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芳
阿尔茨海默病即所谓的老年痴呆症。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结构的器质性损害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是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的持久的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患病率研究显示,美国在2000年的阿尔茨海默病例数为450万例。年龄每增加5岁,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百分数将上升2倍,也就是说,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而85岁人群的患病率为30%。随着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5000万,这将对我国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
作者:张一洁;王晓湘;蔡玲琴;谢明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临床工作中常采用联合用药,但有些药物的配伍禁忌在“常用注射药物配伍禁忌”中无法查到。在应用中笔者发现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两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通过我科近一年来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工作,全面地阐述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护理工作中具体的做法及宣教工作。尽可能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尚丽波;侯影;张立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自我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的无偿献血工作逐步由义务献血发展为无偿献血,现全市献血100%来自志愿无偿,无偿献血工作稳步向前发展。截止2012年,我站有1名献血者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名献血者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4名献血者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成绩的取得不仅依靠社会的宣传,更是我站在工作中注重与献血者直接接触的一线护理工作质量。高质量的护理不仅保证了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为献血者的再次献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证了充足的血源。
作者:金铃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文章着重介绍了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废物。简述了国家对医疗废物处理方法,若不能及时处理这些医疗废物,就会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其他的污染,给个人身心带来受损,也违背治病救人的原则。本文对本市中小型门珍处理废物作了祥细的调查,分析了造成医疗废物的原因具体有:相关人员对医疗废物的法律法规知识匮乏;中小型门诊受利益驱使门诊、诊所赚钱少;偏远地区的小诊所、小门珍病人来都不做预防处理;各种病人都接触;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执法部门宣传不到位等,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了今后对处理医疗废物的对策。
作者:郭振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侧块螺钉在颈椎单开门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间共15例行侧块螺钉固定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4例,颈椎单开门加后路固定11例,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6例,颈椎多节段退变压迫脊髓8例,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1例。结果:本组15例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月-3年,平均随访13个月。脊髓功能评定采用日本骨科协会17分法(JOA):术后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100%,本组平均术后 JOA 评分提高4-6分,优良率77%,术后2周内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6月 X 线显示固定节段生理弧度正常,术后极少出现颈部后肌肉,软组织牵拉性疼痛,未发现结扎线断裂,未发现再关门现象,铰链侧融合良好。结论:颈椎侧块螺钉固定能改善颈痛,能提供较稳定的固定,避免再关门,是颈椎后路单开门辅助治疗十分有效的方法。
作者:韩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对 MOFE 的影响。方法:采用1∶3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对 MOFE 患者发病前患慢性基础疾病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根据不同慢性基础疾病对 MOFE 发生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 MOFE 组与对照组慢性基础疾病患病率的比较及 MOFE 患者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慢性基础疾病患病率的比较分析,循环系统(p=0.021)、呼吸系统(p=0.004)、肝胆胰疾病(p=0.016)、恶性肿瘤(p=0.004)等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在两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慢性基础疾病是老年人发生 MOFE 的重要病理基础,积极治疗慢性基础疾病,保护和改善各脏器功能,是预防 MOFE 发生发展的关键。
作者:王为民;佟伟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Prolift 全盆底修补术在各地区各医院的广泛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由于这些疾病发生于女性特有的生殖器官,所以患者往往存在特殊的心理障碍。对于患者来说,因盆腔器官长期脱出阴道,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多数患者表现出极大的绝望感和失落感,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对 Prolift 全盆底修补术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此种手术治疗是我科新近开展的治疗方法,本文针对 Prolift全盆底修补术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心理护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周雪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门诊儿科疾病分布特点级抗菌药物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门诊儿科处方2700张,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附件“处方点评工作表”的内容及根据调查需要调整的补充指标,逐张逐项查阅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儿科门诊患儿就诊疾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87.91%),抗菌药物处方率为85.57%,输液处方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率占联合用药的78.0%,不合理用药处方114张,存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情况。结论: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抗菌药物使用起点高,超适用证用药等现象。
作者:樊继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高低通量血液透析膜清除溶质的能力。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成高通量透析组和低通量透析组两组,每组45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清除溶质的能力。结果:两组在透析前和透析后的血尿素氮、血磷浓度以及肌酐上均有明显下降(P<0.05),在三者的清除率上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都能够把血液当中的小分子溶质给清除掉;在β2-微球蛋白含量变化上,高通量透析组明显低于低通量透析组(P<0.05)。结果:高低通量血液透析膜均能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当中的小分子溶质给有效清除掉,然而高通量血液透析膜的清除能力要明显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膜。
作者:徐莺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64例及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用川芎嗪100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日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急性脑梗死显示良好效果。
作者:孙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接收治疗的股骨颈骨折需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30例,对其住院期间的护理、康复训练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0例股骨颈骨折需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经术前护理、健康教育、术后护理,康复训练有效,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良好,对护理满意患者29例,护理满意度为96.7%。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干预性康复护理效果显著,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有效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陈增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分析3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患者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后进行回访3-24月(平均18.6月),根据 Lysholm 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其中优20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87.5%。发现采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患者其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可以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并使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接近正常。
作者:刘军;康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总结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356例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结果:保守治疗梗阻解除158例,手术198例,术后肠瘘1例,肠粘连98例。结论:预防术后过度粘连的产生,需要手术轻柔,尽量减少对腹腔的污染,将腹腔彻底冲洗,术后充分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下床活动,保证充分有效的胃肠减压,胃肠功能恢复后合理饮食是保证康复的必备条件。
作者:林玲;王益秀;姜深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专业人员健康教育对病患者的实施效果。意义: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包括入院宣教,通过入院评估针对不同病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手术常规宣教、重点宣教和出院宣教。促使人们认识心理健康与躯体健康的关系,建立有益于心理健康的防御机制和行为对应方式,掌握心理自助和心理保健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防御心理疾病。使病人认识心理因素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关系,改变不利于健康的错误思维,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建立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和疾病对应方式,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杨春晓;陈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总结了老年患者烧伤后感染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包括创面、皮肤护理,褥疮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的防治及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充分认识烧伤患者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采取全方位综合护理,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
作者:姚应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呕吐发病原因,并探讨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出现频繁呕吐症状的新生儿,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子给予纠正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补液等常规治疗,同时加以适量吗丁啉混悬液、红霉素、葡萄糖注射液;而治疗组再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2%碳酸氢钠进行洗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咽下综合征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感染疾病、新生儿窒息。经过临床治疗后,治疗组呕吐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2%,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新生儿呕吐缓解时间较对照组少,体重减轻程度较对照组小,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呕吐患儿2%碳酸氢钠进行洗胃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呕吐症状缓解时间,降低患儿体重减轻程度。
作者:王代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患者长期大量饮酒史,判断分析为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在积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基础上,给予应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及纳洛酮等治疗措施,并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5d 后患者单纯戒断反应得到缓解,治疗3~7 d 后患者震颤谵妄得到缓解,随访6个月后,68例患者完全戒酒,12例患者在短期戒酒后,恢复饮酒。结论:掌握上消化道出血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临床表现,及时确诊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贾中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患儿男,25天。孕40周,第1胎第1产经剖腹产分娩。出生体重4200克,生后无窒息,羊水、胎盘、脐带无异常。生后24小时排胎便,无呕吐、无腹胀。因排黄绿色稀便伴腹胀15天就诊。查体:面色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胀、软、无压痛,可见胃型、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活跃,肝脾不大。疑诊巨结肠行造影检查。造影前检查:胸部未见异常。腹部大小肠积气、扩张,以结肠为主。经肛通过导管注入稀钡液检查:见结肠各段管径、外形、分布部位及通过情况等皆无明显异常,直肠远端张力高,但可舒展,请结合临床。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病人对治疗和护理的参与意识增强,希望懂得用药知识。帮助病人配合治疗,进行知识宣教。
作者:刘滨;李群;于华;王丽影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