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期PM2.5空气污染增加居民死亡风险

关键词:空气污染, 居民
摘要: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的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特点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高血压患者的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就诊6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5组,高血压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很高危组共122只眼及19例健康者(对照组)38只眼,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组受检者的眼球后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睫状后动脉( SP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各组患者眼球后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睫状后动脉( SPCA))血流速度[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阻力指数(RI)均数之间的差异,部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低、中、高、很高危各组之间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的两两比较,舒张末期流速(EDV)的两两比较,阻力指数(RI)的两两比较,均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的改变在高血压初期是比较敏感的指标。

    作者:杨瑞玲;杨时鸿;陈小清;仉玮;欧建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命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干预的选择。方法:采用SF 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评价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93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命质量,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命质量较正常人群相比明显下降,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年龄及糖尿病足的病变分级( P<0.05)。结论:加强对糖尿病知识的宣教,对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吴伟珍;黄玉莲;岑慧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 DP方案治疗远处转移鼻咽癌的观察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DP方案治疗远处转移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科治疗的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62例,均接受恩度联合DP方案行姑息性化疗。恩度剂量为30 mg/d,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滴3~4 h,第1天~第14天,休息一周,重复给药;多西紫杉醇70 mg/m2,每天加生理盐水500 mL静滴,第1天;顺铂80~100 mg/m2,加生理盐水500 mL静滴,第1天。21 d为1周期。以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NCI CTC 3.0评价毒性反应,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 rank进行检验。结果:62例患者中,肝转移28例,肺转移17例,骨转移9例,多器官转移8例。所有患者均可评价毒副作用,60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共完成280个周期,中位数为4个周期。完全缓解( CR)18例,部分缓解( PR)31例,稳定(SD)9例,疾病进展(PD)2例。客观缓解率为81.7%(49/60),疾病控制率为96.7%(58/60)。中位随访25个月,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2%、40.8%,中位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8.5个月和10.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神经毒性,多为1~2级,且与化疗相关。结论:恩度联合DP方案一线治疗远处转移鼻咽癌的疗效较好,毒性低,安全可靠。

    作者:温继育;陈梓宏;李芸;余忠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国科大在非编码RNA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辅舒良及顺尔宁治疗哮喘合并中重度过敏性鼻炎

    目的:对比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辅舒良及顺尔宁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辅舒良治疗哮喘合并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例哮喘合并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辅舒良治疗(20例),治疗组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辅舒良及顺尔宁联合治疗(35例)。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患者肺功能并进行病情症状及体征记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 MM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MM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个月,患者过敏性鼻炎的喷嚏、流涕次数、鼻堵、鼻痒等症状均明显好转,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辅舒良及顺尔宁能更有效控制患者支气管哮喘及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并显著提高肺功能。

    作者:饶翠莲;郑则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的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2011年2月-2013年1月间调查10104个新生儿,包括监护病房收治的122例RDS患儿。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 OR)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胎龄<32周,新生儿性别,低出生体重,产妇年龄,选择性剖宫产是RDS的高危因素;而产妇妊娠期疾病不能作为RDS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出现RDS及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防止新生儿出现RDS的各种高危因素,采取措施有效降低新生儿RDS的发生率,并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任颖;马磊;刘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知识宣教在低龄儿童口腔保健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知识宣教在低龄儿童口腔保健中的作用。方法:对427名幼儿及其家长进行口腔保健知识宣教,于宣教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宣教前后幼儿及其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及幼儿的口腔卫生状况。结果:宣教后家长和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比宣教前有很大提高( P<0.01);口腔健康教育后,儿童自己刷牙和家长再帮助刷牙的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腔健康教育后,家长再帮助刷牙菌斑指数较教育前明显下降( P<0.01)。结论:口腔保健知识宣教能提高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改善儿童口腔卫生状况。

    作者:曾素娟;陈亮;徐冬雪;刘亚蕊;杨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腺苷酸脱氨酶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测定的意义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腺苷酸脱氨酶( ADA)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 HA)、层黏蛋白( LN)、IV型胶原( C IV)及Ⅲ型前胶原( PC Ⅲ)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乙型肝炎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ADA活性,HA、LN、C 1V、PC 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ADA活性,HA、LN、C IV、PC 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测定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DA的活性与HA、LN、C IV、PCⅢ水平的变化,既能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又能反映肝纤维化趋势,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早期进行诊断、治疗,减少肝硬化的发生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坤;王福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现状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 IAT)、孤独量表( UCLA)对10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发生率为18.8%;单因素分析显示男生、独生子女、非文科专业、高年级、家庭经济收入低、每天上网时间长及高孤独是PIU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0);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年级、每天上网时长、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孤独程度进入方程( P<0.100)。结论:在预防和干预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时,应考虑个体的人口学特征及孤独等影响因素。

    作者:李海双;胡晓云;潘清丽;邓梦洁;郭穗君;张雪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细胞?:科学家可能找到了动物衰老的秘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轻度窒息史对排尿次数及排尿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轻度窒息史对新生儿出生7 d后排尿次数和排尿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分娩89例新生儿按照有无出生窒息史分为观察组(轻度窒息史,n=44)和对照组(无窒息史,n=45),比较两组新生儿排尿次数及排尿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期间两组新生儿总排尿次数为685次,其中观察组447次,对照组238次。观察组新生儿平均排尿次数(8.82±2.8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新生儿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清醒排尿率和膀胱排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体重正常组排尿次数为291次,体重正常组为156次。低体重组平均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9.61±3.12)、(20.55±7.16)ml]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残余尿量、清醒排尿率和膀胱排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轻度窒息史新生儿有可能增加排尿次数,轻度窒息低体重新生儿的平均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有可能增加。

    作者:陆明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细胞?:饮食影响生物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五邑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脐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染色体分析检出异常95例(阳性检出率95.0%),其中Down综合征33例、平衡易位30例、Turner综合征10例、其他2例。而对照组染色体分析检出异常5例(阳性检出率5.0%),其中Down综合征2例、Rett综合征1例、18 三体综合征1例。结论:染色体分析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好价值,但仍需与其他诊断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检出率。

    作者:梁春荣;卢俊娴;李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研究发现可“消化”难降解生物质的酶家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sd LDL)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与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性,并寻找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新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4例作为试验组,同期5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sd LDL和CIMT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吸烟、sd LDL和CIMT与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相关性(P<0.05),且sd LDL和CIMT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sd LDL和CIMT是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sd LDL和CIMT与新发的缺血性脑卒中有着明显相关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见民;黄涌泉;陈伯良;周超杰;吴汉维;王荣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内源性IGF1有利于短暂脑缺血损伤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发生

    目的:7日龄新生大鼠短暂脑缺血诱导海马齿状回( dentate gyrus, DG)新生细胞增殖,观察内源性IGF 1对新生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7日龄新生大鼠64只随机分为缺血( BCCAO)组( n=24)、假手术( SS)组( n=24)、缺血阻断剂( BCCAO+JB1)组( n=8)和缺血生理盐水( BCCAO+SS)组( n=8)。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CCAO组和SS组在缺血再灌注后1、4、7 d DG区新生细胞和IGF 1的增殖变化;观察BCCAO+SS组和BCCAO+JB1组在IGF 1受体阻断剂( JB1)阻断7 d后DG区新生细胞和IGF 1的增殖变化。结果:与同时间点SS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后1、4、7 d的DG区新生细胞和IGF 1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CAO+JB1组IGF 1的表达被阻断,IGF 1阳性细胞数目缺如,而BCCAO+SS组IGF 1表达如常;BCCAO+JB1组DG区新生细胞数目显著减少,与BCCAO+S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生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上调内源性IGF 1的表达,从而促使DG区新生细胞增殖;使用JB1后,IGF 1的表达被阻断,DG区新生细胞增殖也显著减少,提示内源性IGF 1有利于短暂脑缺血损伤新生大鼠海马区域的神经发生。

    作者:曾文钦;刘钦;姚前尹;程亚涛;戴景兴;原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周琪在? Cell Stem Cell?发表单倍体干细胞研究新成果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房或手术室内应用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的疗效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时段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商品名: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胎龄≤32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4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2周、确诊为NRDS的67例早产儿,按照PS的给予时间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31例为在本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出生后1 h内在本院产房或手术室内给药;对照组36例为出生后6 h内由外院转诊我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转至新生儿病房后即在新生儿病房内给药。两组患儿给药后均接NCPAP辅助呼吸,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临床症状、胸片、动脉血气等的变化程度,以及NCPAP辅助通气时间、上机率、病死率、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胸片及动脉血气得到较快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NCPAP辅助通气时间相对较短,上机率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房或手术室内极早期应用固尔苏可明显改善患儿呼吸功能,为NRDS患儿的后续治疗提供有利前提。

    作者:凌卫滨;谢淑霞;葛书霞;车伟坤;李正森;梁晶;许燕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自然?:揭示结核菌的“伪装术”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米诺环素联合螺内酯治疗中度女性成人痤疮的疗效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联合螺内酯治疗中度女性成人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到2013年广州南沙中心医院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48例中度女性成人痤疮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采用米诺环素联合螺内酯、阿达帕林凝胶治疗;B组(52例)采用米诺环素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C组(46例)采用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结果:治疗时间分4个阶段2、4、6、8周。其A组有效率分别为48%、62%、82%、94%,B组为28.85%、40.38%、63.46%、78.85%,C组为10.87%,17.39%、23.91%、28.26%,A、B、C组两两比较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米诺环素联合螺内酯治疗中度女性成人痤疮安全有效。

    作者:李璟蓉;曾仁山;王建琴;方锐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州医科大学

主办:广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