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粘附分子CD44v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罗淑桂;李英勇

关键词:细胞粘附分子, 宫颈癌
摘要:目的:了解粘附分子CD44v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CD44v6在69例宫颈癌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的CD44v6呈阴性表达.69例宫颈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68.1%(47/69).CD44v6的阳性表达在不同的病灶大小、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在不同的病理类型及年龄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V6可能在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望作为反映宫颈癌恶性潜能的新指标.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耻骨上膀胱内前列腺摘除术68例

    目的:总结耻骨上膀胱内前列腺摘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对68例行耻骨上膀胱内前列腺摘除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术后5~7 d可拔除尿管并能自行解小便;3例术后8~10 d拔除尿管,其中发生尿瘘、尿失禁各1例.无术后大出血、血块堵塞膀胱、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加强术前术后处理,改良术中止血操作,耻骨上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仍为简单、安全、经济的开放手术术式.

    作者:周建华;林堤业;邱旻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肺水肿形成前后血浆TNF-α与ET-1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肺水肿形成前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皮素(ET-1)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2例重度AOPP患者发生肺水肿前、肺水肿发生时和肺水肿控制后血浆TNF-α与ET-1的含量,并与20例健康体查者(对照组)血浆TNF-α与ET-1的水平作对比.结果:重度AOPP患者发生肺水肿前、肺水肿发生时和肺水肿控制后血浆TNF-α与ET-1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肺水肿发生时升高为显著(P<0.01);肺水肿发生时的血浆TNF-α、ET-1水平高于肺水肿前、肺水肿控制后的TNF-α、ET-1水平(P<0.05~0.01),但肺水肿发生前的ET-1与肺水肿控制后的ET-1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重度AOPP患者发生肺水肿时血浆TNF-α与ET-1的水平均升高,两者可能参与了AOPP致肺水肿的病理过程.

    作者:彭晓东;孙杰;王立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抚触子宫促使胎盘剥离对减少术中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抚触子宫促使胎盘剥离对减少剖宫手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132例(观察组)接受剖宫产的孕妇在胎儿取出后采用抚触子宫的方法促胎盘剥离,另120例(对照组)剖宫产孕妇无接受抚触子宫处理,测定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子宫大小及硬度、第二产程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19.0±42.0)mL及(352.0±92.0)mL;术后24h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减少量分别为(1.1±0.6)g/L及(2.3±0.9)g/L;子宫大小(官底至耻骨联合上缘距离)分别为(17.2±1.2)cm及(18.9±4.3)cm;第二产程分别为(0.4±0.2)min及(3.1±0.9)min.两组的各项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抚触子宫促使胎盘剥高可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徐婉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喜炎平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 流行性腮腺炎72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静滴喜炎平10 mg/(kg*d) 4~8 d;对照组以病毒唑联合干扰素治疗,病毒唑剂量为10 mg/(kg*d),静滴,干扰素剂量为5万u/(kg·d),皮下注射,两药均用4~8 d.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Hc=7.4937,P<0.01).治疗后退热时间治疗组为(1.5±1.0)d,对照组为(4.4±1.6)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腮腺肿大消失时间治疗组为(2.0±1.4)d,对照组为(3.7±2.0)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喜炎平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明显优于以病毒唑联合干扰素治疗,退热及腮腺肿大消退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拟前列通饮联合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前列通饮联合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8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自拟前列通饮联合针刺治疗组(43例)与口服前列康片和环丙沙星对照组(42例),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c=8.588,P<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7.351,P<0.01).结论:自拟前列通饮联合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较好,疗程较短,复发率较低,是较理想的疗法组合.

    作者:蔡恒;杨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40例CT诊断的体会

    目的:分析40例子宫肌瘤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B超、CT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子宫形态改变、增大及肿块影,肿块密度可以分为等密度(60.3%)、高密度(16.2%)、低密度(14.7%)或混杂密度(8.8%),增强扫描能更好地显示肿瘤内的变性及其边缘.结论:CT是诊断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是B超检查子宫肌瘤的重要补充.

    作者:周仲佑;罗泽斌;刁胜林;陈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环境及心理因素对肝病患者睡眠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肝病患者睡眠的有关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减少失眠的护理措施.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睡眠情况调查表对住院2周内的肝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8%,影响因素以环境改变及心理因素为明显(P<0.01),失眠症状以入睡困难及不能熟睡较常见.结论:对慢性肝病应注意做好心理疏导,并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陈锦秀;文康梅;吴琼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人工晶体眼和无晶体眼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比较

    目的:观察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和单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配戴眼镜的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方法: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6个月,观察73例单眼单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配戴眼镜患者(Ⅰ组)和76例单眼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Ⅱ组)的眼部情况,使用生存质量调查量表记录分值.结果: 术前生存质量总分值和各指标分值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值和各指标分值都得到提高,与术前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质量总分值以及各指标的分值, Ⅱ组均高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效果好于单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配戴眼镜者.

    作者:方林彬;闫亦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重度低肺功能患者肺切除术后的早期肺功能改变

    目的:探讨中重度低肺功能患者肺切除术后早期的肺功能改变,为术前选择患者和围手术期处理提供参考.方法:测定58例接受肺切除术的中重度低肺功能患者的术前、术后肺功能和动脉搏血气分析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月各项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分数(FEV1%)、血氧分压(PaO2)三项指标明显好转(P<0.05或0.01);肺活量分数(VC%)、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数中重度低肺功能患者对肺切除术有潜在的代偿基础,正确的术前评价和适当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韬;吴全忠;梁葳;黄健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392例烧伤创面感染的菌谱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烧伤创面感染的病原菌菌谱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法国ATB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鉴定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结果:392例876份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株684株,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5株,28.51%)居首位,铜绿假单胞菌(160株,23.39%)和不动杆菌(133株,19.44%)分别居第二和第三位.19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程度低(耐药率为0),其次是利福平(耐药率为13.85%),对青霉素的耐药程度高(耐药率为98.97%),对其他常用抗生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细菌的耐药性日渐严重,随时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正确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是控制感染和延缓细菌耐药的关键.

    作者:熊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28例

    目的:观察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方法:28例脑动脉瘤经股动脉穿刺,在徽导管引导下于脑动脉瘤瘤腔内置入GDC栓塞脑动脉瘤.结果:26例治愈,1例末愈,1例死亡.结论:GDC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疗效好,恢复快.

    作者:张乃崇;赖廷海;李成林;钟景灿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红花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40例,用复方丹参24 g于5%葡萄500 mL中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21 d.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呈下降趋势,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黎宏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AO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8例

    目的:总结AO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随访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AO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随访,时间0.5~3 a,48例均骨性愈合,1例空心螺帽滑脱并螺钉松动外滑,2例发生髋内翻和钉切割.结论:应用AO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滑动加压作用,使固定牢靠,骨折愈合迅速,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作者:吴任荣;余卫党;唐国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兰索拉唑四联短程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 )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安全性,比较兰索拉唑四联疗法与法莫替丁四联疗法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副作用发生率.方法:82例经胃镜证实Hp 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兰索拉唑组(治疗组)和法莫替丁组(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兰索拉唑30mg 每天1次×2周,瑞贝克80mg每天2次×1周,阿莫西林0.5 g每天2次×1周,胶体果胶100mg每天3次×1周;对照组用药:法莫替丁20mg每天2次×2周代替兰索拉唑,余用药相同.停药1月后复查胃镜及复测Hp,观察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溃疡愈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92.1%、71.4%,Hp根除率为90.0%、71.4%,副作用发生率为22.5%、27.1%.两组之间比较,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 而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兰索拉唑四联短程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愈合率、Hp根除率较高,副作用不大,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傅嘉梅;王菊岩;刘舒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4623名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筛查及确诊患儿的治疗

    目的:加深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筛查意义的理解,做好甲低患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4623名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甲低筛查,新生儿出生后72h采足跟血,用荧光酶免法定量检测血中的促甲状腺素的水平,初筛阳性患儿进而通过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中T3、T4、TSH的水平确诊甲低患儿.结果:24623名新生儿中,确诊甲低10例,发病率为1:2462.24623名新生儿中东莞籍新生儿13038名,确诊甲低患儿只有3例,发病率为1:4346;而筛查外地籍新生儿11585名,确诊甲低患儿7名,发病率为1:1655.10名确诊患儿给以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血中TSH水平逐渐降至正常,体格检查及智测与正常新生儿无异,目前还在进一步随访观察中.结论:积极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甲低的筛查,可做到尽早诊断及早治疗,防止先天性甲低弱智儿的出现.

    作者:张玉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3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乌拉地尔治疗组27例,酚妥拉明对照组26例.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2例,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9、10、8例)(Hc=5.106,P<0.05).两组疗后心率均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乌拉地尔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世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Seinsheimer分型V型)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38例(Seinsheimer分型V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4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35例,占92.1%.结论: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病人术后可早期功能活动等优点.

    作者:彭锦晖;麦伟;陈智;颜志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二孔法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21例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二孔法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经验.方法:对腹腔镜辅助二孔法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发病时间小于60 h的病例,根据阑尾近端的位置选择所垂直对应的腹壁作切口,阑尾提出腹壁外后行阑尾切除术,创口只作皮下缝合.结论:腹腔镜辅助二孔法阑尾切除术在化脓性阑尾炎手术中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创口感染的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黄擎雄;冯平;曾海锋;彭玉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插管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的感染因素,寻求正确的护理措施.方法:对病种、插管时操作、导管保留时间、导管用药次数、营养药的使用、化疗周期、抗生素的使用、血象及插管后护理9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插管时无菌操作,导管用药次数、化疗周期、血象及插管后护理与导管感染密切相关(P<0.05).结论:经多因素分析化疗周期、血象、插管时的无菌操作、导管用药次数、插管后的护理是影响化疗病人导管感染的主要因素.

    作者:岳利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做好医院药品采购和药库管理工作的体会

    目的:总结做好医院药品采购和药库管理的经验.方法:通过集中招标和采用电子采购、管理系统对药品采购和药库进行管理.结果与结论:做好药品采购和药库管理,可保证药品质量和降低药品损耗,提高医院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作者:唐春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