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华钦;杨芳;陈丽丰;叶小兰
目的:观察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3级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高血压病3级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单用组)各50例,观察组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照组单独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连续进行2个月的降压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2.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2例出现头晕,1例头痛,1例面红,2例轻微干咳;对照组则有4例头晕,3例头痛,1例面红,3例水肿。用药1~2周后上述不良反应均自行缓解或耐受。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3级,疗效满意,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少;当单一用药疗效不满意时,临床可以首选二者联合使用。
作者:唐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医院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体检中心感染危险因素并结合危险因素对感染预防、控制进行强化,通过针对性措施执行,观察医院体检中心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感染率为17.31%,观察组的感染率为6.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加强医院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规范灭菌操作、加强针刺管理并采取正确途径对医疗垃圾进行处理来提升感染预防控制效果,为体检工作者提供保障。
作者:邓水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脑梗死且有肢体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受试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在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组由专业护师进行专业心理护理,对照纽只采用常规护理。两纽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NIHSS评分),评估两组存在心理问题的转归。结果:①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NlHSS评分(8.6±4.8)低于对照组(12.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45,P=0.000)②治疗前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观察组有37例,对照组3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一0.146,P=0.702);治疗2个后仍然存在心里问题,观察组有5例,对照组20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73,P一0.001)结论: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能产生有利影响。
作者:吴佳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运用自拟健脾逐水汤观察治疗肝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确诊肝性腹水的患者52例,应用此方治疗并随访。结果:经应用此方法治疗后,显效4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结论:通过临床观察自拟健脾逐水汤治疗肝性腹水的疗效显著,使用安全且费用较少,从而丰富了临床治疗肝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占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普及营养与膳食的知识,引导合理的营养与膳食对保障居民的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以下的探索与实践:《营养与膳食指导》课程既是教学亦是科普;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宝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营养与膳食指导》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提升学生及周边人群的健康膳食意识,为今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全立群;王秀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影响婴幼儿骨密度的相关因素,为儿童保健门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BMD-1000骨密度仪测定837例0-12月的婴幼儿胫骨骨密度,根据Z值分为高于标准值、低于标准值、轻度骨矿质缺乏、中度骨矿质缺乏。结果: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时间、添加辅助食品的时间、添加维生素D、户外活动时间与骨密度具有相关性。结论:婴幼儿期的骨密度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较大,故强调早期对婴幼儿的骨密度干预。
作者:韩素玲;郭卫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脂肪肝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寻求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方法:对本院体检发现的的1379例脂肪肝患者进行各项身体指标采集,并分组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脂肪肝患者,与非脂肪肝者比较,两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肪肝发生与糖尿病、高血脂有关,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能有效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作者:罗望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子宫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改良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改良手术组)60例,传统子宫切除术(传统手术组)40例,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情况、术后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手术后住院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2组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术后无伤口疼痛,肠蠕动功能恢复快,患者可以早期起床活动,早期进食,术后不容易发生肠粘连,机体功能恢复快。
作者:吴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索舒适护理在骨盆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我科接受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并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患者的临床舒适度与感染等并发症方面研究组都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通过有效考虑患者需求进行人性化护理,极大地增强了患者的临床舒适感、预后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侯玮;刘霞;张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相应呼吸衰竭性疾病的护理方案进行制定与探讨,并在护理方案中发现相应存在的问题,通过专业知识处理解决疾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在护理工作人员自己患者中进行取样分析,对相关护理人员自己疾病患者进行实际采访,了解相关护理人员在疾病护理过程中的估计经验,了解患者的切身体会,认识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和作用。结果:通过对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取样分析,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疾病护理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办法以及估计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佳办法。结论: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保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够经过使用相关治疗仪器,在患者估计过程中需要预防相应并发症,在并发症出现时要有能力妥善的处理。
作者:荣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35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手术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做好器械保养。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疗效满意。结论:精心护理准备及术中熟练护理配合,可使腹腔镜下脾切除术顺利完成。
作者:车七梅;王丹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早餐干预对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营养调查结果由营养师制定营养食谱,食谱中早餐的营养含量应该要达到全天膳食总营养量的30%,并且选取100名小学生为试验对象,进行为期4个月(有效工作日为60天)的早餐营养干预,并对小学生营养干预前后的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及血红蛋白的含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早餐营养干预小学生的各种营养的摄入量占一日参考摄入量的20%-50%,跟参与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血红蛋白和头发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及无机盐的含量也都有明显的增加,P<0.5。结论:通过早餐营养干预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作者:邵家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后并发症的观察,进一步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后发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除1例皮肤过敏致溃烂病人愈合欠佳外,其余均未发生严重后果,康复出院。结论:加强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赵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收治的2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和B组(阿奇霉素治疗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A组显效68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B组显效7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显效率为9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胃肠道反应8例,头晕、头痛8例,皮肤瘙痒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B组胃肠道反应4例,头晕、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近似,但后者不良反应较少,更适合老年人,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古丽扎提汗·达克西;赵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也属职业病,地方病。九十年代末该病“死灰复燃”,在全国范围内疫情普遍回升,内蒙古疫情较重。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多汗、全身关节肌肉痛,疼痛剧烈时患者被迫处于固定的弯曲状态,此外还有肝脾肿大、睾丸肿痛等多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其中后背痛常表现为窒息样痛,这一症状虽然发生频率较低,但患者十分痛苦。而且西医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我们从2003-2013年接诊了上万例布病患者,大部分患者经抗菌治疗、中医中药治疗都能治愈。唯有后背窒息样疼痛的患者治疗上较困难。
作者:王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阿普唑仑治疗围生期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围生期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口服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阿普唑仑治疗,观察6 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 w、4 w、6 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结果:治疗6 w末研究组有效率为88.8%,对照组为88.8%(P>0.05)。汉密顿焦虑量表两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治疗2 w末、4周末、6周末对照组汉密顿焦虑量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程度较轻微,主要为头痛、恶心、失眠、便秘、头晕等。结论:两组疗效相当,帕罗西汀较阿普唑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
作者:邓曼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比较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的特异性。方法:收集本中心办理健康证的血清样本20464份。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对样本进行梅毒血清学初筛,阳性标本用生理盐水倍比稀释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复检。结果:20464份血样标本经TRUST试验初筛有160份呈阳性(0.78%)。将TRUST阳样标本进行TPPA试验复检,TPPA阳性占151份(94.38%)。结论:由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及漏检,有必要对初筛阳性的标本进行确证,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作者:唐明慧;王琪;史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动脉药物灌注栓塞治疗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对4例明确诊断的瘢痕妊娠的患者,行超选择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后经导管注入MTX(氨甲喋呤)100mg及5-Fu0.5g,再用用明胶海绵颗粒对子宫动脉行完全性栓塞。结果:4例患者经治疗后阴道流血停止,1例于24小时后因考虑妊娠组织穿破浆膜层。术后24小时后行清宫术,2例保守治疗,观察2-3周孕囊缩小,血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下降至正常值(小于30mIU/ml)。结论:经子宫动脉化疗及栓塞是治疗瘢痕妊娠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预防出血及保留孕产妇的生育功能。
作者:彭林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冰马铃薯片联合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老年输液外渗患者23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冰马铃薯片联合硫酸镁外敷,对照组予热毛巾湿敷,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马铃薯片联合硫酸镁湿敷治疗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疗效显著,患者感觉舒适,经济适用,值得推广。
作者:丁翠兰;徐双荣;王秋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观念的改变,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人数与日巨增。由于术前下肢活动减少,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可激活全身凝血系统,使血液凝固性高;术后疼痛,长时间的被动体位以及组织水肿压迫深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缓慢,故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或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的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DVT发生率约37%~69%,约0.5%~2.0%的患者发生致命性肺栓塞(PE)[1]。DVT由于发病隐匿而临床诊断困难,一旦发生PE,则死亡率极高。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数量的增加对预防DVT形成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我科至2007年以来通过采用早期锻炼指导与协助医生给予预防抗凝治疗相结合的护理干预对策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