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娟;郭佑民;杨军乐;张格娟;徐敏;白芝兰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mRNA表达的影响及淫羊藿的拮抗作用,探讨淫羊藿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激素组、淫羊藿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激素组和淫羊藿组每只给予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龙12.5mg/kg,2次/周,淫羊藿组同时给予淫羊藿提取液1 ml/100 g(相当于0.1 g/ml生药)灌胃,而激素组用生理盐水代替淫羊藿灌胃,1次/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激素和淫羊藿以同样方式肌注和灌胃.4周后取左侧股骨头骨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鉴定股骨头坏死情况;取右侧股骨头骨组织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OPG和RANKLmRNA表达水平,计算出OPG/RANKL比值.结果 激素组、淫羊藿组、对照组大鼠出现股骨头坏死表现比例分别为71.43%(10/14)、26.67%(4/15)、0(0/16);激素组、淫羊藿组、对照组OPG mRNA表达分别为1.13±0.32、1.47±0.42和1.51±0.43; RANKL mRNA表达分别为2.70± 1.24、1.82±0.46和1.55±0.42.激素组OPG和OPG/RANKL比值低于淫羊藿和对照组,而RANKL表达高于淫羊藿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淫羊藿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可能与其拮抗皮质激素导致的OPG/RANKL mRNA表达异常有关.
作者:王建忠;高鸿雁;王坤正;周荣兴;李晓东;郭军;吕慧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利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完成二尖瓣手术的临床经验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于2007年3月~2010年12月完成的机器人微创二尖瓣手术60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二尖瓣成形44例,二尖瓣置换16例.术中食道超声引导下,股动静脉及右侧颈内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于右侧胸壁打直径为0.8 cm的器械臂孔3个,直径为1.5 cm工作孔 1个,术者于操作台前、三微成像系统下遥控微创器械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后即刻食道超声评估手术效果.术后常规进行随访.结果 无手术死亡及中术式转化.二尖瓣成形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32.2±29.6)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8.1±22.3)min;二尖瓣置换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37.1±21.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9.3±17.4) min.平均随访时间为(14.2±9.3)月,2例二尖瓣成形患者术后轻度反流.结论 机器人系统对二尖瓣结构暴露效果好,可安全、有效的完成二尖瓣成形及置换,是可供选择的微创术式之一.
作者:杨明;高长青;王刚;王加利;肖苍松;吴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运用小鼠植骨气囊模型,研究白介素-4(IL-4)与骨保护素(OPG)联合减少骨破坏吸收防治人工关节松动的效应.方法 在小鼠背部注入空气形成气囊,取同源小鼠的颅骨植入气囊内.将已制成的气囊模型小鼠分成3组:对照组(气囊注入聚乙烯颗粒及生理盐水);IL-4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及IL-4);联合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IL-4及OPG),3周后取囊壁和植入颅骨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炎症反应情况及炎症细胞渗出量;取组织匀浆液应用ELISA方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1、TNF)浓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应用扫描电镜检测骨片吸收情况.结果 (1)HE染色检测炎症细胞渗出量IL-4组、联合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1、TNF)浓度IL-4组与联合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区域与视野面积的百分比IL-4组与联合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联合组较IL-4组染色面积也有显著减少(P<0.05).(4)应用扫描电镜检测骨片吸收陷窝面积与视野面积的百分比IL-4组与联合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联合组较IL-4组的骨片吸收面积有显著减少.讨论 证实IL-4不仅能明显减轻炎症情况,并且能明显减少破骨细胞的激活、骨破坏吸收情况,抑制聚乙烯磨损颗粒所致的骨吸收效应.IL-4与OPG联合应用于小鼠植骨气囊模型中,其抑制骨吸收效应更加明显.
作者:汪洋;周锐;吴宁宁;牟钰钦;李锐冬;邓忠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在实时跟踪放疗中,需要通过预测来补偿系统延迟的影响.但由于呼吸运动的不规则性,利用传统的方法很难满足要求,本研究提出应用非参数回归模型进行预测.方法 采集11名受试者的呼吸运动数据,然后运用非参数回归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并与自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地,针对预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参数回归方法.后将预测算法与测量系统相结合,验证算法实时预测的有效性.结果 经测试表明,在不同的预测长度下,非参数回归法在预测精度和实时性两方面均有很好的表现,改进的方法能大幅减小“异常状态”的预测误差,且与测量系统结合后,算法同样能实时准确的进行预测.结论 非参数回归法在呼吸运动预测中准确度高、实时性好,能满足实时跟踪放疗的要求.
作者:欧阳斌;卢文婷;窦建洪;周凌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微创技术在肝胆管结石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前64层CT数据,采用三维可视化软件-腹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MI-3DVS)进行患者肝脏、肝内动静脉、门静脉和胆道及胆管结石的个体化三维重建,进行结石及病变胆管的精确定位诊断.根据三维重建结果进行不同手术方案的仿真手术演练,确定肝脏切除范围及胆肠吻合方式,指导术中微创操作.结果 MI-3DVS 三维重建的4例患者肝脏、肝内血管系统及胆道系统等解剖结构清晰,尤其结石的大小及在胆管内的分布、病变胆管的部位和程度以及胆管和周围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清晰明了.4例患者在仿真手术指导下,通过部分肝切除取净了结石、大程度保护残肝体积,实现了肝胆管结石的微创化手术治疗.结论 三维重建及可视化仿真手术,可实现肝胆管结石的数字化微创治疗,将成为肝胆外科一项新的诊疗技术.
作者:范应方;项楠;方驰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缬沙坦和贝那普利对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n=30,缬沙坦80 mg/d)和贝那普利组(n=30,贝那普利10 mg/d).连续用药8周,在用药前及用药后4和8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体内EPO、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和EPO等均在正常范围内.但缬沙坦有降低患者EPO和血红蛋白水平的趋势(P<0.05),贝纳普利组EPO和血红蛋白水平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有减少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EPO分泌和血红蛋白水平的趋势,其对于有贫血或贫血倾向的高血压病患者的安全性尚需研究.
作者:郭琳琳;李敏;王爱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及生物学行为特点,以便为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判定预后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并整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银川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且有5年完整随访数据的乳腺癌患者231例.采用SPSS1 1.5统计学软件对“三阴”型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特点、复发转移、5年生存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三阴”型乳腺癌占17.3%,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相比,原发肿瘤大(P<0.05),复发转移率尤其是内脏转移率高,3年、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其中所占比例居多的Ⅱ期及淋巴结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本组患者发病年龄、原发肿块大小、临床分期及是否为“三阴”性表达均为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相比,局部侵袭性强、复发转移率及内脏转移率高、预后差、生存率低.“三阴”型乳腺癌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马吉光;王宁菊;于文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大鼠胚胎卵巢原位移植模型,探讨大鼠胚胎卵巢原位移植后的生殖内分泌功能恢复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其生育和子代健康安全性提供前期基础.方法 将90只日龄50~60d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移植受体组(研究组)50只、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20只、去势对照组(阴性对照组)20只.研究组行孕17~19 d胎龄胚胎卵巢原位移植(同时切除自身卵巢)、阳性对照组仅行开关腹手术、阴性对照组行自身卵巢切除而不行胚胎卵巢移植.于术后45 d随机取研究组、阳性和阴性对照组大鼠分别10只,共30只(其余60只雌性大鼠继续饲养供后期实验用),采用电发光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并同时剖腹探查卵巢发育情况、切除卵巢行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卵泡发育情况.结果 (1)移植术后雌孕激素恢复情况:移植后45 d,研究组、阳性和阴性对照组(每组各10只雌性大鼠)的雌激素分别为(114.65±15.59)、(121.71±14.92)和(56.51±7.82)pmol/L,孕激素分别为(12.79±4.40)、(13.00±1.18)和(3.70±0.68)ng/ml.研究组和阳性对照组间雌孕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研究组和阴性对照组间雌孕激素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移植后卵巢发育情况:移植后45 d,研究组、阳性和阴性对照组的卵巢体积分别为(0.22±0.07)、(0.24±0.09)和0ml,研究组、阳性对照组间卵巢容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下研究组和阳性对照组卵巢内均可见不同阶段发育的卵泡和黄体形成.结论 大鼠胚胎卵巢原位移植术后的卵巢可以存活,并可生长发育而具有排卵功能,其生殖内分泌功能可以恢复.
作者:徐大宝;许俊磊;韩雪莹;周赛;叶启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Src羧基端激酶结合蛋白(csk-binding protein,CBP)在人类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揭示CBP基因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对50对新鲜食管癌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检测CBP mRNA及CBP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研究其与食管癌的相关性.结果 RT-PCR显示食管癌组织CBPmRNA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76% 38/50),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食管癌组织的1.43倍(P<0.05).Western印迹显示CBP蛋白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食管癌组织的1.28倍(P<0.05).CBP下调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CBPmRNA和蛋白在食管癌的下调表达存在正相关(P=0.015).结论 CBP在食管癌组织表达下调,其表达下降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作者:周栋;张安平;刘涛;李志勇;杨永珠;宋润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球囊扩张骨水泥填充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生物力学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人新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标本上,模拟经皮穿刺球囊扩张骨水泥填充操作过程,并采用螺旋CT对股骨头标本薄层扫描重建股骨头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模拟平地步行单髋的峰值受力情况进行加载和求解,分别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和球囊扩张骨水泥填充的模型进行计算,对股骨头负重区、股骨颈周围区域和股骨头顶端的Von-Mises值进行计算和分析.另取新鲜人缺血性坏死股骨头标本8个,模拟球囊扩张骨水泥填充手术操作,对操作前后股骨头在不同负荷下的位移进行测量,对比标本的测试结果和有限元模拟所得的负荷-位移结果,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球囊扩张骨水泥填充后,股骨头的负重区所承受应力显著降低,股骨头顶端和股骨颈的应力分布均匀.标本生物力学测试显示骨水泥填充后股骨头的承载能力增加.有限元分析结果和标本生物力学测试结果相似.结论 球囊扩张骨水泥填充股骨头坏死区域,增强了股骨头的支撑能力,能够有效抵抗股骨头塌陷,可能避免股骨头塌陷进一步进展.
作者:周建伟;吴继功;张美超;朱青安;谭荣;马华松;邹德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改进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自1997年1月~2010年10月,临床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1 08例,采用分段结扎皮瓣行早期断蒂及提前分指、辅助皮瓣封闭供瓣区、薄皮瓣及全厚皮片应用等新方法.结果 单纯结扎蒂部68例,平均断蒂时间10d,断蒂及并指分离同时进行者40例,平均时间提前至术后16d,断蒂及分指后皮瓣无一例坏死;供瓣区一期愈合率达96.8%.结论 采用本方法可以使皮瓣断蒂及分指提前同时进行,供受区外观功能恢复良好,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作者:黄书润;李小毅;王浩;刘江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T淋巴瘤侵袭和转移诱导因子1 (Tiam1)的表达与肺癌侵袭转移、TNM分期及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16例肺癌组织及20例淋巴结转移灶中Tiam1的表达;用Nikon显微镜通过Canon数码像机和Zoom Browser Ex采图软件随机截取样品阳性部位图像,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定量测试各例样品中Tiam 1蛋白表达的阳性单位(PU值).结果 有淋巴结转移组Tiam1的PU值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iam1的PU值(P=0.039);TNM分期TNMⅡ-Ⅳ期Tiam1的PU值大于TNMⅠ期Tiam1的PU值(P=0.025);淋巴结转移灶中Tiam1的PU值大于原发灶中Tiam1的PU值(P=0.000);肺鳞状细胞癌Tiam1的PU值分别小于肺腺癌Tiam1的PU值(P=0.002)、肺大细胞癌Tiam1的PU值(P=0.027)及肺小细胞癌Tiam1的PU值(P=0.024).肺癌中Tiam1的表达强度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肺尘埃情况、肿瘤大体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Tiam1可能也是肺癌的一个促侵袭转移因子,其表达强度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
作者:李玉梅;齐文娟;申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与癫痫发作和他汀类药物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道3例诊断明确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患者均于癫痫发作和/或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出现横纹肌溶解,3例均有茶色尿,其中2例有腰痛症状,CK均显著升高达正常上限50倍以上.停药及相关治疗后,CK仍继续上升2~3 d后达到峰值,1~2周后降至正常范围.3例患者均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结论 癫痫发作和他汀类药物应用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常见原因,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应特别注意监测相应症状体征和心肌酶谱,及时处理.
作者:管玉青;石彦杰;王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 采用经典的全骨髓贴壁法培养MSC,通过成骨、成脂肪等多向诱导分化以及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标记(CD45、CD34、CD90、CD29)等鉴定MSC特征;以P3MSC为实验材料,采用MTT法分析VEGF对MSC增殖的影响.随后以50 nmol/L Wortmannin、50 μmol/LPD98059、30 μmol/L SB203580、10μmol/LH89、20 μmol/L Y27632、1 μmol/L Rapamycin、10 μmol/L Straurosporine、6nmol/L Gǒ6976、50 μmol/L Pseudo Z等分别处理P、MSC,观察VEGF影响MSC增殖的信号机制.结果 培养的P3MSC呈现出CD90、CD29强阳性,具有成骨、成脂肪等多向分化能力;VEGF促进MSC增殖,Y27632、PD98059、SB203580、Gǒ6976、Straurosporine可抑制VEGF促进MSC增殖的效应.结论 VEGF引起的MSC增殖效应与AKT-mTOR-PKC途径密切相关,且PKCα处于中间环节.
作者:张俊;谢珊珊;韩晓霞;任金涛;吕富冉;唐俊明;郑飞;郭凌郧;杨建业;孔霞;张蕾;黄永章;王家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中8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初步探讨其与PCOS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60例PCOS患者(PCOS-IR组23例和PCOS-NIR组37例)及29例输卵管性不育、男性不育、月经紊乱原因就诊非PCOS非胰岛素抵抗对照组血清中的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双酚A(BPA)及辛基酚(OP)的含量,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六种PEAs、BPA在PCOS与非PCOS对照组间以及PCOS-IR与PCOS-NIR之间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OP在PCOS与非PCOS对照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PCOS-IR与PCOS-NIR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P在PCOS-IR组含量低于在PCOS-NIR组含量.结论 PEAs、BPA对PCOS的发病及胰岛素抵抗无明显影响,OP则可能对PCOS胰岛素抵抗有影响.
作者:李婷婷;许良智;陈永亨;邓红梅;梁春营;刘颖;刘晓芳;张静;康德英;邱东升;韩代文;胡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测定异氟醚和七氟醚在氟碳化合物乳剂OxygentTM中的分配系数,评价分配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异氟醚和七氟醚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分配系数.方法 采用注射器-锥形瓶二次顶空平衡法,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一个大气压下,4、22、27、32℃及37℃五个温度条件下,异氟醚和七氟醚在OxygentTM中的分配系数,分析分配系数与温度的相关性.结果一个大气压,4、22、27、32℃和37℃温度时,异氟醚为85.30±5.60,40.48±1.09,37.14±3.64,27.38±2.28和24.66±1.03;七氟醚在OxygentTM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91.54±5.40,42.50±0.91,37.21±2.76,25.43±1.03和28.05±1.74.异氟醚和七氟醚分配系数和温度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893X+89.20(R2=0.942);(-Y) =-2.075X+95.58(R2=0.951).两个分配系数均与温度呈显著性相关.在4、22℃以及37℃条件下,七氟醚在OxygentTM中的分配系数高于异氟醚(P<0.05).结论 随着温度升高,异氟醚和七氟醚在OxygentTM中的分配系数逐渐下降.七氟醚在OxygentTM中的溶解性高于异氟醚.
作者:王晟;黄卫;项明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以小干扰RNA (siRNA)沉默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内Apollon的表达,并检测对化疗药物的增敏效果.方法 转染siRNA于HCC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pollon siRNA处理对Apollon蛋白表达的影响.5-FU或阿霉素处理后,以MTT及ELISA评价经siRNA处理的HCC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情况.结果 ApollonsiRNA抑制了Apollon蛋白表达.沉默Apollon导致了细胞增殖显著降低及细胞凋亡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化疗药物对HCC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及化疗药物所诱导的HCC细胞凋亡发生水平.结论 Apollon siRNA可提高HCC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抑制Apollon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可行的HCC治疗标的.
作者:陈建发;李宇华;陈引香;谢奎龙;傅明;李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虚拟手术系统在辅助医生合理制定术前方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面有重要意义.虚拟手术系统主要南医学数据可视化与建模和人体组织器官(主要是软组织)受力形变仿真两部分构成.针对大脑的复杂结构,本文采用混合水平集并结合阈值分割及形态学方法,可有效地将大脑磁共振图像分割成头部轮廓、灰质、白质、脑脊液和脑室五部分,并利用课题组开发的基于约束的Delaunay算法及iso2mesh等开源工具包,建立了脑组织的四面体网格,并对各部分组织对应的网格分别进行标记.后利用得到的具有真实解剖结构的有限元网格,对软组织的形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Tensor- Mass模型的点触和球触变形模拟.本文的研究可进一步提高大脑虚拟手术的定位精度和反映大脑组织形变的过程.
作者:陈春晓;王睿;彭娴璐;吴佳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MANTIS(minimal access non-traumatic insertion system)脊柱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后路MANTIS脊柱系统治疗腰椎退变疾病共19例.男8例,女11例.结果 手术时间:100~189min,平均123 min.术中出血量:90~220ml,平均130 ml.术后引流量:60~100 ml,平均70 ml.手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术后3d腰围保护下地活动.结论 MANTIS脊柱系统具有创伤小,可以完成开放内固定手术的所有步骤的优势,在有熟练脊柱微创手术前提下,MANTIS脊柱系统是治疗腰椎退变疾病较好的选择.
作者:黄异飞;秦泽红;吴彦生;佟敏;胡炜;张斌;艾克拜尔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皮层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常规MRI上看似正常的白质(NAWM)和灰质(NAGM)水分子弥散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46例SIVD患者和34例健康自愿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比较两组间皮层下NAWM区和NAGM区表观弥散系数(ADC)和部分各向异性(FA)的差异,分析SIVD患者皮层下灰白质微结构变化与整体认知功能的相关关系.结果 ①SIVD组NAGM区、侧脑室前角和半卵圆中心NAWM区ADC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半卵圆中心NAWM区FA值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SIVD组侧脑室前角NAWM区的ADC值随脑白质病分级的增加而增加,而FA值随之降低;③控制年龄后,侧脑室后角NAWM区、半卵圆中心(NAWM和脑白质病区)、尾状核头及丘脑的ADC值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呈显著负相关;侧脑室前角NAWM区和半卵圆中心脑白质病内FA值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呈显者正相关.结论 在SIVD患者中,常规MRI上看似正常的皮层下灰质和白质水分子弥散已发生异常,而且与SIVD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有关.
作者:张秋娟;郭佑民;杨军乐;张格娟;徐敏;白芝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