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林;张振安;张静
目的:探讨应用医护合作模式在肿瘤科癌痛患者健康教育实践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我科收住院的确诊癌痛患者132例,采取医护合作模式的健康教育指导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癌痛患者实施医护合作模式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疼痛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癌痛治疗效果,减轻疼痛,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孙晓丽;陈鹏;邓立华;时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采用病人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评估癌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以了解肿瘤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方法:应用PG-SGA对177例肿瘤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测,并用营养风险评估量表(NRS2002)进行验证.结果:PG-SG评估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NRS-2002(x2=4.08,P=0.043).PG-SGA分级A级患者100例(56.5%),B级患者39例(22.0%),C级患者38例(21.5%).不同年龄段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x2=7.05,P=0.03);PG-SGA分级A、B、C级患者间血清白蛋白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级患者血红蛋白存在明显差异(P< 0.05);PG-SGA分级与胃肠道抑制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r=0.38,P=0.000).结论:PG-SGA对肿瘤患者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临床应重视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筛查、评估和早期营养干预.
作者:何丽琳;袁华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不愿手术的肛裂患者需要保守治疗的方药,减轻患者痛苦及其他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我院肛肠科采用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肛裂.方法:将82例肛裂分两组治疗,治疗组服用中药麻杏甘石汤加味,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证明此方是治疗肛裂疗效较好的方药.
作者:黄贤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隐性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对我院68例隐性胎盘早剥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并总结临床症状、发病诱因及子宫和新生儿等情况.结果:患者主要以腰腹痛伴有阴道出血为临床症状,6例产妇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发病诱因多者为胎膜早破(28例,41.18%)和妊高症(16例,23.53%),产后出现子宫卒中2例,胎儿窘迫32例,围产期婴儿死亡3例.结论:多种诱因均可引起隐性胎盘早剥,处理不当可危急母婴生命,应重视早期确诊,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就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和血脂改变情况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的降糖药物的治疗主要选用二甲双胍片和格列美脲片,对照组定期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对患者血脂、血糖、血压治疗目标无要求;干预组采取健康宣教+改善生活方式+定期随访的方式.结果:干预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压、血糖、血脂等重要指标的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显示出在糖脂代谢方面具有很好的调整作用,对血压的降低有积极的疗效.
作者:陆寒英;徐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护理文的书写质量,并对其中潜在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的现行病历和归档病历进行抽查,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于发生的问题,找到对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在护理文书的书写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医疗纠纷,让护理人员意识到了医疗文书的重要性.结论:对护理文书中的书写中对可能存在法律缺陷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赵蕾;冯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小儿秋季腹泻是婴幼儿高发疾病,大多数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因此又叫“轮状病毒肠炎”或“小儿肠炎”.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在每年的10-12月份,易感人群为6-24个月的婴幼儿,以1岁内婴幼儿发病率高.1 秋季腹泻发生的病因1.1 流行因素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秋季腹泻常见的一种,其病原微生物为轮状病毒(RV),可引起肠道传染病,以粪口传播为主,少数可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呼吸道传播[1].由于6个月内的婴儿带有出生时从母体获得的IgG抗体,或者从母乳中获得IgA抗体[2];而2岁以上的儿童免疫力逐渐提高,因此6-24个月的婴幼儿较易感染轮状病毒,从而引起腹泻.
作者:郭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手术室是医院十分重要的治疗场所,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提高手术室安全护理水平十分重要.本文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手术室安全护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作者:赵向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从中医中药基本理论出发,综述中药炮制对临床用药的各种影响,包括降低毒性、改变药性、引药归经等.
作者:王春雷;张加彩;苏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某患儿,男,6个月,因腹胀5月余就诊.该患儿出生时胎便正常排出,就诊前5个月出现腹胀,呃逆,偶伴有腹泻.无呕吐.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肠炎?”,并住院给予灌肠等对症治疗.经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详细诊治,遂于上级医院就医.于门诊行腹部B超检查示:降结肠远段狭窄,其近端结肠扩张,并伴有双肾多发结石.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收入院治疗.
作者:曹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总结近年来常见妇产科急腹症的超产表现、超声鉴别诊断、误诊漏诊原因等三方面研究进展,提出对于妇科急腹症更重要的应详细询问病史,完善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分析腹痛发生的时问,结合超声特点,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侯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0例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诊治分析.结果:本组110例患者经石膏固定40例,闭合复位石膏固定3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35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进行正位、侧位及踝穴位的X线片检查对确定治疗方法、评价患者预后具有肯定价值,给予石膏固定、切开复位等综合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端愈合,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肖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宣教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社区医院收治的5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对其中26例(实验组)采取档案管理+集中宣教+电话/上门随访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体质量及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科学地开展社区宣教有利于患者体质量与血糖的有效控制.
作者:白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实施股骨头置换术临床路径中两种护理模式护理质量指标达成情况,为改进该路径提供参考.方法:80例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B组两组(各40例),分别采用专病循证护理路径(A组)和县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临床路径中的护理程序(B组)进行临床护理及管理.结果:A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股骨头置换术临床路径中推行专病循证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马秋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止血方法对保护献血者血管的效果.方法:将100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500人.A组:人工按压针眼B组:绷带纱布块固定按压针眼.结果:B组绷带沙布块固定按压针眼,血管外渗率较少(P<0 01);A组血管外渗率为多.结论:绷带纱布块固定按压针眼能较好的保护血管,.
作者:王亚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浅谈超声医学在胎儿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超声对胎儿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分娩的72例畸形胎儿产前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2例产后畸形胎儿当中,产前得到诊断的共计有58例,另外还有14例漏诊,达到了83%的畸形检出率.胎儿畸形被超声诊断出来的共计有14例属于两种以上复合畸形.结论:对胎儿发育异常进行检查的首选方法就是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廖瑞碧;陈琦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和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手术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妇产科意愿使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488例,分成2组.A组采用芬太尼预先给药麻醉.B组采用地佐辛.结果: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注射部位痛、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苏醒时VAS评分明显高于B两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在某些方面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可安全有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
作者:张文燕;石雨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困难原因中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留置导尿是本病必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而由于男性尿道的解剖特点是尿道细长,还有两个生理弯曲和三个狭窄,使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插尿管难度增加,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受到均匀的压迫尿道使尿道更加狭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导致插管一次性成功率降低,为提高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我科采用利多卡因凝胶注入尿道充当润滑剂,使得导尿更加顺利进行.
作者:何丽萍;林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的有效性和意义,方法:将18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心理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主动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84例,其中显效16例(19 05%),好转40例(47.62%),无效28例(33.33%),有效率66.67%;心理组104例,其中显效36例(34.64%),好转56例(53.85%),无效12例(11.54%),有效率88.46%;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病人加强健康心理教育和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康复有效.
作者:曾琼华;刘宏;严克艳;宋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予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应用二甲双胍片及吡格列酮片联合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两组FPG、P2hBG、HbAlc明显下降(P<0 05),治疗组尤显著(P<0 01),治疗组TG降低(P<0 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好,具有一定调脂作用,且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梅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