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源;朱斌;徐兵;张涛;陈东;唐兵;李新强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输卵管妊娠合并内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76例输卵管妊娠合并内出血经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76例均使用腹腔镜手术成功,未发现并发症.结论异位妊娠内出血腹腔镜手术治疗,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及腹腔镜设备有关,并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邹辉璋;曹扬;徐洁萍;罗小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经岩骨幕上下联合入路中的作用,为经岩骨幕上下联合入路中保护面神经管提供解剖研究.方法 8具16侧成人汉族尸头模拟在神经导航指引下经岩骨幕上下联合入路的手术操作,测量乳突外点到面神经管各段的距离,解剖面神经管,观测面神经管的解剖及其与重要结构的关系.结果 (1)所在面神经管均成功导航,成功率100%,总体误差<0.9 mm.(2)面神经管岩骨段可划分为三段:前庭段(迷路段)短,长径(3.6±1.2)mm、管径(1.2±0.3)mm;鼓室段居中,长径(11.2±2.5)mm、管径(1.4±0.1)mm;乳突段(垂直段)长,长径(16.1±3.6)mm、管径(1.7±0.2)mm.结论神经导航可应用指导保护面神经管;熟悉面神经管的解剖特点有利于术中保护面神经.
作者:林爱龙;秦尚振;龚杰;徐国政;李俊;姚国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用放射性核素成像法评价糖尿病足下肢血流的变化.方法对56例糖尿病足患者和36例对照者进行99mTc-MDP三相骨显像,每个单足单独进行资料处理.在足背(楔骨和跖骨)、胫骨粗隆各勾画感兴趣区(ROI),计算各ROI放射性浓度(kc/pixel)及足部与胫骨的放射性浓度比值m/t.生成各ROI的时间一活度曲线,从曲线读取各部位的灌注时间Tp,并计算摄取速率V.计算并比较各指标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各指标对糖尿病足诊断效能的差异采用u检验.结果 Tp、V值、Rm/t比值在对照组分别为(32.9±9.8)s、(2.301±0.754)counts/s、0.85±0.29,在糖尿病组分别为(36.1±15.3)s、(1.574±0.341)counts/s、0.72±0.31,`两组V值及Rm/t比值有统计学差异.V值诊断糖尿病足的灵敏度为80.2%、特异性为82.8%、准确率为81.5%,Rm/t比值则分别为65.2%、68.8%和67.3%.V值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Rm/t比值(P<0.05).结论糖尿病足由于下肢血流障碍,放射性核素在足部摄取速率明显降低,足部摄取水平降低.摄取速率和足部相对摄取水平均可反映糖尿病足部血流改变,其中摄取速率更灵敏、准确.
作者:梁英明;范义湘;周琳;黄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根据我校附属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经验,围绕怎样建设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这一医院建设的重要课题,重点阐述了重点学科建设中的组织管理、人才建设、科研方向、基础设施、制度建设及动态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与评估方法-希望对学科建设和管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作者:葛长荣;周增桓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吗啡及琥珀酰化吗啡半酯两种交联物作为抗原免疫小鼠而产生的免疫效果及其中和阿片类物质的能力.方法吗啡及吗啡半酯在碳二酰亚胺催化下分别与Blue carrier载体蛋白交联,用其免疫小鼠,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体滴度及抗体6个月内效价维持状况,通过竞争性抑制实验检测抗体对吗啡及海洛因的体外结合能力,与其他阿片及非阿片类化学物质的交叉反应.结果两种交联物免疫小鼠第9周血清中平均抗吗啡抗体滴度均超过1:8000,其中M-6-S-Blue组效价强度较M-Blue组高,且效价维持时间较久;两组抗体对较低浓度吗啡及海洛因的抗血清抑制率均达50%以上,抑制率与吗啡或海洛因的浓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两种载体蛋白交联物均能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的抗吗啡抗体,其体内及体外实验观察均能产生中和吗啡的作用,提示其对控制复吸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琳;赵文忠;杨淑琴;富宁;徐江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应用AdEasier-1系统高效制备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启动子驱动CD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并观察其体外肿瘤杀伤作用.方法以JM109细菌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出含HindⅢ/BamH Ⅰ酶切位点的CD基因,亚克隆到pREP8,继而用HindⅢ/XbaⅠ切出含pA加尾信号的CD基因,插入到预先构建的含VEGF启动子的转移质粒pAdtrack-VEGFP构建pAdtrack-VEGFP-CD.经Pme Ⅰ线性化后转化AdEasier-1细菌,用25 μg/ml卡那霉素筛选阳性克隆,先后进行琼脂糖电泳和Pac Ⅰ酶切鉴定,筛选出正确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VEGFP-CD.经293细胞包装、扩增获得重组腺病毒Ad-VEGFP-CD,行PCR鉴定.通过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和细胞存活率观察重组腺病毒对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成功率为70%(7/10).包装扩增后重组腺病毒的滴度为4.8×1012CFU/ml,PCR扩增结果与预期相符.在前药5-氟胞嘧啶存在下,重组腺病毒对LoVo具有明显杀伤作用,细胞克隆形成率和细胞存活率都明显下降.结论应用AdEasier-l系统可以成功制备含VEGF启动子驱动CD自杀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该重组体具有明显的肿瘤杀伤作用.
作者:陈建发;黄宗海;俞金龙;厉周;车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暑休克大鼠的血压及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及预先给予阿司匹林(ASA)可能具有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ASA处理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中暑休克模型,连续记录动脉压、结肠温度(T∞)、心电图(ECG).另取对照组及ASA组大鼠(n=7)处理同前,测热暴露(HE)0及60min时大鼠血浆IL-1β水平.结果 (1)两组大鼠平均动脉压在HE0~50 min无显著差异,在55~60 min时开始下降,对照组血压较ASA组下降更显著(P<0.01),HE后K值及重搏切迹高度(hD/H)逐渐下降,尤其在HE 40 min后对照组K值较ASA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2)T∞在HE后升高,两组未见显著差异;(3)两组中暑休克形成时间无显著差异,ASA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4)ECG显示随着HE时间增加,两组心率、QT间期增加,PR间期降低;(5)HE后两组IL-1β水平均升高,对照组较ASA组在HE60min后IL-1β水平上升更高(P<0.05).结论预防性给予抗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对中暑休克出现的血压降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IL-1β而实现的.
作者:宋旭东;陈爱华;罗炳德;邹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将12只新西兰种兔造成双侧腓骨骨折模型,采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基础上采用同种疗法对102例(其中50例为对照组)临床胫骨骨折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提前10d.临床随访4~12个月,全部病例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直流电中药离子导人能改善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加速骨痂生长,为进一步促进骨折愈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周丰慧;赵明杰;赵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新型基因重组海葵毒素rhk2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rhk2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L型钙电流和钠-钙交换电流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新型重组海葵毒素rhk2a能够明显减慢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时间依赖性失活(Th)(14.15±4.6 ms vs 2.03±0.30ms,P<0.05),而rhk2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钙通道电流(-8.86±0.35 PA/PF vs-8.99±0.64 PA/PF,P>0.05)和钠-钙交换电流(-0.65±0.2 PA/PF vs-0.69±0.15 PA/PF,P>0.05)无明显直接作用.结论 rhk2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时间依赖性失活的减慢是rhk2a对心脏具有正性肌力效应的重要机制.
作者:欧阳平;邓春玉;刘文华;王磊;粱东;钱卫民;徐安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接枝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以制备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对材料进行接触角、吸水率的测定,并借助体内埋植和细胞培养实验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系统性评价.结果接枝后的材料吸水率达1 100%,接触角达到83°~86°;体内埋植3个月后材料部分降解,周围组织无明显的炎症反应,角膜上皮细胞在材料上能较好地生长,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所制备的PVP接枝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作者:邓政兴;张志雄;李立华;周长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定位准确、疗效好的侧隐窝注射胶原酶方法.方法治疗组行胶原酶溶盘术前以体表标记物(用铅号码)定位于压痛点明显的椎间隙,根据X线片及荧光透视法并结合CT进一步定位;对照组未采用铅标记定位方法.结果治疗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8.3%和95.9%,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0.5%和6.7%.结论铅号码标识结合x线片、透视情况及CT进行定位,在侧隐窝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定位准确、安全且经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培贵;邱鹏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作者曾推导出一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盗血指数(SI)计算公式,本研究介绍该指数在评价脑动脉畸形(AVM)中盗血现象的应用.方法对16例经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DSA)证实的脑动脉畸形的TCD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直接或间接供血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供)与其相邻血管血流的平均血流速度(Vm邻)的比值Vm供/Vm邻和其相应血流的SI(SI=1-PI1/PI2,PI1为供血动脉的脉动指数,PI2为供血动脉相邻血管的脉动指数)值进行比较分析,并尝试比较SI与AVM大小的关系.结果直接或间接供血动脉的Vm供/Vm邻均与SI值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53,P值均小于0.05;此外,SI与血管畸形大小呈正相关趋势,r=0.48,但P>0.05,提示SI大小可能还与动静脉畸形的类型和血管发育程度有关.结论根据TCD检测的SI值大小,结合DSA检测结果,可对AVM的大小、类型和血管床的发育情况进行分析判定.
作者:吴钢;张小征;陆兵勋;许国英;郑依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构建海水型呼吸窘迫综合征(SW-RDS)的犬模型,为研究海水淹溺后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理表现和治疗提供平台.方法选择12只健康犬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n=4)和模型组(n=8).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电解质等指标和肺组织细胞学变化,并检测支气管肺泡液和血液乳酸脱氢酶(LDH-L)、碱性磷酸酶(ALP)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和乳酸的变化,病理结果显示肺组织损伤明显,LDH-L和ALP持续显著升高.上述变化符合SW-RDS的诊断标准.结论 SW-RDS犬模型能够反映海水淹溺后的病理生理变化规律和SW-RDS的病理特征.
作者:傅卫军;古妙宁;陈仲清;肖金仿;黄毅然;周伟;陈晔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能否诱导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方法心肌细胞体外培养40 h后,换无血清DMEM继续培养24 h,应用流式细胞仪和3H-亮氨酸(3H-Leu)掺入法观察不同浓度UⅡ作用24 h后对心肌细胞大小和蛋白掺入率的影响.结果 10-7mol/L的UⅡ能增加心肌细胞的大小(P=0.021)和3H-Leu掺人率(P=0.015).结论UⅡ能诱导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
作者:左辉华;洪介民;郭衡山;韦建瑞;何艳华;李志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构建人His-ARPC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与纯化,以研究其功能及鉴定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采用PCR方法从人肝cDNA文库扩增ARPC2基因编码区,使用常规酶切、连接方法将其重组至pET-14b载体中.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株,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并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该融合蛋白.结果所构建的人ARPC2的His融合蛋白表达载体是正确的,该载体可在大肠杆菌内高效表达,用Ni-NTA纯化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约36000的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人His-ARPC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和纯化,为进一步研究ARPC2的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作者:龚小卫;彭毅;刘靖华;李志杰;邓鹏;秦清和;姜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R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经腹腔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4位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Ⅰ/Ⅱ期患者28例,Ⅲ/Ⅳ期患者26例)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及24例正常对照组妇女在位内膜HGF、c-Met的分子和蛋白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HGF、c-met基因和蛋白阳性表达与异位内膜一致,但阳性切片中,异位内膜阳性细胞数及表达强度高于在位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的内膜细胞HGF/c-MetmRNA和蛋白的表达相近,无明显差异.对照组、Ⅰ/Ⅱ期患者在位、异位内膜与Ⅲ/Ⅳ患者在位、异位内膜比较,HGF、c-met基因和蛋白阳性表达频率依次上升,组间差异显著(P<0.01).Ⅰ/Ⅱ期、Ⅲ/Ⅳ期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与对照组比较,HGF、c-met基因和蛋白阳性表达频率有显著差异;Ⅰ/Ⅱ期患者与Ⅲ/Ⅳ期患者比较,HGF/c-Met阳性表达频率和表达强度均无显著差异.Ⅲ/Ⅳ期患者c-Met强阳性表达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HGF、c-met基因和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相关,在位内膜性质的改变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
作者:宗利丽;李亚里;宋三泰;江泽飞;赵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葡萄糖代谢与血清甲胎蛋白(AFP)之间的关系.方法 45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HCC患者行全身18F-FDGPET显像.测定肿瘤病灶的葡萄糖标准摄取值(SW)、肿瘤与非肿瘤区SUV比值,分析二者同AFP之间的关系.结果 45例HCC患者中,43例肝内原发病灶及转移的淋巴结其PET显像表现为异常放射性浓聚灶,2例高分化HCC显像结果阴性.线性结果分析表明,AFP同SVU、SUV比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426(P<0.05)和0.532(P<0.001).结论 HCC18F-FDG PET显像测得的SUV及SUV比值同血清AFP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AFP同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代谢有相关性.
作者:商健彪;李彦豪;刘方颖;曾庆乐;王江云;何晓峰;陈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检测射线照射前后鼻咽癌CNE1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l基因)及其编码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和功能为临床鼻咽癌放化疗顺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射线照射前后CNEl细胞的mdrl基因和P-gp的表达及对柔红霉素的外排功能.结果鼻咽癌CNE1细胞射线照射前mdrl基因、P-gp不表达:照射后较长时间内mdrl基因、P-gp均明显表达;对柔红霉素的摄取较射线照射前低.结论鼻咽癌CNEl细胞射线照射后化疗敏感性降低,提示临床对于中晚期鼻咽癌的治疗应考虑先化疗再放疗即诱导化疗的治疗方案.
作者:卜俊国;袁亚维;陈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法(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injection,UGTI)是近年来发展快的治疗假性动脉瘤(falseaneurysm,FA)的非手术方法,国内尚未见报道.近我院收治1例FA,并采用UGTI治疗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正军;林智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拆分西酞普兰(R,S-citalopram)对映异构体,建立S-西酞普兰的质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CHIROBIOTIC V手性柱,以甲醇-冰醋酸一三乙胺(100:0.1: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nm,柱温20℃,流速1.0min/ml.结果 S、R型异构体获得完全分离,S-西酞普兰在10~150μg/m1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r=0.999 1,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S-西酞普兰含量测定及其R型异构体的含量监控方法.
作者:杨雪梅;刘旭;严轶琛;徐江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