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与活力的关系

朱肖星;牛小麟;魏瑾;朱萧玲;陈绍洋;陈定章;高登峰;郝广华;王文清

关键词:心肌细胞, 细胞活力, 蛋白合成, 细胞培养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干预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蛋白含量与活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蛋白含量,MTT比色法测量心肌细胞的A490值,以A490/总细胞数之比作为衡量心肌细胞活力的指标.结果 心肌细胞蛋白含量随着ET-1的浓度增大而增加,ET-1引起蛋白含量的增加可被拉西地平和川芎嗪减弱,心肌细胞的A490/总细胞数之比随着ET-1的浓度增加而降低,拉西地平和川芎嗪也可进一步降低心肌细胞的A490/总细胞数之比.结论 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并不引起细胞活力的增强,表明心肌细胞蛋白含量与活力之间可能缺乏相关关系.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mMIP-1α-DT390核酸制剂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研究

    目的 新型重组免疫毒素mMIP-1α-DT390核酸制剂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 用MBP免疫C57BL/6小鼠诱发EAE,建立人多发性硬化症的动物模型.将构建的真核质粒SRα-mMIP-1α-DT390直接导入EAE模型小鼠C57BL/6肌肉,使重组免疫毒素在其骨骼肌内高效表达.通过对模型小鼠的临床症状的评分、病理切片所显示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细胞浸润的情况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的外周T细胞的动态变化等指标对核酸制剂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新型免疫毒素mMIP-1α-DT390核酸制剂治疗EAE模型小鼠,使小鼠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发病延迟、平均临床评分下降、症状严重程度降低;神经系统的病理切片显示治疗后小鼠的脑部活化的淋巴细胞浸润减轻;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小鼠外周血T细胞数量下降,而B淋巴细胞基本维持正常水平.结论 所有检测指标均提示该免疫毒素mMIP-1α-DT390核酸制剂可有效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吕梅励;李虹;梁伟波;陈文捷;贾怡;李明远;蒋忠华;张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清IL-6、hs-CRP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在我院产科门诊对孕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24~36周孕妇进行筛查并分组:40例正常孕妇(NGT组)、23例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组)、25例孕龄女性(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测IL-6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T和分泌指数HOMA-B.结果 (1)GDM组血清IL-6、hs-CRP水平均高于NGT组和对照组(P<0.01),但NGT组和对照组两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2)HOMA-IR在GDM组显著高于NGT组和对照组(P<0.01),NGT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OMA-B在GDM组显著低于NGT组和对照组(P<0.01),NGT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BG、FINS、IL-6、hs-CRP与HOMA-IR显著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FINS、FBG、IL-6、hs-CRP是影响HOMA-IR的显著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0.563、0.992、0.325、0.23l,P<0.01).结论 GDM患者的血清IL-6、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为影响HOMA-IR的显著因素,提示炎症因子IL-6、CRP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加重胰岛素抵抗,参与GDM的发病.

    作者:余芳;薛耀明;李晨钟;沈洁;高方;余艳红;付霞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BioPORTER介导MAGE-3多肽转染树突状细胞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转染试剂BioPORTER将黑色素瘤抗原肽(MAGE-3)转染至树突状细胞(DC)的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方法 人工合成并荧光素标记MAGE-3抗原肽,利用BioPORTER作为载体,将MAGE-3多肽转染至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倒置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MAGE-3的转染效率,MTT法检测转染试剂对DC的毒性影响.结果 总转染效率平均为(14.57±2.56)%,总细胞存活率平均为(92.58±4.38)%.在反应体系溶液pH为7.5的情况下,当DC密度为5×105/ml,多肽与转染试剂的比例(V/W)为4∶1,两者形成的复合物与细胞孵育8 h获得了较高的转染效率,且转染试剂对细胞的毒性较低.结论 BioPORTER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较高效率地将MAGE-3多肽转染至DC内,且对DC不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为进一步研究以抗原肽为基础的DC疫苗提供了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作者:高伟生;罗荣城;马树东;吕成伟;尤长宣;杨小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早期糖代谢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首次发病、未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糖代谢变化.方法 对42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首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年龄31.3岁)与相似年龄、性别比例的30名健康成人的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2 h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n=42),糖耐量减低8例(占19%);对照组(n=30),糖耐量减低仅1例(占3.3%);与对照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存在较高的空腹血糖[(M=4.80±0.70)mmol/L;对照组M=(4.52±0.42)mmol/L]、OGTT 2 h血糖[M=(7.26±1.43)mmol/L;对照组M=(5.41±1.42)mmol/L]、胰岛素[M=(5.92±1.76)mIU/L;对照组M=(3.77±1.36)mIU/L]、胰岛素抵抗[(M=(1.05±0.47);对照组M=(0.76±0.30)]、糖化血红蛋白[M=(5.32±0.58)%;对照组M=(4.59±0.46)%].结论 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可发生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增高的变化,有较高的糖耐量减低的发生率.

    作者:秦峰;余金龙;郑洪波;马崔;胡文生;蔡颖莲;陈宇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玉屏风汤剂中6种成分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玉屏风散中2类化合物(黄酮类和色原酮类)6种有效成分升麻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槲皮素、亥茅酚苷、芒柄花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Extend-C18色谱柱(4.6mm×250mm,5 μm),柱温25℃;流动相为甲醇-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升麻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槲皮素、亥茅酚苷、芒柄花素分别在90~1810 ng、97~1940 ng、190~1906 ng、105~3144 ng、88~2625 ng、109~3279 ng范围内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99以上;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99.1%,97.3%,97.8%,98.8%,99.2%.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可用于玉屏风制剂中升麻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槲皮素、亥茅酚苷和芒柄花素含量的同时测定,为玉屏风散质量监控及新剂型研究提供了更加合理、可靠的检测方法.

    作者:游文玮;吴昭晖;邹敏;谭晓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包膜外切除肝巨大血管瘤

    目的 评估自体回输血配合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治疗紧贴重要血管的肝巨大血管瘤包膜外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从2001年2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全自动自体血液回输机,32例紧贴重要血管的肝巨大血管瘤,瘤体大小12 cm×15cm~18 cm×40 cm.常规在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第一肝门放置阻断带,根据术中需要行不同时间的全肝血流阻断使手术顺利完成.结果 全组32例均完整切除瘤体并痊愈出院,其中1例游离肝脏时瘤体破裂未能及时行全肝血流阻断致大出血,术中输血6000 ml;4例术中输外源性同型血400~800 ml;其余27例术中未输外源性同型血.术中有8例仅采用Pringle法切肝,其余24例用全肝血流阻断法,阻断时间5~30 min,平均16 min.结论 采用自体回输血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技术对紧贴重要血管的肝巨大血管瘤包膜外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明皓;严律南;王树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质白酶浓度升高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选择80例ACS患者,43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及37例健康对照,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MMP-8的含量,观察浓度的差别和特点,同时与常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等)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①血清MMP-8浓度在ACS组高,与SAP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②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的血清MMP-8浓度值高于不稳定性心胶痛(UA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UAP组和SAP组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③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MMP-8浓度可能是预测ACS(B=4.493,p=0.000),特别是AMI(B=9.961,P=0.000)的血液指标之一.④通过相关分析和线形逐步回归发现,只有中性粒细胞可能影响血清MMP-8浓度的变化(r=0.274,P=0.001);结论 ①血清MMP-8浓度升高与ACS的发生,特别是和AMI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血清MMP-8浓度可能是ACS特别是AMI发生的预测指标之一.②中性粒细胞可能影响血清MMP-8浓度的变化,但它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强华;周朝霞;马爱群;程华;周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MRI诊断与评价

    目的 综合分析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MRI表现,评价其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颈椎6例、胸椎11例、椎1例,单发16例、发2例,共25个椎体受累.18例均行X线检查,14例同时行CT检查,其中9例行MRI扫描.结果 所有病变椎体X线表现为扁平椎,边缘密度增高,椎间隙大多正常;CT见6例附件受累,4例椎旁软组织肿块;MRI 9例均可见扁平椎,椎体前后径增大,椎管受压,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2例椎旁梭形软组织影.结论 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MRI表现较有特点,X线是首选检查,CT显示骨质情况好,MRI显示病变范围、椎管受压及软组织有优势,三者结合能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陈任政;冯国活;程运健;陈丽云;戴良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单肺移植同期对侧肺减容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

    目的 探讨单肺移植同期对侧肺减容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的疗效.方法 对1例46岁终末期肺气肿患者同期行右侧单肺移植和左侧肺减容术.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减容侧肺无明显膨胀,纵隔无移位,移植肺无受压,扩张良好.患者术后无明显排斥反应,术后60 h拔气管插管,108 h脱离呼吸机,7 d下床活动,45 d 出院.术后减容侧出现轻度胸腔漏气,胸腔内注入高渗糖数次后治愈.术后肺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 单肺移植同期对侧肺减容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可避免因单肺移植后导致对侧气肿肺过度膨胀,压迫移植侧肺,从而影响移植肺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等问题,提高肺移植的成功率.

    作者:沈毅;陈静瑜;魏煜程;罗宜人;徐林浩;刘英志;袁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L-[S-11C-甲基]-蛋氨酸的体内生物分布和PET显像

    目的 研究新型脑肿瘤显像剂11C-蛋氨酸的体内生物学分布,探讨11C-蛋氨酸的临床显像方法及其在脑肿瘤显像中的应用.方法 将24只Wistar大鼠按每组4只分为6组,分别由尾静脉注入11C-蛋氨酸,在5、10、20、30、40 min时断头放血处死,采集血液,摘取肝、脑、心、肺、肾、脾等脏器测定放射性计数,测定11C-蛋氨酸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对健康志愿者和病理证实胶质瘤患者进行PET脑显像.结果与结论 11C-MET在脑肿瘤内有较长的滞留时间,11C-蛋氨酸有较高的肿瘤/脑比值,是理想的脑肿瘤显像剂;11C-蛋氨酸还能实现脑垂体的显像.

    作者:陈立光;周美娟;唐安戊;王淑侠;何山震;丁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柴胡皂苷α对实验性癫痫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柴胡皂苷α对实验性癫痫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 采用戊四氮诱导大鼠急性痫性发作来制作癫痫模型,通过记录大鼠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和强直性惊厥发生率的变化,研究柴胡皂苷α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的抗癫痫作用.结果 柴胡皂苷α可显著性延长戊四氮诱发的大鼠痫性发作的潜伏期(P<0.01),降低大鼠强直性惊厥发生率(P<0.05).结论 柴胡皂苷α具有抑制戊四氮致痫大鼠痫性发作的作用.

    作者:李长征;谢炜;鲍勇;周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龄老年患者生物可分解环肠道吻合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回顾性分析20例76岁以上的小肠肿瘤、肠粘连和结肠、直肠肿瘤的高龄老年患者,肠切除采用生物可分解吻台环吻合手术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中、术后处理的围手术期特点.

    作者:张玉新;吴良平;周宏锋;邓鉴文;谢正勇;丁洪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胎肝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脾内移植的初步研究

    目的 将人胎肝于细胞脾内移植2/3肝切除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观察其在受体小鼠内定植、迁移及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①以临床上自然流产废弃的孕期16~24周健康胎肝为供体,分离纯化胎肝干细胞,并行光镜、电镜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检测鉴定.②人胎肝干细胞经脾内移植到2/3肝切除的SCID小鼠.③免疫组化检测15、30、60、90 d受体小鼠脾脏和肝脏的人Hepatocyte、α1-AT、AFP的定位和表达.PAS染色检测受体小鼠各时间点脾脏组织糖原表达.④RT-PCR检测30、60、90 d受体小鼠脾脏组织AFP和白蛋白(Alb)基因的表达.结果 ①镜下观察分离细胞体积较小、约为肝细胞的1/6~1/3,核与浆比例大,内质网、线粒体和核糖体不发达.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检测分别显示分离的人胎肝干细胞表达AFP、Thy-1、C-kit和CD34、CK19.②各时间点免疫组化均可检测到肝干细胞移植小鼠的肝脏和脾脏组织人Hepatocyte、α1-AT和AFP阳性表达.PAS染色显示各时间点受体小鼠脾脏组织不同程度的糖原表达.③人胎肝干细胞移植后30、60、90 d受体小鼠脾脏组织表达人AFP和Alb基因.结论 人胎肝干细胞经脾内移植可在异体内存活、定植并向受体受损肝脏迁移,在受体内增殖和定向分化为肝细胞.

    作者:周高速;刘思德;张振书;张明军;李旭;王亚东;何敬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蛋白激酶C的活性变化

    目的 观察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在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肺动脉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变化.方法 建立野百合碱诱导的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放射活性测定法检测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肺动脉蛋白激酶C的活性.结果 随着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的进展,大鼠肺动脉PKC总活性和胞浆PKC活性先是逐渐上升,而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5),但胞膜PKC活性和PKC活性的膜质比持续上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PKC活性的上调和PKC的转位活化可能参与了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

    作者:董旭;王钢;王怀良;章新华;宗志宏;邢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流式细胞仪检测网织血小板方法学改进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仪常规检测网织血小板(RP)的方法,比较全血和血浆检测RP的差异.方法 用CD42b-PE单抗标记血浆及全血中的血小板,再用荧光染料噻唑橙(TO)染色网织血小板内RNA.对不同TO浓度及孵育时间下的网织血小板进行测定,确定网织血小板测定的佳TO浓度及孵育时间.对18例样本进行全血与血浆的对比分析.结果 确定TO浓度为1∶2稀释、染色时间为60 min时网织血小板结果稳定,并且血浆和全血的检测结果相近.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在TO1∶2稀释、染色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全血和富血小板血浆均适合流式细胞技术常规检测网织血小板.

    作者:孙德华;王前;郑磊;裘宇容;易正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帕金森病记忆障碍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的记忆功能改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对33例PD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评,并对影响PD患者记忆功能的相关因素进行评定.结果 PD组记忆成绩普遍低于对照组(P<0.01).PD患者的记忆商数与病程和服用安坦时间呈负相关.结论 PD患者存在记忆功能的减退,患者的病程和使用安坦时间影响其记忆功能.

    作者:刘忆星;陆兵勋;吴燕;陈现红;刘中华;陆雪松;王新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IgA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5年4月至2006年5月南方医院肾内科符合条件的13例IgA肾病患者接受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2、16、20、24周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并进行评价.结果 与加用来氟米特前比,联合治疗后,1、3、6个月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P<0.001),血清白蛋白均有升高(P<0.001),血肌酐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较轻,病人耐受性良好.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方案可以作为治疗难治性IgA肾病的选择之一,且安全、有效.

    作者:荣乐;刘郑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半自动消化法分离纯化人胰岛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索用半自动胰腺消化系统建立大规模人胰岛细胞纯化的可靠方法.方法 使用自制的半自动人胰腺消化分离装置及胶原酶P进行人胰腺的消化分离,用COBE2991细胞分离机及HCA-Ficoll纯化人胰岛细胞.通过DTZ染色,在倒置显微镜下计数胰岛细胞的数量和纯度,用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结果 消化后平均每条胰腺可平均获得(38 6201±78 219)个胰岛细胞当量(IEQ),纯化后平均每条胰腺可获得231 420±28 054IEQ,平均每克胰腺组织可获得(3148±317)IEQ,纯化后胰岛细胞平均纯度为(62.81±2.68)%.纯化后的胰岛细胞对胰岛素释放刺激反应良好,高糖(16.7 mmol/L)时胰岛素的释放量为低糖(3.3 mmol/L)时的3.53倍(P≤0.001).结论 成功建立了半自动人胰岛细胞分离、纯化的方法,纯化的人胰岛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作者:张桦;蔡德鸿;韩钧凌;卫国红;孙嘉;孙卫平;张剑;陈宏;曾龙驿;翁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与活力的关系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干预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蛋白含量与活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蛋白含量,MTT比色法测量心肌细胞的A490值,以A490/总细胞数之比作为衡量心肌细胞活力的指标.结果 心肌细胞蛋白含量随着ET-1的浓度增大而增加,ET-1引起蛋白含量的增加可被拉西地平和川芎嗪减弱,心肌细胞的A490/总细胞数之比随着ET-1的浓度增加而降低,拉西地平和川芎嗪也可进一步降低心肌细胞的A490/总细胞数之比.结论 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并不引起细胞活力的增强,表明心肌细胞蛋白含量与活力之间可能缺乏相关关系.

    作者:朱肖星;牛小麟;魏瑾;朱萧玲;陈绍洋;陈定章;高登峰;郝广华;王文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伴t(11;17)(q23;q21)易位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伴t(11;17)(q23;q21)易位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非常少见,占所有APL患者的0.8%左右,其临床特征与经典的t(15;17)APL相似,但与经典的t(15;17)引起的APL对全反式维甲酸和化疗的反应上存在很大不同.本文报道1例伴t(11;17)(q23;q21)易位的APL,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作者:徐晓兰;范志平;宋兰林;林榕;刘启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