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的规范化管理

苏瑜;刘利华

关键词:临床护理, 实习生, 岗前培训, 规范化管理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实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如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2013年来到临床科室进行岗前培训的实习护士60名,对他们实行实习规划、入科前培训、科室培训、结果评价等规划化管理方法。结果:护理实习生都已优异的考核成绩完成了岗前培训。结论:对护理实习生进行规范化培训管理,能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规范操作,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老年痴呆患者5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整床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积极的心理行为干预,持续3个月。结果:干预后经过调查,治疗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与社会关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均<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症状,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予杰;刘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问题研究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共84例,按照随机原则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强安全隐患防范护理,统计两组患者中出现安全隐患的病例数量。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护理后,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的患者数量为6例(14.3%);对照组的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为17例(4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性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主要包括走失、无意识自伤、意外拔管及摔伤等,护理人员应加强安全隐患防范护理,进一步确保神经内科的护理安全性。

    作者:马勇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念珠菌阴道炎的发病率及病因分析

    念珠菌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它是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近几年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据统计约20%非孕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无明显症状。正常情况下白色念珠菌与机体处于共生状态,不引起疾病,某些因素破坏这种平衡状态,白色念珠菌由酵母相转为菌丝相,在局部大量生长繁殖引起皮肤、粘膜甚至全身性的念珠菌病。发生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机体的正常防御机能受损,导致内源性感染,例如长期穿着紧身不透气化学纤维内裤、长期使用卫生护垫往往导致外阴阴道局部潮湿,温度增高、粘膜浸渍而发病,滥用抗生素、妊娠、糖尿病患者、多性伴侣者容易发生念珠菌阴道炎。

    作者:陈学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自拟健脾逐水汤治疗肝性腹水52例疗效观察

    目的:运用自拟健脾逐水汤观察治疗肝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确诊肝性腹水的患者52例,应用此方治疗并随访。结果:经应用此方法治疗后,显效4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结论:通过临床观察自拟健脾逐水汤治疗肝性腹水的疗效显著,使用安全且费用较少,从而丰富了临床治疗肝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占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前牙斜面导板矫治器矫治45例替牙期反颌的临床体会

    儿童替牙期前牙反颌或者个别牙反颌是临床上儿童乳牙替牙期常见的错颌畸形,如果不对患儿进行及时矫正治疗会对其将来产生严重的影响。应用斜面导板矫治器对45例替牙期反颌畸形的患儿进行早期治疗。结果发现,经过两个多月的矫治反颌得以纠正,说明斜面导板矫治器对早期反颌矫治是有效手段。

    作者:申郁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肥胖及其预防

    通过现今肥胖病在全球和中国发病率的统计,为提高人们对肥胖给健康带来威胁的认识,为使大家对肥胖营养防治有深入理解,本文描述了肥胖的类型和危害,并通过对肥胖的几个关键高发年龄段的现代研究成果,提出行之有效肥胖预防方法:一是提高对危险因素易感人群的识别并及时给予医疗监督:二是通过社会各种组织和媒介在人群中开展普遍的社会动员,使人群中肥胖症的危险因素水平大大降低,从而控制肥胖症的发生。

    作者:谭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0例农村育龄妇女避孕方式选择调查

    目的:对200例农村育龄妇女避孕方式选择进行调查,并研究口服长效避孕药的使用情况。方法:搜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农村育龄妇女20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有妇女避孕方式选择进行调查,分析口服长效避孕药的使用情况。结果:37人避孕方式选择口服长效避孕药,占19.07%。其中年龄范围在30-40岁之间、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中专或高中及高中以上、有人工流产史所占比例较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育龄妇女避孕方式选择较复杂,必须加强对妇女的生殖保健教育,正确认识长效避孕药的优缺点,强化保健意识,结合多种因素,综合采取合理、有效的避孕方式。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36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尤以合并空洞型肺结核居多,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居多,为77.78%。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演变迅速,病死率高,需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而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易与肺结核基础病变表现混淆,不易鉴别。因此在临床上,特别是老年肺结核患者,肺部空洞形成,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应特别重视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

    作者:王颖;张玉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哮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6例老年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主要采用舒适护理措施,对照组43例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39例,无效4例,护理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有效32例,无效11例,护理有效率为74.4%。结论:舒适护理可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减少复发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邓建琴;刘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辨证治疗疗效评价

    目的:对我院临床采用中医骨伤疗法(简称CBST)结合独活寄生汤(简称APLD)辩证治疗腰腰椎间盘突出(简称LDH)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选取的37名于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我科用CBST结合APLD治疗的LDH患者的疗效行回顾,总结此法对于LDH的治疗经验。结果:37名患者中通过此法治疗后治愈率(CR)为27.0%,总有效率(TRR)为81.1%,疗效满意。结论:采用CBST结合APLD的方法,通过中医物理疗法结合辩证中医处方,外部内部共同作用,能使LDH患者的腰椎症状改善较为明显,达到不错的临床疗效,此法值得在LDH治疗中加以应用。

    作者:梅宗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埃塞米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以埃塞米拉唑20mg,口服,每日2次。伊托必利50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予以雷尼替丁150mg,口服,每日2次。疗程均为8周,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改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和内镜下的改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埃塞米拉唑与伊托必利治疗老年性食管炎疗效优于西咪替丁与伊托必利联合。

    作者:向恢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幼儿龋齿的病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终结果是牙齿丧失。龋病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0%;12岁年龄组儿童,恒牙患龋率为28.9%;可以看出,我国儿童龋病的患病状况虽较以前有所下降,但仍然较为严重;调查结果也显示,两个年龄组龋齿充填比率都很低,5岁为3.3%,12岁为11.2%,提示家长对龋病的治疗重视不够。因此,防龋工作应从小抓起,重在预防,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治助防,以防促治”的指导思想。本文仅就儿童龋齿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由此探讨儿童龋齿的预防对策。

    作者:朱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内科患者行舒适护理模式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心内科患者行舒适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40例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护理评分的比较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肺源性心脏病通过给予舒适护理可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胃癌术后饮食指导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在胃的恶性肿瘤中,腺癌占95%这也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乃至名列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之前茅。

    作者:刘金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患者中的的应用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于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肛肠疾病围手术期患者做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实验组给予心理、饮食等方面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接受两种护理后每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以及护理工作反馈情况。结果:两组接受护理后,实验组住院天数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疾病围手术期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邱江燕;张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消化内镜室病理标本的优化管理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室病理标本管理的流程优化措施。方法:针对消化内镜室病理标本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业务流程再造原则,对病理标本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及优化,并对流程优化后409份病理标本管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标本管理流程中存在的标本丢失和标本管理不当隐患得到控制。结论:消化内镜室病理标本管理的流程优化,使管理更加科学化,可更有效地减少或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消化内镜室的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

    作者:王红琴;赵玉英;柳晓荣;韦亚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妇科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用不同的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82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分别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病情的改变情况。结果:用微波和LEEP两种治疗方式分别治疗所有的轻度宫颈糜烂患者患治愈率均为100%,用微波和LEEP两种方式治疗所有的中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83%和95%,用微波和LEEP两种方式治疗所有的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分别为33%和89%。结果显示用LEEP治疗宫颈糜烂的治愈情况显著,可达到97%的治愈率,而用微波治疗的治愈率为仅为68%。因此对于轻度宫颈糜烂的病人应用微波治疗方式较为合适,而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病人应用LEEP治疗方式更为合适。结论: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进行治疗,具有治愈率高,且患者血流量少,伤口愈合时间较短等特点。所以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病人应首选LEEP治疗方式更为合适。而对于轻度宫颈糜烂的病人应用微波治疗方式则较为合适。

    作者:孔春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质子泵抑制剂加吗丁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与吗丁啉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期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门诊病例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吗丁啉治疗,实验组在给予吗丁啉的同时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分析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有无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胃内胆酸含量和胃反流指数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吗丁啉可以有效地提高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且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病理特征,值得门诊推广使用。

    作者:黄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12例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相应呼吸衰竭性疾病的护理方案进行制定与探讨,并在护理方案中发现相应存在的问题,通过专业知识处理解决疾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在护理工作人员自己患者中进行取样分析,对相关护理人员自己疾病患者进行实际采访,了解相关护理人员在疾病护理过程中的估计经验,了解患者的切身体会,认识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和作用。结果:通过对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取样分析,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疾病护理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办法以及估计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佳办法。结论: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保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够经过使用相关治疗仪器,在患者估计过程中需要预防相应并发症,在并发症出现时要有能力妥善的处理。

    作者:荣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管理对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分析与措施

    目的:探究护理管理对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法:针对当前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结果:强化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的意识,建全相关规范操作等管理制度及规范化护理人员操作,可明显控制院内感染率。结论: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关键就是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

    作者:肖丽;戴继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