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鑫;孙海华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结合临床治疗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控及康复效果.方法:选择小儿手足口病患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清热透疹汤(主要药物:甜地丁、板蓝根、射干、半枝莲、穿心莲等).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包括发热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措施.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P<0.01),退热时间及皮疹消失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综合护理结合临床治疗对小儿手足口病取得疗效显著,易于推广.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阴式指针诊对判定胎方位异常的重要性.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对180例初产妇在宫颈扩张3-4cm时行阴式指针来判定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宫颈情况,胎先露再低点及孕妇骨盆情况,来判断旋转时机.结果:180例中经旋转后转为枕前位顺利分娩142例,失败38例,旋转成功率为78.8%.成功与宫颈评分、胎儿大小、孕妇产道、产力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徒手宫颈内口旋转胎头方位可降低母体及新生儿危害是降低头位难产,经阴道旋转胎头是可行性的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内动力,是医院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医院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坚持用先进文化塑造人,可为医院的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对医院的生存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作者:孙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上肢手术的麻醉方法很多,近年来,我科对经典肌间沟臂丛麻醉进行改良,应用于上肢的手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开展的288例臂丛麻醉病人,年龄18至77岁,男176例,女112例,ASA Ⅰ~Ⅲ级,其中手部手术82例,手腕部手术85例,前臂手术73例,上臂手术36例,肩部手术12例.全部病例均无臂丛麻醉禁忌症.既往无精神疾患,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石开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8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计分析.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3.4%,万古霉素100%敏感,未发现耐药,MRSA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苯唑西林、青霉素均100%耐药,MRSA中利福平的敏感率39.8%.MSSA中左氧沙星、利福平、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MRSA与MS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应加强检测.
作者:彭桂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感染科护理职业安全因素分析感染科护士长的首要任务是维护感染科护士健康与安全,以确保护理的质量.现探讨感染科护士长在职业防护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魏玉春;李洪华;宋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13年我院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结果.结果:24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48例培养阳性,阳性率19.5%,共检出56株病原菌.阳性结果中,革兰阴性菌44株占78.6%,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28例(50.0%);革兰阳性菌8株占14.3%,以粪肠球菌(7.1%)为主;真菌4株,占7.14%.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粪肠球菌对红霉、高浓度庆大霉素及四环素耐药率较高;真菌的敏感度较好.结论:泌尿系结石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高.临床应针对常见的致病菌及耐药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同时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二重感染.
作者:毛新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分娩并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1例患者凝血功能障碍,7例患者软产道损伤,6例患者胎盘因素,36例患者子宫收缩乏力.全部50例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出血现象获得明显改善,终均康复出院.44例患者保留子宫,3例新生儿早产,2例新生儿转ICU治疗,12例新生儿Apgar评分不高于7分,6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2例新生儿早产,2例新生儿转ICU治疗,2例新生儿Apgar评分不高于7分,子宫切除组新生儿与子宫保留组新生儿早产率以及转ICU治疗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产后出血的引发因素进行了解和掌握,同时及时进行孕期宣教等预防措施,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能够使产后出血率得到有效降低,改善患者的存活质量.
作者:刘京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绿茶粉联合聚维酮碘治疗老年压疮的效果.方法:将42例Ⅱ度压疮、Ⅲ度压疮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应用绿茶粉联合聚维酮碘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处理.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绿茶粉联合聚维酮碘治疗老年患者压疮疗效显著,实用性强,方法简便、实惠,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宋玉波;王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我院从2002年9月到2012年9月间5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用丝线(10#)内固定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1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25~68岁,平均42岁,左侧31例,右侧49例,其中双侧3例.根据Sander分型,本组均为移位骨折,即①骨折分离超过3mm,②关节面呈阶梯状超过2mm.均为粉碎性骨折;闭合性骨折71例,开放性骨折9例.1.2 手术方法在腰硬联合麻醉就绪后,在大腿上段用气囊止血带,术野常规消毒铺巾,驱血.取膝部纵行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筋膜层,显露髌骨.冲洗关节内积血,清理骨折创面,整复骨折并用复位钳或巾钳给以固定.
作者:金建平;李之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类型,约占75%--80%,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肾缺血及肾毒性损害导致肾功能急骤进行性减而出现的临床综合症.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的氮质血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尿毒症的症状.1 ATN的诊断病因诊断:ATN分为急性肾缺血和急性肾毒性损害药物两大类.急性肾缺血是ATN的常见类型,它部分是由于肾前性因素持续性作用和发展造成较长时间肾缺血缺氧而引起ATN.
作者:刘东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探究排粪造影体位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在标准体位检查结束后,让患者取平时排便比较舒服的体位重新进行检查,将两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长期取蹲式排便的病人,采取上身前屈排便(蹲位)比标准体位下造影更利于显示会阴下降、直肠前壁粘膜脱垂和内套叠及内脏下垂和肠疝的征象,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采取患者更舒服的体位检查,有利于盆底松弛征象的显示.
作者:常树勋;张红军;吉强;王宝婷;王晓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医、护、技合作式疼痛控制小组对提高骨科临床护士疼痛管理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医、护、技合作模式成立疼痛控制小组,开展临床疼痛管理工作,评价疼痛管理实施前后护士对疼痛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调查患者、医生及康复师对护士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疼痛管理后护士疼痛知识知晓率(95 46%)显著高于实施前(13.64%,P<0.01);疼痛管理实施后患者、医生及康复师对护士疼痛管理能力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医、护、技合作式疼痛控制小组能有效提高骨科护士的疼痛知识掌握及疼痛管理能力.
作者:薛慧;李云;方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危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准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于高危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要尽量防止对患者的各种不良刺激,预防高血压,充分扩容,纠正心律失常等,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结果:及时控制了并发症,患者恢复顺利.结论:嗜铬细胞手术切除是唯一治疗方法,但对于高危患者危险性极大,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尤为重要.
作者:朱国英;宋清香;黄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针刺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临床疗效:有效率达到98%.方法:浮针配合针刺牵引治疗15天结果:治愈45例,好转4例,无效1例结论:浮针配合针刺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方云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病例24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处方为:口服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甲硝唑400 mg;口服2次/d,疗程2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均根据其不同的证候特征,辨证施治,给予相适应的中药汤剂内服.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74.19%,总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痊愈率为59.68%, 总有效率为73.39%,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比单纯用西药治疗的疗效更为确切.
作者:吴祥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克氏针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27例,均采用克氏针撬拔复位,经皮导入尖端折弯的克氏针固定.结果: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6 4个月,按Metaizeau[1]定标准:良好24例,较好3例.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无骨间背神经损伤、针眼感染、桡骨近端骨骺早闭、畸形形成及异位骨化形成.结论: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方法操作简单,患儿损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功能恢复.
作者:邱晗;杨兆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 FS)是儿科常见的急症,5岁以下儿童2~3%有热性惊厥史,在小儿各类惊厥中占30%,约有15~20%可转为癫痫.长时间的热性惊厥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重者影响智力发育,特别是对学习记忆有影响[1],甚至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就热性惊厥的相关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和传统护理服务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将6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和传统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阳性项目数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组的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明显少于传统护理服务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优质护理服务后总有效率96 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传统服务的总有效率86.7%,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检验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862例,并对患者肝功能在不同阶段的各项指标及肝组织病理性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组织炎症分级结果中,患者在1~2级分布多,共724例,占84.0%,2级以上者有122例,占18.4%,低于1级者仅有16例,占1.9%;纤维化分期结果中,同样患者多分布在1~2期,共577例,占66.9‰2期以上者有126例,占14.6%,1级以下者有159例,占18.4%.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的同时,ALT浓度随之增加,并在S2时达到大,之后逐渐降低,对于ALT在S1与S3、S2与S3、S4与其它备组的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同时AST浓度也随之增加,并在S3时达到大,组间差异为S2与S3、S4与其它各组时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的AST、ALT、γGT、ChE及TBA水平均可作为判断重型肝炎病变程度的可靠生化指标,ALP浓度不能作为无黄疸肝炎病情诊断的有效依据,AST/ALT水平对于重型肝炎的临床意义还需进一步考察.
作者:高静;张蓉;纪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