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华;陈赞雄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比较.方法:31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米索前列醇组(米索组)162例,在胎头着冠后立刻给予口服米索600 μg,催产素组156例,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刻给予子宫体部注射催产素20 IU.结果:米索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催产素组[(7.2±3.9) min vs (9.9±3.9)min];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催产素组[(160.4±73.4) mL vs (240.3±103.4)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对预防产后出血优于催产素.
作者:陈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肝外伤65例的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住院天数24.8 d,治愈50例(77%),好转2例(3%),死亡8例(12%),转院5例.结论:肝外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术式.
作者:汤月良;黄延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昏迷的治疗时机.方法:对75例重症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不同时机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进行分析.结果:急诊手术组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占90.9%,伤后10 d内手术组肢体恢复正常占87.2%,伤后14~45 d内手术组肢体恢复正常占62.0%.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昏迷患者手术治疗骨折的时机宜根据创伤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在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尽早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
作者:李忠辉;欧耀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第3磨牙融合根根管系统的形态结构.方法:采用透明标本法对来源于江西地区人群的81例第3磨牙融合根的根管系统进行观察.结果:(1)第3磨牙根变异较多,常呈融合根,以单根融合多;(2)第3磨牙融合根的根管以多口、多孔类多见,其中上颌占69.8%,下颌占39.5%;(3)C形根管在下颌第3磨牙发生率为21.1%,而在上颌第3磨牙无C形根管发生.结论:第3磨牙融合根根管系统复杂,多口、多孔类根管出现率较高.
作者:唐道鹤;周磊;谢华;廖进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患者采用经尿道列腺电切术(TURP)配用汽化切割电极汽化切除前列腺.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60~90 min,术中不用输血,术后留置导尿管5~6 d.全部病人拔除导尿管后能自主排尿,未发生TURP综合症.结论:TVP是可靠的、更安全的TURP改良方法.
作者:谭锦楼;潘耀权;李建提;庄骏;司徒灿;张荣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过氧化脂质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DCM患者共118例,按NYHA标准分组,心功能Ⅱ级组41例、Ⅲ级组37例、Ⅳ级组40例;健康人对照组48例.两组同步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血浆丙二醛(MDA)及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其中,红细胞C3b受体检测采用红细胞酵母菌混合花环法,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红细胞SOD测定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法,并作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DCM心功能Ⅳ级患者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较心功能Ⅲ级、Ⅱ级患者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显著意义(P<0.01,<0.05).相关分析表明,RBC-C3bRR与MDA呈高度负相关、与SOD呈中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0.72.结论:DCM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及LPO增加,并随心功能的减弱而加重,这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陈灿;邵义明;许金成;李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混合性中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混合性中风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结果及治疗与预后.结果:本病在老年人与高血压患者中发生率高.临床以脑出血表现为主,CT表现以少量出血并腔隙性梗死为主,予脱水降颅压、支持疗法,预后良好.结论:本病的CT表现有一定特殊性,是确诊的主要依据,脱水及支持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杨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危险因素,为妇幼保健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5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危险因素按OR值排序,依次为窒息、胎盘老化、过期产、新生儿出血、低出生体重儿、滞产、宫内窘迫、呼吸暂停、DIC、母亲出血和酸中毒共11个因素有影响作用.结论:控制该11个危险因素,可降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倪少凯;徐金诚;章小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使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非药物治疗下达到排卵的目的,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1年3月为3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双侧卵巢打洞术多点烧灼穿刺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脑梗死患者对血液流变学、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38例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ILIB组21例,对照组17例,两组均在基础治疗下,ILIB组加用ILIB治疗,对照组不用ILIB.治疗后第3天和第14天检测血液流变学、血清NSE浓度,并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定.结果:两组同步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除红细胞体积分数外,其余4项指标均有下降,但两组治疗后比较,ILIB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性;血清NSE浓度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但ILIB组下降也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LIB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且可降低血清NSE浓度,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陈小江;邢永前;郑华;王义刚;梁学标;黄迪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创伤性休克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创伤性休克患者43例(创伤休克组)、创伤非休克者40例(创伤非休克组)及正常对照30例(对照组)血清中VEGF的水平.结果:(1)与正常组的(12.32±4.18)ng/L相比,创伤非休克组及创伤性休克组VEGF水平明显上升,分别为(67.35±25.22) ng/L、(153.41±28.18) ng/L,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2)创伤性休克组VEGF水平明显高于创伤非休克组(P<0.01).(3)随创伤休克的病情加重,VEGF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1).结论:创伤后VEGF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是创伤性休克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尹作文;李冰;赵中江;赵家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分娩末期持续性枕横位行带单叶产钳回转胎头术的方法及适应证以及此方法与常规产钳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实验组(n=76)为持续性枕横位带单叶产钳回转胎头术行产钳分娩,对照组(n=80)则常规产钳分娩对两组的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产钳成功率,母体产道损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损伤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比对照组造成新生儿的损伤明显减少.结论:分娩末期持续性枕横位并不是完全不适合产钳助产,只要带单叶产钳能够正确回转胎头成枕直位,它同样与常规产钳助产一样,可以在争取时间,快速结束分娩起到良好作用,对母婴的损害则无明显的利害关系.
作者:钟培根;张凤兰;苏小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长春瑞宾和顺铂联合诱导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每3~4周为1个周期,每周期的第1天、第5天用NVB 30 mg/m2静注,第1~5天用顺铂30 mg/m2静滴.于第2周期后3周内手术,术后再化疗2个周期,按WHO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总有效率为40.6%.手术切除切率100%;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次为胃肠道反应.全组病例均在化疗2个周期后3周内手术,无围术期死亡者.结论:长春瑞宾和顺铂能有效、安全地用于ⅢA期NSCLC术前化疗.
作者:黄健;王茂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从影像学表现预测肝细胞癌(HCC)发生转移潜在可能性.方法:1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患者,术前全部进行CT常规扫描和动态增强扫描.对肿瘤及瘤周组织进行评价、分级;CT表现与病理结果以及患者随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肿瘤直径大于3 cm者发生转移的机会明显高于3 cm以下者;(2)重度增强发生转移的可能性明显高于轻中度增强;(3)出现门静脉癌栓、动静脉瘘和病灶周围肿瘤血管者发生转移的机会明显高于无上述表现者.结论:本文结果提示,可从HCC肿瘤大小、增强程度和一些增强CT表现来判断肿瘤是否发生潜在转移.
作者:唐震;巫北海;韩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儿童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误诊原因.方法:对8例儿童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癫痫5例、低钙抽搐2例、病毒性脑炎1例.结论:临床反复顽固性抽搐,抗癫痫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此病,作血生化、脑CT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脑电图以背景改变为主者更有助诊断.
作者:李红;任永平;陈永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耳后野照射方案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90例茎突后间隙受犯的鼻咽癌初治患者,第1段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放疗,第2段放疗采用耳前野加耳后野放疗.按第2段放疗耳后野不同照射时间、分次剂量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组(n=30)、低剂量组(n=31)和后加量组(n=29).常规剂量组耳后野剂量为每次2Gy,与耳前野相隔6h后照射;低剂量组耳后野剂量为每次1Gy,与耳前野相隔6 h后照射;后加量组为耳前野照射结束后耳后野照射,每次剂量为2Gy;3组耳后野放疗剂量为10~20 Gy,放疗总剂量为肿瘤量(DT)68~80Gy.结果: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后加量治疗3个月后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3.3%、90.3%和82.8%,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耳炎发生率分别为71.9%、47.4%和44.4%,Ⅲ~Ⅳ级口腔粘膜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3%、28.8%和17.2%,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或后加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为<0.05),但低剂量组与后加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耳后野低剂量或后加量放射治疗方案的疗效稳定且毒副反应较低.
作者:吴华;余忠华;陈梓宏;杨志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前在普通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与在高校重组浪潮的冲击下,高校系资料室何去何从,已成为广大资料室工作人员教师所关注的话题.笔者通过对系资料室的服务功能、特点和与图书馆工作的区别等进行剖析,以根据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其废存问题.
作者:梁焰;陈海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外耳外鼻湿疹的疗效.方法:外耳外鼻患者77例,随机分为二组,即中医组41例,采用中药解毒利湿饮治疗9天,每天一剂,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结果与结论:中药组41例,治愈29例,好转11例,未愈1例;对照组36例,治愈18例,好转12例,未愈6例(P>0.05).解毒利湿饮治疗外耳外鼻湿疹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连宇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应用单精子卵细胞显微注射治疗严重男性因素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单精子卵细胞显微注射法.结果:在17例患者的17个周期中,共获6例妊娠,妊娠率达35.3%.结论:对由严重男性因素引起不育的患者应用单精子卵细胞显微注射技术要比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获得更好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马文敏;童国庆;郭晓玲;谢庆煌;吴雪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肝豆状核变性(HLD)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HLD病例的误诊情况.结果:22例患儿分别在不同的医院误诊为溶血性贫血4例、肾炎4例、慢性肝炎3例,脑肿瘤3例、其它8例.结论:对原因不明的溶血贫血、精神行为异常及原因不明的肝功能损害就诊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角膜K-F环及血铜蓝蛋白,以便早期确诊.
作者:冯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