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招琴
目的:寻求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较佳方法.方法:重度宫颈糜烂156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α-干扰素栓、波姆红外光、波姆红外光配合α-干扰素栓治疗,观察疗效和副反应.结果:α-干扰素栓组一疗程治愈率为0,总有效率76.0%,副反应极少,无阴道排液和脱痂出血现象;波姆红外光治疗组一次性治愈率为90.4%,总有效率100.0%,术后阴道排液量较多、时间较长,脱痂出血量较多;波姆红外光配合α-干扰素栓治疗组一次性治愈率为94.4%,总有效率100.0%,术后阴道排液量较少、时间较短,脱痂出血量减少、时间较短.结论:波姆红外光配合α- 干扰素栓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疗效较好,阴道排液量较少、时间较短,脱痂出血量较少、时间较短,为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较佳方法.
作者:姚招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CT的广泛应用,脑外伤后脑梗死的病例报道日益增多,但外伤后脑疝合并脑梗死的报道不多.我院1996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颅脑损伤、脑疝术后早期合并脑梗死11例,为交流治疗经验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聂郁林;曹乐胜;蒋争鸣;邹世才;姚力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儿童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后房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2例(26眼)儿童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2月,了解手术时机选择、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结果:检查合作者双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其中13眼≥0.3(59.1%),1例矫正视力1.2,单眼0.05~0.3(36.4%),1眼仅有光感,光定位欠佳(5%).结论: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儿童矫正无晶体眼可行的方法.
作者:郭沃文;李志兵;源静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制备电解质口服粉并观察其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采用滴定分析法测定散剂中3种药物的含量,并对2000例患者进行清洁肠道的效果观察.结果: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清洁肠道效果良好.结论:电解质口服粉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口服肠道清洁剂.
作者:黎奔;曾荣仕;王菊岩;吴雪梅;陈华萍;杨晓军;陈立军;吴康英;傅嘉梅;刘舒颖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及早发现羊水过少,采用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改善围产儿预后.方法:采用B超羊水指数作为监测羊水量的指标.结果:羊水过少多发生在妊娠40~46周间,占66.2%,其中合并高危因素者42例,16例出现胎儿宫内窘迫,低评分4例,无1例围产儿死亡;其中剖宫产分娩60例,占88.2%(60/68);用B超羊水指数作为监测羊水量的指标,其符合率达94.1%(64/68).结论:B超可作为及早发现羊水过少的可靠方法,适时剖宫产结束分娩能显著改善围产儿预后.
作者:周丽萍;李宝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90.0±256.0) mg/L vs(61.0±7.3) mg/L,t=5.65 P<0.001];12例完全缓解者缓解后血清IL-6水平较缓解前明显降低[(80.2±10.0) mg/L vs(310.6±45.0) mg/L,t=17.27 P<0.001].结论: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IL-6水平的变化,可以判断病情及治疗效果.
作者:陈永振;林斌;汤斌;陈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种适应性广、疗效佳的治疗牙列缺失或牙齿形态异常伴牙列不齐者的手段.方法:采用固定正畸与前牙烤瓷修复联合治疗32例.结果与结论:32例患者经正畸治疗后,咬合关系更佳,而且牙齿排列整齐;进行固定烤瓷冠(桥)修复,可更好地恢复前牙外观及全牙列的咀嚼功能.
作者:莫如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76例CCC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A组(0-3岁)、B组(4-14岁)作比较分析.结果:(1)临床表现:A组的黄疸、白陶土大便明显高于B组(P<0.05),腹痛以B组为多(P<0.05),腹部包块、发热则两组无明显差别;两组三联征仅占13.2%.(2)肝硬化率:A组为50%,B组为17.4%,差异有显著性(P<0.05).(3)误诊率:A组(40.0%)明显高于B组(13.0%)(P<0.05).结论:掌握婴幼儿CCC的临床特点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误诊率及肝损害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曾海锋;张明;黄擎雄;冯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患者采用经尿道列腺电切术(TURP)配用汽化切割电极汽化切除前列腺.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60~90 min,术中不用输血,术后留置导尿管5~6 d.全部病人拔除导尿管后能自主排尿,未发生TURP综合症.结论:TVP是可靠的、更安全的TURP改良方法.
作者:谭锦楼;潘耀权;李建提;庄骏;司徒灿;张荣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虽然单手面积仅占体表面积的2.5%,但其结构精细,深度烧伤后常遗留畸形及功能障碍.手掌电烧伤如处理不当,会明显影响手掌外观及功能.本文是报道1例手掌电烧伤行左上臂带蒂皮瓣移植重建右手掌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小关节内缘进路行颈硬膜外腔侧腔注射药物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随机的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分别用颈硬膜外腔侧腔注射药物(治疗组,n=30)和颈椎棘旁注射药物(对照组n=30)进行治疗对照.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经颈椎小关节内缘进路行颈硬膜外腔侧注射药物,穿刺易掌握、成功率高,疗效显著.
作者:杨英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重症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重症脑出血138例分别按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入院时GCS评分、是否有中枢性高热、脑疝、是否合并肺部感染以及是否应用激素治疗分组,对各组上消化道出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38例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56例,其出血率与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GCS评分、中枢性高热、脑疝、肺部感染有关.结论:在重症脑出血的治疗中要重视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特别是对脑出血量大于50 mL、有中枢性高热及脑疝的重症脑出血患者.
作者:朱海清;叶斌主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入院时发病时间不超过48 h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随机选出48例为治疗组,再从入院时发病时间超过48 h者中随机选出49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即按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规给予降低颅内压、止血、应用激素,抗生素以及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给予尼莫地平60 mg,每4小时1次,疗程为3周.3周后比较两组病例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情况.结果: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对照组为12.5%,治疗组为3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发病时间不超过48h)应用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显著.
作者:成益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性感染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SIRS的认识水平.方法:按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危重医学学会(ACCP/SCCM)的SIRS诊断标准分析感染性SIRS 3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感染性SIRS 367例中符合2项标准者144例,符合3项标准者135例,3项以上者93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93例,死亡63例;随着符合SIRS标准的项数增加,并发功能障碍的脏器增多,病死率升高.88.2%MODS患者表现为双相迟发型发病过程.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SIRS的病死率高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SIRS;糖发质激素治疗不能降低SIRS的病死率,感染菌对泰能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临床医生必须重视SIRS、MODS的诊治及预防.
作者:梁建华;彭智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分娩末期持续性枕横位行带单叶产钳回转胎头术的方法及适应证以及此方法与常规产钳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实验组(n=76)为持续性枕横位带单叶产钳回转胎头术行产钳分娩,对照组(n=80)则常规产钳分娩对两组的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产钳成功率,母体产道损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损伤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比对照组造成新生儿的损伤明显减少.结论:分娩末期持续性枕横位并不是完全不适合产钳助产,只要带单叶产钳能够正确回转胎头成枕直位,它同样与常规产钳助产一样,可以在争取时间,快速结束分娩起到良好作用,对母婴的损害则无明显的利害关系.
作者:钟培根;张凤兰;苏小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0例并以20例正常人作对照,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cTnT,用速率法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和血清门冬氨酸基移换酶(AST),2周后复检以上项目.结果:30例患儿血清cTnT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治疗2周后cTnT浓度明显下降(P<0.01);血清cTnT与心肌酶谱比较,其阳性率增高也具显著性,且持续时间长.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的cTnT有显著升高,其检出率也明显高于CK-MB、LDH等酶类,且诊断窗口时间也长.
作者:吴柱国;孟琼;彭涛;陈铭珍;蔡康荣;黄日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特殊烧伤部位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8例女性头部与会阴部烧伤患者的年龄、烧伤面积等进行统计分析与施护研究.结果与结论:烧伤部位深浅程度与护理要求有密切关系;施护应根据患者烧伤部位的不同和病情各期的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护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陈忠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外耳外鼻湿疹的疗效.方法:外耳外鼻患者77例,随机分为二组,即中医组41例,采用中药解毒利湿饮治疗9天,每天一剂,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结果与结论:中药组41例,治愈29例,好转11例,未愈1例;对照组36例,治愈18例,好转12例,未愈6例(P>0.05).解毒利湿饮治疗外耳外鼻湿疹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连宇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MI 82例,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应用恒速泵静脉注射小剂量肝素(750 U/h),持续48 h后,予速避凝0.4 mL于腹壁皮下注射,1次/12 h,持续5~7 d,注射小剂量肝素的同时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持续3 d;对照组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持续3 d.结果:治疗组住院期间的心性死亡、并发症(急性心梗后再梗死、心律失常、泵衰)较少(P<0.05);治疗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至对照的1.5~2.5倍(P<0.01),出血情况少;治疗组无1例出现过敏反应及血小板明显减少.结论:普通肝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治疗AMI,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陈海坚;颜景信;罗建文;朱秀龙;邓红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在间歇性血液滤过(IHF)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血液净化技术.1977年Kramer等首次将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应用于临床,近10 a随着CRRT技术的成熟及对疾病认识的深入,CRRT已广泛用于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的救治,被学者们认为是近年来急救医学治疗中重要的进展之一.目前已明确重症ARF应首选CRRT治疗[1],但对于当前危重病医学的大挑战MODS而论,CRRT的应用价值尚有争议.本文对CRRT在MODS的应用作一阐述.
作者:谢江霞;张顺遂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