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松涛;黄传平;陆云涛;潘军;樊俊
目的 观察土贝母苷甲(TBMS1)诱导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及环孢菌素A的保护效果,探讨以线粒体为中心的内源性凋亡途径在TBMS1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时的作用.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浓度TBMS1作用不同时间引起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环孢菌素A预处理对TBMS1作用的影响.结果 随着土贝母TBMS1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人HeLa细胞的结构发生了连续性变化.肿瘤细胞逐渐减小,细胞间隙逐渐增大,线粒体逐渐肿胀、退化,粗面内质网逐渐扩张,核逐渐变小、核碎裂.在TBMS1低浓度时,环孢菌素A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细胞免受TBMS1的损伤.环孢菌素A对TBMS1的损伤有保护效果.但当TBMS1浓度增大时,环孢菌素A的这种保护就不起作用了.结论 TBMS1诱导HeLa细胞发生一系列凋亡特征的超微结构变化,线粒体肿胀、退化为其特征之一,从形态学角度提供了以线粒体为中心的内源性凋亡途径起一定作用.
作者:王芳;马润娣;于立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乙肝扶正排毒胶囊联合医用三氧对犬药物中毒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四氯化碳建立犬急性肝损伤模型:一次性腹腔注射50.0%(W/W)CCl4花生油溶液,0.9ml/kg体重.选择24只健康犬,随机分4个组(n=6),即模型组、齐墩果酸组、乙肝扶正排毒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造模前,齐墩果酸组(齐墩果酸片,10mg/d·kg体重,口服)、乙肝扶正排毒胶囊组(乙肝扶正排毒胶囊,0.2 g/d·kg体重,口服)、联合用药组(乙肝扶正排毒胶囊用法同前;三氧与纯氧混合气体,三氧浓度20μg/ml,150ml/次·只,直肠吹注,隔天一次)均给药30 d.分别观察各犬的全身情况、记录生存时间、测定血液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ST/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血氨(AMMO)、尿素氮(BUN)]、犬死亡时或存活15 d时取肝脏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联合用药组能控制犬的全身情况变化(活动性、精神、饮食、大小便等),提高生存率(P<0.05vs模型组),降低ALT、TBIL、PT值(P<0.05vs模型组或齐墩果酸组)和AMMO值(P<0.05vs模型组),使AST/ALT值维持在较为正常的水平.肝脏病理检查显示联合用药组的肝损伤程度较其他3组轻.结论 乙肝扶正排毒胶囊联合医用三氧能降低肝损伤实验犬的转氨酶、黄疸、血氨,延长生存时间,具有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的作用.
作者:李莉洁;杨运高;王程;张志凌;霍荻;华何与;陈佩禅;张红栓;郭亚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FUS1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2 plys]中高效表达重组蛋白.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中扩增出FUS1基因,并将其接入pET-32a(+),经PCR、测序鉴定后,转化Rosetta(DE3)2 plys细菌,并用IPTG诱导表达.结果 经过PCR、测序鉴定,克隆了pET32a(+)-FUS1重组子;在低浓度IPTG(25μmol/L)诱导3 h,Rosetta DE3可以高效地表达重组蛋白,约占细菌总蛋白的40%.结论 成功地克隆到FUS1基因,并使其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
作者:张宝;霍霞;彭琳;齐宗利;徐锡金;李燕;丘波;郑良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MRI测量华南地区人股骨后髁角(PCA)及髁扭转角(CTA),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截骨及假体旋转定位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 华南地区人正常膝关节100例,男女各50例,年龄22~73岁,平均40.2岁;按性别和侧别分4组,行股骨远端轴位MRI扫描,图像用Photoshop处理,测量PCA和CTA,比较两角的性别差异和侧别差异,分析两角度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PCA大于女性(P<0.001),无侧别差异(男性P=0.335,女性P=0.266);男性CTA大于女性(P<0.001),无侧别差异(男性P=0.231,女性P=0.719);PCA和CTA存在相关性:男性R2=0.323,P<0.001;女性R2=0.206,P=0.001.结论 华南地区人PCA及CTA参数与华北地区人接近,均为男性大于女性,无侧别差异;PCA和CTA存在相关性;轴位MRI图像有利于PCA及CTA的准确测量.
作者:覃承诃;裴国献;罗吉伟;陈国奋;朱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尿微量白蛋白(MA)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108例高血压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hsCRP浓度及其他其生化指标,比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间hsCRP浓度,并分析MA与hsCRP的关系.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收缩压、脉压、纤维蛋白原和hsCRP明显升高.UAER与收缩压、脉压、体重指数、血清肌酐、纤维蛋白原和hsCRP分别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脉压、血清肌酐和hsCRP与UAER呈独立相关.结论 MA是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hsCRP是MA独立的危险因子,提示炎症反应可能与早期肾损伤有关.
作者:付剑云;苏又苏;吴京兰;方红城;王执兵;安宇;谢培益;陈少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应用药敏试验筛选化疗药物对多次传代的荷瘤鼠进行化疗,了解其疗效及耐药基因的表达.方法 用MTT法检测小鼠胃癌细胞对6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对荷瘤鼠进行化疗,观察化疗后移植瘤的体积、抑瘤率,检测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表达.结果 用MTT法筛选敏感的化疗药5-FU对第一代荷瘤小鼠进行化疗,其抑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MDR1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筛选的不敏感的阿霉素化疗组抑瘤率低,MDR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再对已行化疗的胃癌细胞筛选敏感药物为顺铂,不敏感药物为丝裂霉素.对第2代荷瘤小鼠进行化疗,发现顺铂组抑瘤率高,但MDR1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丝裂霉素组抑瘤率低,MDR1表达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继而用5-FU和阿霉素对第2代荷瘤小鼠进行化疗,抑瘤率低,MDR1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根据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来实施科学的、药物适配的个体化化疗方案.
作者:孙涛;张积仁;贾洪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诱导期间,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后1、2、3、4 min时的声门暴露情况、气管插管条件,寻找此条件下理想的气管插管时间窗.方法 12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年龄18~55岁,ASAⅠ~Ⅱ级,排除可能气管插管困难者,根据肌松药注射后插管时间随机分为R1 min组、R2 min组、R3 min组、R4 min组,每组30例.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5μg/ml)、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3 ng/ml),注射罗库溴铵(0.9 mg/kg)后分别于预设时间行气管插管,观察各组气管插管条件和声门暴露程度.结果 R1 min组声门暴露程度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R2 min组、R3 min组、R4 min组声门完全暴露率优于R1 min组,R2 min组、R3 min组、R4 min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罗库溴铵给药后2~4 min时比1 min时声门暴露程度更满意,是该药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全麻诱导下理想的气管插管时间窗.
作者:古妙宁;王猛;秦再生;肖金仿;唐建军;徐建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水通道蛋白(AQP)-1、3、8、9 mRNA在人胎膜中的表达,初步探讨AQP在人类羊水循环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检测20例选择性剖宫产的足月单胎正常孕妇羊膜和绒毛膜中AQP-1、3、8、9mRNA的表达.结果 在人羊膜和绒毛膜中,AQP-1、3、8、9 mRNA均有表达,在4种AQP亚型之间及各AQP亚型在羊膜和绒毛膜之间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QP-1、3、8、9可能参与人羊水循环及其调节.
作者:张睿;杨冬梓;刘颖琳;勾晨雨;张建平;王蕴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广州地区汉族人群12个Y-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owerplex(R)Y Syste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检测401例广州汉族无关个体的12个Y-STR基因座,并用3100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获得了广州地区汉族无关男性个体的12个Y-STR基因座的频率分布资料,观察到398个单倍型,其基因多样性为0.99997;检测13种动物血样,在特异性区域均无扩增产物;55个父系样本,未观察到突变基因;同一男性个体的不同组织基因分型相同且女性DNA成分不影响Y-STR的扩增分型.结论 该12个Y-STR基因座检测系统具有很高的识别能力,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及法医学混合检材的个人识别和父系亲缘关系鉴定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刘超;陈玲;陈晓辉;刘长晖;王慧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α7-nAChR亚基在体内、体外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上的表达.方法 从大鼠脑中分离海马后进行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技术,首先用抗-GFAP抗体对星形胶质细胞进行鉴定,再观察α7-nAChR在星形胶质细胞上的表达.体外表达的研究在培养星形胶质细胞上进行,先分离获得新生SD大鼠的海马组织,提取并培养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纯化鉴定后,用配体结合实验和细胞免疫荧光双标分析α7-nAChR在星形胶质细胞上的表达.结果 海马组织中抗-GFAP染色阳性的细胞抗-α7-nAChR染色也呈阳性,但仅部分抗-α7-nAChR染色阳性的细胞抗-GFAP染色也呈阳性.体外纯化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既能与FITC标记的α-BTX结合,荧光染色呈阳性,同时,细胞免疫荧光双标分析显示星形胶质细胞抗-GFAP和抗-α7-nAChR染色均呈阳性.结论 α7-nAChR在体内体外星形胶质细胞上均能正常表达.
作者:王妍;张忠义;王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60Coγ射线照射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未照射组、单纯照射组、HGF处理照射组,照射组细胞分别用60Coγ射线20Gy单剂量照射心肌细胞,HGF处理的照射组在照射前3 h用终浓度为40ng/ml的HGF孵育.在照射后48 h:(1)用蛋白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的总蛋白含量;(2)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细胞周期变化;(3)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AdGFP)感染各组心肌细胞,感染后48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所含的绿色荧光蛋白的荧光强度,间接比较各组心肌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的生成量.结果 照射后48h,照射组心肌细胞中总蛋白含量较未照射组减低(P<0.01),HGF处理的照射组心肌细胞中总蛋白含量较单纯照射组增高(P<0.05).照射后96 h、感染AdGFP后48 h,照射组心肌细胞的绿色荧光强度明显弱于未照射组(P<0.01),HGF处理的照射组心肌细胞的绿色荧光强度较单纯照射组增强(P<0.01).结论 60Coγ射线单剂量照射抑制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蛋白合成,HGF可部分逆转60Coγ射线对心肌细胞蛋白生成的抑制作用.
作者:胡舜英;付朝平;段海峰;陈金龙;王荣亮;吴斌;郭子宽;陈国伟;王立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芳烃双加氧酶是多环芳烃在细菌中降解的起始关键酶.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步移法从地杆菌(Terrabacter sp.)中克隆出一种新的双加氧酶基因.采用pET17b载体表达该基因,在共表达电子传递链蛋白的条件下检测获得双加氧酶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发现该基因产物可以催化菲、芘和荧蒽生成相应的顺式双羟基产物,表明该基因为一种新型高分子多环芳烃降解基因.
作者:周宏伟;周美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冠脉病变积分(CAS)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11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男73例、女43例,年龄(64.9±7.2)岁,以标准Judkins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计算机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计算CAS.抽血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 性别、高血压病史、血压、2型糖尿病病史、高密度脂蛋白及IRI均与CAS有显著相关关系,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RI与CAS呈显著正相关(t=3.230,P=0.002).结论 胰岛素抵抗是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吕云;李绍龙;李易;杨锋;谢晓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量化方法分析T波异常是否对其1年后预后有提示价值.方法 对447例入选病例心电图进行了7种不同T波异常类型分析,对其1年后预后进行随访;并对每一种心电图异常(例如总T波异常导联数≥6)与患者1年后预后情况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该研究的联合终点事件为在1年内各种原因的死亡或再发一次急性心衰(NYHA心功能4级,心功能分级由C期进入D期).结果 7种T波异常类型中,总异常T波导联数≥6(OR=2.197,P=0.015)和V4-6连续异常T波数≥2(OR=2.240,P=0.010)的患者与终点事件发生呈正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全心衰(OR=4.658,P=0.011)和已发急性心力衰竭(NYHA4级,OR=1.612,P=0.019)同样提示有较高终点事件发生率,而服用倍他乐克(OR=0.458,P=0.013)具有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的作用.结论 对于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心电图异常T波进行量化分析,对心力衰竭患者1年预后有预测价值.
作者:任学文;吴平生;李崇信;谢志斌;陶红明;刘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近5年来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现状.方法 菌种鉴定采用VITEK分析仪,用WHONET5.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共分离不动杆菌189株,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标本来源主要以痰标本为主(>65%);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3%~8.5%和11.1%~15.1%: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不动杆菌是ICU病房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控制感染.
作者:张卫云;陈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在E.coli中高效表达广州管圆线虫半乳凝素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并对重组蛋白纯化条件进行优化及免疫反应性鉴定.方法 根据本室构建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cDNA文库EST测序结果,筛选出有诊断潜能的半乳凝素基因,经过PCR扩增其cDNA全长序列后克隆入pET32a(+)载体进行诱导表达,包涵体经洗涤、变性、逐步透析复性,浓缩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免疫印迹.结果 本研究首次克隆出广州管圆线虫半乳凝素蛋白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收录编号为DQ384534).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2a(+)-Ac GAL,通过IPTG诱导得到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Western-blot结果显示纯化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结论 克隆表达了广州管圆线虫半乳凝素基因,为广州管圆线虫病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郝丽;吴焜;陈晓光;王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制词语联想软件,在大学生被试群体中加以运用,作为潜意识的实验性主体的定量测量工具.方法 词语联想软件有四部分,包括荣格经典一百词、附加一百词施测,计录两个时间段,通过荣格词语联想测验指标证实情结的激活存在.结果 反应时间是词语联想软件测试结果评估的重要标准.对照组反应时间均显著低于实验组,情结能够引起反应时延长的现象.结论 词语联想软件简便易行,是心理咨询的一种有效诊断工具.使用计算机记录时间和内容的研究手段比人工记录方法得到潜意识信息更精确,易准确地发现被试的心理症结,反映被试心理情结存在.
作者:宋旻烨;俞守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猴局部脑缺血模型探讨CT灌注成像在超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采恒河猴静脉血制作自体白色血栓,经DSA手术导入至一侧大脑中动脉M1段分支,分别于栓塞前后不同时间段行CT平扫及CT灌注检查,并结合其DSA栓塞结果、临床表现及大脑病理标本综合分析.结果 经DSA栓塞并造影证实猴脑一侧大脑中动脉M1分支栓塞成功;于不同时间段行CT灌注扫描,可见相应区域灌注异常,表现为脑血容量及脑血流量降低,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延长;24h后CT平扫亦可见局部低密度梗死灶.结合尸检病理标本,3种检查结果具一致性.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准确判断猴局部脑缺血模型超急性期脑缺血病灶的形成,对临床超急性期脑缺血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准确、经济及简便的检查方法,特别对指导临床溶栓治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何卓凯;许乙凯;邱维加;邓燕贤;周志鹏;黄志宏;冯飞铃;韦瑛;甘瑞静;庾俊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增强的重建算法,以改进PROPELLER采样数据中现有重建算法的不足.方法 由每个K空间带补零重建出临时图像,然后提出模糊增强算法,增强后在图像域进行运动参数估计,进行运动补偿后由网格化重建算法重建出结果图像.结果 该算法对于运动参数估计的精度更高,对刚性运动伪影的消除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算法.结论 该算法可以显著提高PROPELLER采样数据重建图像质量.
作者:冯前进;陈武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传统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广为接受,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此,我们基于数字化虚拟人技术构筑了人体全身结缔组织筋膜网状支架,并对结缔组织的聚集部位进行标记,并将虚拟的经穴三维图像与传统针灸疗法的刺激部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由结缔组织构成的筋膜网络支架可能构成针灸穴位的解剖学基础.我们发现,穴位主要分布于结缔组织聚集的部位,该处富含敏感的神经末梢、活性细胞和淋巴管,针刺这些部位能产生较强的生物学效应.从生物种系发生和胚胎发育的角度来看,人体全身的结缔组织网状支架构成人体一个新的功能系统--支持与储备系统,对该系统的研究称为筋膜学.该假说能全面(形态、功能)的解释针灸的基础理论问题.
作者:王军;董为人;姚大卫;王春雷;赵冰雷;沈宝林;杨林林;原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