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心悦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0例抑郁症患者按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艾司西酞普兰10~20mg/d,观察组予合艾司西酞普兰10~20mg/d、奥氮平2.5~5 mg/d,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和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显效率为79.3%、对照组显效率为67 9%,两组显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可以耐受,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较单纯应用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效果更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好.
作者:徐涛;荀福广;张卫东;宋奕;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而制成,与人参、鹿茸并称为“滋补三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阿胶在我国有着很久远的历史,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程.阿胶味甘,平;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润肺,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证的治疗.阿胶的现代研究较多,现就其化学成分研究及药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侯卫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2型糖尿病无脑血管病变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归纳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在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合并症、性别比等方面的临床特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体质指数较大,合并高血压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女性别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具有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肥胖、多合并高血压等临床特点,在今后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李朝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尤其以下肢静脉多见,是外科术后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初期症状轻微,临床上常易被忽视、漏诊或误诊,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甚至致残.
作者:胡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预后营养指数在预测心脏瓣膜术后危险程度的应用,给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入院并行心脏瓣膜手术的病人177例,术前分别计算他们的预后营养指数(PNI),根据PNI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B组、C组,随访6个月并记录相关数据并分析.结果:PNI≤40的呼吸机脱机时间短,ICU停留时间短,术后住院天数短,术后总感染率低.B组的患者男性与女性比较可见,男性PNI较女性低,预后较女性好.结论:预后营养指数可影响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恢复,性别对该病的恢复也有影响,护理干预可降低预后营养指数,对该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吴艳;李文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系统论述了蒙医药浴的作用机理,介绍了常用的蒙医五味甘露药浴功效,阐述医五味甘露药浴在预防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白广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和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治疗三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克氏针钢丝张力带、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和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治疗三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78例,其中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20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28例,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30例,对三组患者进行疗临床效观察,随访肩关节JOA评分及肩锁关节疼痛VAS评分,并通过做统计学分析,对三种方法的疗效作出分析评价.结果: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和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治疗三型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组明显好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这两组结果好于钢丝张力带组,末次随访喙锁韧带重建组肩关节功能JOA评分及肩锁关节疼VAS评分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是治疗三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相对较少,并且早期可功能锻炼,远期疗效满意,疗效确切可靠,是三型肩锁关节脱位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良栋;张翼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方法,其明显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了术中出血,但前列腺电切术中、术后的出血问题依然为前列腺电切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学者报道:长期服用非那雄胺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我们探索前列腺增生患者入院后短期内给予大剂量非那雄胺(每次10mg,每天2次,5~8天)口服;对照研究分析,探索其对前列腺电切术中、术后出血量的影响,试图为减少前列腺电切术中、术后出血探寻另一个方法.现对我院2012年60例前列腺电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作者:隋广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护理.方法:56例AMI患者入院后行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并对患者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前术后护理.结果:56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AMI患者在开通冠状动脉的同时,积极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末端,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深静脉置管术[1].90年代后期,美国BD公司将此技术引入中国,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肠外营养,成人术后肠外营养和早产儿营养通路的建立等方面[2].Picc极大地减少了频繁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Picc能否长期保留,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取决于号管的有效固定[3].因导管固定不当可导致:导管异位、脱出、导管压疮、导管破损、感染.给病人带来躯体痛苦和精神负担,且易被医护人员忽视.很多护理同仁对导管固定做了大量研究,现将有效固定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朱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产妇在第二产程中,不同分娩体位对产妇分娩分娩效果几舒适度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经阴道头位分娩,孕期无合并症,孕周在37-42周,分娩非侧切的初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取自由体位适时结合膀胱截石位护理.对照组在第二产程中采取仰卧膀胱截石位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效果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第二产程时间缩短(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低(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产后下肢疼痛、麻木不适减轻,舒适度增加.结论:在第二产程中,帮助产妇采取自由体位适时结合膀胱截石位优于仰卧膀胱结石位.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不同类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分型进行研究,以利于临床诊疗的进行和探讨其形成原理.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并终确诊的7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病人资料进行复习,对其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资讯进行归纳汇总.结果:本病的起始症状以无痛性阴道出血多见,彩超对本病的确诊率为71.4%,核磁共振对本病的确诊率100%.结论:剖宫产后瘢痕部位的组织学改变,可能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基础因素,核磁共振对本病确诊率高,并可对临床分型提供依据,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王炎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制水囊在脑干出血病人皮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脑干出血病人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0),两组病人于入院后分别给予气垫床使用,翻身叩背,加强皮肤护理,但治疗组加用自制水囊,减轻皮肤压力,比较分析自制水囊在脑干出血比较危重病人皮肤管理中的应用.结果:自制水囊的应用在减少病人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长期卧床的脑干出血病人,自制水囊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郭雪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03/2013-03,采用骨科牵引床牵引,在C型臂X线透视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应用PFNA小切口闭合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共36例,记录并对比患者伤前及术后情况分析其疗效.结果:36例患者获得随访6个月-18个月,平均12个月,36例均在术后6个月内达骨折临床愈合,根据Hams评分标准,优25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1 6%.结论:PFNA具有创伤小,固定稳固,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好,有利于早期活动,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康博;李海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黄国昌先生是黑龙江省著名中医学家,学验俱丰,从业四十余年,擅长治疗多种内科疑难杂症.本文在参阅分析黄国昌先生医论医案基础上对其治疗胆囊炎之经验做出总结,重点分析黄先生治疗胆囊疾患之“通府利湿泄浊法”和“温阳化气泻浊法”.
作者:刘德柱;宋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经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检验中易被忽视.观察红细胞形态一般以外周血涂片较为可靠.应重视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特点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文流勇;朱文元;杨洪芬;赵果园;丁秋英;陈娅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胃肠减压是外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及食管、胃、肠等手术后.现将我们在从事外科护理工作期间,对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与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30例感染控制,加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和有效的护理患者充分药物止血的方法.结果:30病人住院时间是15~28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7天,治愈率100%.结论: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改善生活质量的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商向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全科医疗干预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科医疗干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高血压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在服药、健康生活方式、按时就诊以及心理平衡等依从性指标上明显比对照组要好,P<0.05,在治疗效果比较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也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的66%,P<0.05.结论:全科医疗服务干预的模式在高血压治疗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帮助患者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逐渐改变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巩海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中期引产致子宫颈裂伤进行预防以及临床治疗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曾在我院接受引产的70例中期孕妇,将这些孕妇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每组各有35例,将这两组孕妇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孕妇以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来进行引产,对照组中孕妇以利凡诺来进行引产,观察两组孕妇的引产效果,对两组孕妇的子宫颈裂伤发生率进行比较,对其进行相关治疗.结果:在引产结束并且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产妇的引产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中孕妇的引产成功率为97.1%,对照组中孕妇引产成功率为71.4%,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观察组中孕妇的子宫颈裂伤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中孕妇的子宫颈裂伤发生率为42.9%,两组孕妇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通过对孕妇进行有效临床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对于中期引产孕妇,在引产过程中很容易有子宫颈裂伤情况出现,利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孕妇引产,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使子宫颈裂伤发生率明显减少,明显提高引产质量,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高玉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