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特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白博丽;杨良栋

关键词:磷酸西格列汀, 地特胰岛素, 糖尿病, 2型,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低血糖发生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2周治疗后FPG、2hPG、HbA1c、BMI均明显减低(P<0.01),FIns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有效,安全、简便易行.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PCI术后出血并发症45例处理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PCI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PCI患者中出现的45例出血并发症的患者为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选择45例无出血并发症的病例资料为对照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较高、体重较重以及基础血肌酐水平升高时患者在接受PCI手术以后出现出血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PCI手术患者要在术前做好风险评估的工作,PC患者年龄和体重以及肾功能情况确定差异性的治疗方案,手术进行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出现出血并发症要及时发现并尽快采取止血措施.总之,术后护理是PCI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PCI术后出血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王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推拿配合中药塌渍治疗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

    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征,是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致使神经、血管、脊髓等受损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属中医学“痹证、眩晕、颈筋急”等病证范畴,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更趋于年轻化,本病症状复杂,缠绵难愈.其并发或继发的颈源性疾病亦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本病多采用保守疗法,其中针灸疗法疗效显著.

    作者:刘健;龚治媛;刘景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院校医学生呼吸道管理带教的经验介绍

    探讨中医院校轮科学生在麻醉科学习呼吸道管理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宣教、观摩、模型演练、实体操作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心理上、理论上、实践上渡过了一个艰难的临床实习阶段,使其临床理念、实践技能上取得突破性进步.

    作者:王培宗;魏涧琦;黎玉辉;马武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莫沙必利和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BRG)的疗效.方法:病例均来源我院门诊144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72例,铝碳酸镁咀嚼服用1克,餐前1小时前服,3次/日,对照组72例,法莫替丁20mg口服,2次/日;两组同时给予莫沙必利5mg口服,3次/日.治疗4周后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莫沙必利是治疗BRG的可靠方案.

    作者:吉斯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96例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于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或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自我院骨科2010年-2012年收治的96例老年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死亡进行统计.结果:术后患者死亡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23例,占总数的24%.结论:通过正确评估患者耐手术风险的能力及手术可能造成的影响,积极调整患者的身体状况或者改变手术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

    作者:许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异物吸入致肺部感染26例临床分析

    2005年至2011年,本院儿科及五官科共治疗异物吸入致肺部感染26例,其中误诊支气管哮喘6例,毛细支气管炎3例,支气管炎5例,肺脓肿1例,肺炎11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6例,年龄5个月至10岁,其中3岁以下19例,男16例,女10例,农村患儿19例,城市患儿7例,于本院就诊前均与当地医院按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治疗3-5天不等,其中仅3例咳嗽喘息症状略缓解.入院后经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后而确诊为异物吸入.1.2 临床表现:26例均有咳嗽、喘息,其中呛咳病史8例,发热18例,呼吸音减低20例,肺部哮鸣音6例.

    作者:鲁学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干预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护理对象,对照组、实验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给氧、引流、叩击与雾化吸入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胸片改善程度与体温变化.结果:实验组胸片改善程度与体温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80%,对照组48.8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期间实施雾化吸入、给氧、引流及叩击等护理干预能缩短患儿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吴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0例老年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五项异常结果汇总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疾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分布类型及比率,定期给老年性疾病患者做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200患有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2型糖尿病、脑梗、老年痴呆症等老年性疾病患者,采用化学发光仪检测空腹血清中游离三典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典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果:200例老年性疾病患者中甲减或亚甲减42例(21%);检测结果不符合单纯甲亢或加减24例(12%),甲状腺功能正常性但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升高者134(67%).结论:在治疗老年性基础疾病的同时定期监测甲状腺的功能,不仅可以作为观察某些疾病病情、判断预后的非特异性指标,还可以早发现甲状腺疾病.

    作者:张从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社区家庭输液存在的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本人介绍该院社区门诊开展家庭输液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对策.主要护理问题有:安全系数比医院小;输液过程出现不良反应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无法统一规范工作流程;病人及家属缺乏医学知识;采取对策:强化护士法律意识;加强质量控制工作;健康教育细致准确;人性化服务送入家庭.认为不断改进存在问题才能保证病人的医疗需求及安全防范.

    作者:杨彦香;黄晓丽;林妹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噻托嗅铵粉雾剂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对噻托嗅铵粉雾剂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护理进行探析.方法:归纳整理2013年一整年在我院接受慢阻肺治疗的4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随机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均运用噻托嗅铵粉雾剂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外加临床护理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该病的认知率为86.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认知率分别为84.21%、63.16%.观察组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噻托嗅铵粉雾剂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能使症状更快的得到缓轻,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知程度.

    作者:孙志萍;解思毓;孙文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 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2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低分子肝素纳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DL、ESS等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3.87%,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益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治疗组76例手术后采用放、化疗辅助治疗与对照组76例手术后用中药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良率为90.79%;对照组优良率为73.6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治疗的情况下进行保乳手术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且能保持乳房良好的外形,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晚期癌症病人疼痛的评估及护理措施

    晚期癌症患者70%以上伴有疼痛,癌症疼痛通过有效措施是可以控制的.对癌症病人疼痛采取正确的评估,通过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健康宣教等措施,可以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齐锦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体会

    目的:对肿瘤患者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措施,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帮助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刺激,方法:总结11例肿瘤患者应用PICC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应用PICC对患者易出现穿刺前的精神紧张与焦虑、穿刺失败、穿刺部位渗血、导管送入困难、导管堵塞、断裂、导管性静脉炎等问题.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密观察患者的血管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等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熙;权渝;杨玉惠;金淑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饮食认知及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本文通过综述社区糖尿病患者饮食认知的现状及患者对饮食治疗的需求等,归纳了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对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指出符合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为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提供信息.

    作者:李明霞;黄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去铁胺治疗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性贫血患者输血依赖性铁过裁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为依赖输血血液病所致铁过裁患者应用去铁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01月~2012年 12月20例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输血依赖性铁过裁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选取同时期20例 CAA(再生障碍性贫血性贫血)输血依赖性铁过裁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去铁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输血依赖性铁过裁患者总反应率均为35.0%,毒副作用发生率均为10%,组间差异较小,认为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去铁胺是治疗输血依赖性铁过裁患者的有效药物,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宏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的护理及治疗的探讨

    探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采用优质护理及特殊药物治疗,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使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实施优质专科护理,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作者:胡四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脐带结扎方式的进展现状

    新生儿脐带结扎方式多样化,作者回顾了棉线结扎、气门芯结扎、脐带夹结扎及新型一次性脐带剪断器结扎法.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描述各种结扎方式的优缺点.方便临床使用,减少脱落时间,更能减少脐带感染率,是新生儿期待结扎方式不断进步的主要原因.

    作者:弋晶晶;李怡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综合康复联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联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膝关节患者采用综合康复联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后4周、半年对所有患者进行VAS评分、HSS评分.结果:治疗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降低、治疗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均增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随访半年疗效稳定.结论:综合康复联合小针刀松解术可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近期疗效明显,中远期疗效稳定.

    作者:廖德发;邝高艳;李昌柳;黄东挺;覃丽珍;黄大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硫酸奈替米星治疗大面积烧伤57例疗效观察

    目的:对硫酸奈替米星治疗大面积烧伤的疗效分析.方法:我们对大面积烧伤的(30%以上)的病人57例的治疗分析,其中32例应用硫酸奈替米星,其发生败血症及死亡率和未应用组进行比较.同时研究多种药物对烧伤常见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以及硫酸奈替米星对常见细菌的MIC50及MIC90的研究.结果:应用硫酸奈替米星对大面积烧伤的治疗发生败血症为4例,死亡率为0.而对照组发生率为8例,死亡为2例.同时硫酸奈替米星对烧伤创面常见细菌有很高的敏感性及治疗作用.其MIC较低,小抑菌浓度低.结论:硫酸奈替米星(尼泰欣)对治疗大面积烧伤及全身感染是安全的、广谱的、高效的抗菌素.

    作者:逯靖寰;罗家旭;张艳;刘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