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龙;杨柳明;吴志荣;岑卓英;王华;徐克成
目的:为了解决药流后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的问题.方法:采用益母生化糖浆配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80例(治疗组),并与单纯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80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药物流产后流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流产后出血时间明显缩短(P<0.001).结论:益母生化糖浆用于药物流产中能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
作者:彭清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采用输尿管镜综合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总结经验.方法:对2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经输尿管镜综合处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腔内结石清除率为100%,结石清除率为97.9%.结论:输尿管镜综合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令人满意;与患者的病史、采取的手术方法、术者的手术经验及所采用的设备等均有关.
作者:李轩;吴文启;单炽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比较.方法:31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米索前列醇组(米索组)162例,在胎头着冠后立刻给予口服米索600 μg,催产素组156例,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刻给予子宫体部注射催产素20 IU.结果:米索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催产素组[(7.2±3.9) min vs (9.9±3.9)min];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催产素组[(160.4±73.4) mL vs (240.3±103.4)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对预防产后出血优于催产素.
作者:陈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脑梗死发病时间规律,对其发病高峰段提前进行干预治疗,以降低其发病率.方法:用6 h划分法将24 h划分为10∶01PM-4AM、4∶01AM-10AM、10∶01AM-4PM、4∶01PM-10PM四个段,对420例脑梗死发病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发病时间有明显24 h规律改变,4∶01AM-10AM为一发病高峰,约占总数62%;相反4∶01PM-10PM则很少发生脑梗死.结论:脑梗死发病时间有一定规律性,这对其控制致病因素和诱因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曹柱;余泽琪;苏伟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特殊烧伤部位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8例女性头部与会阴部烧伤患者的年龄、烧伤面积等进行统计分析与施护研究.结果与结论:烧伤部位深浅程度与护理要求有密切关系;施护应根据患者烧伤部位的不同和病情各期的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护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陈忠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病例:女,44 d,因进行性面色苍白 40 d,出现皮疹1周入院.患儿于40 d前起面色苍白,无鼻衄、无便血、无血尿等.在当地医院行血常规示轻度贫血(具体不详),未经治疗,面色苍白进行性加重.1周前双下肢、颈项部见淡红皮疹.无发絷,无皮下出血.父亲有不洁性生活史.患儿父母梅毒血清学反应: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USR) 均阳性.入院体查:T 36.0℃,发育营养一般,精神稍倦.
作者:陈爱贞;何丽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分娩末期持续性枕横位行带单叶产钳回转胎头术的方法及适应证以及此方法与常规产钳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实验组(n=76)为持续性枕横位带单叶产钳回转胎头术行产钳分娩,对照组(n=80)则常规产钳分娩对两组的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产钳成功率,母体产道损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损伤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比对照组造成新生儿的损伤明显减少.结论:分娩末期持续性枕横位并不是完全不适合产钳助产,只要带单叶产钳能够正确回转胎头成枕直位,它同样与常规产钳助产一样,可以在争取时间,快速结束分娩起到良好作用,对母婴的损害则无明显的利害关系.
作者:钟培根;张凤兰;苏小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昏迷的治疗时机.方法:对75例重症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不同时机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进行分析.结果:急诊手术组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占90.9%,伤后10 d内手术组肢体恢复正常占87.2%,伤后14~45 d内手术组肢体恢复正常占62.0%.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昏迷患者手术治疗骨折的时机宜根据创伤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在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尽早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
作者:李忠辉;欧耀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提高输尿管肾镜弹道碎石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采用该法治疗的6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4例中61例碎石成功,成功率95.3%,原位碎石成功59例,成功率92.2%.输尿管肾镜入镜成功率100%.结论:输尿管肾镜弹道碎石具有高效、安全、微创的优点,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在液压灌注泵辅助下,以套入法进镜可提高进镜的效率及碎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吕腾荣;陈云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长春瑞宾和顺铂联合诱导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每3~4周为1个周期,每周期的第1天、第5天用NVB 30 mg/m2静注,第1~5天用顺铂30 mg/m2静滴.于第2周期后3周内手术,术后再化疗2个周期,按WHO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总有效率为40.6%.手术切除切率100%;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次为胃肠道反应.全组病例均在化疗2个周期后3周内手术,无围术期死亡者.结论:长春瑞宾和顺铂能有效、安全地用于ⅢA期NSCLC术前化疗.
作者:黄健;王茂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血清Na+、K+、Cl-、Ca2+浓度的关系.方法:对91例肝硬化患者作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分别对A、B、C级患者的血清电解质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肝功能A、B级患者血清电解质浓度正常,C级患者除血K+正常外,血Na+、Cl-、Ca2+浓度均降低,与A、B级患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血中电解质水平可间接反映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作者:吴振华;陈赞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为研究舌鳞状细胞癌(SCC)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建立舌鳞癌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化学致癌剂4-硝基喹啉-1-氧化物(4 NQO)给水饮用法,对20只SD大白鼠舌粘膜进行诱癌实验,观察肿瘤诱发情况.结果:至32周时,20只大鼠有14只出现高分化鳞状细胞癌,3只为原位癌;余3只为轻、中度异常增生.结论:以饮水给4 NQO能成功地建立舌癌的动物模型.
作者:李文荟;周磊;耿华欧;蔡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耳后野照射方案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90例茎突后间隙受犯的鼻咽癌初治患者,第1段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放疗,第2段放疗采用耳前野加耳后野放疗.按第2段放疗耳后野不同照射时间、分次剂量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组(n=30)、低剂量组(n=31)和后加量组(n=29).常规剂量组耳后野剂量为每次2Gy,与耳前野相隔6h后照射;低剂量组耳后野剂量为每次1Gy,与耳前野相隔6 h后照射;后加量组为耳前野照射结束后耳后野照射,每次剂量为2Gy;3组耳后野放疗剂量为10~20 Gy,放疗总剂量为肿瘤量(DT)68~80Gy.结果: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后加量治疗3个月后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3.3%、90.3%和82.8%,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耳炎发生率分别为71.9%、47.4%和44.4%,Ⅲ~Ⅳ级口腔粘膜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3%、28.8%和17.2%,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或后加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为<0.05),但低剂量组与后加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耳后野低剂量或后加量放射治疗方案的疗效稳定且毒副反应较低.
作者:吴华;余忠华;陈梓宏;杨志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心肺脑复苏成功的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5例),银环蛇咬伤2例,安定中毒2例,溺水2例,电击伤2例,气管异物1例),抢救方法除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肾上腺素、电击除颤、利多卡因、碳酸氢钠、脱水等常规措施外,对4例心跳骤停时间超过5min者加用了硫喷妥钠静滴,对3例中枢性高热者加用4~8℃生理盐水(冰盐水)静滴.结果:肾上腺素所需的剂量为1 mg者12例,3 mg 5例,5 mg1例;4例加用硫喷妥钠和3例加用冰盐水静滴的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在心肺脑复苏的救治中,尽快恢复心跳,及时静脉滴注硫喷妥钠和冰盐水可能是保护脑功能的有效措施.
作者:黄鹤龄;唐飞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第3磨牙融合根根管系统的形态结构.方法:采用透明标本法对来源于江西地区人群的81例第3磨牙融合根的根管系统进行观察.结果:(1)第3磨牙根变异较多,常呈融合根,以单根融合多;(2)第3磨牙融合根的根管以多口、多孔类多见,其中上颌占69.8%,下颌占39.5%;(3)C形根管在下颌第3磨牙发生率为21.1%,而在上颌第3磨牙无C形根管发生.结论:第3磨牙融合根根管系统复杂,多口、多孔类根管出现率较高.
作者:唐道鹤;周磊;谢华;廖进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加强对老年肺心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及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治愈20例,死亡5例,痊愈率为76.9%.结论:要重视老年肺心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因其临床及X线表现无特异性,在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疗效不佳情况下,应及时进行真菌检查(涂片或培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邹天士;陈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女,18岁,学生.因发作性抽搐5个月,言语困难1个月,持续神志不清、频繁抽搐3d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不明原因突然出现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强直性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每次1~2 min,无先兆和缓解后水适,不能回忆发作经过.曾服用苯妥英钠等药物治疗而有所好转.
作者:李礼博;张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调查湛江地区正常人尿沉渣的参考值.方法: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随机选取500份健康人尿液(不离心)标本进行定量分析,并同步将尿液离心作显微镜检查进行对比.结果:(1)尿红细胞:男性0~12/μL,女性0~22/μL,男女性别之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2)白细胞:男性0~11/μL,女性0~28/μL,男女性别之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3)上皮细胞:男性0~10/μL,女性0~19/μL,男女性别之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4)透明管型:男性0~2/μL,女性0~3/μL,男女性别之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5)细菌:男性0~190/μL,女性0~220/μL,男女性别之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用UF-100分析仪分析尿液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细菌数与性别有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用的参考值.
作者:黄日安;袁汉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小关节内缘进路行颈硬膜外腔侧腔注射药物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随机的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分别用颈硬膜外腔侧腔注射药物(治疗组,n=30)和颈椎棘旁注射药物(对照组n=30)进行治疗对照.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经颈椎小关节内缘进路行颈硬膜外腔侧注射药物,穿刺易掌握、成功率高,疗效显著.
作者:杨英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其中多数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目前治疗该病常用复方丹参静滴,而应用杏丁与复方丹参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的报道不多,为肯定杏丁的价值,我们作了观察.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鲍智颖;李润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