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沛冠;谭文甫;谭光华;王蓓
目的:总结烟民肺部X线表现,探讨根据肺部X线表现推断被检者是否为烟民的可能性;提出“吸烟肺”概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对吸烟的危害进行重申和强调.方法:统计3年来有双肺纹理增强、肺野透光度减弱等肺部X线表现的健康体检客户1318人,详细询问吸烟史,查证烟民1256人,总结其肺部X线表现.结果:长期吸烟者肺部X线有较特征性表现,可定义为“吸烟肺”.根据肺部X线表现可判断被检者是否为烟民,准确率达95%以上.结论:X线诊断新名词“吸烟肺”的提出,可改变以往对烟民肺部X线表现漠视和无所适从的局面,引起医生和烟民的警醒,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滕树春;袁惠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在肿瘤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45例,除采用常规肿瘤治疗方法之外,还同时采取心理干预、运动疗法、营养指导、健康教育等综合康复措施.采用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综合康复治疗前后的患者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的各项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综合康复治疗前,患者的SAS评分为(54.7±8.2)分,SDS评分为(58.8±6.2)分;综合康复治疗后,患者的SAS评分为(48.9±6 7)分,SDS评分为(51.8±4 5)分.前后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经综合康复治疗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均明显改善,生存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梁宁震;陈强;陈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新生儿常见意外伤害及原因分析,提出防止新生儿意外伤害的护理对策,通过护理对策的实施降低新生儿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保障新生儿安全.
作者:许世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患者80例患者,一共有102颗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51颗牙).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为94.12%,对照组的修复成功率为76.47%,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显著(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是十分理想,不仅提高了修复的成功率,同时加强了外表的美观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朝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跟随科主任、诊疗组长查房新型服务模式在试点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主管医生汇报病史,对疑难、重点护理问题科主任、诊疗组长、护士长现场沟通,医护以不同的角度,对每位病人实施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案,保证治疗及时,护理措施到位.结果: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全面提升,患者科室满意度均提高.结论:责任护士随科主任、诊疗组长查房,建立了新型的医护合作模式,构建了和谐的医护关系,也激发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杨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ARF发病率明显增加,老年ARF一旦发生,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充分认识和掌握老年ARF的诱因和临床特征,对预防老年ARF的发生,改善老年ARF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1999--2010年间老年ARF5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51啦中男20例、女31例,平均年龄75.5岁(61-87岁).
作者:刘东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我院从2002年9月到2012年9月间5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用丝线(10#)内固定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1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25~68岁,平均42岁,左侧31例,右侧49例,其中双侧3例.根据Sander分型,本组均为移位骨折,即①骨折分离超过3mm,②关节面呈阶梯状超过2mm.均为粉碎性骨折;闭合性骨折71例,开放性骨折9例.1.2 手术方法在腰硬联合麻醉就绪后,在大腿上段用气囊止血带,术野常规消毒铺巾,驱血.取膝部纵行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筋膜层,显露髌骨.冲洗关节内积血,清理骨折创面,整复骨折并用复位钳或巾钳给以固定.
作者:金建平;李之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肝功能酶学异常和慢性肝病常见的原因,亦是我国愈来愈重要的慢性肝病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但目前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形成原因、诊断尚无统一的认识.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其相关因子的研究,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进展.本文概述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一些研究进展,以及胰岛素抵抗相关因子RBP4在NAFLD中的作用.
作者:徐慧;邓意志;钟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机磷中毒是指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抑制胆碱酯酶活力,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因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急性中毒发病时间与有机磷毒性大小、剂量及侵入途径有关.有机磷一般经皮肤吸收,在接触2-6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呼吸道吸入和口服中毒者,可在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症状.发病愈早,病情愈重.有机磷中毒是临床上常见急症,发病愈早,病情愈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作者:刘丽鑫;孙海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李氏疗法一共有两套疗法,一套是把死亡期往后拖延三个月,可以治疗各类绝症,一套是逼迫患者让他不敢死亡,可以治疗各类绝症,他们的特点一共有以下几点:对患者逼迫的程度从表面上看,逼迫疗法是纯粹的靠对患者施加压力来逼迫患者往后拖延死亡期的,并且对患者的逼迫程度达到了极点,所以认为只有使用这套疗法的患者才算是受到了逼迫,而拖延疗法好象是没有对患者施加压力,实际上这一类患者受到的压力与逼迫疗法是相同的,一面是他牵挂的事情都盼望了一生了,现在终于再有几天就能够成功了,另一方面是死亡在一步一步的往前逼近,而且死亡又是难以战胜的.
作者:李和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癌症治疗中化疗相关性腹泻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腹泻的程度因化疗的方案和患者的患癌类型有所差别,而产生相关性腹泻的几率高的化疗方案为含氟尿嘧啶类药物和依立替康联合治疗.本文将以益生菌的作用机制为重点,简要分析益生菌在防治相关性腹泻中的作用和临床现状.
作者:蒙康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院统计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医院制定工作计划的重要决策依据,同时也是医院各项医疗活动情况的重要体现,在医院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医院卫生统计工作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分析新时期医院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相关提供参考.
作者:曾玉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基层中医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基层中医院50名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分析.结果:基层中医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认知率达到49.4%,其中比率高的是医院感染控制责任归属知晓率,达到80.0%,比率低的是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管理知晓率,仅为12.0%.结论:研究表明,基层中医院医务人员缺少对医院感染知识认知能力,所以必须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学习,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认知能力.
作者:吴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极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然而在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同时,一种致命的“杀手”就悄悄地介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它就是人类传染病这个非常危险的“病魔“.本文就是针对当前时期下,我国传染病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大这个现状,运用举例以及按照传染病分类的方法提出了对我国传染病治疗方法的几点思考,后提出几点控制传染病发生以及传播的对策.
作者:刘劲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绿色通道模式下采用血管内介入灌注治疗急性脑梗死与传统的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在疗效方面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DSA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找到病变血管后,将微导管超选进入责任病灶血管,将小剂量尿激酶+生理盐水50ml分别以脉冲式注入动脉内,术后24小时观察其治疗效果.对照组给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绿色通道的建立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开展血管内灌注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同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
作者:周勇;李和永;侯春风;王大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AMI患者血清H-FABP的早期诊断意义及对治疗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病例选择2009年7月-2013年2月发病时间≤3h的AMI患者305例,并行CAG检查及药物治疗,根据入院时H-FABP分为阳性组215例及阴性组9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心功能和预后.评价其对治疗方法、预后评估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阳性组多支血管病变例数、心律失常发生及恶性心血管事件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TEMI比例和心功能Ⅳ级在阳性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是诊断和判断AMI患者预后的更灵敏的指标,可更早期诊断心肌损伤程度,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监护,积极介入治疗.
作者:高东美;徐伟;刘宇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性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N组)9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对照组(D组)84例不加,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和心电图ST段改善情况.结果:N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明显高于D组(91.7% vs 78.6%,P<0.05),显效率两组无差异(74.0% vs 71.4%,P>0.05);N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明显高于D组(92.7% vs 73.8%,P<0.05),显效率两组无差异(73.0%vs 70.0%,P>0.05).结论:脑心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段也基本恢复正常,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栗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卫生保健的要求不断增加,伴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理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为此2010年卫生部下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切入点,以此密切护患关系,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病人切实感受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史上的一项伟大变革,是护理发展史上的一个大跨越,它倡导人文精神,倡导科学护理,要求护士在夯实基础护理的同时履行职责,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相结合,护理管理和护理创新相结合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症状型聚焦超声术MRI引导下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症状型子宫肌瘤患者160例,采用MRI磁共振成像引导下进行超声聚焦手术,计算患者肌瘤的无灌注体积(NPV),并进行]周、3个月、6个月的随访,每次随访都对患者的子宫肌瘤的症状进行生活质量问卷的调查,对患者症状的严重度进行评分(SSS),并对临床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都获得成功,平均每例患者的NPV的百分比为62.88%,且经过随访,只有3例患者出现腹病的症状,但3天后自行恢复,且无其他并发症的产生,术后6个月的随访表示子宫肌瘤的消融量和改善程度成正比.患者平均的SSS程度降低率是70.6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引导下的聚焦超声手术治疗症状型子宫肌瘤患者具有安全性高、无创伤以及疗效确切等功效,值得临床上的推广.
作者:闫晶;杜敏娟;高佩刚;李晓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通过对止嗽散的反复应用,拟定了“加味止嗽散”治疗新旧咳嗽100例,疗程满意.某病程短者在1周以内,长者在56年之久,经治疗,痊愈85例,占85%;好转12例,12%;无效3例,3%;总有效率为97%.
作者:王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