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用汇涵术泰护创液治疗PICC置管处重度湿疹的护理

杨瑛;曹耀萍

关键词:汇涵术泰护创液, PICC, 重度湿疹, 护理
摘要: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于其使用安全、方便、易于掌握、保留时间长(可达1年),避免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及对外周静脉损伤的风险等优点[1],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化疗、胃肠外营养、重症患者和长时间给药者等.PICC导管安全留置、减少并发症,是我们护理求的目标.但是PICC导管在留置期间,置管处发生重度湿疹,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影响患者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给患者造成紧张、焦虑.现将一例乳腺癌患者术后行PICC置管化疗,局部发生重度湿疹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移动护理工作站的当前实施现状与问题应对策略

    介绍了移动护理工作站当前的实施情况,指出相关问题及解决策略,旨在提高医院在这方面的应用水平,起到借鉴与引导作用.

    作者:陈梁华;朱伯平;李翊泉;陈智;刘宇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9例老年房颤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分析

    目的:对209例老年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老年患者心房颤动的心脏结构与功能变化.方法:收集入住于在我科诊断为心房颤动的老年患者209例.对所有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年龄分组,分析老年房颤的心脏彩超特点.结果:209例老年房颤患者中,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内径的大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大小在不同年龄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7).结论:左心房内径随着老年房颤患者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随着老年房颤患者的年龄的增大而减小.

    作者:丁胜楷;黄海涛;章美华;甄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的问题与探讨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手术室管理规范》的颁布,对手术室器械的清洗、保养、灭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12年我院新建了消毒供应中心,改变了原来的手术室和供应室各自为政的模式,实行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一体化运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不断的改进,取得一定的成效.

    作者:梁小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婴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留置时间比较

    目的:探讨婴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的留置时间.方法:将20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各50例,分别采取额前中静脉、眶上静脉、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按照常规输液护理,比较其留置时间.结果:额前正中静脉组和颞浅静脉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眶上静脉组和耳后静脉组.结论:额前中静脉和颞浅静脉比较适合婴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

    作者:孟宪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研究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案在转移性结肠癌、直肠癌中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研究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案在转移性结肠癌、直肠癌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到2013年8月收治的2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西妥昔单抗与奥沙利铂/5-FU/FA化疗联合方案进行治疗,治疗2周期后,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毒性反应.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西妥昔单抗连续6周用药,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7例,进展(PD)9例,疾病控制率达到5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性反应为3到4度的痤疮样皮疹、恶心、呕吐、腹痛以及虚弱,2到3度白细胞下降,未发生过敏反应.结论: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案在转移性结肠癌、直肠癌中可提高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切耐受性较好,毒性反应少.

    作者:李素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前后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术前详细讲解手术有关情况,增强病人的安全感,指导病人认真进行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中随时注意病人的心理状况,术后及时告知手术结果缓解疼痛,然后针对术后常见问题进行相应指导.

    作者:郭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微创手术的应用价值

    微创外科手术又被称为“钥匙孔手术”.它是通过在病人身体上开几个小口,把监视镜头伸入,用特殊器械代替医生的手,然后再通过观看电视屏幕来完成的手术.微创外科手术治许多病症具有疗效显著,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所以,正确认识微创手术,可以创造出不可估量的医疗价值

    作者:赵宝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夜间急诊危重患者CT检查的护理措施与体会

    目的:总结夜间急诊危重患者CT检查的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分析我院医学影像科对2012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478例夜间急诊危重患者行CT增强扫描的特点、护理经验与体会.结果:多数患者情绪不稳,常有焦虑和恐惧心理.要求CT室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具备熟练的抢救知识及心肺复苏经验,能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掌握相关的心理护理知识.结论:对夜间急诊危重患者CT检查时精湛的技术和心理护理相当重要.

    作者:金娟;姜玲;张学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林逢镇1562例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林逢镇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情况,更好地做到对妇科常见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原则,提高农村妇女个人生殖道健康意识,降低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6月田东县株逢镇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普查工作报表.结果:林逢镇1562名妇女中患妇科疾病815例,患病率为52.18%.其中阴道炎376例,宫颈炎为297例.结论:今后要加大宣传妇女卫生保健知识,定时定期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对维护广大农村妇女生殖道健康有不可抹灭的功劳.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我校新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胃的:通过对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大一新生体质的监测,了解他们的营养状况以及在营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营养水平,保障大学生各种营养素的摄取,并为其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符合国家体育总局标准的“北京华夏汇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健康体质测试专用仪器,对我校新生身高体重进行测试,并按照我国常用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Broca的改良式,评价学生现实营养状况;结果:营养良好的占总人数的51.9%,营养不良占总人数的40.0%,营养过剩的占总人数的8.1%;结论:合理膳食,平衡营养,是大学生健康的保证,学校要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

    作者:芦翠红;王世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产后出血效果的分析

    目的:通过对产后出血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35667例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2011年产妇为对照组,2012年产妇为对照组,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干预组进行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2011年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92%,2012年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50%,2012年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2011年(x2=22.45,P=0.000),产后出血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66.3%,其次是胎盘因素20.49,产道损伤3.3%,凝血功能障碍1.1%.结论:加强对早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识别及早期预测,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孕产妇保健非常有重要.

    作者:刘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护生带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临床实习是护生在学校学习后的深化和延续,也是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不断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我们在临床带教中发现护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带教质量,为此我们总结了临床实习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严小览;钟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6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106例,分为疏血通组及对照组.疏血通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每支2ml,含水蛭、地龙;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10100)6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疗程21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支2ml,含丹参、降香;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7937)16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疗程21d.治疗期间不用钙离子拮抗剂及其他脑血管扩张剂.治疗前、治疗后2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疏血通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78%: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 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复方丹参.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妇科剖宫术后疼痛观察及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知识的更新,对于我们提出了更新的医疗标准,剖宫术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一种手术,就妇科剖宫术来说,术后疼痛主要是切口痛,留置导尿刺激痛及腹痛,疼痛不仅使病人感到痛苦,在夜间影响病人的睡眠,使病人产生不良的情绪,对疾病的康复不利,而且还会引起疼痛性休克,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等,掌握疼痛情况,针对名种疼痛采取有利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以千方面计为病人解除痛苦.

    作者:祁林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空氧混合器的研制及应用

    对空氧混合器的设计进行技术分析,探讨空氧混合器技术及临床应用,提出空氧混合器的使用与发展前景.

    作者:韦汉鹏;李佳群;曹礼松;范喻明;林育斌;郑增华;洪宋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FNA治疗老年性粗隆间骨折33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33例60岁以上进行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33例病人出院后2例失访,31例获3-2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4个月,平均2 5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7例,良3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0.9%.无术后断钉、股骨骨折、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结论:对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及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杨晓峰;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路径式护理教学在普外科临床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在普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普外科实习的中等卫生护理专业的138名护生随机分成2组,比较两组学生入科考试、出科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实习生结业考试外科成绩的差异,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路径组护生在出科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实习生结业考试外科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路径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能有效改善教学质量.

    作者:魏现娟;郑跃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在胃肠外静脉高营养方面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采用两组经外周静脉通路为患者实施胃肠外营养的方法,比较静脉炎的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方法: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普外科接诊的100例需短期(7-10天)行胃肠外营养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人,对比使用一条与两条外周静脉通路进行胃肠外营养其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论:对短期内使用外周静脉进行胃肠外营养的患者交替使用两路静脉通路,大大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王方圆;曲砚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48例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我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点及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结果: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所有病例均在24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确诊135例,确诊率为91.2%,在所有病因中,消化性溃疡89例(65.9%),为常见;其次分别为急性胃粘膜病变20例(14.8%),食管、胃恶性肿瘤11例(8.1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例(7.4%),其他5例(3.7%),多数无明确诱因,有明确诱因的以NSAIDs药物常见.结论:急诊胃镜检查能够发现绝大多数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是诊断该病好的方法,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常见诱因为NSAIDs药物.

    作者:冯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刺麻醉在甲状腺中的运用

    本篇主要介绍甲状腺术中的运用、方法和体会

    作者:邓明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