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2例中老年猝死的心电图分析

李国佩;黎以斌;岑凯怡

关键词:中老年, 猝死, 心电图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中老年猝死患者心电图表现,对其猝死病因、发病表现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1980~1999年32例35岁以上中老年猝死患者猝死前心电图并结合病史进行分析。结果:这些猝死患者68.7%有冠心病史,猝死前记录到的心电图均表现异常且多为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结论:冠心病是中老年猝死发生的主要病因,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是其心电图的主要表现,一旦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应警惕猝死发生的可能。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33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洗胃的护理体会

    洗胃是临床抢救口服中毒及其他治疗、检查的特殊手段,若操作不当,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本人将1996年至1999年间我院收治的33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洗胃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33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患者,年龄为2~78岁,男性109例,女性230例,均是使用XW-89C高效洗胃机洗胃。在339例患者中,一次插管成功281例,占洗胃病人83%。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264例,占78%。其中因重度的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而死亡9例,占2.7%,其余患者经过系统及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作者:郑文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复方新诺明致过敏性紫癜肾炎1例

    1 病例  患儿,男,3岁。因腹泻家人给复方新诺明2次,每次1片(儿童片),服药12 h后出现 四肢皮肤紫斑,次日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尿少而来就诊。既往史:1个月前曾服复方新诺明1片后,出现皮肤紫斑,停药第2天消失。入院查体:T 36.5℃,P 100/min,R 24/min,BP 12/8 kPa。四肢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紫色斑点,以双下肢为著,略高出皮肤,压之不退色。两眼睑浮肿,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颈软,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不大,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有非指凹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0×109/L,中性0.50,淋巴0.45,嗜酸0.05,血小板150×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血沉20 mm/h;尿分析:Hb(++)、蛋白(+)、管型(+);便潜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给予抗组胺药(扑尔敏)、激素(强的松)及大量维生素C联合应用,青霉素预防感染。1周后紫癜消退,浮肿消失,尿分析正常,治愈出院。随访半年,患儿一般情况好,尿分析正常。

    作者:黎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之管见

    临床上药物不良反应屡见不鲜,为引起重视,笔者就其预防浅谈自己的体会。  1 熟悉药理、合理用药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1.1 掌握用药特征,避免滥用药物  病人明确诊断后,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药理特点,选用药效可靠、方便安全的药物,严格掌握适应证,对症下药。对久病年老体弱或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在合并感染时,应选用抗菌谱较广的抗生素,避免二重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国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动静脉缺损33例

    目的:寻求四肢大血管损伤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自身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大血管缺损33例。结果:术后随访1~4 a,除2例失败外,31例血供通畅,肢体存活并功能良好。结论: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大血管缺损是有效、快捷、经济的治疗方法,近期并发症少,远期通畅率高,可减少肢残率。

    作者:李海平;陈友明;邓海棠;龙朝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995~1999年深圳市居民疾病死因顺位分析

    目的: 了解1995年~1999年深圳市居民疾病主要死亡原因。方法: 采用顺位、疾病死亡率、死因构成比的统计学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中毒与损伤居深圳市居民疾病死亡原因的前4位。结论: 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中毒与损伤是危害深圳市居民生命的主要病因,也是深圳市今后医疗、预防工作的重点。

    作者:陈琼霞;陈剑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超声显像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了解超声显像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6例经病理和(或)手术证实的妇科急腹症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1)超声诊断正确者380例,符合率91.3%;误诊36例,误诊率8.7%。(2)多种疾病的超声图像存在交叉重叠现象,特异性差。结论:超声显像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符合率高,但也应注意其鉴别诊断。

    作者:邓凤平;付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26例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关系。方法:326例确诊为高血压患者中,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LVH 126例,非LVH者200例,所有患者均行Holter检查记录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并随访2 a。结果:高血压合并与不合并LVH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76.2%和39.5%(P<0.01),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分别为4.8%和1.0%。结论:高血压LVH与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并可能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作者:吕世权;冯爱芬;武伟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白内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分析

    笔者以7.5 MHz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0例60只健康人眼晶体及62例100眼白内障晶体进行观察,目的在于观察白内障声像图特点及高频彩超在白内障手术适应症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30例健康人是指双眼裸眼视力不低于1.0,年龄25~73岁。62例白内障患者均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男40例,女22例,年龄6~78岁;其中双眼38例,单眼24例,共100只眼。根据病因分类:老年性51例,外伤性4例,先天性2例,继发性5例。

    作者:张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输卵管银夹绝育术术后并发持续性下腹痛8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输卵管银夹术术后并发持续性下腹痛的原因和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80例术后出现下腹痛的病例施行入院观察和治疗研究。结果与结论:术后并发下腹痛的原因主要是:(1)术前或术中感染未及时处理导致输卵管、卵巢等炎症发生;(2)银夹部输卵管管腔内积液、扩张、管壁变薄、血管受压、血运障碍,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甚至脱落,并发盆腔炎症;(3)盆腔静脉瘀血症;(4)银夹质量差或规格不符,或处理不当至术后银夹脱落或半脱落后与周围组织粘连刺激盆腔器官引起下腹痛。应针对上述原因加强组织管理和对计生人员的教育,严格质量管理,以杜绝一切可能产生并发症的因素。

    作者:张雁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细胞粘附分子与淤胆性肝疾病

    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类能介导细胞/基质粘附的糖蛋白。虽然早在150多年前人们就观察并报道了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是一种复杂的细胞表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但直至本世纪80年代,细胞粘附分子的机制才被逐渐阐明;细胞粘附分子除参与免疫调节、免疫损伤等生理和病理过程外,还在炎症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细胞粘附分子介导的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对机体的防御功能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对机体各种功能的发挥和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2~4]。近几年,有关淤胆性肝疾病时胆汁淤积致肝的损伤、功能障碍及感染与细胞粘附分子的关系,国内外文献已有不少报道,本文就细胞粘附分子及其在淤胆性肝疾病中的表达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缪辉来;林木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注射吸毒致腹股沟深部感染伴股动静脉破裂出血保肢治疗方法的探讨

    目的:总结我院1994年以来收治的注射吸毒致腹股沟深部感染伴股动静脉破裂出血16例临床资料,探讨保肢治疗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6例注射吸毒致腹股沟深部感染伴股动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手术探查,行股静脉结扎9例,股动脉修补、静脉结扎3例,股动、静脉同时结扎3例,股动脉移植、静脉结扎1例。结果:16例的患肢血运均恢复正常,随访1~12个月,全部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注射吸毒致腹股沟深部感染伴股动静脉破裂出血,行股动静脉修补、移植能保肢,且结扎股动静脉仍可成功保肢。

    作者:李兰泉;邱镇权;谢造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草药提取物MACC5对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草药提取物MACC5(为广东医学院肾脏病研究所提取物代号)对SD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实验模型的疗效。方法:制备兔抗大鼠胸腺细胞免疫血清(ATS),再将ATS经尾静脉注射给SD大鼠,诱导其发生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试验组分别经腹腔注射MACC5 1.0 mL和3.0 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NS)1.0 mL;每日观察其尿量、尿蛋白定量,并于第11天处死各大鼠,取肾组织切片观察系膜增殖程度,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两试验组24 h尿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两试验组尿蛋白定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两试验组单位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数均少于对照组(P<0.001);MACC5 3.0 mL试验组肾小球系膜区PC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ACC5 对大鼠MsPGN实验模型具有利尿、降低尿蛋白和促进肾小球系膜损伤修复的作用。

    作者:祝葆华;陈孝文;江黎明;唐德燊;吴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丝裂霉素-C及可拆式缝线在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眼压状态下的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拆式缝线是否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丝裂霉素-C联合可拆式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26例(28眼)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术后随访6~24个月,检查记录术眼前房深度、眼压、滤过泡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早期全部形成前房,眼压控制在4~14 mmHg,滤过泡扁平或良好,随访期保持功能性滤过泡21眼。全部术眼均无伤口漏和滤过泡漏,手术成功率达92.8%。结论:丝裂霉素-C可提高高眼压状态下术后眼压控制率,而联合可拆式缝线,可有效控制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汤伟民;江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

    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8例,(22眼)在术前及术后第1、2、3天,采用 DGH-2000-AP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及周边角膜厚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角膜增厚明显,第2、3天逐渐减轻,3 d间角膜厚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角膜增厚以上方周边角膜为重,中央部次之,下方周边角膜轻,三个部位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白内障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与手术切口、手术操作有关。

    作者:冯晓津;廖天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64例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用药的依从性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用药依从性,并观察其与哮喘病情的关系。方法:对64例哮喘患者均给予布地奈德(普米克)气雾剂,通过门诊复诊及随访进行布地奈德气雾剂用药依从性调查。结果:完全遵从医嘱用药者47例(依从率为73.4%),不同程度的未遵从医嘱用药(依从性不佳)者17例(占26.6%),两者哮喘症状复发率分别为21.3%和64.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吸入用药依从性不佳是哮喘易复发、病情控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赵惠莉;曾兆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脂质体转染反义PKCα对CNE-2Z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观察脂质体转染反义PKCα对CNE-2Z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法转染反义PKCα,以MTT法测细胞生长。结果:(1)脂质体浓度为2.000~8.000 mg*L-1时,随着脂质体浓度增加,细胞生长指数逐渐降低(P<0.05);但当浓度为1.000 mg*L-1时,其对细胞生长似无影响。(2)在4.000~16.000 mg*L-1的范围内增加转染的反义PKCα的浓度,细胞生长指数逐渐降低(P<0.001)。结论:小剂量脂质体转染反义PKCα可抑制CNE-2Z生长,反义PKCα的剂量与细胞生长抑制呈量效关系。

    作者:鲍波;何志巍;陈南岳;黄培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裸鼠、金黄地鼠、SD大鼠全血Casson值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了解裸鼠、金黄地鼠及SD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正常值。方法:采用锥板式粘度计对裸鼠、金黄地鼠、SD大鼠全血粘度进行同步检测,并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求出各组Casson粘度(CV)及Casson(CY)屈服值。结果:三种鼠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检测值相近,裸鼠组检测值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差异显著性(P<0.01),大鼠值高,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显著意义。三种鼠Casson粘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Casson屈服应力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结果提示三种动物红细胞变形能力基本相似,但涉及多种细胞外因素的红细胞聚集性则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班兴敏;周磊;黄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绞股蓝总甙片调节血脂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甙片调节血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高甘油三脂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予绞股蓝总甙片80 mg每日2次治疗12 w(周);B组予绞股蓝总甙片80 mg每日2次,联用非诺贝特200 mg每日1次,治疗12 w后停用非诺贝特,继续绞股蓝总甙片治疗4 w;C组予非诺贝特200 mg每日1次,治疗12 w。各组病例治疗前及治疗后4、12、16 w分别检测TC、TG、HDL-C等指标,观察副反应。结果:(1) 治疗4 w各组TC、TG平均值明显降低,第12 w TC、TG及HDL-C均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2) 停药后4 w,A组各项检测指标稳定,C组明显反弹至治疗前水平;(3) 治疗4、12 w有效率,A组为62.2%和82.2%,B组为71.1%和91.1%,C组为68.9%和86.6%;停药4 w的A、C组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7.8%和20.0%,继续用药的B组有效率为84.4%,A、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却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绞股蓝总甙片能有效降低TC、TG和升高HDL-C,停药4 w疗效仍较稳定,无明显副作用,价格低廉,可作首选的调脂药物。

    作者:林转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以头痛、颈痛和咽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患者,女性,65岁。头痛、颈痛和咽痛3 d,但无发热、咳嗽、胸痛和呕吐。头痛、颈痛和咽痛呈间歇性阵痛,咽痛与吞咽和进食无关。在当地医院诊治(用药不详),未见好转。既往有高血压史,但无类似病史。入院体查:T36.5℃,P102/min,R24/min,BP 20.0/13.0 kPa。神志清,口唇无紫绀,咽部无明显充血,双侧扁挑腺不大,颈部无红肿、压痛,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干湿性罗音。心率102/min,心音稍低钝,律整,未闻病理性杂音。腹(一)。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8.5×109/L,N 0.91,L 0.09,红细胞4.42×1012/L,血红蛋白123 g/L。尿粪常规、尿糖、血糖和胸片正常。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不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3)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诊断:(1)高血压病;(2)冠心病;(3)咽痛原因待查。给予丹参、生脉、二磷酸果糖和能量合剂静滴,口服卡托普利、利君沙、安定和维生素B1,测血压,每天2次。经上述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第2天上午10时许又出现阵发性头痛、颈痛和咽痛,症状比前加剧,持续约20 min,同时自觉胸部不适。急做床边心电图示:急性后侧壁心肌梗死,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观察呼吸、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肌注杜冷丁75 mg,加用尿激酶、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和极化液静滴,并嘱患者卧床休息。处理后病情有所缓解,中午12时15分,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汗,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王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精细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56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精细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效果。方法:设计包皮切除长度,作出标志,仅切除包皮皮肤而不伤及皮下组织,临皮缘用3-0丝线精细缝合,术后免拆线。结果:56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继发出血及感染,术后阴茎外形美观。结论:该术式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患者可获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育周;詹前策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