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益惠
目的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临床常见条件致病菌耐药性的发生.方法选择我院临床常用的12种抗生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头孢唑啉、西力欣(头孢呋辛)、先峰必(头孢哌酮)、菌必治(头孢曲松)、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氯霉素和林可霉素),分别测定它们对从临床分离的110株条件致病菌的抗菌与效果.结果 110株条件致病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与林可霉素耐药:其余8种抗菌素以对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性低;对菌必治、先锋必和西力欣的耐药性都在35%以下;而对菌必治和先锋必极敏感的菌株占37%;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对条件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但耐药菌株在50%~65%之间;对链霉素、氯霉素耐药的菌株已超过65%.结论临床对抗生素的使用应斟倩分析.
作者:郑萍;晏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糖化白蛋白-脂质体交联物(简称交联物)作为肝脏靶向性药物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生物化学技术合成交联物并对大鼠进行体内实验,了解交联物在动物肝脏的聚集量以及预先注射乳糖化白蛋白对交联物肝脏聚集性的抑制作用;比较交联物、普通脂质体分别包裹的α-干扰素及游离α-干扰素在2.2.15细胞中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效应.结果交联物在肝脏的聚集量是脾脏的2倍以上,是其他脏器的4~9倍;预先注射乳糖化白蛋白后交联物的肝脏聚集性减弱,与脾脏聚集量无显著差异;交联物包裹干扰素后抗乙肝病毒效应较普通脂质体包裹的干扰素及游离干扰素显著提高,相当于普通脂质体干扰素1/4剂量、游离干扰素1/8剂量的抗病毒效应.结论交联物通过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实现肝脏聚集性,可望成为理想的肝脏靶向性药物载体.
作者:陈永鹏;章康;胡俊;刘定立;冯筱榕;骆抗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国产水凝胶微球(HMs)血管内栓塞的生物相容性及远期效果,并与进口HMs、聚乙烯醇(PVA)颗粒比较.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经兔右颈动脉插管,分别用直径为250~300μm的国产HMs、进口HMs、PVA经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ECA)分支栓塞,观察动物神经功能改变、血管再通情况及机体反应性.结果所有动物ECA分支栓塞后均存活.国产HMs共栓塞ECA 11条分支血管,进口HMs共栓塞血管10条,6个月后血管造影均未出现再通,而PVA栓塞11条ECA分支中有2条再通(18.2%).经造影观察,国产HMs具有明显的不透X线性.与PVA相比,国产HMs、进口HMs仅引起血管内皮轻度损伤、增生,栓塞血管的局部反应轻微.结论国产HMs远期栓塞效果、生物相容性与进口HMs相同,优于PVA.
作者:汪求精;李铁林;段传志;徐如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肾上腺神经节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良性肿瘤.我院于1992~1999年间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8~45岁,平均31岁,病程3~5个月.肿瘤发生于左肾上腺3例、右肾上腺2例.5例患者中2例以腰背部隐痛不适入院,3例为体检时发现肾上腺占位而入院.均无头晕、头痛、出汗及高血压史.体检:尿17-羟类固醇、17-酮类固醇、24 h香草扁桃酸(VMA)、儿茶酚胺和血醛固酮、皮质醇等检查均正常.静脉肾孟造影检查4例正常,1例示肾脏向下移位、肾上方占位性病变.5例患者均行B超、CT和/或MRI检查,B超均提示肾上腺占位,CT和/或MRI检查4例提示为肾上腺无功能腺瘤,1例为囊性淋巴管瘤.1例行131I-MIBG示肾上腺髓质明显显影,嗜铬细胞瘤可能性大.
作者:齐桓;郑少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不慎摔伤右腰部后逐渐出现右上腹膨隆及持续性饨痛.外院B超检查发现肝右叶实性占位性病变.先后两次行肝穿刺活检均未发现肿瘤细胞.穿刺后患者上腹部膨隆、胀痛日益加重,伴发热、消瘦,于1999年2月1日以肝脏占位性病变入本院.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112次/min,心率:22次/min,血压:15/10kPa(110/73 mmHg).恶病质,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膜部膨隆,以右上膜为著,膜壁静脉显露,腹部可扪及35 cm×25cm包块,左侧超过中线10cm,表面不平、质硬、不移动、压痛明显,腹部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辅助检查示,WBC:13.4×109/L,RBC:3.49×1012/L,HGB:95g/L,ALT:72 U/L,LDH:2 112U/L,4FP:<25 g/L.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DSA)可见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
作者:孙颖;张春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总结分析了我院对人工心瓣膜患者施行肾移植、开颅探查、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认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防治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动态监测凝血功能是其成功的关键.
作者:周杰;朱碧丽;于立新;彭玉平;吕祥枝;李朝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对脉冲释药系统的原理及其具体剂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强;朱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致伤后动物组织损伤特点,判断组织损伤的程度及转归,旨在为这一特殊环境下火器伤后软组织清创的时机、方法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8只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HHE)组和常温常湿(NE)组.分别于火器伤前、伤后0、4、8、12、24h测定挫伤区、震荡区和震荡外区组织的ATP、ADP、AMP及能荷含量.结果(1)ATP值:伤后8 h,HHE组挫伤区明显较NE组低(P<0.05),12h后进行性下降,较NE组有更显著差异(P<0.01);(2)ADP值:HHE组挫伤区伤后8h及震荡区伤后12h较NE组低(P<0.05);(3)AMP值:伤后12 h,HHE组挫伤区明显高于NE组(P<0.01);(4)能荷:伤后8 h,HHE组挫伤区明显低于NE组(P<0.05),伤后12 h较NE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结论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后肌组织能量储备匮乏且随时间延长显著下降,处理应强调及早、彻底的清创和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作者:赵东升;裴国献;罗炳德;徐达传;王前;魏宽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正畸寄存模型的制作要求、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做一简要介绍.
作者:刘桂平;李瑛;李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大鼠脊髓压迫伤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eN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脊髓组织内存在eNOS mRNA的表达,脊髓压迫伤后eNOS mRNA表达迅速增强,在伤后6 h达到高峰.结论 eNOS可参与脊髓组织正常的生理调节,并可能在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作者:刘成龙;靳安民;周初松;周东耀;闵少雄;陈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80例大肠癌组织及l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VEGF及KDR的表达.结果 VEGF染色性物质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膜及胞浆,KDR染色性物质主要位于癌组织及癌组织旁的血管内皮细胞上,大肠癌组织中VEGF和KDR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1),VEGF和KDR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病理分型无关(P<0.05).结论 VEGF和KDR在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反映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和进展情况,并作为预后的指标.
作者:黄宗海;陈治;钱伟峰;王晓莉;张莉;潘玉先;曹长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yc蛋自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并用图像定量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成纤维细胞中c-myc蛋白呈强阳性表达,与正常皮肤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中c-myc蛋白表达升高提示存在c-myc原癌基因的激活,c-myc原癌基因可能参与了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增殖、胶原合成与降解以及对细胞因子的调控,并导致瘢痕增生.
作者:胡振富;罗力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腹腔巨噬细胞(Mφ)经烧伤血清刺激后的凋亡情况.方法制作30%体表总面积(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分离其伤后24h血清.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的Mφ经烧伤血清刺激后的凋亡情况并与正常大鼠进行对照.结果烧伤大鼠血清诱导Mφ凋亡明显增加,这种作用随刺激时间的延长和烧伤血清浓度的增加而加强,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烧伤血清可能在烧伤后Mφ功能失调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谢沛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联合阿糖胞苷(CA)方案治疗高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CA方案治疗18例Sokal危险指数大于1.2的高危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观察其近远期疗效及细胞遗传学反应情况.结果接受CA方案治疗的1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22.2%),部分缓解6例(33.3%),总有效率为55.5%,1例病人获轻度细胞遗传学反应.该方案毒副反应轻,病人耐受良好.结论 CA方案治疗高危组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观察和总结.
作者:萧益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及误诊原因.方法综合分析42例生殖器结核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结果初诊为盆腔腹膜结核12例,正确诊断率为28.6%;误诊为卵巢囊肿19例、慢性盆腔炎7例、其他4例,误诊率为71.4%.确诊后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生殖器结核临床表现很不一致,与结核病有关的病史易被忽视,误诊率高.临床上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和特殊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率.
作者:李卓华;苏挂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报告经椎管和胸腔联合手术I期切除的1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原发于椎管内的神经内分泌癌.本病恶性程度高,国内仅见1例报道,国外也极为罕见,而哑铃型则未见报道.术后症状消失,隔月全身化疗半年,随访2年无复发.
作者:闵少雄;靳安民;张辉;朱立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正常豚鼠中耳粘膜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4只(8侧)豚鼠中耳腔粘膜进行多部位观察.结果观察发现豚鼠中耳粘膜表面有地毯样粘液层.中耳粘膜的上皮细胞可分为4种类型,即纤毛细胞、无分泌颗粒无纤毛细胞、有分泌颗粒无纤毛细胞和扁平细胞,在中耳腔的不同部位各种细胞的多少不均.结论中耳粘膜有真性呼吸上皮的特性.
作者:陈合新;安连兵;许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应用γ模型神经网络对实际病例的学习,把病例样本特征提取出来并分布到网络的连接权上,使训练后的网络具有联想推理功能,可以实现对疾病的辅助诊断作用.
作者:刘建成;蔡湛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