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T2参与调控肥大心肌细胞炎症因子的合成和分泌

周娟;徐心;刘进军;林元喜;高广道

关键词:心肌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二型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摘要: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二型受体(AT2)对压力超负荷性肥大心肌细胞炎症因子合成和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构建成年SD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模型,选用缩窄术后8周的肥大心肌细胞,经Ang Ⅱ及losartan或PDl23319处理36 h后.放免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β、TNF-α及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浓度增大,AngⅡ可以诱导肥大心肌细胞TNF-α和IL-1β分泌.PDl23319,而不是losartan,预处理可使TNF-α和IL-1β表达下调.实验中未能检测出培养液中IL-6含量.结论 AngⅡ诱导压力超负荷性肥大心肌细胞炎症因子TNF-a和IL-1β的合成与释放主要受AT2的调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对人胰腺癌Capan-2细胞的毒性作用

    目的 探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Lipo)在一定浓度下对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一定毒性浓度的Lipo作用于胰腺癌Capan-2细胞,利用细胞直接记数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Capan-2细胞生长、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 Lipo与siRNA的浓度均影响转染率的高低.在2 ml转染体积中,Lipo在5μl的浓度下,使Capan-2细胞生长明显减慢,以第3天后更加明显(P<0.001).随着转染细胞按常规培养的时间延长,早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5),活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而损伤细胞和死亡细胞明显增多(P<0.001),以48 h后更明显: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Gz-M期细胞明显减少(P

    作者:钟英强;魏菁;傅玉如;邵静;梁倚文;林燕华;刘娟;朱兆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靶向C-erbB-2基因小干扰RNA对肺腺癌Calu-3细胞株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转染靶向C-erbb-2基因小下扰RNA(siRNA)对肺腺癌Calu-3细胞株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合成四对C-erbb-2基因的s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iRNA的干扰效果,筛选出干扰效果好的一对,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肺腺癌细胞Calu-3,实验分为6组:空白组、单纯干扰组、2 Gy照射组、干扰加2 Gy照射组、5Gv照射组和干扰加5 Gv照射组,每组设3个复孔,后Annexin V-FITC Kit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结果 从合成的shRNA中筛选出一对siRNA.其干扰效果较其他3种有统计学差异;用其干扰Calu-3细胞后,分别用2 Gy和5 Gy的剂量照射细胞,得到的凋亡率如下:李白组7.767±0.551、干扰组14.400±1.114、2 Gy剂量组11.867±0.737、2 Gy+干扰组23.000±1.664、5 Gy剂量组16.100±0.624、5 Gy+干扰组27.900±1.709.结论 靶向转染C-erbB-2基因siRNA至Calu-3细胞可提高其凋亡率;靶向转染C-erbB-2基因siRNA至Calu-3细胞可提高其对γ射线的敏感性.

    作者:石华山;任德莲;曹新梅;黄黎;姜尧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小鼠肝脏细胞质膜蛋白质组的提取和二维液相色谱分离

    目的 提取小鼠肝脏细胞质膜蛋白并建立一种利用二维液相色谱法分离细胞质膜蛋白质组的方法.方法 采用差速离心结合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和富集分小鼠肝脏细胞质膜蛋白,样品经脱盐及用起始缓冲液置换后,进行一维色谱聚焦分离,然后收集pH 8.5~4.0之间的组分进行二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将获得的二维UV图通过ProteoVue软件转换成UV/pI图谱.结果 成功提取了肝脏细胞质膜蛋白,并通过二维液相色谱成功建立了小鼠肝脏细胞质膜蛋白的二维UV/pI图谱,收集了一维色谱聚焦分离的pH 8.5~4.0区间的16个组分,并将每个组分分进行二维色谱分离后转换为UV/pI图谱.结论 为进一步全面研究小鼠肝脏细胞质膜蛋白功能和疾病差异蛋白质组研究打下了基础.

    作者:李红梅;陈丽;夏高晓;赵明哲;胡水旺;姜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成年小鼠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培养与鉴定体系的建立

    目的 建立系统的成年小鼠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体系.方法 用无血清方法分离培养成年小鼠脑室下区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用克隆培养、BrdU整合的方法检验培养细胞的干细胞特性;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rdu、神经干细胞标记物nestin和SOX2,分化的细胞标记物Tuj1、GFAP、NG2.用Western boltting和RT-PCR方法进一步检测神经干细胞标记物nestin和SOX2的表达.结果 从成年小鼠脑室下区分离培养出具有自我更新、增殖的神经球,构成神经球的细胞nestin和SOX2呈阳性,它们分化后产生Tujl阳性的神经元、GFAP阳性的星型胶质细胞、NG2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结论 建立了简单、稳定的培养成年小鼠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方法.

    作者:胡继良;姜晓丹;邹雨汐;郭燕舞;周德祥;徐如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人工寒潮促发大鼠脑卒中发病前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mRNA的变化

    目的 探讨人工寒潮促发大鼠脑卒中发病前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mRNA的变化.方法 48只SD大鼠制成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分为寒潮和非寒潮两大组,再按血压水平各分为正常血压组、160~199mmHg、200-219 mmHg和≥220 mmHg等4个亚组,寒潮箱处理3 d后取嘴侧2 mm脑片进行VCAM-1、ICAM-1、P-选择素的RT-PCR检测;取视交叉平面连续切片,每8张取1张切片作原位杂交检测血管内皮的VCAM-1、ICAM-1、P-选择素的mRNA水平,取视交叉平面剩余切片及其余脑片连续切片,HE染色,了解是否有卒中病灶.发生脑卒中者被剔出卒中前状态的分析.结果 1)在正常血压、160~199 mmHg及200~219 mmHg血压亚组,寒潮组各级脑血管的VCAM-1、ICAM-1、P-选择素与GAPDH的比值及原位杂交阳性信号均比非寒潮组高;2)在≥220 mmHg血压亚组,寒潮组各级脑血管的上述指标均比非寒潮组降低;3)在非寒潮组,各级脑血管的上述指标均随血压升高而升高;在寒潮组,各级脑血管的上述指标也随血压升高而升高,然而在血压≥220mmHg时转为降低.结论 长期持续的高血压损害了脑血管内皮的调控功能,血压越高调控功能越差.

    作者:林健雯;施晓耕;解龙昌;刘春岭;黄如训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汶川伤员应激障碍症状观察

    目的 分析地震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从震区转入我院的26例伤员及其家属进行一般状况、应激症状的调查.结果 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PTSD症状,其中睡眠障碍、不由自主回想地震经历、烦躁焦虑、难以集中注意力为主要临床特征.结论 汶川伤员有不同程度的PTSD症状和体征,发现问题应积极给以危机干预处理,可以避免PTSD的发生和加重.

    作者:许红璐;黄小萍;陈仙;张明;余娜;王若婧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AT2参与调控肥大心肌细胞炎症因子的合成和分泌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二型受体(AT2)对压力超负荷性肥大心肌细胞炎症因子合成和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构建成年SD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模型,选用缩窄术后8周的肥大心肌细胞,经Ang Ⅱ及losartan或PDl23319处理36 h后.放免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β、TNF-α及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浓度增大,AngⅡ可以诱导肥大心肌细胞TNF-α和IL-1β分泌.PDl23319,而不是losartan,预处理可使TNF-α和IL-1β表达下调.实验中未能检测出培养液中IL-6含量.结论 AngⅡ诱导压力超负荷性肥大心肌细胞炎症因子TNF-a和IL-1β的合成与释放主要受AT2的调控.

    作者:周娟;徐心;刘进军;林元喜;高广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近远期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自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45.5±5.1)岁(38~60岁),难治性功能性子宫出血2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子宫肌瘤139例,子宫腺肌症46例,子宫颈原位癌2例.曾有下腹部手术史35例.结果 近期并发症以损伤性并发症、阴道残端出血为主,远期并发症以围绝经期症状及心血管疾病为主.术后随访186例,随访率86.11%.发生潮热症状者55.38%(103/186);心血管疾病9.68%(18/186);残留卵巢综合征2.15%(4/186);残留卵巢癌0.54%(1/186).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一个安全、可靠的术式.但应注意术中损伤性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术后随访工作.

    作者:陈淑琴;刘克玄;牛刚;姚书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肢体复合皮移植术后中远期病理及电镜结构特征

    目的 观察对比肢体正常皮肤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头皮复合皮移植术后中远期病理及电镜结构,为复合皮移植远期疗效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3年3月~2006年8月17例行四肢挛缩瘢痕切除,缺损皮肤创面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头皮复合皮移植修复术后9月~2年的组织标本.取复合皮组织标本23份为观察组,并取患者临近正常皮肤组织标本23份为对照组.分别进行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观察表皮细胞层数、基底膜厚度、真皮结构成分、成纤维细胞及血管计数等.结果 HE染色:复合皮组织结构完整,具备正常表皮及真皮各种结构成分,基底膜再生完整.复合皮及正常皮肤的表皮细胞层数分别为16.33±5.89和26.57+3.46(P=0.007);基底膜厚度(μm)分别为1.05~0.21和1.13±0.17(P=0.168).扫描电镜观察:复合皮半桥粒、成纤维细胞及再生毛细血管计数与正常皮肤组织十分接近.分别为6.33±2.31和6.79±1.57(P=0.127),7.59±2.06和8.02+9.85(P=0.067),以及14.03+9.60和13.34±3.52(P=0.369).结论 肢体复合皮移植后中远期组织结构接近正常皮肤,移植效果满意.

    作者:张毅;郭栋;曾瑞曦;龙比;刘祥厦;程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成年大鼠脑出血后室管膜下区、血肿周围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研究

    目的 研究成年大鼠脑出血后室管膜下区、血肿周围组织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规律.方法 立体定向注射胶原酶建立大鼠纹状体脑出血模型.脉冲法或连续法腹腔注射Brdu标记增殖细胞.在脑出血后第2、7、14及28天处死大鼠,行Brdu免疫组化染色.对室管膜下区、血肿周围的Brdu免疫阳性细胞作细胞记数.结果 脉冲法Brdu标记.大鼠脑出血后第2天双侧室管膜下区和血肿周围Brdu阳性细胞数增加,第7天时达高峰,第14天仍可见较多的增殖细胞;连续法Brdu标记.在脑出血后第14天时室管膜下区和血肿周围可见较多Brdu阳性细胞,第28天时室管膜下区Brdu阳性细胞数降至对照水平.但血肿周围仍可见较多的Brdu阳性细胞.结论 成年大鼠脑出血后可诱导双侧室管膜下区和血肿周围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增加;室管膜下区增殖细胞可能向血肿周围迁移.

    作者:孙建军;刘勇;张蓬勃;陈新林;郭振宇;张建水;杨蓬勃;师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木黄酮对培养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目的 以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为模型,测定植物雌激素木黄酮对HSC增殖及培养液中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以明确木黄酮抑制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方法 采用培养的SD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为模型,培养后加入H2O3诱导氧化应激,分为3组,用不同浓度的木黄酮温育48 h,收集细胞培养基的上清液,每个浓度设6个重复组,用MTT法检测HSC增殖;收集细胞培养基上清液,采用试剂盒方法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苷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 木黄酮各剂量组不同程度降低HSC的增殖.呈剂量-效应关系.给予木黄酮后,MDA和GSH水平明显降低,SOD和GSH-PX活力明显升高.也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植物雌激素木黄酮具有抑制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SC的增殖及抗HSC氧化应激、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史红阳;许君望;任晓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儿童和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和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和肾脏病理方面的不同特点.方法 对198例住院儿童SLE和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200例成人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和成人SLE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肿痛、贫血和肾脏损害.儿童SLE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肾脏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的发生率比成人组高,儿童组SLE疾病活动指数积分也较成人组高.免疫学检查方面:儿童组抗ds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率较成人组高.肾脏病理类型:儿童组重型(Ⅳ型及以上)发生率高于成人组.儿童组误诊率为48%,高于成人组.住院期间儿童组死亡12例(6.1%),死亡时平均病程6.8月;成人组死亡9例(4.5%),死亡时平均病程4.2年.结论 儿童SLE更易发生多系统损害,而且肾脏病变较成人严重.预后较差.早期误诊率高,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詹钟平;梁柳琴;陈冬莹;叶玉津;许韩师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平消胶囊抗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目的 探讨平消胶囊对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进行裸鼠移植瘤实验.通过移植瘤生长曲线、终末瘤重计算抑制率观察平消胶囊对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微血管密度,TUNEL检测凋亡指数,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实验组用药后移植瘤生长缓慢,实验结束时,实验组瘤重及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为51-3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及VE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癌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平消胶囊对裸鼠肺腺癌移植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移植瘤促VEGF的表达、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朱庆贵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氧化应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氧化应激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制备雄性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n=20)和假手术对照(n=12),于手术后6周观察心脏及心脏重量指数(HMI)、左室重量指数(LVMI)、右室重量指数(RVMl)、心功能指标、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梗死区及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含量、Ⅰ型及Ⅲ型胶原比值以及心肌组织的氧化代谢指标.结果 心肌梗死后HMI、LVMI、RVMI增加,心功能下降(P<0.05,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含量均增加,心肌组织Ⅰ型、Ⅲ型胶原比值升高(P<0.05,P<0.01);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二者的比值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胶原含量、胶原Ⅰ/Ⅲ比值均存在相关.结论 氧化应激参与心室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干预氧化应激可作为防治心室重构的手段.

    作者:周淑娴;周艳;雷娟;张玉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案作为新辅助化疗在宫颈鳞癌治疗中的抗肿瘤作用及毒性.方法 对2005年7月~2007年7月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TP方案)和5.氟尿嘧啶联合铂类药物(FP方案)以及长春新碱加铂类药物和博莱霉素(VBP方案)化疗方案作为一线药物进行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官颈鳞癌患者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P组 32例,FP组22例,VBP组1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两疗程,配合后装放疗15~20 Gy,然后评价肿瘤治疗效果,再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TP组、FP组、VBP组有效率分别为75.O%、45.5%和42.9%,3组总有效率为58.8%.TP组有效率高于FP组和VBP组(P<0.05).结论 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可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肿瘤,达到术前治疗的目的 .

    作者:赵营;黄守松;杜佩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IgH不同区域基因重排引物的分析及在石蜡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并优化免疫球蛋白重链(IgH)不同框架(FR)区域基因重排的引物,探索其对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Clustal W 软件比较44条有效的lgH可变区和6条J区的基因片段,选取3对(IgH FR1、FR2、FR3区各一对,分别为P1c,P2A,P31)IgH基因重排引物作为B细胞基因重排引物.另选一对TCRγ引物作为T细胞基因重排引物.通过PCR扩增,检测经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101例(80例B细胞淋巴瘤、14例T细胞淋巴瘤和7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的基因重排状况.以DG75、Jurkat淋巴瘤细胞系DNA作为B和T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的阳性对照,以反应性增生组织DNA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IgHFR1、FR2和FR3区域引物对80例B细胞淋巴瘤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7.5%(30/80)、52.5%(42/80)和70.0%(56/80),在14例T细胞淋巴瘤中均为7.1%,三者的检出率两两之间差异有显著性;IgH FR3区和lgH FR2区引物的组合可将其检出率提高到83.9%.以上引物在7例反应性淋巴结中均未检出阳性.结论 IgH不同区域引物比较.FR3区引物检出率明显高于FR1区和FR2区.FR3区和FR2区引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石蜡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的检出率.

    作者:齐宗利;张宝;韩西群;朱梅刚;赵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对下肢顽固性痛的镇痛效果

    目的 评估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对下肢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下肢顽固性痛患者24例.在X线引导穿刺腰2椎体前缘的下1/3处,经造影剂和局麻药测试安全有效后,使用7%苯酚进行腰2交感神经节区域化学切除手术.观察患者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患者口服镇痛的效果作为对照,将术前口服镇痛药效果与术后效果进行自身比较.结果 患者下肢疼痛症状明显减轻,镇痛效果明确,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镇痛药(P<0.05).结论 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对于下肢顽同性痛具有明确镇痛作用.

    作者:杨红军;彭凯润;胡三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Komai's CT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大脑深部肿瘤

    目的 分析和总结Komai's CT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大脑深部肿瘤经验和方法.方法 应用Komai's CT立体定向仪辅助配合显微镜手术治疗大脑深部肿瘤13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6例,脑转移性肿瘤3例,侧脑室内脑膜瘤3例,丘脑胶质瘤1例.结果 13例均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Komai-sCT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是一种定位准确、创伤较小、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治疗方法.

    作者:赵宪林;王庭忠;杜敬华;韩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不同眼底改变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早发型子痫前期(PE)患者眼底改变的临床分析,研究眼底改变的不同程度与孕龄、血压、蛋白尿的相关性.进一步为早发型PE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南方医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间住院的早发型PE有眼底改变的病例100例,分为3组(A组15例,B组34例,C组5l例),早发型PE眼底正常病例50例.比较早发型PE不同程度眼底改变与孕龄、高血压、蛋白尿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早发型PE眼底改变的程度与患者孕龄有关(x2=16.017,P=0.003),患者的孕龄越小,眼底改变程度越高.血压越高,眼底改变的程度也越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57,P=0.002).随着眼底改变程度的增加,早发型PE患者出现蛋白尿的程度也增加,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16.324,P=0.012).结论 患者的孕周越小,血压越高,24 h尿蛋白定量越高,早发型PE眼底改变的程度愈重.眼底改变作为反映全身器官受损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眼底检查,可早期正确地估计病情,为临床医师判断适时终止妊娠和判断预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一个客观依据.

    作者:王艳;汪丽萍;钟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合物介导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结直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目的 探讨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合物(PAMAM)介导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survivin-ASODN)对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人结直肠癌细胞SW620裸鼠皮下注射建立结直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PAMAM和阳离子脂质体分别与survivin-ASODN混合得到载反义基因转染复合物.透射电镜观察复合物的形态.激光散射粒径分析仪测定粒径,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复合物的zeta电位,离心法和紫外分光分度仪测定复合物的包封率和体外DNA释放速度.将两种反义基因复合物注射裸鼠移植瘤体内,观察两组移植瘤体积,Western bloting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 PAMAM-survivin-ASODN复合物的粒径小于脂质体-survivinASODN复合物的粒径(P〈0.01),而zeta电位高于PAMAM-survivin-ASODN复合物zeta电位(P<0.05),基因包封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AMAM对DNA持续释放达14d.但脂质体复合物只持续5 d.PAMAM-survivin-ASODN复合物治疗组裸鼠移植瘤survivin蛋白表达低于脂质体-survivin-ASODN复合物组(P<0.05).PAMAM-survivin-ASODN复合物治疗组移植瘤体积低于脂质体-survivin-ASODN复合物组(P<0.05).结论 PAMAM能将survivin-ASODN高效递送到结直肠癌移植瘤细胞.降低survivin蛋白的表达,抑制移植瘤生长.

    作者:厉周;黄宗海;崔大祥;姚航;俞金龙;李强;潘碧峰;高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