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检测巨噬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的新方法

马晓冬;黄行许;朱晓亮;鲍永耀;朴英杰

关键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HE, NADPH氧化酶, 巨噬细胞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活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的新方法.方法用超氧离子物荧光探针HE标记巨噬细胞后,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用适发射波长为530nm的检测器1检测巨噬细胞内HE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检测器1可检测单个和多个巨噬细胞内HE的荧光强度变化,PMA刺激后巨噬细胞内HE荧光强度增强,NADPH氧化酶活性升高;地塞米松使巨噬细胞内HE荧光强度减弱,NADPH氧化酶活性降低;经地塞米松处理0.5 h,PMA刺激引起的巨噬细胞内HE荧光强度增强幅度减小,NADPH氧化酶活性变化减小.结论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结合荧光标记技术可原位实时观察活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李康;朱佐江;张红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Th1/Th2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CD4+T细胞内IL-4和IFN-γ的表达情况,以测定Th0/Th1/Th2 细胞的百分数,探明Th1、Th2细胞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分离PBMC,在PMA、ionomycin、莫能菌素的刺激下,采用流式细胞检测(FACS)对慢性HBV感染者PBMC中CD4+T细胞内IL-4和IFN-γ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2.3%~18.6%的CD4+T细胞为Th1细胞,0.9%~9.2%为Th2细胞;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CD4+T细胞中,以Th0细胞居多;而Th1细胞则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加剧而明显增多,在炎症活动明显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Th1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炎症活动呈静止状态的慢性乙型肝炎;Th2细胞在慢性HBV感染的不同阶段则较为恒定,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Th1细胞与炎症活动呈正相关,Th2细胞可能与HBV感染的慢性化相关联.

    作者:姜荣龙;卢桥生;郭亚兵;侯金林;冯筱榕;章廉;骆抗先;富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与康复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与康复.方法对29例重型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3~8分)进行中西医结合促醒治疗,醒后进行认知训练和语言治疗及精心护理.结果 29例患者中26例被促醒(89.7%),醒后能参加简单工作的5例(17.2%)、生活能基本自理的14例(48.3%)、需要他人协助生活的5例(17.2%)、生活完全依靠他人的2例(6.9%)、未醒3例(10.3%).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经过早期积极的中西医结合促醒治疗及醒后的认知训练和语言治疗可以得到大限度的康复.植物状态持续时间越长,促醒越困难,醒后留有残疾越重.

    作者:洪军;王升旭;马文龙;邓爱文;张建宏;蔡文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大鼠小腿三头肌神经终支选择切断的生物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为在肌门处选择性神经切断术治疗脑瘫下肢痉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24只体质量240~260 g的正常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按小腿三头肌各肌门处神经终支的总数,设计切断终支的20%、40%、60%、80%.分别测小腿三头肌术前、术后强直收缩时的大肌张力.结果 SD大鼠小腿三头肌大肌张力,术前4组间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各组与其术前张力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4个手术组术后张力均数比较,两两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SD大鼠小腿三头肌肌门处,选择切断神经终支,可降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肌门处切断不同比例的神经终支,肌张力下降程度不同.

    作者:武钢;徐达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参龙降压灵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ET、CGRP含量的影响

    目的与方法本实验观察了中药制剂参龙降压灵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及心室结构的影响,并与尼群地平(nifedipin)及牛黄降压丸作对比.结果各给药组给药1~8周后血压均比SHR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0.01), 给药6周后参龙降压灵大剂量组血压下降幅度大,效果优于小剂量组及其他两给药组(P<0.05~0.01).各给药组心室结构各参数多有降低,虽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例数较少),但已显示出心室肥厚逆转的趋势.各给药组SHR血浆ET含量均有明显降低,CGRP含量升高(P<0.05~0.01),而大剂量参龙降压灵作用更显著,与Wistar正常组大鼠含量接近.结论参龙降压灵降低SHR血压作用确实,有逆转心室肥厚趋势及调节血浆ET和CGRP含量的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刘应柯;刘尚岭;郭桐生;傅蔓华;高寒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文对近年来黄褐斑病因及其在内分泌紊乱、皮肤微生态失调和自由基损伤方面的机理研究进行了总结,认为机体内分泌功能异常,体内氧化及抗氧化平衡失调,从而引起人体酪氨酸-酪氨酸酶系列生化反应加剧,色素形成增多.皮损区常驻菌减少,暂驻菌特别是产色素微球菌增多,致皮肤免疫及代谢功能失调.本文简述了中医对本病发病机理及病因的论述及治疗.

    作者:冯安吉;海春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第1掌指关节周围皮肤缺损

    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8年1月行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第1掌指关节周围皮肤缺损19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杨绍安;余斌;肖晓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粘附、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利用体视学计数、四唑盐(MTT)比色法及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分别测定不同浓度bFGF诱导一定时间后BMSC的粘附特性、增殖和分化情况的变化.结果10 ng/ml bFGF明显促进BMSC的粘附,但是200 ng/ml bFGF反而不利于细胞粘附;在细胞增殖和分化测定中,100 ng/ml bFGF明显促进细胞增殖,但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也低.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效应是复杂和多方面的,可以作用于骨髓基质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等多个环节,这种影响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剂量有关.

    作者:郑磊;王前;魏宽海;裴国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华眼镜蛇蛇毒因子的简易提纯及鉴定

    目的探索从中华眼镜蛇(Chinese cobra, Naja naja atra)蛇毒中一次性快速分离提纯具有抗补体活性及溶血活性的中华眼镜蛇蛇毒因子(Chinese cobra venom factor, CCVF)的方法.方法用倒流法将粗毒经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分离提纯,用SDS-PAGE进行纯度鉴定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并鉴定其活性与毒性.结果本法CCVF得率高于2%,电泳图谱呈单一区带,由3个亚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45 800,抗补体及溶血活性强,毒性低.结论本法操作简单,时间短,纯度高,为一实用高效快速提纯方法.

    作者:李晓平;李朝龙;朱正光;丘玉昌;孙燕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女性绝育术并发症的防治

    输卵管绝育术是女性计划生育的重要措施,随着计划生育的普遍开展,国内外都在寻找安全、易被妇女所接受的绝育方法.但输卵管结扎术仍是当前常用的绝育手术.如何提高手术质量,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直接关系到受术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报告本县1984年12月至1997年12月年间输卵管结扎中发现和处理并发症36例的体会,并就防治问题作简要分析.

    作者:强兆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大面积高浓度氢氟酸烧伤2例临床报告

    氢氟酸为一种强烈腐蚀剂,氢氟酸烧伤后大致具有如下特点:(1)迟发性深部组织剧痛,高浓度时也可即时发生疼痛而无潜伏期;(2)进行性组织损伤;(3)严重时可引起致命性低钙血症[1].近我们收治了2例大面积氢氟酸烧伤患者,其中1例为55%氢氟酸致11%体表烧伤,另1例为50%氢氟酸致25%体表烧伤,2例均于5 h内死亡,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临床征象,现将其中较典型1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振;荣新洲;郑庆兴;陈惠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羊水过多合并胎儿唇腭裂3例

    羊水过多合并胎儿唇腭裂畸形临床上较为少见,国内外极少报道.1999年我院收治3例,父母系家族中均无类似病史,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桂栋;钟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4例睾丸扭转的彩色多普勒流动显像和治疗体会

    1995年1月至1998年10月共收治睾丸扭转4例,经彩色多普勒流动显像(CDFI)得到诊断.CDFI对阴囊内急症应视为首选方法,若诊断明确或疑睾丸扭转,应及早手术探查,以提高睾丸的获救率.

    作者:陈勃华;毛向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口服疗霉舒外用霉克霜治疗幼儿头癣18例临床及安全性观察

    头癣主要见于儿童,其中幼儿期病例在治疗上着重要求选择低或无毒性的有效药物.一般推荐选用灰黄霉素为首选药物[1、2],但其肝脏毒性及过敏反应等副作用较大.我们97年3月至98年9月间对18例口服疗霉舒外用霉克霜治疗幼儿头癣的病例进行了随防,其疗效满意且无毒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抗;张健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人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Fab片段与IFN-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筛选

    目的探讨如何在无药物抗性改变,无转化细胞生物指示系统改变的情况下准确快速地筛选出人源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体Fab片段/IFN-α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方法在IFN-α基因两端加上XbaⅠ酶切位点后用PCR法扩增,再重组入以抗体库技术筛选得到的人源抗HBsAg-Fab片段表达载体的相应位点上,构建anti-HBsAg-Fab/IFN-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取PCR扩增得到的IFN-αDNA,用地高辛标记系统进行化学标记,制备IFN-αDNA探针.取构建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转化受体菌,增菌后,以溶菌酶加煮沸法批量制备载体DNA,点样于硝酸纤维膜上,80℃烤2 h,预杂交液42℃,2 h膜预杂交,标记探针42℃,4 h杂交,洗膜后用酶标抗地高辛抗体显色.同时设单纯人源抗HBsAg-Fab片段表达载体为阴性对照,IFN-α质粒为阳性对照.阳性克隆再以SacⅠ和XbaⅠ酶切,琼脂糖电泳鉴定.结果 40株转化细胞中筛选出7个阳性克隆, 酶切鉴定显示两者符合率达100%,成功地筛选出了anti-HBsAg-Fab/IFN-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结论人源HBsAg抗体Fab片段/IFN-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和筛选,为表达该融合蛋白打下了基础.

    作者:罗荣城;尤长宣;韩焕兴;胡栋平;王传斌;苏瑾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的新设想

    近几年来的实验研究提示,肝细胞凋亡在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表现在:(1)乙型及丙型肝炎病人肝组织中肝细胞凋亡的数量显著高于正常人;(2)乙型及丙型肝炎病人肝细胞Fas的表达水平与炎症活动程度是相关.(3)小鼠实验模型中大量肝细胞的凋亡可引起重型肝炎,而抑制凋亡能减轻肝组织的损伤.(4) 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引起的转基因小鼠的肝炎模型中,肝炎的发生先后经历了细胞凋亡、细胞坏死几个不同的阶段.本文将试图阐述我们对肝细胞凋亡与乙型及丙型肝炎发病机制间可能关系的认识.

    作者:刘定燮;骆抗先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脑出血动物血液及胃液中神经降压素变化的动态观察

    目的研究脑出血与神经降压素变化的相关性,以利于判断急性颅脑损伤的预后和进行营养护理.方法动态观察以脑出血动物模型脑出血不同时期以及进食前后血浆和胃液神经降压素(NT)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动物急性脑损伤初期,血浆中NT浓度增高,病情稳定后,NT含量逐渐恢复正常;进食后血浆和胃液中NT明显升高(与空腹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神经降压素变化与颅脑损伤有密切相关性.神经降压素的释放受进食的影响.

    作者:李亚洁;翟惠敏;黄健美;唐亚莉;王春慧;石向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p16基因对脑胶质瘤细胞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索p16基因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脑胶质瘤细胞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导入胶质瘤细胞株U251,观察p16基因长期稳定转染对胶质瘤细胞的作用,并筛选阳性克隆.同时以空载体质粒 PCDNA3为对照.免疫组化、Northern杂交检测p16基因表达,对转染后细胞生长情况、细胞周期及细胞对顺铂(cis-diamminedichloroplatinum,CDDP)敏感性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外源p16基因的高水平表达显著抑制了胶质瘤U251细胞的生长,克隆形成率减少,肿瘤细胞发生了G1期阻滞,同时,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降低,化疗药物诱导的凋亡细胞数减少.结论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可抑制胶质瘤细胞恶性增殖,同时降低U251细胞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p16 基因转染后对顺铂诱导凋亡作用的抑制可能是其主要机制.

    作者:陈一招;徐如祥;张世忠;邹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68例分析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关系密切,本文就我科从1987年开展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以来以来,发现乳头旁憩室68例进行分析,以探讨胰胆疾病的关系.

    作者:李伟强;李畅;曹正吾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浅谈HIV/AIDS 的诊治体会

    我国艾滋病发病人数日益增长,研究我国艾滋病的现状,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对策,是控制本病的关键.为此,总结几年来临床收治病例,谈一下粗浅体会.

    作者:章廉;王宗发;冯筱榕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