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颖玲
目的:总结小儿重症肺炎的ICU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小儿重症肺炎治疗的患儿2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实施呼吸道、饮食以及发热和并发症等方面的ICU护理,总结小儿重症肺炎的ICU护理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的24例患儿中,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 4天,22例患者经治疗痊愈出院,剩余2例患儿因自身原因,转入其它科室接受治疗.结论在对小儿重症肺炎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ICU护理可提高治疗的效果,缩短患儿的治愈时间,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7月份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60例.对研究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五项陡标(体重、血糖,血压、血脂、血黏稠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药物疗效,使血糖检测处于稳定期,体重、血糖,血压、血脂、血黏稠度达标,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自我照顾,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
作者:杨碧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患儿男,6小时,因“哭闹不安五小时”于2013年6月30日就诊于我院.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以孕39周+6天于2013年6月29日18:15在本院妇产科自然娩出,产后患儿全身皮肤红润,呼吸不规则,哭声响亮,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可,羊水清,体重3300g,新生儿Apgar评分1分钟10分,5分钟10分,产科给予处理后,在产科病房母婴同室观察.
作者:徐天鹏;王晓丽;张宏山;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手术前后尿流动力学意义.方法:对110例BPH分别进行术前、术后的残余尿测定、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110例均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行BPH手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变,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梗阻得到解除,膀胱功能得到改善.不稳定性膀胱和低顺应性膀胱分别由术前的28例降至术后的12例,4例术前高顺应性膀胱术后无改善.结论:BPH患者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可明确有无BOO,了解膀胱顺应性和逼尿肌收缩功能及尿道动力,有利于临床鉴别诊断及估计预后.
作者:侯晓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出血时间持续2-18d,其中10例输血治疗,1例因止血困难行胃大部切除术.结论: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对已经并发溃疡出血的患者,有利于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进而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科室,它每天接纳着各种病情,各个年龄阶段的手术.手术对患者来说本来就是一种生理,心理创伤,让大多患者在手术感到恐惧,紧张,焦虑等每位患者对手术承受的心理压力存在着千万差别,所表现出的行为也就迥然不同.随着各种高科技医疗仪器设备的增多,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也与之增加.所以手术室护士除了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及随机应变的处理事件能力.加强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根本目的.
作者:杨琼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患者经合并低血钾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住院急性心梗患者168例,其中并发低血钾35例.分析低血钾发生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5例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1例发生室颤死亡,其余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护理人员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作者:陈梅;常雪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通过静脉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神经介入动脉导管进行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两种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0.62%,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3.1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运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进行溶栓治疗,手术时间短,治疗准确安全,可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张学君;于春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医院所不断追求的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方法.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QM)的理念和方法为医院质量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个医疗、护理、保健等环节,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是医疗机构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医院提高医疗水平,提升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每件,所以加强环节质量建设,提高相应管理水准,是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必备务件和前提.
作者:冯国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老年人慢性房颤抗凝疗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319例房颤者给予抗凝疗法(华法林组),120例阿司匹林组,32例对照组.对三组不良事件、生存质量和华法林应用情况进行观察,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华法林组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加强我区临床医护人员对维吾尔族老年人慢性房颤引起脑卒中的认识及正确使用华法林抗凝知识.
作者:杨玉艳;王静萍;王国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危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准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于高危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要尽量防止对患者的各种不良刺激,预防高血压,充分扩容,纠正心律失常等,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结果:及时控制了并发症,患者恢复顺利.结论:嗜铬细胞手术切除是唯一治疗方法,但对于高危患者危险性极大,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尤为重要.
作者:朱国英;宋清香;黄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四种眼眶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特征、CT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四种疾病的影像学征象和临床特征,对比三种诊断方式的价值,提升诊断准确率,指导评价预后和临床诊断.方法:收集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2年8月期间,经过手术治疗并且具备眼眶神经源性肿瘤完备资料的91例患者.统计眼眶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对全部病例展开超声检查.对比四种不同神经源性肿瘤CT征象特点.对照病例结果,比较CT诊断、临床诊断同病理诊断的相符率.结果:对比临床表现可知,上述四种疾病在眼部疼痛、向正前方突眼、眼底受压征、向前方突眼的pearson a检验中,其P值都要比0.05小,这表明上述四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具备统计学意义.对比CT表现可知,上述四种疾病的CT诊断准确率、钙化、边缘锐利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而眶颅交通、骨质受累的差异并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CT诊断的准确性要比超声和眼科临床的准确性更高.超声检查无创性且方便,能准确定位眼眶神经源性肿瘤,但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很低.现如今,眼科临床需结合CT和超声进行检查,以使诊断准确率提升,便于评价预后和指导手术.
作者:李明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PBL教学法在产房助产士带教中的应用价值.PBL教学法是目前国外医学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在产房助产士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并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课前充分的带教课件准备、课中循序渐进地采用PBL教学法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是提高带教质量的关键.
作者:罗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情况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220例频发室早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一日3次,每次2包(儿童据病情酌减),连续用药4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率,Q-T间期,P-R间期及大QTc的变化情况.若患者经过1周治疗,早搏未得到改善,则改用心律平,一日3次,每日150mg,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稳心颗粒可显著改善患者早搏症状,用药1周,总有效率为54.13%;连续治疗4周后,总有效达80.23%.此外,稳心颗粒对患者心率,Q-T间期及P-R间期等均无显著影响.治疗期间,仅有2例患者因过敏而停药,余者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应推广于临床.
作者:马移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康复住院患者跌倒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200例康复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跌倒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意识,降低了伤残等级.结论:通过对康复住院患者进行跌倒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意识、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效的预防了跌倒的发生.
作者:刘伟燕;戚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多原发癌又称重复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肝C)是指同一器官或系统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癌病灶.其中,又以其出现的时间不同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和异时性多原发癌(metachronous carcinoma,MC).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发病率较低,占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35%左右,但十二指肠占小肠总长度不到10%,十二指肠癌却占小肠癌的33%~48%[1].从这方面来讲,十二指肠较其余小肠更易发生癌,十二指肠作为第二原发癌的多原发癌则为少见.本院近期收治l例结肠、十二指肠同时性双原发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铁;韩亚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因灯盏花素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对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甚佳.
作者:杨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拔罐、推拿手法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方法:87例患足全部采用针刀结合拔罐、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2次后评价疗效.结果:87例中,痊愈74例,占85.06%;显效12例,占13.79%;好转1例,占1 15%;无效0例;愈显率为98.85%;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刀结合拔罐、推拿手法治疗足跟痛方法简单,患者痛苦小,见效快,是目前治疗足跟痛有效的方法.
作者:丰小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璧山县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2011年~2013年14名HIV确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阳性孕产妇,其中4名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阳性孕产妇引产,1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阳性孕产妇继续妊娠追踪随访管理,婴幼儿进行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和采取人工喂养措施.结果:6例阳性孕产妇的婴儿两次艾滋病早期诊断检测均为阴性,18个月查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呈阴性,确诊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他4例正在随访中.结论: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HIV母婴传播,规范化抗病毒药物治疗是HIV母婴阻断是否成功的关键可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效果.
作者:贺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前应用广泛的基因检测是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检测、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某些常见病的辅助诊断.疾病诊断是用基因检测技术检测引起遗传性疾病的突变基因.近年来令人非常兴奋的是预测性基因检测的开展.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在疾病发生前就发现疾病发生的风险,提早预防或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目前已经有多种疾病可以用基因检测的方法进行预测.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在进行基因检测的过程,保证基因结果的准确性的诸多因素中,采样的正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今年在我院进行基因检测预测疾病风险的人有60例,过程顺利,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牟小军;方健辉;霍敏婵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