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玲;杨时鸿;陈小清;仉玮;欧建苹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动态关节松动术( MWM)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时治疗频次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和康复科门诊确诊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40人,将患者随机归入治疗1组24例和治疗2组16例。治疗1组予患者1周内单次治疗,治疗2组予1周内2次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肢无痛握力( pain free grip strength, PFG)及健、患肢大握力( maximum grip strength, MGS),以患肢无痛握力和大握力分别与健肢大握力的比值( PFG患侧/MGS健侧,MGS患侧/MGS健侧)作为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的PFG患侧/MGS健侧和MGS患侧/MGS健侧无明显差别,各组内 MGS患侧/MGS健侧明显大于 PFG患侧/MGS健侧( P<0.05)。治疗后治疗2组的差别消失,而治疗1组的差别仍存在。治疗后治疗2组的PFG患侧/MGS健侧较治疗前显著提高(0.84±0.18对比0.45±0.19,P<0.05),同时明显高于治疗后的治疗1组(0.84±0.18对比0.48±0.18,P<0.05)。结论:MWM是一种针对肱骨外上髁炎有应用前景的康复治疗方式,1周治疗2次的治疗频次可达到有效疗效。
作者:张瑾;张顺喜;华学锋;邓卫兵;刘月萍;温优良;王东山;彭源;安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患者中留置套管针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选取本南楼肾科留置套管针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共80例,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按照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套管针留置时间、静脉炎、穿刺部位感染、液体外渗、导管堵塞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留置时间从(2.1±1.3) d延长至(4.4±0.8)d (P=0.02),静脉炎发生率从20.0%下降至2.5%(P=0.03),液体外渗发生率从27.5%下降至7.5%( P=0.04),患者满意度从5.1分提高至7.3分( P=0.00)。而感染、导管堵塞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程序应用于老年留置套管针患者,可延长套管针留置时间,降低套管针静脉炎、液体外渗等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付百灵;邢春光;张瑞芹;李雪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命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干预的选择。方法:采用SF 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评价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93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命质量,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命质量较正常人群相比明显下降,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年龄及糖尿病足的病变分级( P<0.05)。结论:加强对糖尿病知识的宣教,对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吴伟珍;黄玉莲;岑慧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2011年2月-2013年1月间调查10104个新生儿,包括监护病房收治的122例RDS患儿。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 OR)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胎龄<32周,新生儿性别,低出生体重,产妇年龄,选择性剖宫产是RDS的高危因素;而产妇妊娠期疾病不能作为RDS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出现RDS及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防止新生儿出现RDS的各种高危因素,采取措施有效降低新生儿RDS的发生率,并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任颖;马磊;刘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广州番禺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 T2DM)患者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63例农村户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F 36量表评价其生命质量,同时调查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分析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生命质量综合评分482.8分,文化程度、家庭月人均收入、居住方式、运动、吸烟、医疗保健、并发症和健康教育等8个因素分别与生命质量中的1个或多个维度相关,并发症、医疗保健、健康教育是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广州番禺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普遍受损,完善糖尿病患者的医疗保健和服务体系,强化糖尿病健康教育,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孙治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sd LDL)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与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性,并寻找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新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4例作为试验组,同期5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sd LDL和CIMT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吸烟、sd LDL和CIMT与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相关性(P<0.05),且sd LDL和CIMT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sd LDL和CIMT是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sd LDL和CIMT与新发的缺血性脑卒中有着明显相关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见民;黄涌泉;陈伯良;周超杰;吴汉维;王荣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iR 499体外是否能诱导大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并验证其是否通过靶作用于结肠腺瘤样息肉( APC)调控WN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方法:在MSCs中过表达miR 499后,Q RT PCR检测心肌特异性基因GATA4、Nkx2.5、cTnI及miR 499及其靶基因APC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靶基因 APC。结果: miR 499、GATA4、Nkx2.5、cTnI 表达明显上调( P<0.05),但APC表达无明显差异(P=0.3);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结果显示与转染空载体组比较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变化( P=0.37);结论:miR 499可促进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但不通过靶作用于APC发挥促分化作用。
作者:邓菊;区彩文;张建武;吴智业;刘启才;陈敏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60岁以上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治及内镜分析。方法:抽取本院2010年8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8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年龄<60岁)和观察组(年龄≥60岁),每组42例,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从临床症状来看,观察组发生慢性咳嗽、胸痛及支气管炎者居多,反酸、烧心者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内镜分级方面,发现观察组B级为12例(28.6%),D级为5例(11.9%),与对照组20例(47.6%)和1例(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60岁以上反流性食管炎多引发慢性咳嗽、胸痛及支气管炎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通过及时的内镜检查和药物治疗,可有效防控反流性食管炎。
作者:李建华;欧荣杰;刘志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丹参滴注液治疗妊娠晚期可疑羊水过少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本科150例妊娠晚期可疑羊水过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嘱患者多饮水,同时给予5%葡萄糖1500 mL,加维生素C 2 g 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组加用丹参滴注液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3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羊水指数和产后24小时产后出血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羊水指数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血量治疗组增高。结论:丹参滴注液能增加羊水量,改善妊娠结局,但应注意产后出血的风险。
作者:朱科俊;李晓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时段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商品名: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胎龄≤32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4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2周、确诊为NRDS的67例早产儿,按照PS的给予时间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31例为在本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出生后1 h内在本院产房或手术室内给药;对照组36例为出生后6 h内由外院转诊我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转至新生儿病房后即在新生儿病房内给药。两组患儿给药后均接NCPAP辅助呼吸,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临床症状、胸片、动脉血气等的变化程度,以及NCPAP辅助通气时间、上机率、病死率、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胸片及动脉血气得到较快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NCPAP辅助通气时间相对较短,上机率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房或手术室内极早期应用固尔苏可明显改善患儿呼吸功能,为NRDS患儿的后续治疗提供有利前提。
作者:凌卫滨;谢淑霞;葛书霞;车伟坤;李正森;梁晶;许燕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辅舒良及顺尔宁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辅舒良治疗哮喘合并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例哮喘合并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辅舒良治疗(20例),治疗组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辅舒良及顺尔宁联合治疗(35例)。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患者肺功能并进行病情症状及体征记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 MM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MM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个月,患者过敏性鼻炎的喷嚏、流涕次数、鼻堵、鼻痒等症状均明显好转,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辅舒良及顺尔宁能更有效控制患者支气管哮喘及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并显著提高肺功能。
作者:饶翠莲;郑则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五邑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脐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染色体分析检出异常95例(阳性检出率95.0%),其中Down综合征33例、平衡易位30例、Turner综合征10例、其他2例。而对照组染色体分析检出异常5例(阳性检出率5.0%),其中Down综合征2例、Rett综合征1例、18 三体综合征1例。结论:染色体分析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好价值,但仍需与其他诊断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检出率。
作者:梁春荣;卢俊娴;李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