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50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赵冰菊

关键词:危重患者, 护理记录, 问题, 对策
摘要:目的:通过对150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改进方法及对策.方法:根据河南省《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机构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我院《护理病历评分标准》对150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进行终末质量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有效地提高了危重患者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进一步规范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结论:护理管理者要重视和加强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质控,注重专科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护理记录的书写与培训,以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低蛋白饮食的临床应用

    1 背景低蛋白饮食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由于大多医院临床低蛋白饮食中的淀粉仍仅使用麦淀粉,烹调方法局限,口味差,多数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有报道,对低蛋白饮食依从性好的患者仅为51%[1].本文对低蛋白饮食在临床的应用,尤其多种淀粉类食物在低蛋白饮食中的使用进行探讨,以达到改善低蛋白饮食医嘱的依从性,利于病人病情早日恢复.

    作者:许颖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会阴侧切的产妇80例,进行伤口感染的调查,并积极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发生伤口感染6例,发生率为7 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粒细胞缺乏、低蛋白血症等(P<0.05).经过积极的对症处理与护理干预后,都痊愈出院.结论: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多于产妇的自身状况有关,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产妇的康复.

    作者:尚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咽炎患者4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25例.治疗组给予自拟的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硼砂溶液含漱治疗,连续治疗1月为一个疗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3%和69.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度,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胡俊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尿酸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酸(UA)水平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总计260例糖尿病患者被纳入观察,根据有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将其分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组和非下肢动脉粥样硬化(B)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对下肢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和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别,A组血TC、LDL-C、UA值均高于B组(P<0 05).下肢动脉IMT与血UA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郭冠芬;张秀薇;麦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催产素给药途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途径应用催产素引产的效果.方法:分别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加微泵输液技术与传统的输液方法进行滴注催产素,对两组孕妇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堵管、皮下渗液、针头脱出、输液滴速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催产素引产过程中输液滴速的安全性对比、准确性对比、平均耗时对比均P<0.05,有显著差异,孕妇相关问题发生率比较P<0.05,亦有显著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加微泵输液技术在催产素引产及催产中的应用增加了安全性,准确性,极大地保护了护患双方,效果显著.

    作者:张丰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672例肺结核病人痰检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痰涂片镜检的阳性率情况,对比不同性质、不同时间采集的痰液标本的检出率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我中心就诊的6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持续咳痰、咳嗽三周以上,且胸透结果异常.每位患者留取3分痰液标本(夜间痰、晨痰、即刻痰).采用痰涂片镜检检验患者痰液标本.结果:1620例痰液标本中,1321例呈阴性,299例呈阳性,阳性率为18.46%.不同性状的痰液阳性率不同,脓性痰的阳性率大于血性痰,黏液痰及水样痰的阳性率(P<0 01).不同采集时间痰液的阳性率亦不同,晨痰>夜间痰>即时痰(P<0.05或者P<0.01).此外,增加视野有利于提高检验阳性率.结论:痰涂片镜检是结核病控制的重要举措,也是发现肺结核(传染性)的重要手段.注重标本质控,可有效提高临床痰检阳性概率.

    作者:李艺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影响.方法:将63例接受肺穿刺活检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采取肺穿刺活检术常规护理,干预组32例进行心理和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紧张、恐惧、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紧张、恐惧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P<0 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轻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欢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血与静脉血在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出率在统计学上的差异,为临床医师及时准确提供实验报告.方法:将200份新生儿脐带血标本与200份静脉血标本分为两组,按照新生儿溶血病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并记录结果.结果:脐带血阳性检出率为76%,静脉血阳性检出率为63%,经统计学分析,X2=3.986,P=0.046,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实验室结果提示脐带血阳性检出率高于静脉血阳性检出率,建议临床医师有必要进行脐血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早期发现患儿病情.

    作者:王新华;陈佳;杨庆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窒息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标准研究进展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定义为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其本质是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导致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和出现酸中毒.据统计数据显示.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在活产婴儿中为l‰~10‰[1],新生儿窒息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并可使血流重新分配以保证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而此时肾脏、胃肠道、皮肤等的灌注量相应下降,因而新生儿窒息后较易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 injury,AKI)[2].

    作者:孙兰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探讨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一种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从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严重的有可能发生血管、神经等系统或部位的慢性并发症以及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导致的致残率、致死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1].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推广和普及,使多种慢性病护理得以在社区或家居中进行,给社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糖尿病本身性质决定了护理的重要性,因此对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提出了较高要求.

    作者:王云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下肢溃疡的中医外治法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渐有了很大改善,但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压力,使得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不够重视,导致治疗后期后悔莫及.在下肢溃疡病发初期,下肢会受到一定的障碍,逐渐会变成间歇性跛行,但这样的症状并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等到出现剧烈痛疼时才会去医院检查就医,错过了好的治疗时机,导致下体缺血,足趾溃烂等状况.临床中下肢溃疡很是常见,常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创面日久不愈,修复缓慢.在治疗方面,下肢溃疡中医外治法得到了较好的成效,引起下肢溃疡的病因较复杂,总结多年的病理因素,可归纳为“腐”、“瘀”、“虚”三方面.很多长期久治不愈的患者逐渐放弃了治疗的机会,所以会出现癌变的现象,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文针对下肢溃疡的中医外治法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

    作者:曾云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外治综合疗法防治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对肛肠疾病术后换药镇痛的作用.方法:治疗组采用中医外治综合疗法(中药熏洗+类电针刺激+耳穴压豆),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曲马多.结果:治疗组的疼痛评分、疼痛时长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创面愈合时间缩短、肉芽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有效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并可以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徐丽;宋宇惠;师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妇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分娩[1].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产妇往往有一种不安的期待体验.分娩期是产妇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时期,往往对分娩有恐惧心理,焦虑、疲惫、缺乏信心或由于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如其他产妇的喊叫,对医院技术设施的担心,对婴儿性别、是否健康等顾虑都影响产妇的痛阈,成为分娩的不利因素,从而导致难产、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分娩期针对产妇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积极正确的心理护理,使其在临产时能够情绪稳定、精力充沛地顺利分娩,对保证母婴安全,大限度减少产后并发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秦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中的气道护理

    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措施,而使用呼吸机机期间对气道的护理是保证其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的环节,力求避免呼吸机造成医源性的肺组织损伤或其它机械通气相关合并症.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了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病人15例,抢救成功12例,死亡3例,成功率80%.现将护理体会探讨如下.

    作者:李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慢性咳嗽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临床诊断为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98例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29例(30%),鼻后滴漏综合征21例(21%),反复呼吸道感染19例(19%),支原体感染19例(19%),胃食管反流8例(8%).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支原体感染为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详细询问临床经过,必要的辅助检查,适当的诊断性治疗和观察回访是确定病因的主要方法.

    作者:柴灵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垂体后叶激素水平与血糖的关系分析50例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垂体后叶激素与血糖水平的关系,从而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的50例糖尿病患者,同时选取15例同龄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血糖水平以及血浆中垂体后叶激素(包括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的水平,分析糖尿病患者体内垂体后叶激素与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正常组的糖尿病患者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无显著差异(P>0 05),而轻度升高组和中、重度升高组糖尿病患者的抗利尿激素均有显著差异,明显较高(P<0.05),而轻度升高组的催产素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 05),而中、重度升高组的催产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升高,垂体后叶激素的水平亦升高,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水平时,垂体后叶激素水平也恢复正常,垂体后叶激素水平与血糖水平成正比例关系.

    作者:杨德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药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目的:探索在社区医疗中进行药学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药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促进合理用药的意义.方法:通过药师与患者交流和指导.结果:通过社区药学服务,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普及了用药知识,提高了患者的用药水平.结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起到很好促进作用.

    作者:孙立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需求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需求知识知晓率情况及焦虑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及健康获得观念、焦虑评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及健康获得观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实施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苏琳虹;李雪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

    《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2004年3月 15日由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联合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从院领导重视、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认识、广泛收集ADR资料和认真审核网上直报四个方面阐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

    作者:刘晓红;林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在妇产科护理中,对初产孕妇实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228例初产孕妇,按照住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为114例.对照组:对孕妇进行常规的孕期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为94.7%(108/114)明显高于对照组50.9%(58/114);此外,干预组在产后出血、剖宫产、产程、新生儿窒息、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对初产孕妇实施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初产孕妇的不良情绪,让其掌握相关的孕产知识,对自然分娩率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同时减少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的生命健康.

    作者:梁杰;李立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