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辉林
目的:探讨构建规范伦理模式及同理心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综合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综合组在此基础上构建规范伦理模式及同理心护理干预,两组均采用血管造影术及再植指功能评分表,分别观察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综合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底于对照组,痊愈率达87%,功能评分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构建规范伦理模式及同理心护理可有效提高再植断指存活及功能恢复.
作者:唐瑭;郭俐宏;李莉;刘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心力衰竭病人治疗过程中,其使用药物的效果对其病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就临床上西医常用治疗心衰的四类药物进行简单的分析.
作者:赵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0例抑郁症患者按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艾司西酞普兰10~20mg/d,观察组予合艾司西酞普兰10~20mg/d、奥氮平2.5~5 mg/d,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和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显效率为79.3%、对照组显效率为67 9%,两组显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可以耐受,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较单纯应用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效果更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好.
作者:徐涛;荀福广;张卫东;宋奕;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两种临床常用精神类药物多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到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强迫症患者73例,随机分组为A、B组.A组38例患者治疗过程中选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B组3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7%,A组治疗效果好于B组,差异有意义(P小于0.05).结论:患有轻度强迫症的人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中重度患者需要药物治疗,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时,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效果好于帕罗西汀,因此,艾司西酞普兰应在临床上强迫症患者的治疗中得到重视和广泛运用.
作者:路广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一种保健食品胶囊对小鼠的增强免疫力作用.方法:胶囊内容物用蒸馏水配制成溶液,按0.2ml/10g.BW灌胃30天.结果:迟发型变态反应中,中、高剂量组小鼠攻击前后足趾厚度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小鼠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中,低、高剂量组小鼠半数溶血值(HC50)高于对照组;NK细胞活性测定中,中、高剂量组NK细胞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该保健食品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
作者:凌芳;李鸿彬;白晓丽;李长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肿腔穿刺加脑室外引流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颅内血肿加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15例病人按ADL(Activity Daily Living)标准:Ⅰ级38例,Ⅱ级32例,Ⅲ级23例,Ⅳ级5例,V级2例,死亡15例,死亡率13%.优于文献报道28%.结论:血肿腔穿刺加脑室外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达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减肥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酚酞和西布曲明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酚酞和西布曲明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酚酞和西布曲明可得到有效分离,在2.5~100μg/m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基质样品低、中、高三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90%100%.25批次产品中1批次检出酚酞.结论:此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捷,可用于不同减肥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酚酞和西布曲明的同时检测.
作者:尤晓惠;郑小敏;向鹏宇;谢甜;王玮;王忠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以4~36个月为高发年龄组,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发病率高.目前,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营养缺乏症都已明显减少,但是缺铁性贫血仍很常见,对健康有严重不良影响,必须积极防治.我在儿科门诊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共查治186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占筛查人数的8 2%.通过口服琥珀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片治疗,膳食喂养指导,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明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儿,女,年龄1小时,因“出生后便血一次,生后1小时”入院.患儿系G2P1胎龄37+2周因“胎儿宫内窘迫”于2013-07-03剖宫产于本院,Apgar评分9-10分,血性羊水.患儿生后即解一次血性大便,量较多,质粘稠,无脓液,无酸臭味,无呕吐,无面色苍白,无气促、发绀,无呻吟,无口吐白沫,于生后1小时转入我科.查体:T36.5℃,P120次/分,R40次/分.足月儿貌,神志清,精神、反应可,全身皮肤黏膜红润,未见皮疹、出血点,前囟平软,唇红,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20次/分,心律齐,未及杂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不胀,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拥抱反射、觅食反射正常.
作者:郭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提高医学生医学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当今社会医学模式、现代人文及医学伦理观念的进步,在医学院校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应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就项目教学法在护理专业《常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
作者:邓岚;付昌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期间86例采用不同护理模式的脑血管支架的患者,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为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在对护士满意度及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提高了护理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作者:林江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时妇产科的四大急腹症之一,病情急重,故要求妇产科护士在抢救患者时做到稳、准、快,抢救工作有序不乱,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1].护士应具有全面的医疗护理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对危重患者做到积极,及时的抢救治疗.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宫外孕患者16例,发生失血性休克患者2例,由我科进行抢救抗休克治疗及护理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卓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贫血的病因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及相关实验,诊断合并恶性肿瘤41例,其中晚期肺癌22例(55.7%),消化系统肿瘤12例(29.4%),其他肿瘤7例.相对良性疾病86例,其中消化道出血32例(37 2%),支气管扩张14例(16 3%),结核13例(151%),其他27例.另有不明原因者5例.结论:肿瘤、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为慢性支气管
作者:周运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2013年铅电池厂工人血铅和血锌原卟啉(ZPP)水平.方法:采集惠州市4家中型蓄电池厂2013年2000名铅作业工人静脉血和2012年3000名铅作业工人静脉血,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用ZPP-3800锌原卟啉仪测定ZPP.结果:2千名铅作业工人血铅检测水平为0.31-9.1umol/L,超标者210人,超标率为10.5%;ZPP水平为0.61-11.6umol/L,超标者190人,超标率9.5%,铅作业工人血铅和ZPP含量有相关性.结论:该市进行铅污染企业治理后,铅作业工人血铅和ZPP水平明显下降,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十分重要.
作者:周小敏;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麻醉性镇痛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趋势,促进合理应用.方法:对医院2010年至2012年麻醉药品的消耗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醉性镇痛药品消耗金额呈上升趋势,其中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DDDs居首位,而磷酸可待因片呈下降趋势.结论: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已成为我院麻醉药品应用的主要品种,麻醉药品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姜珂;林芳;覃媛;邱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以及青少年学业负担的加重,青少年近视的发病年龄逐渐减小,而青少年的调节力很强,在自然状态下,调节常常使检查结果的近视度数偏高,为了检查出真实的屈光不正,应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消除调节的影响(1).以往多主张用阿托品散瞳验光以明确诊断(2).但由于阿托品散瞳作用维持时间长,且副作用较多,致使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及家长不易接受,复方托吡卡胺是一种短效睫状肌麻痹药物,为探讨其对青少年近视散瞳验光作用,笔者于2013年起对青少年近视用美多丽与阿托品散瞳验光60例(120眼)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一;李庆卫;袁静;吴丽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行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按数字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植入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方法,对比两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及上中切牙倾角指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采用微型种植体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正畸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患者的创伤小,正畸力能耐受大,稳定性高,疗效较佳,值得在口腔正畸中广泛应用.
作者:赵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经股动脉DSA的护理.方法:手术方法及护理.结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论: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精心的术前准备、耐心细致的术后护理是预防各种并发症有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秀壬;李海宁;赖才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喉咽返流与咽喉疾病可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对所有咽喉部不适的患者,均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然后,对其进行返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和返流检查积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评估.结果:有59%的咽喉疾病患者与喉咽返流有关,喉咽返流组慢性咽喉炎的发生率为60.4%,无喉咽返流组慢性咽喉炎的发生率为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喉咽返流组声带白斑的发生率为67.4%,无喉咽返流组声带白斑的发生率为32.6%,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声带任克水肿、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及喉癌在喉咽返流组和无喉咽返流组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喉咽返流与慢性咽喉炎、声带白斑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其在慢性咽喉炎和声带白斑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临床中应注意对这类患者进行喉咽返流的评估,以提高诊疗效果.
作者:杨芳;高晓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克拉玛依市提出打造世界石油城目标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国内和国际性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在本市举办.在这些重大活动中,政府都要求卫生监督部门对饮食安全进行监督保障,确保万无一失.通过本市近6年来的重大活动食品安全监督保障工作的回顾,并结合保障工作实际经验,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殷爱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