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随机双盲试验评价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余传林;徐继红;徐伟;陈卫民;刘叔文;张嘉杰;吴曙光

关键词:卡维地洛, 拉贝洛尔,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试验
摘要:目的以拉贝洛尔(labetalol)为对照,研究卡维地洛(carvedilol)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将200名I~II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100例,拉贝洛尔组100例.两组病例分别用卡维地洛和拉贝洛尔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观察.卡维地洛的剂量为20~40 mg×2次/d,拉贝洛尔为50~100 mg×2次/d.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主要的不良反应均为头晕和嗜睡,但程度均轻微.结论 卡维地洛和拉贝洛尔的疗效及耐受程度相似,卡维地洛略好些,表明卡维地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蛇毒制剂治疗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近几年来,蛇毒制剂已广泛地应用于心脑血管、糖尿病、癌症等100多个病种及并发症的治疗,疗效尚佳,为临床各科医生所瞩目.本文综述其在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变及甲状腺核素显像分析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甲状腺影像学和甲状腺功能改变及其与病情活动相关性.方法 应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对46例患者进行甲状腺素水平及甲状腺抗体测定,应用放射性同位素99mTc过锝酸盐进行甲状腺静态显像分析.结果 TSH正常,TT3、FT3、TT4、FT4均数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58.7% SLE甲状腺面积减少、重量减轻,65.2%摄锝能力降低.结论 SLE患者普遍存在的甲状腺功能低下,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改变与SLE病情活动密切相关;SLE可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并存.

    作者:成晓茹;于娜沙;江一帆;唐志宏;彭武和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8岁.因头痛,左侧肢体乏力3个月入院.查体:精神反应差,缄默不语;两视乳头水肿,边缘模糊,两眼向右凝视,有水平震颤;左鼻唇沟变浅,鼓腮不能;右侧肢体肌腱反射活跃,左侧反射亢进,左侧上下肢肌张力增高,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Ⅱ级,右侧上下肢肌力正常,左Rabinski征(+);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白细胞8.2 G/L,淋巴细胞总数1.1 G/L,红细胞3.54 T/L.胸片报告无异常.B超:胰腺、子宫、肝、胆、脾、双肾、膀胱双侧附件均无异常;胸腹腔CT淋巴系统未见异常;全身骨骼ECT未见异常;头颅CT:右侧内囊外侧稍高密度,其后方大片不规则低密度影,中心有小圆形强化;左侧基底节区小片状低密度灶;CT增强:右基底节区高密度强化肿块5.5 cm×4.5 cm,CT值50~60 Hu,边界尚清楚,周围脑组织少许水肿,右侧侧脑室前角受压变窄,三脑室受压,中线轻度左偏,右侧颞顶叶尚可见5个直径为1 cm左右的类似强化病灶.术前诊断:怀疑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或转移瘤.手术以右岛叶入路右基底节肿瘤切除术,术中可见肿瘤呈灰红色,质软,边缘尚清楚,无包膜,周围血管丰富,瘤内血管不丰富,仅将右侧基底节区大一个病灶作次全切除(囊内切除),并去掉骨瓣.病理诊断:非何杰金氏弥漫性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术后给病人作X-刀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应用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

    作者:李光;彭玉平;漆松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经脾门静脉造影CT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检查方法-经脾门静脉造影CT(CTSP)在诊断原发性肝癌(PHC)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 为31例PHC患者行CTSP检查,描述PHC在CTSP图像上的表现,并与病理及其他影像对照,评价CTSP诊断PHC的价值.结果 31例PHC患者经CTSP检查,均清楚地显示了肝内肿瘤;CTSP显示肝内1 cm以上的占位病变,与手术检查结果一致,诊断优于普通增强CT,但对位于肝表面及肝门区1 cm以下的小结节诊断有困难.对31例患者,除少数有局部轻微胀痛,其他无不适,无脾脏破裂及腹腔出血情况.结论 CTSP是显示PHC的敏感方法;对肝内占位病变有鉴别作用;而且,CTSP应用也是安全的,在临床上可以选择应用.

    作者:张雪林;邱士军;王晓琪;赵修义;昌仁民;邹常敬;张英;罗永丽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应用PTCA导管制作大鼠颈总动脉新生内膜增殖模型

    应用PTCA导管建立了SD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模型,通过光镜、电镜及α-actin免疫组化证明用PTCA导管建立的大鼠颈总动脉新生内膜增殖模型与国外用2F Fogarty 导管制作的大鼠颈总动脉模型的一致性,满足了研究血管损伤反应和PTCA术后再狭窄的需要.

    作者:欧阳平;刘伊丽;许顶立;黄洪莲;侯玉清;王煊;戴云;李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成功抢救严重电击伤2例报告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24岁.1995年7月6日因全身多处被10 kV高压电击伤后肿痛4 h入院.诊断:28%电击伤(Ⅲ度25%,Ⅱ度3%).伤后12 d在翻身床上俯卧位时出现右股动脉上段破裂出血,立即压迫、钳夹止血,紧急输血,手术探查.因右下腹及右大腿中上段软组织均为Ⅲ度创面,股动脉广泛损伤,修复条件差,且修复后易再出现破裂、大出血,故放弃修复,在腹股沟韧带上方高位结扎.术后观察右下肢皮温略低于左下肢,感觉良好,毛细血管反应良好,肢体无坏死,活动正常.10月11日彩色B超检查示右侧股动脉缺如,侧支循环形成.其余创面经扩创、皮瓣移植、植皮后愈合.随访3年,右下肢功能良好,平地行走基本正常.

    作者:郑健生;方向东;郑庆亦;陈锦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应用多中心合成技术合成人乙酰胆碱酯酶的抗原多肽

    目的和方法利用多中心同步多肽合成技术合成人乙酰胆碱酯酶的574个抗原十肽,并且生物素化.结果电喷雾质谱支持合成肽的准确性.结论 多中心合成技术可以快速、同步合成高纯度及序列正确的多肽,是研究蛋白质和肽的一种重要工具.

    作者:张兴梅;刘刚;杨光彩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残角子宫妊娠并破裂1例报告

    患者,35岁,农民.既往正常分娩二胎.月经15 4-5/28-33LMP1999-03-27.1999年6月3日于当地卫生院行早孕人流术,刮出组织较少,嘱其半月后复查.1999年6月17日复诊,未发现异常.近3天腹痛.曾服用过中药,因腹痛加剧呈撕裂状,于1999年7月10日入院.

    作者:陈磊;张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电烧伤创面的治疗经验

    1 临床资料本组186例,男168例,女18例,年龄7~35岁;体表烧伤面积1%~28%,Ⅲ度1%~25%;全部为接触性电烧伤,电压220 V~100 Kv;手术时间为伤后1~7d;早期扩创后一期皮瓣或肌皮瓣修复115例,植皮168例;截肢27例;住院时间15~57 d,平均32d.

    作者:郑健生;方向东;郑庆亦;陈锦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剥夺睡眠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睡眠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向琼脂扩散法对20例军校学员进行了剥夺睡眠48 h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剥夺睡眠48 h后,T细胞亚群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的含量与剥夺睡眠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NK细胞值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 剥夺睡眠48 h对人体免疫功能有影响,睡眠与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裘宇容;洪军;杨春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ORION颈椎前路钢板系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22例报告

    目的防止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后植骨块脱落及增强植骨块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ORION颈椎前路钢板系统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22例,随访3~16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在术后3个月椎体间植骨融合全部达骨性愈合,未见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内固定牢靠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颈前路内固定方法.

    作者:靳安民;段力伟;周初松;张辉;何冰;何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临床隔离与消毒

    我科自1993年至1998年底共收治了9例AIDS,总结形成了一套隔离、消毒的具体措施,体会如下.

    作者:李海兰;刘玉梅;尹军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Brugada综合征的家系调查

    对2例心脏性猝死获救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及其家系中25个成员进行调查.结果除2例先证者外,家系中还有5例心电图具右束支传导阻滞伴STV1~V3抬高特征,支持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形遗传疾病,值得临床医生和心电图技师重视.

    作者:彭健;吴平生;许顶立;刘伊丽;贾满盈;张远慧;查道刚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被促衰老P8型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 3A对学习与记忆的影响

    目的探讨学习与记忆是否与细胞色素P450 3A(CYP3A)的活性变化有关.方法 本文用红霉素N-脱甲基酶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了SAM-R1和SAM-P8组被促衰老小鼠(SAM)在7、13、36及84周龄时其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 3A的活性变化.结果以SAM-R1组为对照,随着年龄增长,SAM-P8组中的CYP3A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CPY3A的活性随着年龄增长对学习与记忆有一定的影响.SAM-P8对研究有关人类衰老时记忆减退提供确实有效的动物模型.

    作者:刘卉;陈俊抛;平井圭一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急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进展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发病率高的疾病之一,模拟临床疾病,研制较为可靠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常用啮齿动物全脑和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种类、制作方法及特点,对系统研究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学改变,以及药物疗效、防治措施等,在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方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刘红梅;高天明;佟振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刺激鼠成骨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生长因子对鼠成骨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胎儿鼠成骨细胞,应用ACAS检测成骨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 PDGF可促进成骨细胞内Ca2+浓度的瞬时增加;PDGF与BMP、TGF-β联合应用对成骨细胞Ca2+浓度升高有协同作用;ACAS能准确测量胞内Ca2+浓度的动态变化.结论 PDGF可促进成骨细胞内Ca2+浓度的增加,且与BMP、TGF-β有协同效应.

    作者:李菊根;陈建庭;金大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快速扩张额部皮瓣全鼻再造术

    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快速扩张额部皮瓣法一期全鼻再造,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晋煌;司徒朴;熊明根;陈兵;梁刘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肺癌伴胸膜转移和癌性胸水的手术与敏感药物化疗

    目的报告原发性肺癌伴胸膜转移和癌性胸水的手术与敏感药物化疗效果及经验.方法 自1996年8月至1998年12月,采用胸膜全肺切除治疗原发性肺癌伴胸膜转移和癌性胸水病人18例,术后选择对肺癌标本敏感的化疗药物联合化疗4个周期.结果 1例右中央型肺癌病人因心功衰竭于术后18 d亡,其余17例癌性胸水消失,症状明显缓解;8例随访3~23个月仍生存,其余9例于术后5~18个月[平均 (12.3+4.2)个月]死亡.结论 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及胸膜后有助于消除胸水,缓解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胸痛、肺部感染症状,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为后续治疗创造了条件;术后应用敏感药物化疗,针对性强,效果好,毒副反应少.

    作者:邹小明;黄志勇;王武军;杨锡耀;杨洋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喜疗妥软膏治疗进行性指掌角皮症疗效观察

    我科门诊自1998年10~12月用喜疗妥(Hirudoid)软膏(德国路易大药厂生产)治疗18例进行性指掌角皮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邓燕;曾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凋亡细胞核DNA片段检测方法进展

    当今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一个热点之一是细胞凋亡.开展对细胞凋亡的研究,首先要解决是方法学问题.作者从凋亡细胞的特征性核DNA片段检测着手,阐述了多种凋亡细胞核DNA片段检测方法以及近年来的一些新进展.

    作者:谭晓华;姜泊;张亚历;周殿元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