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生理信号的精神疲劳评估

夏岚;王见荣;梁妃学;李伟龙;郭劲松;邓亲恺

关键词:精神疲劳, 反应时间, 皮肤电活动, 心率, 心率变异性
摘要:目的 通过非介入式的生理参数的监测,评估精神疲劳.方法 根据实验对象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测试实验过程中伴随疲劳而发生的变化,记录14例实验对象疲劳过程前后的皮肤电活动、心率、心率变异性3组生理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人体清醒和精神疲劳状态下的平均皮肤电导水平、平均心率、总功率密度、极低频功率密度占总功率密度百分比、高频功率密度占总功率密度百分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监测皮肤电活动、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等生理参数对人体精神疲劳进行评估的方法具有无创、有效和实用的特点,有较好的运用前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若干分子标志物及临床特征与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多因素相关分析

    目的 评估若干分子标志物及临床特征对恶性黑色素瘤(MM)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27例MM标本以免疫组化法检测HMB45、S-100以及Vimentin蛋白的表达;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HMB45、S-100以及Vimentin在MM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8%、92.1%和78.0%;单因素分析提示影响MM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原发病灶是否溃疡、Clark分级、术后病灶切缘情况、AJCC分期、治疗方法及疗效、S-100蛋白(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术后切缘情况、Clark分级、S-100蛋白以及疗效是影响MM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年龄、术后切缘情况、Clark分级、S-100蛋白与疗效是影响MM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MB45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与MM预后不相关.

    作者:刘静;李荣;周小平;张军一;罗荣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种腺相关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对西藏小型猪胚胎成纤维细胞的转染效率

    目的 比较3种不同血清型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对西藏小型猪胚胎成纤维细胞的转染效率.方法 原代分离培养西藏小型猪胚胎成纤维细胞并进行形态学鉴定,按照感染复数(MOI)为103、104、105转染传代两次的猪胚胎成纤维细胞,流式细胞学检测不同血清型AAV对西藏小型猪胚胎成纤维细胞的转染效率,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后绿色荧光的表达强度;同时,应用MTT方法检测不同血清型AAV对西藏小型猪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毒性.结果 腺相关病毒AAV2-EGFP对PFF的转染效率随MOI值的增加而增高,MOI为103、1 04、105时,转染效率分别为(33.68±1.18)%、(50.80±2.59)%和(60.08±1.08)%,而其他两种血清型病毒感染效率均低于AAV2-EGFP.3种病毒转染PFF过程中,细胞生长正常,MTT显示各个转染组与对照组(未转染组)在D570处吸光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AAV2血清型载体对体外培养的猪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感染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几种血清型,AAV8和AAV9对PFF感染能力极差,筛选AAV2作为西藏小型猪基因打靶的适病毒载体;同时,3类血清型病毒载体对猪胚胎成纤维细胞均无明显细胞毒性.

    作者:黄威;毛莹莹;刘薇;唐华;揭飞龙;李红卫;顾为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抑制子痫前期样大鼠胎盘细胞凋亡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对子痫前期样大鼠胎盘组织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将孕鼠随机分为正常孕组、子痫前期组(PE组)及LMWH治疗组,每组10只.PE组及LMWH治疗组孕鼠均于妊娠第13天开始给予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200 mg/(kg·d)皮下注射,共4d,建立子痫前期样孕鼠模型.PE组于妊娠第15~20天给予生理盐水0.5 ml皮下注射,LMWH治疗组于妊娠第15~20天给予LMWH 40 μl/(kg,d)皮下注射.检测各组血压、尿蛋白、鼠胎数、鼠胎质量及胎盘质量,对LMWH疗效进行评价;采用TUNEL法检测胎盘细胞凋亡率,Westem blotting法检测胎盘组织中活化caspase-3、Be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 PE组大鼠血压及尿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孕组(P<0.05),鼠胎数及鼠胎质量显著降低(P<0.05).LMWH治疗组血压及尿蛋白较PE组明显降低(P<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孕组(P<0.05),鼠胎数及鼠胎质量较PE组显著增高(P<0.05),鼠胎质量显著低于正常孕组(P<0 05),而鼠胎数与正常孕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孕组相比,PE组胎盘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活化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Bcl-2蛋白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LMWH治疗组胎盘凋亡率及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较PE组显著降低(P<0.05),Bcl-2显著升高,而Bax则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孕组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LMWH可以有效改善子痫前期样症状,减少子痫前期样大鼠胎盘细胞凋亡,这一作用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平衡抑制细胞凋亡.

    作者:张园;钟梅;刘凤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CR-STR在肝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为了准确地识别肝脏移植物的植入状态,探讨多聚酶链反应-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技术在肝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预测和诊断意义.方法 建立荧光标记PCR-STR等位基因分析技术,采用单克隆磁珠提取DNA,四色荧光标记,于移植前和移植后1周内,采集供、受血液DNA作PCR-STR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5例患者供受者HLA完全嵌合表达,其中2例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均治疗无效死亡,另外3例未发生GVHD,顺利恢复出院,GVHD发生率40%.18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嵌合表达,其中1例发生GVHD,家属放弃治疗出院,GVHD发生率5.6%,两组有显著差别.结论 基于分子水平的多位点PCR-STR可以提供肝脏移植后供体植入信息,在肝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作者:陈小平;骆利敏;罗敏;肖露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快速高效植物瞬时表达的实验室烟草无土栽培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适用于快速高效植物瞬时表达系统的实验室烟草无土栽培体系.方法 优化烟草的无土栽培条件,基于Geminivirus新型植物高效瞬时表达系统,观察烟草品种、侵染时机、侵染工程菌浓度、侵染后叶片采收时间对无土栽培烟草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影响,以Western blot和ELISA分析GFP表达情况.结果 烟草无土培育的佳条件为:光照强度9000LX层,光照时间16 h/d,日/夜温度28/21℃,相对湿度80%.侵染工程菌的佳D600为0.8;叶片采收佳时间为侵染后4d;本明烟和豫烟5号佳侵染时机分别为第6周和第5周;工程菌pBYGFPDsRed.R/LBA4404侵染的本明烟和豫烟5号均能高效表达GFP;豫烟5号的平均生物量高于本明烟.结论 基于人工气候箱成功构建了实验室烟草无土栽培体系,并可实现GFP在本明烟和豫烟5号的快速高效表达.

    作者:莫倩珍;麦荣嘉;杨志晓;陈敏芳;杨铁钊;赖华芳;杨培梁;陈强;周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基于生理信号的精神疲劳评估

    目的 通过非介入式的生理参数的监测,评估精神疲劳.方法 根据实验对象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测试实验过程中伴随疲劳而发生的变化,记录14例实验对象疲劳过程前后的皮肤电活动、心率、心率变异性3组生理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人体清醒和精神疲劳状态下的平均皮肤电导水平、平均心率、总功率密度、极低频功率密度占总功率密度百分比、高频功率密度占总功率密度百分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监测皮肤电活动、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等生理参数对人体精神疲劳进行评估的方法具有无创、有效和实用的特点,有较好的运用前景.

    作者:夏岚;王见荣;梁妃学;李伟龙;郭劲松;邓亲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RhoA在缺氧诱导的乳腺癌细胞VEGF分泌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RhoA在缺氧诱导下对乳腺癌细胞MCF-7分泌VEGF水平的影响,以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作用.方法 ELISA检测缺氧条件下MCF-7细胞中RhoA的活化与失活对VEGF分泌水平的影响;建立MCF-7/HUVEC共培养模型,观察在缺氧刺激下MCF-7细胞中RhoA活性的变化对HUVEC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结果 缺氧条件下,活性RhoA可以促进MCF-7细胞VEGF分泌,沉默RhoA可以抑制VEGF分泌;在共培养模型中,当MCF-7细胞中RhoA活化时,可以促进HUVEC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而MCF-7细胞中RhoA沉默时,则HUVEC的上述生物学行为受到抑制.结论 在缺氧刺激下,RhoA可能通过调控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水平,间接影响HUVEC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从而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

    作者:马骥;赵庆丽;任晖;刘文超;薛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简易的单个肿瘤干细胞分离及其培养方法

    目的 建立一套简单有效的单个肿瘤干细胞分离及培养方法,提高研究的效率与质量.方法 在火焰上轻烤拉伸后的毛细管,与无菌塑料管连接建立口控毛细管单细胞分离装置.分离单个SW480细胞无血清培养筛选出克隆球,CD133、CK7荧光标记鉴定;消化克隆球吸取单个肿瘤干细胞并移至石蜡油封闭的微滴及96孔板中培养对比观察.结果 SW480细胞克隆形成率约为1.04%,其CD133表达强CK7表达弱;口控毛细管单细胞分离装置分离单个肿瘤干细胞的有效率可高达98.99%;单个肿瘤干细胞在微滴中培养与在96孔板中培养的比较:在分裂时间点上,前两次分裂时间相差无几(P>0.05),在微滴中培养的细胞后续分裂需时较长;在持续扩增的数量上,微滴培养为11.5%(22/192)而96孔板为9.2%(17/18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个SW480细胞无血清培养可形成肿瘤干细胞球,口控单细胞分离装置能够有效分离单个肿瘤干细胞,石蜡油封闭微滴培养法和96孔板培养法均能够有效扩增单个肿瘤干细胞.但石蜡油封闭微滴培养法操作灵活、观察便捷、环境稳定,可作为培养单个肿瘤干细胞的首选.

    作者:邓永键;蒋强;于莉娜;王红霞;胡纯婷;刘超;丁彦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抗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剂pVAX-IL-12-GB的构建及体内外表达验证

    目的 构建能够同时表达人免疫调节因子IL-12,GM-CSF和B7.1的新型抗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剂pVAX-1L- 12-GB,验证以上免疫调节因子基因在293T细胞的表达以及IL-12基因在活体内的表达.方法 将人1L-12基因克隆到早期构建好的pVAX-IRES-GM-CSF-B7.1真核表达质粒的上游,将其构建成为pVAX-IL-12-GB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法瞬时转染293T细胞,RT-PCR检测IL-12和GM-CSF-B7,1基因的转录,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上游IL-12基因和下游GM-CSF基因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检测下游B7.1基因的表达;利用电穿孔方法递送质粒进入小鼠股四头肌,免疫组化法检测IL-12基因在小鼠活体内的表达情况.结果 双酶切以及PCR鉴定获得的片段均与预期的片段大小一致,测序分析证实IL-12基因序列完全正确;瞬时转染293T细胞后,分别验证了人IL-12,GM-CSF和B7.1基因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电穿孔递送质粒后,活体肌肉组织内同样可以检测到IL-12基因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可以同时表达人IL-12,GM-CSF和B7.1的新型抗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剂,为下一步开展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董金凯;高江平;阎瑾琦;张亮;肖毅;王伟;王晓雄;于继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和开放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eta分析

    目的 比较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和开放前列腺切除术(O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中HoLEP和OP治疗大体积BPH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Rev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3篇.术后HoLEP组和OP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Qmax)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间IPSS、Qmax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前列腺切除重量、术后停留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术中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尿道狭窄、尿失禁及二次手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EP和OP对大体积BPH有相同的近期疗效.HoLEP组手术时间长、切除前列腺组织少,但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短.

    作者:陈晖;汤平;欧汝彪;邓向荣;谢克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MnSO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4880与广东鼻咽癌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MnSOD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4880与广东鼻咽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择105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为病例组,136例同期经南方医院查体中心证实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PCR法检测MnSOD基因Ala-9Val的多态性分布,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鼻咽癌的相关关系.结果 中国汉族广东人Ala携带者占19.1%.病例组和对照组3种基因型Val/Val、Val/Ala、Ala/Ala的频率分别为83.8%、14.3%、1.9%和80.9%、16.9%、2.2%,各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基因型Val/Ala与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OR=0.308,95%CI=0.095-0.996),进一步年龄分层,这种杂合子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在年长人群(>30岁)中同样存在(OR=0.227,95%C1=0.064-0.804),但在年青人群(≤30岁)中不存在,然而等位基因Ala的分布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关系(OR=1.987,95%CI=0.707-5.583).各基因型在不同T、M、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型的鼻咽癌患者的等位基因表达频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MnSOD基因Ma-9Val多态性可能与地域、种族相关;基因型Val/Ala可能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各基因型与广东地区鼻咽癌易感性无明显相关.

    作者:叶尔佳;张应蒙;王宏梅;石玉生;陈龙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及其蛋白抑制剂在狼疮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其蛋白抑制剂(PIAS3)在MRL/lpr狼疮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以18周龄雌性MRL/Ipr小鼠作为狼疮肾炎组,相同周龄的BALB/C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取两组小鼠肾组织,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STAT3和PIAS3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磷酸化STAT3(p-STAT3)和STAT3的蛋白表达,司时检测小鼠实验室指标以及肾脏组织病理的表现.结果 MRL/Ipr小鼠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均高于BALB/C小鼠(P<0.05).MRL/Ipr小鼠肾脏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而BALB/C小鼠肾小球、肾小管无异常.MRL/lpr小鼠肾组织STAT3 mRNA和p-STAT3蛋白的表达均较BALB/C小鼠升高(P<0.05),其PIAS3mRNA表达则较BALB/C小鼠明显降低(P<0.01),而两组小鼠STAT3总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 MRL/lpr小鼠肾组织STAT3 mRNA和p-STAT3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而其PIAS3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

    作者:杨荟;徐安平;吕军;刘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TMEM16A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Ca2+激活的氯离子通道(CaCC)蛋白TMEM16A在胃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收集72例胃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MEM 16A的表达,以癌旁胃粘膜组织和非肿瘤胃粘膜组织作为对照,胃间质瘤组织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TMEM 16A表达于胃癌细胞胞膜和胞质内,在72例胃癌中TMEM 16A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TMEM 16A表达的总阳性率(“阳性”和“强阳性”)为80.56%(58/72);而在相应的癌旁组织中TMEM 16A表达的总阳性率(“阳性”和“强阳性”)仅为4.17% (3/72),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5).结论 TMEM16A高表达于胃癌组织,可作为胃癌的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的候选靶点.

    作者:杨军;刘妮;康安静;靳耀锋;王军宁;苏宝山;陈晓黎;李宗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对胆管癌细胞NFAT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 C)是否通过调控转录因子NFAT1的表达参与肝内胆管癌的发展及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 构建表达HCV C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HCV C,通过瞬时转染pEGFP-N3-HCV C质粒,RT-PCR检测肝内胆管癌RBE细胞中NFATl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FAT1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 转染HCV C后胆管癌细胞NFAT1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CV C能够促进细胞向G2/M期进展及使细胞增殖能力增加.结论 HCV C可上调胆管癌细胞中NFAT1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进展及胆管癌细胞增殖,可能与肝内胆管癌的发展有关.

    作者:廖巧芳;李志花;陈汝福;郭宁;曾兵;程帝;郑礼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西替尼联合5-FU对移植人肠癌细胞的裸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阿西替尼联合5-FU对肠癌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毒性作用.方法 肠癌LoVo细胞移植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阿西替尼组、5 -FU组和联合用药组,分别给予处理.观察各组裸鼠肿瘤大体形态,并测定裸鼠体质量、肿瘤大小及计算瘤质量、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T2(治疗后肿瘤增长至治疗前瘤体积2倍所需的时间)和肿瘤生长延迟时间(TGD),记录动物死亡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阿西替尼及5-FU单药组.治疗后第30天联合用药组瘤质量小于对照组及阿西替尼和5-FU单药组(P<0.01).联合用药组T2(29.05 d)长于阿西替尼(19.31 d)和5-FU组(21.22 d).联合用药组的TGD达16.73 d,较阿西替尼单药组和5-FU单药组的8.53 d和9.72 d,明显延长.除了空白对照组没有裸鼠死亡之外,其余4组均有1只死亡,死亡率未超过20%.此外,各组裸鼠的体质量下降也均未超过20%.阿西替尼组及联合组中各有1例获得部分缓解(PR).阿西替尼组及联合用药组的瘤组织ABCG2蛋白水平较对照组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5-FU组的ABCG2表达水平则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人肠癌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中,阿西替尼和5-FU单药均能抑制肿瘤生长,两者联合使用显示出更强的抗肿瘤作用.两药剂量范围内的联合具有较佳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作者:赵佳;招婷;谢锋伟;何本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工耳蜗植入术鼓阶入口定位的相关解剖研究

    目的 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相关的后鼓室及上鼓室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顺利找到并准确定位鼓阶入口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对20侧成人颞骨标本进行解剖,模拟人工耳蜗植入术,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与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相关的解剖数据.结果 砧骨短脚至圆窗龛之间的距离为(5.91±0.29) mm;镫骨头至圆窗龛之间的距离为(2.11±0.18) mm;面神经垂直段至圆窗龛之间的距离为(6.70±0.1 9)mm;锥隆起至圆窗膜前缘之间的距离为(2.22±0.21)mm;镫骨头至圆窗膜下缘之间的距离为(2.16±0.14) mm;鼓阶入口与卵圆窗近距离为(2.12±0.1 9)mm;匙状突至圆窗龛之间的距离为(3.79±0.17)mm;镫骨头至耳蜗第二回切开点之间距离为(2.25±0.13)nn;锥隆起至耳蜗第二回转切开点之间距离为(2.28±0.20) mm.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切开耳蜗底回的位置位于锥隆起前下方约2.22 mm处;切开耳蜗第二回的位置位于锥隆起前上方约2.28 mm处;根据病人不同情况,为术中选择不同的鼓阶切开点提供了参考.

    作者:邹团明;郭梦和;张宏征;舒繁;谢南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胰岛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大鼠胰岛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p)和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12周龄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和不同剂量利拉鲁肽干预组(50、100、200μg/kg),8只LETO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12周结束时,所有大鼠均检测糖耐量试验空腹及服糖后30 ruin胰岛素,并检测胰岛IL-1β和caspase3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利拉鲁肽干预的糖耐量异常大鼠和生理盐水干预组相比,胰岛IL-1p和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及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改善.结论 利拉鲁肽可能通过抑制胰岛IL-1β炎症因子表达,从而改善胰岛功能及糖代谢,延缓或阻止糖尿病发生发展.

    作者:郭南京;孙嘉;陈宏;徐艳花;高飞;张桦;张振;蔡德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IL-21膜表面修饰MB49细胞疫苗治疗小鼠转移性膀胱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 制备白细胞介素21(IL-21)膜表面修饰的小鼠膀胱癌MB49细胞疫苗,评价其在小鼠膀胱癌皮下转移模型中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s)的效应和治疗作用.方法 将SA-IL-21锚定在经30%酒精灭活后的MB49细胞膜表面而制成IL-21膜表面修饰疫苗.建立C57BL/6小鼠皮下MB49膀胱癌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组:IL-21膜表面修饰疫苗组、单纯游离IL-21组、GFP膜表面修饰疫苗组、单独灭活MB49肿瘤疫苗组、PBS组.利用上述制备的疫苗进行治疗,通过检测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变化及CTL来评价疫苗的抗肿瘤功能.结果 成功制备了IL-21膜表面修饰MB49疫苗.IL-21/MB49疫苗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产生长期特异性免疫反应(P<0.05).在同一效靶比下IL-21/MB49疫苗组的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采用蛋白膜锚定技术可将IL-21高效锚定于MB49细胞膜表面制备成IL-21膜表面修饰膀胱癌肿瘤疫苗,该疫苗既可保持IL-21生物学活性又可明显增强CTL杀伤Bca肿瘤活性.

    作者:彭俊铭;石小军;陈定南;梁中锟;蓝开健;高基民;谭万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三阴乳腺癌细胞-树突状细胞融合疫苗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目的 利用细胞电融合技术制备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全抗原肿瘤疫苗,观察其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DC,利用电融合技术,将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融合;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疫苗的形态;流式细胞仪进行融合疫苗的表型鉴定;ELlSA试剂盒检测IL-12、IFN-y的分泌情况;CCK-8试剂盒测定融合疫苗刺激同源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效应.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DC,其表面高表达DC的分子标记CD83、CD11c、CD86、HLA-DR;融合疫苗形态不规则,其表面共同表达DC和三阴乳腺癌的标记分子;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证明融合疫苗有很强的免疫刺激活性;细胞毒性实验证明融合疫苗具有比对照组更强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结论 电融合技术成功诱导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融合,全抗原融合疫苗体外实验可显著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

    作者:张鹏;刘瑞磊;姜华;刘宇;张翘楚;黄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甲状腺激素转运体MCT8在2VO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2VO大鼠脑组织中甲状腺激素转运体MCT8在不同缺血时间点基因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2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VO 3 d组、2VO 2周组和2VO 5周组.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MCT8在正常大鼠侧脑室中的表达;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术制备脑缺血模型,术后各组大鼠于实验终点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脑组织中甲状腺激素转运体MCT8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荧光法观察到MCT8在正常大鼠侧脑室的血管内皮细胞膜上表达丰富;中枢甲状腺激素转运体MCT8 mRNA水平在2VO 3 d组及2VO 2周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9,P=0.694);MCT8 mRNA水平在2VO 5周组较正常组及2VO 3 d组明显增高(P=0.029,P=0.023),与2VO 2周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结论 中枢甲状腺激素转运体MCT8基因水平在脑缺血后呈逐渐代偿性增高趋势.

    作者:崔丹;管玉青;蒋海山;汪槿;席蕾;王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