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痛经验案2则

郑雪晨;王树庆

关键词:桂枝茯苓丸, 加味治疗, 温通血脉, 桃仁, 胎动不安, 芍药, 祛瘀生新, 金匮要略, 活血行瘀, 活血化瘀, 丹皮, 失笑散, 组成, 癥病, 痛经, 名医, 蜜制, 经验, 当归, 川芎
摘要: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由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各等分组成,蜜制为丸。主治妇人宿有癥病,胎动不安,漏下不止。本方能活血化瘀,缓消癥块。方中桂枝温通血脉,芍药行血中之滞,丹皮活血行瘀;桃仁破蓄血,祛瘀生新;茯苓渗泄下行,与桂枝同用,能入阴通阳;丸以白蜜,药力缓和,可以消散癥积之轻证。笔者参考安徽名医龚士澄经验,在本方中加失笑散、乌药、川芎、当归治疗痛经[1]。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护患沟通在儿科门诊的应用体会

    门诊分诊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病人就诊的第一场所。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反应出一个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和精神文明面貌,作为与患者接触早的分诊护士,不仅要有较高和较全面的医学知识、业务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不断提升医院形象。

    作者:张文军;张清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干预性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干预性治疗的临床应用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7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将其平分为三组,每组24例,分别采用盆腔动脉结扎手术、子宫腔填塞纱布和导管动脉栓塞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使用干预性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选取的72例患者均治疗成功;盆腔动脉结扎患者的有效率为41.67%,子宫腔填塞纱布患者的有效率为66.67%,导管动脉栓塞患者的效率为95.83%;首次治疗无效采用剖腹进行子宫切除后治愈的有效率为78.26%,首次治疗无效进行二次盆腔塞纱后治愈的有效率为21.74%;说明三种手术方法临床治疗效果都十分显著。结论:多种干预性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病人症状的首选有效治疗手段是宫腔填塞纱布压迫止血手术治疗方法,盆腔动脉接扎手术和经导管动脉栓塞手术也可以压迫止血有效治愈产后出血;当子宫出现凝性障碍时必须进行全子宫的切除。

    作者:刘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间收治的41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的39例正常妊娠期产妇(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并分析应对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妊高症、羊水过多、巨大儿、剖宫产率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易诱发妊高症、巨大儿、剖宫产等不良后果。早期的诊断和控血糖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妇糖尿病症状,降低母婴并发症率,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邹桂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康复训练及针刺疗法对偏瘫患者早期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目的:本文针对康复训练及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2012的150例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50例,康复加针刺疗法治疗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康复组的患者除了要进行常规性的内科治疗外,还要增加系统性的规范康复治疗,康复加针刺疗法治疗组的患者需要接受康复训练并且对患者进行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只要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即可,利用医学上的BRU分期和FMA积分法以及FCA综合功能评定法,分别在患者进入各组时与进组后的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对肢体运动功能进行科学的评定[1],对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病理选择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随访。结果:本次以150例脑卒中后偏瘫早期为对象,进组的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后,康复组与康复加针刺疗法组分别和对照组进行详细的比较,患者的下肢的BRU分期和FMA积分法以及FCA综合功能评分都要比对照组的评分高。康复组与康复加针刺疗法组比在进组后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患者的下肢分期积分以及综合功能评定的运动功能评分,在多次评定前后加以比较,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对照组在进组后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患者的下肢分期积分以及综合功能评定的运动功能评分,在多次评定比较后,能够看出是有显著性差异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训练与康复训练加针刺疗法治疗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提高,患者都有非常可观的疗效,康复训练与康复训练加针刺疗法治疗的效果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偏瘫患者有个自然康复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季度,所以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适合较早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

    作者:刘晓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1-2013年361株肺炎链球菌药敏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2011-2013年361株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药敏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吸痰管吸取患儿深部标本及时接种血平板,5%CO2环境中孵育18-24小时,选可疑菌落作鉴定,,用琼脂稀释法以及折点法测定13种抗菌药物,对361例肺炎链球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0%敏感﹑头胞曲松敏感率从2011年69.5%降至2013年53.7%﹑同时出现头胞曲松中介株,中介株从2011年10.3%上升为2013年16.1%﹑青霉素敏感率从2011年9.0%降至2013年4.3%﹑﹑SMZ%耐药率73.4%;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达89.2%以上,SMZ%耐药率73.4%;。结论:肺炎链球菌对大多数抗菌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除外),同时亦存在交叉耐药现象;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不能经验用药,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用药。

    作者:孟华蓉;舒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蒙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蒙医放血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血管神经性头痛的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西药治疗组)和治疗组(蒙医治疗组),对照组56例,治疗组57例,两组进行同步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总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多3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为85.96%,对照组治愈率为44.64%(P<0.05)。结论:运用蒙医放血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血管神经性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于萨如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对于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主要在认真分析和观察手术室仪器设备在临床运用的基础之上,通过结合现代管理学的相关模式,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进行方面的阐述,其管理的内容包括配置管理、申购管理、验收管理、仪器设备使用培训考试管理及日常管理。后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维修和维护给出了可行性的管理参考意见。通过科学化的现代管理模式,可以大程度的延长手术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手术仪器设备在手术过程中发挥作用,保证患者手术的成功完成。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灯盏花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疗效体会

    目的:研究灯盏花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确诊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35例患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灯盏花注射液40毫克静点每天一次,甲钴胺注射液0.5毫克肌注日一次。20天后疗效显著,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灯盏花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安全。

    作者:沈志刚;李慧玲;李会玲;李海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减轻老年患者导尿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减轻老年患者导尿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时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观察组给予右托咪啶,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VAS及CRBD状况。结果:两组患者镇痛评分VAS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CRBD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8.33%(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老年患者导尿不良反应状况。

    作者:杨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收治的2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和B组(阿奇霉素治疗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A组显效68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B组显效7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显效率为9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胃肠道反应8例,头晕、头痛8例,皮肤瘙痒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B组胃肠道反应4例,头晕、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近似,但后者不良反应较少,更适合老年人,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古丽扎提汗·达克西;赵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3.33%(19/3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鞠静;李春梅;陈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开展“三甲”复审的护理工作实践

    目的:探讨我院产科在“三甲”复审过程中针对三甲专项管理开展的各项护理工作。方法:学习领会“三甲”复审的方针,制定培训内容,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结果:通过“三甲”复审专项培训后护士专科业务、应急能力均提高。结论:三甲复审的专项护理管理工作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能力,使医院高分通过“三甲”复审,使患者感受到优异、舒心的护理。

    作者:高钿;孙秀杰;徐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头位难产2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在产科临床的发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208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头位难产的病因、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及预后。结果:208例头位难产者,枕后位因素100例,枕横位84例,宫缩乏力18例,精神等其他因素6例;成功经阴道分娩者72例,成功率为34.62%;行剖宫产136例,占65.38%;产后出血6例,发生率为2.88%,发生胎儿宫内窘迫22例,占10.58%;新生儿窒息2例,发生率为0.96%。结论:妊娠期间定期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正确处理胎头位置、产力等因素,减少母儿并发症。

    作者:赵素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双钢板内固定术结合南詹骨科中药制剂治疗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腓骨远端骨折是足踝部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轻微暴力即可引起此类骨折,且以粉碎性骨折为主[1]。钢板固定术是治疗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首选方法,术中内植物选择及固定方式众多,包括1/3管型钢板、围关节钢板、钩钢板、锁定钢板及锁定加压骨接板等,可通过抗滑、中立、钢丝张力带技术、桥接或结合小螺钉辅助加压固定[2-5]。传统的内植物和固定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易发生术后感染及固定不稳定等。为解决传统术式和保守治疗的缺陷,我院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术结合南詹骨科中药制剂对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进行治疗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尹新生;邓芳文;孙德贵;尹书东;廖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例新生儿巨大舌根囊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一例新生儿巨大舌根囊肿合并重症肺炎出现呼吸困难和喉梗阻的抢救过程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收治的一例新生儿巨大舌根囊肿的救治过程。结果:患儿经过充分准备后行手术治疗,住院9天,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轻囊肿压迫对呼吸造成的影响是巨大舌根囊肿患儿的护理的要点。

    作者:夏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情感与慢性胃肠道疾病关系的相关研究

    任何一种生物体,只要具有生命,就会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理的、生物的、语言文字的刺激都会引起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反应。他们对机体的意义被理解之后,就构成了精神刺激(即情感)。1946年,selye通过对应激的生理病理反应的研究,将应激源分为两类:良性刺激可以使人振奋,增加动力,带来益处;不良刺激包括悲痛和苦恼等,若处理不当,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人是社会生活的高等动物。其行为和心理活动还会受到社会因素(例如婚姻危机、竞争压力、自然灾害发生等)影响,研究范围相对其他生物而言更加复杂。

    作者:邵焕庆;崔红卫;孙亚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论《医林改错》对中医内科临床思维的启迪

    结合临床对《医林改错》中异病同治、排除法辨证、血瘀辨证方法等重要观点,进行阐述分析,同时对某些错误观点以予探讨,旨在对中医内科医生临床思维有所启迪。

    作者:刘吉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调查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195名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1.73±8.85,93.3%的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总均分为58.31±20.40,其中生理健康得分为54.94±19.17,心理健康得分为61.68±25.64;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自我感受负担越重者,生活质量越差。护理人员需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赵琼兰;吴艳平;曾谷清;何平平;莫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原因分析

    免疫规划工作在预防控制传染病方面成效显著、影响广泛,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有发生,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为安全、有效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寻小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到2012年12月中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0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排石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泌尿结石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秦光明;方利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