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赵建明;法宪恩;黄真锋;孙园园

关键词:D-二聚体,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性冠脉综合症
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我院心外科2011年8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经CT主动脉造影(CTA)确诊为AAD的44例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及同期收治入院并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以作为对照,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AAD患者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ACS组(P<005),确诊为AAD的死亡病例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病例(P<0 05).结论:D-二聚体可以作为AAD与ACS鉴别的早期筛查指标,其水平的高低对AAD的分型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中的气道护理

    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措施,而使用呼吸机机期间对气道的护理是保证其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的环节,力求避免呼吸机造成医源性的肺组织损伤或其它机械通气相关合并症.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了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病人15例,抢救成功12例,死亡3例,成功率80%.现将护理体会探讨如下.

    作者:李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职护生对“内科护理学”厌倦心理原因分析

    “内科护理学”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七个系统,外加风湿性疾病、传染病等九个部分,涵盖51类疾病,内容多,任务重,中职护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着不同程度的厌恶心理.在本文中,笔者就中职护生对该学科存在的厌恶畏难心理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应景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组患者选自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4例,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要比对照组高,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 6%,对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整体护理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而且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徐彩风;张霞霞;孙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加强产前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1~2012.1之间的100例初产妇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产前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则在产前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32.0%,新生儿窒息率为4 0%;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58.0%,新生儿窒息率为10.0%,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对于自然分娩的顺应性,避免新生儿窒息等剖宫产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红波;李红;谢少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本院收治的74例BPD(L组)患者LTG治疗,给予74例D组患者碳酸锂治疗.结果:L组总有效率95 95%显著高于D组77.03%,经检验,x 2=6.37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PD患者采用LTG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轻.

    作者:王海艳;刘士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剂量吗啡联合地塞米松对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吗啡联合地塞米松在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75例ASAⅠ~Ⅱ级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各25例.其中A组(对照组)局麻药中不加用任何药,B组(地塞米松组)加用地塞米松10 mg,C组(地塞米松联合吗啡组),加用地塞米松10mg和吗啡2mg,术后观察患者组术后镇痛程度、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A、B、C组有效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9.3±2.0)h、(21.9±1.8)h、(36.0±1.9)h,B、C组术后镇痛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而C组术后痛时间又明显长于B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A组差占91%,一般占9%;B组差占80.2%,一般占13%,良占6.8%;C组差占23.5%,一般占10.4%,优良占66.1%.C组和A、B两组比较P<0 05,A、B两组比较P>0.05.A组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出现;B组出现恶心呕吐7例、皮肤瘙痒6例、呼吸抑制1例;c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皮肤瘙痒1例、呼吸抑制例.B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与A组比较P均<0.05;C组与A组比较P均>0.05.结论:使用小剂量吗啡联合地塞米松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可明显延长术后疼痛出现的时间,并使疼痛的程度明显降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杨仁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门诊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输液30例,治疗组中药保留灌肠30例.2组患者都经妇科检查和妇科超声确诊为慢性盆腔炎,对2组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结果: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疗程短、见效好、同时减少复发率.

    作者:王智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自体血回输在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自体回输血不仅可以节约血源,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反应.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3年8月343例髋关节手术患者术中自体回输血的应用效果和护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343例平均回输血680ml,无一例出现输血反应和其它并发症.结论:自体回输血在髋关节手术中使用方便安全,节约了资源,避免了异体输血引发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作者:黄瑞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肛周脓肿手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手术后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0例肛周脓肿患者术后采用精心的换药及护理方法,做好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尿储留护理、饮食护理、正确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本组病例均临床治愈.随访8-10个月,无再发脓肿和形成内瘘口,全部一次性治愈效果满意.结论:肛周脓肿切开术后患者通过精心的护理,缩短了疗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也是优质护理的发展方向.

    作者:冯树凡;史月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后皮肤反应护理研究进展

    阐述了乳腺癌术后放疗的现状,介绍了皮肤反应的分度,归纳了放疗后皮肤反应的护理措施,以期从各方面为患者在临床上预防和治疗放疗引起的皮肤反应提供信息,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放疗治疗.

    作者:姜秋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上颌窦提升植骨术种植治疗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对种植体植入前进行上颌窦提升植骨术不同的方法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间收治的48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1例行上颌窦外提升术患者,植入15枚种植体,1例患者发生种植体进行性骨吸收,1例患者发生种植体松动,无感染和炎症发生,X线片检查未发现种植体周围阴影,种植体提升高度为3.4~6.9mm,平均提升5.6mm.37例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患者,植入42枚种植体,术后均未发生种植体松动、感染以及炎症,X线片检查未发现种植体周围阴影,种植体提升高度为3.7~7.2mm,平均提升5.8mm.结论:上颌窦提升植骨术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均有效可靠,同期种植疗效显著,成功率高,且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朋显扩了种植修复在上颌后牙运用的适应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房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层级管理在妇产科病房中的研究应用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妇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实施层级管理后各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行层级管理后会阴三度裂伤为零,切口感染率、一般差错率下降,护患关系改善.结论:层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郭瑞兰;王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羊膜移植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72例(108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小梁切除术组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组,由同一位医师完成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眼压、前房、功能性滤过泡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6.3%,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为77.8%,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方面的差异性不大,但是治疗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羊膜在青光眼手术中使用,可以提高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率,降低滤过瘢痕,还可以对手术成功率进行有效提高.

    作者:肖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13年地区性产妇基本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横断面调查研究2013年6月1日分娩的产妇,了解产妇年龄、胎次、产次、分娩方式及所生儿童体重等基本情况.方法:本地区所有从事接产服务的工作单位将本单位2013年6月1日分娩的产妇年龄、胎次、产次、分娩方式及所生儿童体重等情况登记上报,数据通过Excel软件、Epidata3.0软件和卡方检验计算器V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淮安市2013年6月1日分娩的产妇158人,产妇平均年龄26岁,其中年龄小的18岁,大的41岁;平均胎次2次,胎次多的8次,平均产次1次,产次多的4次.分娩方式为剖宫产93例,自然分娩63例,水中分娩1例,阴道助产1例.分娩活产159人(双胎1例),出生体重平均3424g,轻1850g(双胎之一),重5000g,巨大儿共18例,占11.32%.结论:通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龄产妇高危因素比35岁以下产妇多.高龄初产妇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巨大儿危险因素包括孕周、新生儿性别等.

    作者:杨慧;朱晓琴;姜璐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在临死的时候逼迫着患者让他不敢死亡能治疗各类绝症

    在患者临死的时候,把他与她目前所拥有的事物,例如家庭成员、财富、事业或者是物品等等,他比较重视的东西捆绑在一起,如果患者死亡了,他所重视的事物,就会引起毁灭,从而逼迫患者让他不敢死亡,只能去与死亡对抗,直到全愈为止.人类大的特点就是贪心不足,每个人都想长生不老,当他发现这一条无法做到的时候,就会退而求其次,就是在临死的时候把他的名字,成绩或者是基因,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这时候,他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视的东西,这时候就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希望他死了以后,别人能通过这件东西想起他这个人,这样这件东西就成了他生命的替代品.

    作者:李和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原因与改善探讨

    本文主要探讨了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误诊与减少误诊的改善措施.通过收集近几年在我院治疗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中13例误诊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5例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例误诊为颈部淋巴结炎,3例误诊为甲亢,1例误诊为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1例误诊为风温免疫病.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进行合理必要的辅助检查是减少误诊发生的关键.

    作者:宋艳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眼病的筛查和护理

    据报道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的新生儿出生,就新生儿眼病问题来说,全世界150万盲童中,三分之二在发展中国家,30%~72%的儿童盲是可避免的[1].由于幼儿视觉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大脑视中枢的适当发育需要来自双眼的相同视刺激,倘若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双眼因某些疾病不能为发育中的大脑视中枢提供清晰影像,一旦错过了佳矫治时机,就有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力障碍.所以新生儿期的眼病筛查十分有必要.其目的是治愈新生儿的眼病,提高视力.我院眼科自2010年9月开展新生儿眼部筛查,截止2013年9月共筛查新生儿22086人.3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新生儿眼病筛查,是一项临床性和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医生和护士配合完成.现将新生儿眼病的筛查和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娄雪彩;裴玉喜;刘若琼;李慧丽;付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责任护士跟随科主任、诊疗组长查房在试点病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跟随科主任、诊疗组长查房新型服务模式在试点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主管医生汇报病史,对疑难、重点护理问题科主任、诊疗组长、护士长现场沟通,医护以不同的角度,对每位病人实施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案,保证治疗及时,护理措施到位.结果: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全面提升,患者科室满意度均提高.结论:责任护士随科主任、诊疗组长查房,建立了新型的医护合作模式,构建了和谐的医护关系,也激发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杨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消化性溃疡患者27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三组,A1组(88例)、A2组(88例)与A3组(94例).针对A1组患者主要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针对A2组患者主要采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针对A3组患者主要选择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效果表现以及用药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个方面,采用三种方法完成治疗后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 05).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3种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终临床治疗效果没有表现明显差异,效果均确切.但是采用泮托拉唑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具有更亮的安全性,并且针对联用药物也不会产生任何严重的影响,临床应用意义更加显著.

    作者:张念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在消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在消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探讨人文关怀如何应用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方法:根据医院消化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建立具有人文关怀特色的护理团队,通过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方案,使消化科护理工作更具规范化、系统化.选用消化科护理人员36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人文关怀,对照组实施正常护理工作.由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组长,组长的任务是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时刻站在病人的角度上观察问题,为病人排忧解难,并不参与日常治疗工作.结果:对照组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意识明显增强了,其护理的病人满意度很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关系非常融洽.结论:人文关怀对消化科护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意义,强化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不仅能够提升医院的医护人员素质,还能提高医院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作者:刘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