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多种西药联合应用导致不良的反应的分析与对策

袁传伟;卢金兵

关键词:西药, 药物配伍, 不良方应
摘要:目的:分析多种西药联合应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具体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开出的1572张处方中西药的配伍情况,进而分析多种西药联合应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并根据患者反应情况探讨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我院开出的1572张处方中,有92张出现西药搭配不合理情况,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头痛、恶心、呕吐或腹泻等,严重者出现心功能损害、肝肾功能衰竭等。92例患者中单纯出现头痛的患者有27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有32例,单纯出现腹泻的患者的20例,出现头痛合并恶心、呕吐及腹泻的患者有11例,出现心功能损害的患者有1例,出现肝肾功能衰竭患者有2例。结论: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掌握用药的原则及各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并全面了解各药物间的作用及毒性等,针对患者自身状况及病情合理搭配药物,避免药物联合应用不当而产生不良反应。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传统消毒法与喷雾式消毒法对静脉输液处皮肤消毒效果的比较

    目的:对传统消毒法与喷雾式消毒法对静脉输液处皮肤消毒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门诊20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进行分组,传统组患者100例,进行静脉输液部位的皮肤消毒;改良组患者100例,给予改良后喷雾消毒法进行皮肤消毒,对两组患者的消毒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患者静脉输液部位皮肤消毒效果对比传统消毒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组患者皮肤过敏发生比例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雾式消毒方法可有效的降低静脉输液中皮肤过敏的情况发生,消毒效果较好,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和消毒液的污染情况发生。

    作者:杨广霞;凌建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术室实习护士的培养

    在手术室内的护理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并且高度要求无菌,高护开始接触手术室的时候会产生神秘甚至恐惧感,这些年来护理队伍持续增加,活跃在手术室内的实习护士数量上明显增长不少。为确保高护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的熟悉手术室,熟练使用手术室护理各种技术,进而满足手术室实习需要,身为实习护士的管理者来说,应积极致力于训练一批素质较高的现代化护理队伍,尽可能提升手术配合的质量,满足医疗市场需要,确保手术室内进行实习的护理人员可以满足未来工作的要求。

    作者:谷亚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54例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输血指导

    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必要的步骤,是以检查受血者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及其抗体与供血者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及其抗体相互间的配合性,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输血后产生溶血性反应,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和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1]。在某些配血困难的情况下,往往用多种方法同时分析同一标本,使更多的输血不合能够被及时发现,大大降低了临床输血的风险。为确保临床更加安全、有效的用血,进一步提高对配血不合的认识和临床实验室对配血不合的处理能力,科学指导临床输血,我们对岳阳市不同医院送到血站154例用血前疑难交叉配血病例进行检测,现将交叉配血结果和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苏湘晖;粟玉萍;代敏;胡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骨关节退行性改变进行口服药物、关节内注射药物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在该院门诊治疗的骨关节退行性改变患者1100例,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口服药物、关节内注射药物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给予临床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4周的治疗后,有110例病情好转,占比10%,有594例治疗有效果,占比54.82%,有890例治疗有显著效果,占比78.54%,仅36例患者治疗完全没有效果,占比为3.64%。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36%。结论:根据患者症状的轻重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性治疗,具有很强的可操性,且治疗简便、规范等优点,预后治疗效果较好,适用于不愿采取手术治疗及中、轻度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的患者。同时加强防治措施也可以有效的避免骨关节病变过早的出现及发展。

    作者:王忠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总结临床针对产生不良反应的对策,以指导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对我院2012年~2013年间临床治疗中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随机抽取100名,观察并记录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症状,总结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机理,归类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的相关救治方式和抢救后效果。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中,一代、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均占较高比例,其临床不良反应涉及多系统。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涉及多系统,情况复杂,个人体质和药物纯度也会导致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对临床产生的不良反应需及时抢救、积极治疗。在工作中也应建立孢菌素类药物的风险防御意识,使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发挥大价值。

    作者:吉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贤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

    目前,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已出现“中青年化”,年轻的患者只有38岁。临床显示,发生糖尿病10年以后,就会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糖尿病足的病因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块已形成,支端神经损伤,血管容易闭塞,而“足”离心脏远,闭塞现象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坏疽。诱发因素:①趾间或足部皮肤瘙痒而搔抓皮肤;②溃破、水泡破裂、烫伤;③损伤、碰撞伤及新鞋磨伤等。

    作者:马亚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蜂蜜的选购保存和药用

    1蜂蜜的选购刚从蜂巢中取出的蜂蜜称作原蜜。原蜜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尘土、幼虫、蜂蜡等杂质必须经过稀释、过滤、消毒、浓缩等工序才能制成新鲜的食用蜂蜜。从营养价值来说,新鳟的熟蜂蜜为上乘佳品。但是,由于蜂蜜是由蜜源植物的花蜜酿造而成,因此,其色泽、性状、气味各不相同,其葡萄糖含量、结晶核大小及蜜度也不相同。所有这些因素,均可成为顾客在选购蜂蜜时,判断其品种和质量的依据。

    作者:滕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1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2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8.5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身体的不适症状,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I 型糖尿病的护理

    目的:了解儿童I 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现状,为儿童I 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列举一列患儿的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与总结。结果:儿童I 型糖尿病的患者通过全面的治疗与护理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儿童I 型糖尿病的护理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燕桂;马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支气管哮喘的诊治体会。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结论:应该加强医生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综合分析病情,防止误诊;尤其对于老年人哮喘,更应引起重视;给予哮喘患者宣传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邱婧;曹金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他汀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近年,血脂异常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措施。本文围绕老年人如何合理应用他汀及其安全性进行讨论,旨在呼吁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积极使用他汀类药治疗,调脂达标,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陈建华;任大国;聂茂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疗器械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但部分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那些与人体长时间接触、长期使用、植入人体内的医疗器械,在其诊治疾病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应的风险。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是促进临床合理用械,保证公众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为上市后医疗器械监管提供依据、促进医疗器械产品合理使用与研发、确保公众用械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笔者作为基层药械监管工作者,结合近年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就基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加强监测工作的思路。

    作者:李培福;宋金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血库自采自供的安全输血管理

    边远基层医院血库建设是安全输血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而我院离管辖的中心血站较远,遇到冬天大雪封山抢救急危重病人时,中心血站的血液无法及时调配到我院,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就因上述原因,我院多次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经上级部门调研后批准建立贵德县中心血库,同时在青海省血液中心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于2013年3月率先在全省第一家成立了规范的县级中心血库,对我院抢救病人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加强了基层医院血库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对开展有效的临床输血方面发回了重要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万成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采用严格控制血糖、中医辩证施护、饮食护理、运动疗法护理、足部护理、健康知识教育护理、药物治理护理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居住在庆城县社区的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庆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例静脉留置针引起严重静脉炎的思考

    目的:通过该病例提示我们使用留置针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留置时间,高度警惕静脉炎的发生,一旦发生静脉炎应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措施。

    作者:陈豫春;杨继芳;范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官相关的慢性炎症,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等,常为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或患者体质较差而使病情迁延所致,以下腹疼痛、腰骶坠痛、带下量多为主要症状,具有病程常、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一般治疗以消炎止痛、活血化瘀为主。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35例,疗效显著。

    作者:袁炳华;马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量子点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探讨

    量子点技术为医学检验提供新型的检测标志物。文章简述了量子点技术的发展历史,并着重分析了量子点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在医学技术检验领域与医学检验诊断领域的应用。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的护理心得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除碳水化会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1]。临床上主要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等表现,糖尿病患者治疗主要是饮食,药物及运动治疗,为使患者有效的配合t ac t,护士应着重进行以下方面的护理。

    作者:简朝凤;彭露瑶;何仕蓉;卢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我院骨科门诊中成药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对骨科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为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与意见。方法:采用随机性抽取和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4月骨科医院门诊中药房处方,共计1187张,进行不合理性分析并分别按照剂型,DDDs,DDC,DUI和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成药在骨科的应用较为广泛,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合格处方78张,占总处方的6.57%,主要问题集中在超疗程用药,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和书写不规范,四者占不合格处方的82.05%。结论:发现我院中成药处方使用基本合理,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不合理处方的现象和原因是多方面的,改进和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

    作者:朱建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