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去势大鼠股骨及椎骨骨质变化的研究

连博;高莺;焦艳军;聂巍;张旭

关键词:去势, 股骨, 椎骨, 骨密度, 骨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去势后殷骨及椎骨的骨密度及骨组织学变化.方法:将40只8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术后12周,取其股骨及第4椎骨进行骨密度、骨矿含量测定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检测显示:去势组股骨、第4椎骨较假手术组骨密度、骨矿含量明显下降.去势组骨密度为:股骨0.173±0.006 g/cm2,第4椎骨0.195±0.003 g/cm2;假手术组骨密度为:股骨0.198±0.010g/cm2,第4椎骨0.213±0.006g/cm2(P<0.05).去势组骨矿含量为:股骨0.54±0.02g,第4椎骨0.63±0.05g;假手术组骨矿含量为:股骨0.66±0.03g,第4椎骨0.74±0.02g(P<0.05).脱钙后骨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去势组骨小梁明显少于假手术组.结论:双侧卵巢摘除术影响雌激素分泌水平,导致双侧股骨以及椎骨骨质量、骨密度下降.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医院实施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社区医院建立健康档案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外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每2个月检测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改善服药依从性,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过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家庭过期药品处理现状研究与分析

    近年来随着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曝光,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家庭药品的贮备数量越来越大,品种也越来越多,由此而造成的家庭不合理用药现象比例不断增高.过期药品在家庭中大量存放或随意丢弃不仅带来了较大的浪费和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对环境保护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严重性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及当今社会的大问题.笔者对此走访了河南省南阳市某小区进行了调查问卷,现调查如下.

    作者:张晓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50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50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及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结果:对实施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患者,从足背静脉滴注溶栓药物时,在足踝上部加扎止血带,患肢用50%硫酸镁湿热敷,配合自制翘足板抬高患肢,并进行下肢空气波压的治疗,结合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肢肿胀基本消退,痊愈出院.结论:良好的护理有利于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身体健康地恢复.

    作者:拜秀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先天性唇腭裂发病原因的研究

    目的:对先天性唇腭裂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寻找可以有效预防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出生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归类分析与研究工作,并用x2检验对所获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先天性唇腭裂发病的原因与环境、遗传以及孕妇自身的患病情况、生活习惯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结论:在预防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出生的过程中,产前诊断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孕妇应该尽量对环境中存在的致畸因素进行避免,并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愉悦的精神.

    作者:曹澧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针对留置针堵管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预防措施.方法:将我科73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根据年龄和药液性质分为3组,有专人负责观察和填写调查表.结果:20-40岁堵管发生率0.06%,40-60岁堵管发生率0.04%,60-86岁堵管发生率0 08%;刺激组堵管发生率25.92%非刺激组堵管发生率12.60%.结论:严格控制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合理选择穿刺部位,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注意药物配伍要求,可有效降低静脉留置导管堵塞的发生率.

    作者:李兴;王晓兰;王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基层避孕药具的使用发放工作现状及对策

    在基层,人们信息渠道少,这些地方避孕药具免费发放是否到位,服务是否落实,它直接关系到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减少和避免意外妊娠、保护育龄妇女身体健康和人口计划的完成,本文针对目前避孕药具使用发放现状、影响药具使用率及发放到位率的原因及如何提高避孕药具使用率和发放到位率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一点探索.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护理.方法:56例AMI患者入院后行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并对患者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前术后护理.结果:56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AMI患者在开通冠状动脉的同时,积极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都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瘤,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接受术前、术后的护理及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仅为80%,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97.5%,观察组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瘤患者实行术前、术后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瘤患者中推广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作者:郑云翔;王美新;陈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骨科手术中预防感染方法的探究

    在骨科手术中,骨科组织感染和关节感染将会造成恶劣后果,但是,如果骨科手术中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就能降低感染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手术质量.另外,医院应该通过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加强无菌技术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这样就更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骨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室全期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护理,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方法:通过分析日常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来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并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和防范措.结果: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使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低程度.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将安全护理的理念运用到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所造成的医源性问题,从而使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胡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中医护理操作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操作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其护理操作技术包括针法、灸法、推拿、按摩、拔罐法、刮痧法、熏洗法等,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老年性疾病、慢性病、预防及康复保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潜力巨大.这些技术在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袁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室应用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技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选取潍坊益都中心医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56例,对患者行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分别观察患者行CVVH治疗前及治疗后24h,48h,72h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进行APACHEⅡ评分,观察病人腹部体征压痛,腹胀,查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等.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经CVVH治疗和护理后体温,心率,腹胀,血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胆红素,肌酐及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SAP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同时应用CVVH技术,配合优质护理,可明显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少杰;尹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应变延迟指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同步性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应变延迟指数(SD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前后左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PCI前及术后1月和32例对照者分别接受二维超声心脏检查,用应变软件分析心尖两腔观、心尖长轴观和四腔观以及左室短轴观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图像,测量18个心肌节段纵向、径向及环向应变峰值与收缩末应变的差值之和作为纵向、径向及环向应变延迟指数(LSDI、RSDI及CSDI).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PCI前应变延迟指数数值较对照组增加(P<0.001或P <0.05);术后1月应变延迟指数较术前减小(P<0.05); LSDI、RSDI及CSDI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线性相关(r=0.775、0.466、0.480,P<0.001).结论:应变延迟指数可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前后左室收缩同步性,且与左室收缩功能线性相关.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神经内科常见用药错误分析及对策

    目前,我国的各方面的实力都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在医疗行业中,我国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神经内科的常见的用药错误就成为了阻碍其继续发展的障碍.本文就神经内科常见用药错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找出处理此类问题的办法.

    作者:曲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9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9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对照组46例则给予单纯氨茶碱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2%、73.91%,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后呼气流速增加较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提高总有效率,增加呼气流速,效果显著.

    作者:张至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左卡尼汀辅治不稳定心绞痛可降低氯吡格雷用量

    目的:探讨能否在加用强有力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药物并保证疗效的基础上,降低氯吡格雷用量.方法:搜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3年间本院收治UA患者66例,并排除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根据治疗策略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A(n=36)、B(n=30)两组.评估两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程度、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心功能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A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结论:左卡尼汀辅治UA可优化UA治疗方案,在保证疗效降低出血风险

    作者:卢凤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龙陵县382名傈僳族儿童保健管理现状分析

    目的:讨影响龙陵县傈傈族儿童系统管理因素,提高傈僳族儿童系统管理率及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运用x 2检验等统计方法,对2009年~2013年龙陵县傈僳族聚居的龙新、平达和木城乡的傈僳族儿童和汉族儿童的《儿童保健手册》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龙陵县傈僳族儿童建册率、新生儿访视率、0-6岁儿童保健覆盖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为56.36%、65.85%、56.36%、58.54%,到2013年分别提高到83.51%、87.50%、83.51%、83.75%、.儿童系统管理率显著提高(P<0 01),但与汉族相比,其儿童系统管理率仍然较低(P<0.01).结论:龙陵县傈僳族儿童系统管理率逐年提高,影响儿童系统管理的主要因素有家庭经济、家属的受教育程度及保健意识,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逐步提高傈僳族儿童系统管理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作者:王子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节育器异位于粘膜下子宫肌瘤一例

    1 病例报告患者,62岁,节育器放置术30年,绝经10年,当地节育器取出失败,就诊于我院.当地彩超检查提示“宫内节育器(IUD)”.于我科门诊行阴道B超检查:宫内可见节育器强回声.遂于门诊行无菌操作下节育器取出术.手术过程:常规消毒会阴、阴道,窥器暴露宫颈,探宫腔7cm,以取环钩钩取失败,取环钳亦未能取出,且进入宫腔无金属质感,结束手术.予患者行腹部X光片检查,盆腔偏左侧可见圆形节育器影像,不除外节育器异位可能.

    作者:陈秀英;张士表;刘海燕;刘成丽;陈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分离产头孢菌素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目的:研究我院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耐药情况及ampC基因型.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耐药阴沟肠杆茵30株;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NCCLS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MIC值;PCR扩增检测ampC基因及序列测定.结果:30株茵中16株茵(53 3%)产AmpC酶,6株茵(20.0%)产ESBLs.产AmpC酶的菌株除对亚胺培南全敏感外,对其它抗茵药不同程度耐药.10株菌的ampC基因与阴沟肠杆菌ECLC074的ampC基因100%同源,6株茵与之99%同源,4株茵的ArnpC酶发生了1个氨基酸残基的改变.结论:产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阴沟肠杆菌ECLC074ampC基因是我院主要的阴沟肠杆菌ampC基因型.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常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此类菌所致感染的有效药物.

    作者:康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人性化护理服务

    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化服务行业新的服务理念.所谓人性化护理是指在护理实践中以患者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追求“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新的医学模式提出医务人员不仅要治疗疾病,而且要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护理人员与患者作为一个整体,实施医疗服务从“病”到“人”的转变,人性化医疗服务顺应了这一变化,也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者:白帆;王丽;赫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