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冲;熊丽林;张守刚;吴起新;孙燕群
通过现今肥胖病在全球和中国发病率的统计,为提高人们对肥胖给健康带来威胁的认识,为使大家对肥胖营养防治有深入理解,本文描述了肥胖的类型和危害,并通过对肥胖的几个关键高发年龄段的现代研究成果,提出行之有效肥胖预防方法:一是提高对危险因素易感人群的识别并及时给予医疗监督:二是通过社会各种组织和媒介在人群中开展普遍的社会动员,使人群中肥胖症的危险因素水平大大降低,从而控制肥胖症的发生。
作者:谭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从以往临床上的经验出发,对引起糖尿病足的各种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出如何通过各种方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方法:收治糖尿病足患者34例,均符合 WHO 诊断标准,进行原因分析,并对护理应用进行总结。结果:除过一小部分患者必须通过外科治疗外,80%的糖尿病足患者都可以通过有效地内科治疗而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完全恢复正常。结论:糖尿病的治疗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勿错过治疗时机而延误了治疗效果。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以及如何较好的控制医院感染,尽量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管理质量。方法:根据门诊口腔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以及口腔门诊自身的特点,进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以及控制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结果:通过对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与控制措施,有效的控制了内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对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上的强化,规范了门诊口腔科的管理制度,提高了管理质量,有效的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尹大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对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作用。方法;我院产科自2013年3月将品管圈工作方法引入到护理工作中,选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于我院待产的437例,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新生儿情况及产妇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为15.9%,显著低于实施前的70.1%,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后产妇会阴Ⅲ度裂伤、新生儿产伤及新生儿窒息均无明显增加,与实施前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施后产妇满意度为98.3%,而实施前产妇满意度为88.7%,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显著降低了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同时还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和产房内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运用自拟健脾逐水汤观察治疗肝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确诊肝性腹水的患者52例,应用此方治疗并随访。结果:经应用此方法治疗后,显效4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结论:通过临床观察自拟健脾逐水汤治疗肝性腹水的疗效显著,使用安全且费用较少,从而丰富了临床治疗肝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占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重叠综合征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存在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如存在较为单一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严重夜间低氧血症,易引起严重心肺功能障碍,造成呼吸衰竭或肺心病。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通常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更为严重。为了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BiPAP无创通气治疗。
作者:金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病已严重威胁全社会,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慢性病的监测,从2006年开始连续几年已在各个监测点展开了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调查,致使基层疾控检验机构不仅要在传染病、食品卫生、地方病等众多领域的检验上发挥作用,更需要在临床检验的一些生化项目上具有高水平的检测技术,才能提供科学严谨的数据,满足防病治病的需求。但就目前现状而言,临床检验在基层疾控机构已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疾病预防工作的发展。
作者:赵瑞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中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应急措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0%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7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12.8±6.7天)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20%)(P<0.05);实验组护理失误率为0%,低于对照组(15%);实验组治疗费用为(0.7±0.4万元),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急措施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实验组33和对照组27;实验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泵,对照组当疼痛无法耐受时采用肌肉注射镇痛剂,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初次肛门排气时间、低血压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初次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EA 泵用于食管癌术后的镇痛护理安全可靠,可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病人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因而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廖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抗感染、吸氧、祛痰、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镁25%10ml,5%葡萄糖250ml进行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镁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范永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12例和对照组112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应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期间死亡率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组血气分析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
作者:郭丛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在心电图带教过程中通过分组讨论教学,使师生之间可以实现意义的交换,实现知识共享,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心电图带教质量。方法:第一组应用分组讨论教学法;第二组使用临床普通教学法,学习12本同一疾病的相关病例的心电图特点。将第一组学生按学习能力情况分为四组,12本病例随机平均分为四份,每组各一份,而第二组共同学习12本病例。比较2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对分别采取分组讨论教学法以及临床普通教学法施教后的学生进行同样的内容测试,分组讨论教学法42例学生中有16名获得优秀,22名获得良好,优良率达到90.48%;临床普通教学法42例学生中有7名获得优秀,18名获得良好,优良率为59.52%。结论:在临床心电图带教过程中使用病案分组讨论教学法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可以更有效的掌握学习内容。
作者:薛探;梁晓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脑卒中是指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为脑血管意外,其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来势凶猛,患者身体肥胖、脖子短、舌后坠明显,建立人工气道是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基本措施。一些患者不需要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或需要进行气管插管,但不具备插管的条件,这时可选用口咽通气导管法。它是用特殊管道插入咽部,使舌根前移,达到解除呼吸道梗阻的目的[1]。本科对80例脑卒中昏迷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应用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逯苹;戚晓东;苏海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进行合理化改进,增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真正的做到服务临床的目的。方法: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了解临床用药方案、加强科室内部学习、品管圈的运用、弹性的排班等方面对本中心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结果:通过流程的改进,使在有限的资源下充分发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大作用,真正做到医-药-护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服务质量、团队的学习能力,凝聚力得到全面的提升。结论:通过对本中心工作流程的合理化改进,服务质量得到改善,受到了临床科室的好评与支持,使护理人员更多的服务患者,真正做到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病人。
作者:翟大军;景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边远基层医院血库建设是安全输血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而我院离管辖的中心血站较远,遇到冬天大雪封山抢救急危重病人时,中心血站的血液无法及时调配到我院,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就因上述原因,我院多次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经上级部门调研后批准建立贵德县中心血库,同时在青海省血液中心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于2013年3月率先在全省第一家成立了规范的县级中心血库,对我院抢救病人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加强了基层医院血库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对开展有效的临床输血方面发回了重要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万成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采用心理干预方法观察ICU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ICU患者7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加以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救治前后焦虑程度、救治满意度和成功率。结果:救治结束后,护理组焦虑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和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心理表现多为焦躁易怒、紧张恐惧、悲观绝望,对其展开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提高患者救治满意度与成功率。
作者:漆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方法:收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90例,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程序做回顾性调查分析,分析探讨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的表现有呕血、黑便、发热、出血后疼痛、血象升高、精神乏力软弱等。经过治疗及内科护理后,其中治愈37例,好转38例,未愈6例,有效人数占患者总数的92.5%,改手术治疗者4例,死亡2例。结论:正确及时的内科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整个诊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患者预后提供了科学坚实的保障。
作者:欧阳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饮食与心理护理对促进肺结核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50名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针对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制定相应的饮食与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后的康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精神状态较良好,康复时间均有所缩短。结论:饮食与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及病情康复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孙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肾炎康复片在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分对照组、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以贝那普利干预,治疗组以肾炎康复片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疗效、肾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肾有效血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炎康复片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肾功能改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共50例,随机分为I组和II组各25例,I组采用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分娩镇痛,II组为正常对照组末采用分娩镇痛,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及产程。结果:I组有6例轻度皮肤搔痒,产后尿潴留5例。II组1例,皆需停留导尿。I组与II组子宫收缩力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催产素的使用I组为19例(94.4%),II组为4例(25%)。VAS疼痛评分,I组镇痛效果明显,与II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I组与II组相比第一产程明显缩短,子宫收缩力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在潜伏期应用于分娩镇痛,可有效地缓解分娩疼痛,对新生儿的出生评分无明显的影响。
作者:梁桂玲;王国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