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位
目的:比较妇科千金胶囊对不同证型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为妇科千金胶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50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并应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满4个疗程的患者按照治疗前的中医分型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进行型间比较.结果:13例患者中途退出,其余487例进入结果分析.所有患者分为4种证型,其中湿热阻滞型173例,湿淤互结型126例,寒湿凝滞型79例,气滞血淤型109例.各型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后其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前后比较其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各型症状体征积分降低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湿热阻滞型、湿淤互结型、寒湿凝滞型、气滞血淤型,各型之间比较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或<0.01));治愈率、总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阻滞型、湿淤互结型、寒湿凝滞型、气滞血淤型,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 2=39.9373,P<0.01).结论:妇科千金胶囊对各种中医证型的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均有较好疗效,但存在疗效差异,其中对湿热阻滞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疗效佳.
作者:肖尚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本组抽取我院子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1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行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临康推广使用.
作者:吴明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重视和加强对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之达到充分透析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根据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心理沟通和情感支持.结果:患者普遍乐于接受心理护理,生活态度有明显改善,提高了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结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有显著的意义.
作者:邱丽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维吾尔族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喝水呛咳,咳嗽,咳痰和发热.胸部X光检查表现为吸入部位的浸润影.治疗后治愈7例,反复发作20例,死亡32例.结论:吸入性肺炎是导致维吾尔族老年人死亡和影响其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必须重视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阻断吸入是防治的关键.
作者:韩美荣;齐琰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腹腔内喷洒及戳口局部注射罗哌卡因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组(观察组)和单纯地佐辛组(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于缝合戳口前静脉注射地佐辛5mg,观察组于气腹建立后向胆囊表面、胆囊床、肝膈间隙喷洒0.25%罗哌卡因30mL,在缝合腹壁戳口前向每个戳口局部注射相同药液5mL.通过随访,术后2h、4h、8h、16h、24h行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并记录患者呼吸、血压、心率及恶心呕吐等情况,必要时加用杜冷丁止痛.结果:观察组在术后4h、6h、8h、16h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组(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C中腹腔内喷洒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减少了术后镇痛药的使用量,且能有效地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
作者:江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血糖控制情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住院并连续跟踪半年治疗的5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控制正常组及控制不良组,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控制正常组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控制不良组(P<0.01);控制正常组的肺结核预后率及结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控制不良组(P<0.05).结论:血糖控制正常并及时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的疗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及预后能起到关键的决定因素.
作者:符立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响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近视眼患者2027例(4002只眼)用超声角膜测厚仪、电脑验光仪、非接触眼压计、A超和角膜地形图分别测量角膜中央厚度,屈光度,眼压和内皮细胞计数等数据,并统计是否有配戴角膜接触镜史.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无配戴角膜接触镜史在近视眼角膜中央厚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为负相关(t=-4.475,P=0.000).角膜中央厚度与眼压呈正相关(r=2.856,P=0.000);与屈光度数为负相关(r=-0.662,P=0.000),与内皮细胞计数无相关(r=0.003,P=0.065),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0.626X1-0.662X2+0.003X3+ 2.856X4+500.606.结论:影响近视眼患者角膜中央厚度的主要因素是:配戴角膜接触镜史、屈光度数和眼压.
作者:赵秋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灸疗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所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56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型,给予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法.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本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为:治愈29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结论在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针灸治疗方法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金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老年人的数量在急剧上升,因此给我的医疗机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常用药物存在很多的不良反应.本文简要分析了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了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
作者:蔡耿;宋强;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方法:规范护理文书书写管理,运用PDCA(P:Ph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纠正))循环的方法管理.结果:全院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改进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控制方法,有助于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实质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二维彩超难以定性的69例肝实质性肿块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然后对69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对肝实质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终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为65例,肝血管瘤2例,肝孤立性坏死性结节1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而多普勒超声检测出原发性肝癌49例,肝血管瘤,肝孤立性坏死性结节,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均为明确诊断;超声造影检测出原发性肝癌63例,肝血管瘤,肝脏局灶性节增生均明确诊断,肝孤立性坏死性结节未明确诊断但诊断偏向良性病变.多普勒超声与病理相符合例数为49例,准确率49/69(71.01%),超声造影与病理相符合的例数为63例,准确率为63/69 (91.30%),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P<0 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可明显提高肝内实质性肿块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故可作为鉴别诊断肝内实质性肿块良恶性的检查方法.
作者:陈九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羊膜联合大黄、芒硝促进剖宫产皮肤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择期剖宫产分娩的健康产妇共400人,排除既往手术史及糖尿病、贫血等内外科合并症,随机分为4组,每组100人.所有病人皮肤切口仅缝合皮下组织,不缝合皮肤.研究1组术毕切口外敷自体羊膜,术后1天联合大黄、芒硝外敷切口直至术后5天;研究2组术毕皮肤切口外敷自体羊膜,术后常规换药;研究3组术毕皮肤切口常规包扎,术后1天切口外敷大黄、芒硝直至术后5天;对照组术毕皮肤切口常规包扎,术后常规换药.结果:研究1组术后切口疼痛轻微,肿胀程度低,半年后切口瘢痕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1组与研究2组相比切口肿胀程度轻微(P<0.05),术后切口疼痛、半年后切口瘢痕形成无差别(P>0.05);研究1组与研究3组相比,切口疼痛轻微、日后切口瘢痕形成少(p<0.05),切口肿胀程度无差别(P>0.05);研究2组与研究3组相比,日后切口瘢痕形成较少(P<0 05),切口疼痛及切口肿胀程度均无差别(P>0.05);研究2组与对照组相比,切口疼痛较轻微、日后切口瘢痕形成少(P<0.05),但切口肿胀程度无差别(P>0.05);研究3组与对照组相比,切口肿胀程度较轻微(P<0.05),切口疼痛、日后切口瘢痕形成无差别(P>0.05).各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无差异(P>0.50).结论:自体羊膜联合大黄、芒硝外敷切口有利于切口愈合,疗效显著,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虹;王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分娩的216例巨大儿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216例正常体重儿为对照组,两组的孕周、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孕期增重及分娩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孕周、宫高+腹围、双顶径、孕期增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合理膳食及运动,防止巨大儿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及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刘伟;淮瑞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上皮性卵巢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多数对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敏感,但约50%的完全缓解病例会出现肿瘤复发,预后差,现对我院2008-2012年以来用异环磷酰胺联合依托泊苷治疗的36例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分析,以探讨其疗效.
作者:曾赛田;郭亮;刘世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螺钉内固定与双极股骨头置换在治疗老年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4例年龄超过65岁的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进行比较,其中56例行内固定,98例行股骨头置换,随访周期少12个月.分别分析一年死亡率、二次手术例数以及第3和第12个月患者疼痛、满意率等评估.结果 与骨折螺钉内固定术相比,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将给患者带来较低的再手术率、更少的疼痛感觉、更好的手术满意度、更高的生活质量,同时死亡率没有差别.结论老年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应行股骨头置换治疗.
作者:袁先发;龚保军;风晓翔;窦强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患者中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对自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97例住院老年患者进行了分组护理,观察组100例住院老年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人文关怀护理,而对照组97例住院老年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9.00%,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9.69%,两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中西医结合人文关怀护理在提高医护人员水平素质的同时,能够为老年患者带来更加人性化细致舒适的护理,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赵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03/2013-03,采用骨科牵引床牵引,在C型臂X线透视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应用PFNA小切口闭合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共36例,记录并对比患者伤前及术后情况分析其疗效.结果:36例患者获得随访6个月-18个月,平均12个月,36例均在术后6个月内达骨折临床愈合,根据Hams评分标准,优25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1 6%.结论:PFNA具有创伤小,固定稳固,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好,有利于早期活动,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康博;李海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气管内取异物的手术一般都是急诊手术,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及缺氧①,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共用一个通气道,病人术中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危险性很高,施行这类手术对麻醉的要求相当高.很多医院仍然采取未麻醉状态下,强行按住患儿取异物,但这种方式会给患儿带来更大的伤害:患儿处于强烈应激状态;术中挣扎消耗体能,加重缺氧;加大术者操作难度,延长取出异物时间.因此,妥善的麻醉是保证手术成功,保护患儿生命的关键.下面,以我们医院今年收治的30例气管异物为例,阐述这类手术麻醉的注意点.
作者:徐尚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青霉素类药物是当今社会首选的广谱抗生素,本类抗生素它不耐酸,他的作用与血液浓度有关,高浓度时起杀菌作用,低浓度时起抑菌作用.该类药用途广、疗效高,是很多疾病抗菌消炎的首选药.但该类药物具有很强的致敏性,胃肠外用药比口服用药更易过敏,而我们大部分都是选择静脉给药或肌肉注射.为了安全有效的用好该类药品,我们时刻都要牢记好青霉素类药物的用药和护理知识.
作者:杨昌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胶囊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6月诊断为卵巢囊肿78例,均为门诊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年龄19-45(34.32±2.71)岁,口服中药治疗胶囊.对照组30例,年龄21-47(34.8±3.09)岁,口服大黄蛰虫丸治疗.治疗后依据卵巢囊肿直径评价疗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卵巢囊肿直径明显缩小,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卵巢囊肿直径明显减小(t=1.992,P<0.05).结论:中药制剂治疗卵巢囊肿存在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较高的优点.
作者:王海霞;庞尊钊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