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云;晏芳;彭贺新;郑昌东;柏承文
目的探讨无症状高血压患者ST-T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无症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心电图表现分为ST-T改变组(28例)和无ST-T改变组(2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结果与无ST-T改变组相比,ST-T改变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其他检测指标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血脂正常的无症状高血压患者中,相对较高的总胆固醇水平促使或加重心肌缺血,而高密度胆固醇对心肌损害起着保护作用.
作者:肖文星;宾建平;尚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对神经细胞膜NMDA受体NRl亚基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结果的影响,并确定NRl在膜上的亚细胞定位分布.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观察不同固定方式分组时NRl亚基在神经元膜上的定位分布.结果-20℃纯甲醇和-20℃纯丙酮固定5 min组呈现NRl典型的细胞膜阳性染色,定位在神经元两极靠近树突起始部及树突干上.4%多聚甲醛及加上0.5%戊二醛固定20 min组呈现染色假阴性.95%乙醇固定10min组呈现细胞膜染色假阴性,细胞核染色假阳性.结论每种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中都有各自适合的固定方法.NMDARl抗原需要应用缓和的固定方式,-20℃纯甲醇和-20℃纯丙酮5min短时间固定效果好.NMDARl分布于神经元膜两端树突起始部及树突干上.
作者:郁毅刚;徐如祥;姜晓丹;柯以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T细胞增殖反应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MTS/PMS比色分析法测定13例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5例稳定性心绞痛和16例对照者的T细胞对植物血凝素(PH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增殖反应.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T细胞对PHA的增殖反应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T细胞对5和1 μg/ml oxLDL的增殖反应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T细胞对3种浓度(10、5和1μg/m1)oxLDL的增殖反应均高于对同浓度的LDL的增殖反应(P<0.05).结论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尤其是对特异性抗原oxLDL的免疫反应,在导致斑块的不稳定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郑华;吴赛珠;赖文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报道了2002年10月~2003年6月本科在腹腔镜下完成的4例卵巢恶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病例.从初步的体会看,腹腔镜技术不仅在卵巢癌的诊断、分期和随访中具有肯定作用,在早期癌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中也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作者:何援利;张凌云;彭冬先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从本地樱桃谷鸭血清中克隆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用PCR扩增DHBV全基因,连接至T载体上,挑选克隆进行测序分析,与GenBank中16株DHBV全基因组进行同源性比较,并进行分子进化树分析.结果24-18与16株DHBV基因组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介于89.4%99.3%之间,各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同源性比较显示差异显著地方位于P区.结论24-18属于DHBV西方基因型中的一个亚型.
作者:梁蔚芳;刘志华;何海棠;骆抗先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PTX药物毒性实验,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PTX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FCM)技术分析X射线照射对HepG2细胞周期分布和PTX对放射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PTX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24 h后,其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适浓度为2inmol/L.PTX能显著降低放射后HepG2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其放射增敏比为1.31±0.16.单纯照射组照射可以导致FiepG2细胞G2期阻滞,单纯照射组及照射6Gy加2mmol/LPTX组的细胞20 h G2-M期比例分别为32.15%和19.52%,PTX能够去除放射引起的HepG2细胞G2期阻滞.结论PTX对HepG2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TX去除放射引起的G2期阻滞等因素有关.
作者:吴德华;刘莉;陈龙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经验体会.方法对775例宫腔电切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6.5±10.3)min;术中出血量为(40.1±12.5)ml;539例门诊患者术后观察2 h回家,236例住院患者术后住院日2~3 d.随访3月到6年,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术后闭经率88.9%,17例4~22个月再次少量出血;经宫颈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息肉复发6例(5.5%);经宫颈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后月经均恢复正常;经宫颈子宫纵隔电切术(TCRS)6月后宫腔镜复查宫腔形态均恢复正常,无粘连发生;经宫颈宫腔粘连切除术(TCRA)后月经改善55例(96.5%).近期并发症为中度低钠血症1例,全组病例无死亡、子宫穿孔及电损伤等并发症.远期并发症有1例经宫颈宫颈病变切除术(TCRC)术后4个月发现宫颈及宫腔粘连.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能有效治疗子宫内良性病变,且具有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和并发症少,不影响卵巢功能等特点.
作者:刘木彪;何援利;宗利丽;杨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妇洁灌肠液及蒲公英原药材中所含咖啡酸进行含量测定,尝试从原药材到成品二个层面来控制妇洁灌肠液的质量.方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电泳条件为:石英毛细管柱(75μm×60cm);运行缓冲液为20 mmo1/L的硼砂溶液(25℃时pH=9.18);分离电压12 kV;真空进样时间为5 s;温度为25℃,紫外检测波长为313 nm.结果咖啡酸在10~1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大于95%;RSD均小于3%(n=3).结论本法简单、快捷、灵敏,可用于蒲公英及妇洁灌肠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晏媛;许重远;陈志良;谭亚非;郭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特性,探讨NMDA对缺氧大鼠PO/AH区神经元Ca2+浓度的影响.方法给大鼠应用NMDA受体激动剂NMDA和拮抗剂丙戊酸,观察其在正常和缺氧条件下对PO/AH区神经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结果在正常条件下,细胞内Ca2+荧光比值为0.95,第40秒加入NMDA后[Ca2+]i的荧光强度迅速增高,25s后达到峰值2.054,并稳定在此水平,其升幅为(109±52)%,加入激动剂后30 s内达到峰值3.783,并持续稳定在此水平,加入NMDA后[Ca2+]i升高了(286±91)%;缺氧条件下神经元[Ca2+]i在加入丙戌酸后由平台向下的降幅为(103±45)%.结论[Ca2+]i的升高主要是由于NMDA受体通道开放,细胞外游离Ca2+易化扩散入胞内所致,丙戊酸可有效地降低NMDA受体活性,从而使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明显下降,具有保护神经元免受缺氧损伤的作用.
作者:赵庆平;邹飞;陈光忠;李铁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效果.方法对35例创伤性癫痫病人进行电生理学、CT、MRI、SPECT及PET检查后行外科治疗,开颅手术病例术中行皮层脑电监测.结果在皮层脑电监测下16例行癫痫病灶切除、7例行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12例在PET引导下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癫痫灶大都位于脑软化灶周边.术后得到随访32例(时间1至4年),18例无癫痫发作,10例明显好转,4例无改善.结论创伤性癫痫发作会加重原创伤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外科治疗均能取得良好效果并可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近年来采用PET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具有无创、有效的特点,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创伤性癫痫外科新方法.
作者:漆松涛;邱炳辉;欧阳辉;彭玉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对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人类伯基特氏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双染法荧光显微技术在检测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AsO3诱导人类伯基特氏淋巴瘤细胞株BJAB细胞凋亡,采用Hoechst 33342和碘化丙啶(PI)核染料双染法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细胞死亡进行观察及定量分析.结果BJAB细胞经As2O3处理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多数细胞出现细胞染色质凝集、核边集、核碎裂等凋亡的特征性改变;在低剂量(200μmo1/L)H2O2的影响下,抑制了As2O3诱导的细胞凋亡,降低细胞的死亡率;细胞的死亡方式由凋亡转变为核固缩性坏死,表现为既无凋亡的特征性改变,又非典型的细胞坏死,死亡细胞的细胞核呈固缩状态而非肿胀.结论低浓度(200μmol/L)H2O2可抑制临床治疗浓度的As2O3诱导的人类伯基特氏淋巴瘤BJAB细胞凋亡;双染法荧光显微镜技术不但可明确区分细胞凋亡及坏死,还可判断早期凋亡细胞和晚期凋亡细胞,并可进行定量分析,是一种良好的细胞凋亡检测方法.
作者:陆地;白晓春;刘斌;李秀梅;邓凡;李明;程宝鸾;罗深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葛根芩连汤及其制剂中黄连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氧化铝柱纯化,紫外分光光度法350nm处测定含量.结果葛根芩连汤水提物中总生物碱含量为32.4mg/g,加样回收率为98.1%(RSD=2.9%).葛根芩连微丸中总生物碱含量为19.6 mg/g.结论该法测定黄连总生物碱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为葛根芩连微丸质量标准、葛根芩连方及其他含黄连的方剂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作者:戴开金;罗奇志;罗佳波;谭晓梅;马安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特定的条件下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健康成年志愿者骨髓,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培养传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1×10-8mol/L)、β-甘油磷酸钠(10mmol/L)和维生素C(50mg/L)的条件培养基培养,在相差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Gomori钙钴法进行碱性磷酸酶(AP)染色、vonKossa法进行钙结节染色,同时测定细胞内AP(碱性磷酸酶)含量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诱导培养2~3周后,透射电镜下观察见大量扩张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细胞核较为幼稚.I型胶原染色、AP及钙结节染色等均为强阳性;AP活性明显增强(P<0.05).结论MSC取材安全方便,易于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有望成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本实验方法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培养的常规方法之一.
作者:刘晓静;任高宏;廖华;余磊;原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I)基因Gln192Arg多态性与汉族散发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以165例散发AD患者和174例年龄匹配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PCR-RFLP法检测PONI及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AD组与对照组PONI基因Gln1924rg多态性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对象按ApoEε4携带状况分层后,各亚组之间基因多态性分布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ONI基因Gln19Ar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AD不存在关联.
作者:施佳军;张思仲;马崔;唐牟尼;刘协和;王英成;韩海英;郭扬波;冯容妹;苗国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半叶马尾藻(SC)多糖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观察SC多糖对S180小鼠瘤质(重)量、胸腺等免疫器官的影响及分别测定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活性.结果SP可明显抑制S180小鼠瘤体的生长,腹腔注射SC150 mg/kg.· bw.,连续注射10 d,可使肿瘤抑制率达63.52%;小鼠血清中SOD、GSH-PX的活性分别由(350.76±31.34)NU/ml,(299.36±43.63)U增加到(487.76±16.67)NU/ml(P<0.01),(370.90±16.49)U(P<0.01);MDA由(9.46±1.77)nmol/ml降至(7.26±1.18)nmol/ml(P<0.05).结论SC多糖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作者:刘秋英;孟庆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乳牙及替牙期反(牙合)经FR-Ⅲ矫治后(牙合)颌面的改变.方法选择乳牙期及替牙期反(牙合)患者64例,全部采用FR-Ⅲ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牙合)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及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研究(牙合)颌面长、宽、高的改变情况.结果上下颌牙弓宽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结论FR-Ⅲ矫治器可重新调整口颌系统的肌功能,促进牙弓和颌骨的正常发育.
作者:邵菊萍;白雪芹;刘进;郭鑫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胰腺炎是急诊科常见的急腹症.病死率为6%~23%,若病情发展为重症坏死性胰腺炎,其病死率更高达20%~50%,亦系猝死的病因之一.由于其症状、体征无特异性,痛程早期B超及CT影像等检查不能准确反映病情,故临床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对患者的生存,预后有很大影响.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来我院急诊的急性胰腺炎误诊72例分析如下.
作者:陆婷;程兴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素对胎儿生长受限(FGR)脐血流的影响,提供肝素治疗效果评价的依据.方法将103例FGR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低分子右旋糖苷加丹参(对照组)、标准肝素(标准肝素组)及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组)治疗.于治疗前及终止妊娠前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各组胎儿脐血流收缩期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的比值(S/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新生儿出生时进行Apgar评分、测量体质量及胎龄.结果(1)随着孕周的增加,脐血流有降低的趋势,治疗后两肝素组脐血流S/D比值、PI、R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两肝素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胎龄显著延长(P<0.05).(3)两肝素组之间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素可显著改善脐血流,降低S/D比值、PI、RI,促进胎儿生长发育,使新生儿体质量增加,延长胎龄,提高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且肝素对母、儿都是安全的.脐血流阻力指标可作为FGR治疗效果观察指标.
作者:余艳红;沈立勇;王志坚;张宇;苏桂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检测由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分化而成的神经元样细胞能否分泌氨基酸类神经生物活性物质成分,从而推断是否具有神经元的生化特征.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梯度密度离心分离获取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在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及细胞因子0.5 μg/ml维甲酸(RA)、20ng/ml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于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及神经元样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氨基酸类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BMSCs培养10 d可见细胞大而圆,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estin抗原阳性;培养20 d可见具有长突起的神经元样细胞形成,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检查阳性,高效液相检测骨髓源性神经元样细胞含有高浓度的天冬氨基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丙氨酸(Ala).方差分析显示:随着BMSC培养天数的增加,其所含的Asp、Glu浓度也渐增加,RA+GDNF组所含Asp生物活性物质与其余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兔BMSCs在体外条件下可以增殖分化,增殖细胞表达Nestin,分化的细胞则可表达NSE特异性抗原,并含有高浓度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成分;RA和GDNF作为BMSCs的诱导剂,在BMSCs向神经干细胞分化中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剑荣;徐如祥;姜晓丹;徐强;蔡颖谦;邹雨汐;丁涟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12例导水管水平梗阻性脑积水的初步体会.方法12例脑积水患者中导水管水平阻塞为原发性10例,继发于顶盖区肿瘤者2例.均采用神经内镜经侧脑室额角入路,经室间孔行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结果12例患者造瘘术过程顺利,术中术后并发症少而轻,12例中术后3个月已随访的患者9例,7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神经内镜是治疗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手段,近期疗效满意.术中应针对三脑室底不同的特点采用适当的造瘘方法,随访应以确定颅内压是否正常、症状是否消失作为判断疗效的主要依据.
作者:彭玉平;张喜安;漆松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