时,发生胃肠不适、低血糖症以及体重增加等几种不良情况的几率均相对更低(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效果佳,安全性高,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薛建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