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心理护理在人流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邹国红;朱秋垚

关键词:人流手术, 心理护理, 重要性
摘要:本文探讨心理护理在人流手术中的重要性。采用方法是:区计生中心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对900例人流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心理护理在计划生育人流手术中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分析结果:通过我们术前术中术后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患者术中谈笑自如,情绪稳定,均未发生人流综合征,手术成功率100%,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医患纠纷。由此,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在计划生育人流手术中至关重要。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人文关怀护理在择期行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择期行急诊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并评价实施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择期行急诊手术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分别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手术后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都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调查分析发现干预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干预能显著改善择期行急诊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应激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孙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合理用药和减少药源性疾病将是21世纪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巨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合理用药可以大限度地提高医药资源利用率,减少药源性危害,做到优质、高效、低耗的药学服务。

    作者:杨立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分析我院就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患者42例的病例及回访记录,42例患者共有患肢60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介入治疗:腘动脉18例,单纯球囊扩张术10例,扩张后植入支架8例;髂动脉22例,单纯球囊扩张15例,植入支架7例;股浅动脉20例,单纯球囊扩张术4例,植入支架16例。术后随访一年,观察患者近期效果、并发症、远期效果情况。结果:57(95%)例手术成功,2例有血栓形成,经积极治疗顺利出医院,1例手术失败,行人工血管转流术。结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针对性高,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毕国玺;张燕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诊科护理方法与职业安全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抢救危重病人的科室,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能给予病人及时恰当处置、治疗和护理。急诊科护理质量是医院水平高低的标志,领导在搞好其他工作同时要把急诊科构建好。急诊科存在许多意外和风险,工作人员也有人身安全的威胁,领导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保证人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兰峰;杨彩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尼勒克县医院骨折急救治疗经验

    本文旨在分析探讨骨折急救的相关措施及治疗经验。以期对医院骨折急救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谢芳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并观察运用中医序贯疗法对月经不调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月经不调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用雌孕激素进行治疗,在任一天或是月经出血停止后服用戊酸雌二醇片,连续服用21天,月经来潮后继续下一个周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序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82.6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无并发症;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17%,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7.39%,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月经不调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复发率低,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吴耀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Orem自理理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稳定期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护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将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实验组根据脑卒中偏瘫患者稳定期需要采取辅助教育系统,在该阶段为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护理的专业指导,促进家属和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护理活动中,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居家护理程序进行康复护理。两组患者经6个月自理理论使用前后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分别以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比对照组ADL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使用Orem自理理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稳定期进行居家护理,可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许梅珍;张慧珍;钱莉娜;盛庆云;李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过治疗后分别于3天,5天,一周进行效果评价,总有效率达93%。结论:脑循环治疗仪治疗仪通过对小脑顶核进行刺激可引起脑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脑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症状。

    作者:陈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1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尿路感染的预防护理,再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留置尿管时间、护理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对患者健康知识的讲解,以及心理、饮食等方面的常规护理外,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留置尿管护理,才能大程度的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尽早让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余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的护理改进措施

    目的:研究OSAHS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OSAHS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健康知识问卷得分和治疗满意程度评价,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评价效果。结果:与常规护理相比,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减轻疼痛,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同时能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P<0.05),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满意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改善OSAS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费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孙起芬;刘卫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甘南藏族自治州2012年度死因监测与分析

    目的:了解甘南藏族自治州人群的死亡水平和疾病监测模式,确定本州主要死亡原因,为疾病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对本州2012年登记的死因数据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本州2012年年均死亡率为169.85/10万,主要死因为慢性病583例占50.48%、其次为伤害144例占12.47%、感染性疾病和母婴疾病129例占11.17%,慢性病、伤害、感染性和母婴疾病的粗死亡率分别为85.73/10万、21.18/10万、18.97/10万。结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民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交通业的日益发达,慢性病、伤害的死亡比例,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州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防范应对措施。

    作者:王辉艳;杨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饮食处方对慢性湿疹患者住院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处方对慢性湿疹患者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0名慢性湿疹患者采用抛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由责任护士进行入院后的饮食处方指导,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8.15天(我科的平均住院日)后对病房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在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病房综合满意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8.15天后对病房综合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责任护士对慢性湿疹患者的饮食处方指导可提升患者对病房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一种经济、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惠;白美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手术病人实施术前访视,强化术前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减轻了病人的术前焦虑,减轻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讨论:在术前访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提高了医师、病人满意度,促进医学健康发展。

    作者:缪月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对产后出血原因分析总结,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84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产后出血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可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产妇病死率,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尹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熏药在治疗鼻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熏药治疗在鼻渊患者治疗护理中的作用,指导鼻渊病人中医特色治疗护理技术。方法:将50例鼻渊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在试验组采用芳香通窍、行气活血的药物通过中药喷雾机产生热蒸汽进行中药熏鼻治疗,对照组不采用取中药熏鼻治疗,比较2组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及对中药熏药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通过患者对治疗疗效观察比较发现使用中药熏鼻治疗的病人显效率高于未使用中药熏鼻治疗的病人,通过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发现使用中药熏鼻治疗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未使用中药熏鼻治疗的病人。结论:中药熏药治疗有利于鼻渊患者症状改善,减轻疾病痛苦,有利于提高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庞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膀胱破裂患者12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12例膀胱破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2例膀胱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结果: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患者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治愈患者11例,膀胱容量明显减少的1例,治愈率为91.7%。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应全面分析膀胱破裂的具体原因,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治疗措施,手术为治疗膀胱破裂的首选术式。

    作者:任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措施

    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特殊工作环境造成的心理压力;护士缺编工作超负荷;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众多的人际冲突。针对护士压力过大问题,提出减少手术室护士压力源的对策,从而减轻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

    作者:孙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ICC在神经外科应用中的问题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PICC是经外周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的安全通道。由于神经外科患者危重、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较多。再加上长期卧床、气管切开等因素, PICC的应用优于CVC和外周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针的使用。方法: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完成了360例PICC置管,从而保证了静脉用药的顺利进行。结果:但是在PICC的置管和留置期间也会出现多种并发症,通过积极处理可降低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危害。结论:虽然PICC导管为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但是成功穿刺置管后,更离不开细致全面的导管护理,否则可能因各种并发症而拔管,导致留置导管失败,而失去了PICC开展的意义并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了减少PICC使用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姚秀霞;雷琤;孙杰;刘继红;郭红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帕罗西汀与阿普唑仑治疗围生期焦虑障碍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阿普唑仑治疗围生期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围生期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口服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阿普唑仑治疗,观察6 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 w、4 w、6 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结果:治疗6 w末研究组有效率为88.8%,对照组为88.8%(P>0.05)。汉密顿焦虑量表两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治疗2 w末、4周末、6周末对照组汉密顿焦虑量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程度较轻微,主要为头痛、恶心、失眠、便秘、头晕等。结论:两组疗效相当,帕罗西汀较阿普唑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

    作者:邓曼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致残致死率很高,因此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十分必要。

    作者:李芳荣;杨小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