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体会

金呈祥;莫明表

关键词:结肠癌, 肠梗阻, 一期切除吻合术
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 ,综合评价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的成功率达95.8%,手术死亡率为5.0%;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施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两疗程法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降低十二指肠溃疡远期复发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两疗程法清除幽门螺旋杆菌(HP)对十二指肠溃疡远期复发率的效果.方法:将HP感染合并十二指肠溃疡的11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5例,用法莫替丁、阿莫西林、甲哨唑、维敏胶囊联合用药,疗程2周;B组56例,用药同前,半年后重复治疗2周.完成治疗后,分别在6、12、18和24月复查胃镜及HP PCR检测.结果: A组四个时间段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9%、9.4%、3.8%、3.8%,2 a总复发率18.9%;B组为0%、1.8%、1.8%、1.8%,2 a总复发率5.4%.两组比较,B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两疗程法清除HP能明显降低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复发率.

    作者:刘奕可;刘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1例髋臼骨折并后脱位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并后脱位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行手术治疗的21例髋臼骨折并后脱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髋臼骨折完全愈合且功能良好,占85.7%;骨折不愈合3例,其中克氏针游走1例,术后出现感染2例.结论:髋臼骨折并髋关节后脱位手术治疗效果肯定,可避免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功能障碍、骨盆代偿性倾斜.牢固的内固定是髋臼骨折愈合的根本,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恢复髋关节功能的关键.

    作者:李海平;龙朝仪;陈友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子宫内翻脱垂死亡1例

    患者22岁,孕1产1,因足月妊娠于2001年2月2日6:10 PM在家顺产一活婴,由接生员接生,产后约0.5 h未娩出胎盘,经用力牵拉脐带及按压宫底后胎盘脱出阴道口,与子宫粘连,伴阴道大出血,剧痛,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双肺呼吸音减弱.心率50次/min,律齐,心音减弱.下腹部未触及子宫底.阴道口外见红色球状物,部分组织坏死,有臭味,胎盘已剥离娩出.血常规:RBC 2.12×1012/L,HGB 76 g/L,WBC 34.4×109/L.入院诊断:(1) 急性子宫内翻脱垂;(2) 重度失血性休克;(3) 感染性休克.抢救经过: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输液(静脉切开见血管壁已塌陷)、输血、纠正酸中毒、使用升压药等抗休克治疗同时使用强心剂、呼吸兴奋剂治疗.经积极抢救2个多小时,呼吸恢复为18次/min,心率为80次/min,但血压一直测不到,子宫出血不止.于2月3日0时在抗休克同时行子宫全切除术.术中用心电监护仪测血压为5.5/2.5 kPa,术中、术后一直使用升压药,积极抗休克及抗感染治疗,但病情无好转,终因不可逆性休克,抢救无效于2月3日4:00 AM死亡.讨论:急性子宫内翻是第三产程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即出现出血及休克,未及时抢救者,往往在3~4 h内死亡(李大慈.现代产科治疗学.1997:183).其死因常是出血性或感染性休克,故及时诊断,且在1 h内行紧急有效的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急性子宫内翻与第三产程处理不当有密切关系,此例是由于接生员用力牵拉脐带及按压宫底所致,且未能及时确诊与抢救,转入我院时已出现不可逆休克,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子宫内翻的预防关键在于正确处理第三产程.胎儿已娩出,但胎盘尚未剥离前,切勿过度牵拉脐带、按压宫底使胎盘尽早娩出,可先用手按摩宫底或使用宫缩剂,以促进子宫收缩,胎盘剥离后再按压宫底以协助娩出胎盘.此例是在家分娩,所以应加强孕产妇孕期管理,尽量做到住院分娩.

    作者:骆东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分析,应用植骨加内固定、肌皮瓣转移修复及骨外固定器固定、吻合血管骨瓣转移和髓内钉等方法治疗.结果:34例中,30例随访1 a以上,28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6个月.结论: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以植骨加坚强内固定为主,骨外固定器及带锁髓内钉应用在局部感染或软组织条件差的骨不愈合病例中更显示出其优越性.

    作者:李兰泉;谢造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急救中心处于抢救急危重患者的第一线,急救中心的护士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救治患者的基本保障.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是一种新技术,本科自1999年7月至2000年4月采用静脉留置针抢救211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才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死7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临床及CT特点.方法:对72例老年SCI的临床及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2例中合并症多的为高血压(86.1%),其次是一过性脑缺血(TIA)(61.1%),再次为慢性房颤(47.2%).CT特点:梗死灶多在10 mm以内,占85.2%,大部分梗死灶为椭圆形、裂隙状,梗死部位多在基底节.结论:要阻止SCI进一步发展为症状性脑梗死,就必须积极控制高血压、慢性房颤、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脑部CT检查可早期发现SCI.

    作者:肖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和分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项血小板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OULTER-JT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了1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和96例正常对照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压积(PCT);肾功能损害不同阶段(即氮质血症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血小板参数变化的比较.结果:CRF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PC、PCT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CRF各组间BPC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肾功能衰竭期组、尿毒症期组的MPV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MPV、PCT可作为判断CRF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出血倾向的参考指标.

    作者:麦奇;袁汉尧;刘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胃复安加维生素B6穴位注射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呕吐的疗效观察

    化疗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化疗中止.为使化疗顺利进行,有效止吐对白血病化疗病人十分重要.胃复安与维生素B6均有止吐作用,其疗效比较明确,为临床所常用.为减少胃复安与维生素B6的用量及其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我们以胃复安加维生素B6行穴位注射,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崔梅清;杨小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带骨瓣的髌韧带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分析

    目的:评价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 3移植材料重建前叉韧带(ACL)手术效果.方法:用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3重建ACL 14例,其中膝关节切开手术6例(A组),膝关节镜下手术 8例(B组).结果:经随访, A组平均32个月,优3例,良1例,中2例;B组平均18个月,优3例,良3例,中2 例.两组病例在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上术后均有明显改善,无髌骨骨折、髌韧带断裂等并发症.B组尚有创伤小、保持关节囊完整、可同时进行滑膜及半月板部分切除等微创手术、术后能早期行肢关节功能活动锻炼仪操作及功能锻炼、康复快等优点.结论: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3重建ACL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理想方法,尤其在关节镜下重建ACL更值得推荐.

    作者:骆向华;郑秋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颈丛神经阻滞法与传统法治疗急性颈肩软组织损伤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颈丛阻滞法与传统法治疗急性颈肩软组织损伤的效果 .方法:将62例急性颈肩软组织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传统法组和颈丛阻滞法(简称颈丛法) 组.传统法组(n=20)口服消炎止痛药,损伤部位按摩理疗;颈丛法组(n= 42)用镇痛复合液阻滞患侧颈浅丛.结果:颈丛法组痊愈29例,显效 11例,有效2例;传统法组痊愈4例,显效5例,有效11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Hc=18.84,P<0.001).传统法组有11例出现副作用,颈丛法组未见副作用.结论:颈丛阻滞法治疗颈肩软组织损伤奏效快,疗程短,痊愈率高,无副作用,颇值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仙;姚业兴;陈书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9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孕栓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抽取足月妊娠自然临产者158例(除外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随机分为研究组(n=9 8)和对照组(n=60).胎儿娩出后研究组即肛门置入卡孕栓1 mg,对照组则静脉注射催产素.结果:研究组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1 ),且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提示卡孕栓比催产素肯有更强的缩宫作用,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安全.

    作者:黄爱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非药物疗法在控制化疗恶心呕吐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非药物疗法在控制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中的作用.方法: 以恩丹西酮和地塞米松联合止吐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意识干扰、指导性意念、渐进性肌肉放松和针刺穴位等非药物疗法对96例癌症化疗患者进行观察.结果:在控制恶心方面,治疗组35例无恶心,且无1例出现重度恶心,而对照组仅15例无恶心,且有2例出现重度恶心;在控制呕吐方面,治疗组有40例完全控制,12例部分控制,有效率达96.3%,而对照组仅15例完全控制, 18例部分控制,有效率为78.6%.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P<0.01). 结论:非药物疗法对控制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丰;鲁汉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纳络酮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性痴呆发病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纳络酮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性痴呆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已明确诊断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常规疗法加纳络酮(3.2 mg+5% 葡萄糖250 mL静脉点滴,每天1次),对照组仅用常规疗法,疗程均为30 d.跟踪观察其5 a内血管性痴呆发病率.结果: 治疗组血管性痴呆发病率为3.1%,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纳络酮能降低多发性脑梗死致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

    作者:陈国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两种不同方法洗涤旧输液瓶对输液质量的影响

    输液剂的澄明度是输液质量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质量指标,由于近十多年来空气净化技术的普及应用,目前影响输液澄明度的因素中主要的因素是输液瓶的处理[1],因此,输液瓶洗涤的清洁与否对提高瓶检合格率至关重要.本院制剂室生产输液剂的输液瓶,主要是从临床各科室回收的旧输液瓶经处理和洗涤后重用的.为确保制剂的质量,我们对两种不同方法洗涤旧输液瓶对输液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赛红;黎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吗啡加芬太尼鞘内注射无痛分娩100例分析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产痛不仅给产妇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而且对母儿均有危害,从而导致宫缩不协调、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及酸碱平衡失调等.本文观察了鞘内(蛛网膜下腔)注射小剂量吗啡与芬太尼进行无痛分娩的效果和并发症.

    作者:杨伟才;何文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瘤体内血流变化的彩色多普勒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HCC)介入治疗前,后瘤体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测量30例HCC病人行介人治疗(Transcatheter oily chemoembolization TOCE)前、后肿瘤血供及血流分级的变化.结果:TOCE后,肿瘤内部及周边动脉血流明显减少(P<0.01).结论:CDFI对于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的判定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凌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性糖尿病性癫痫12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性2型糖尿病癫痫样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其原因.方法: 对以癫痫样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搜集和分析.结果:本组老年性2型糖尿病癫痫样发作的发作类型以单纯局限性为主有6例(占5 0%),发作期脑电图(EEG)异常率100%,空腹血糖(17.05±1.32) mmol/L,脑脊液糖(11.55±0.77) mmol/L和血浆渗透压 (300±2.5) mmol/L,与癫痫样发作控制3个月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性2型糖尿病癫痫样发作与血糖、脑脊液糖和血浆渗透压有关,对以癫痫样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患者,应及时检测血糖, 以免漏诊和误诊.

    作者:何家荣;沙翔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35例

    目的:观察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经尿道放置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于前列腺部尿道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5例.结果:34例1次治疗成功,恢复自主排尿,无尿潴留和尿失禁,1例失败,总有效率97.1%.结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高危患者安全、有效,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创性治疗方法.

    作者:洪伟平;胡树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先天性耳廊、中耳畸形和外耳道闭锁手术及随访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先天性耳廊、中耳畸形和外耳道闭锁手术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42例耳畸形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3例术前语言频率听力为(66.0±9.8) dB,术后为(40.1±11.3) dB,手术后听力明显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有5例再造耳廓术后缩小,外耳道有部分狭窄;1例耳廓用硅胶作支架,发生排斥反应;11例耳廓用自体肋软骨作支架.结论:手术对于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患者的听力有明确提高;再造耳廊的外形很难达到满意的程度.

    作者:陈基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颅脑损伤术后脑移位再次手术27例分析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脑受压、缓解脑移位,然而尚有部分患者首次手术后再出现脑移位,被迫再次手术.1994年1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27例此类患者,现对其作回顾性分析,并对首次术后出现脑移位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及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张奇东;江泉;方陆雄;漆松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