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硬化性血管瘤CT诊断

代显会;冯代群

关键词:
摘要: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CT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CT征象.结果:肿块67%于右肺孤立块影,60%于下肺,边缘光滑、清晰,增强扫描80%呈均匀强化.结论:CT检查是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重要影像学手段.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的总结体会

    我院自开展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以来,为临床特别是泌尿外科医生提供了大量可靠依据,此法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大大提高了确诊率和诊断率.大剂量静脉滴注法,多用于常规静脉造影法显示不满意的采用,同时逆行肾盂造影显示亦不满意或不能做逆行造影者.在注射造影剂后10、20、30分钟摄片,常可显示输尿管全长.在肾功能较差的病人亦可显示尿路全程.因此大剂量静滴法对显示全尿路有一定特殊价值.

    作者:刘羽;杨建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分析

    目的:虽然超声是诊断胆道结石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肠道内气体的干扰,影响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观察,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CT机的临床应用,克服了超声显象的不足,对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诊断率.有文献报道认为其可能是检查胆总管结石的敏感的非损伤方法.本文报告经CT检查、手术证实的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重点讨论其CT征象和诊断、鉴别诊断问题.

    作者:彭宝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T诊断颅脑外伤漏误诊原因分析

    颅脑损伤CT漏误诊并非罕见,收集近五年间我院神经外科颅脑损伤住院患者CT漏误诊病例23例,现结合文献将漏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刘忠平;徐香;单峰芝;吴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R系统在床边摄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CR系统在床边摄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8张床边摄影X线胶片进行影像质量综合评估,分甲级片、乙级片和废片三类.结果:甲级片1874张,占92.9%,乙级片138张,占6.8%,废片6张,占0.3%,结论:CR系统床边摄片有明显优势,有着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黄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东芝X射线机KXO-80N发生器控制系统故障检修

    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型号为KXO-80N-X射线发生器在摄影时的大负载能力是800毫安.能匹配多种形式、多种功能的诊视床,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通用型无暗盒遥控X射线机,在国内的应用比较广泛.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T导向阻断腹腔神经丛治疗癌痛12例分析

    腹腔神经丛阻断破损术对上腹顽固性癌痛的治疗效果较好,由于透视导引难以精确了解穿刺的针尖部位与周围结构的组织关系和神经阻断剂在腹膜后的扩散情况,盲目性较大,而在CT导向下施术提高了准确性和成功率[1,2].我院自1999年来行本术12例,效果理想,报道如下.

    作者:孙玉银;孙树波;吕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CT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37例患者接受乳房CT扫描和钼靶摄片检查,对比分析这两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定位和定性准确性.结果:CT对乳腺癌有明确诊断作用,特别对乳腺深部病灶的发现优于钼靶摄影.两者比较,其定位准确率和定性准确率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扫描对乳腺癌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均高于钼靶摄片检查.

    作者:孙国祖;秦德宝;开国花;曲洪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生儿气腹的X线诊断

    新生儿气腹少见,由于病因复杂,患儿不能表述,临床诊断常有困难,若对其认识不足,延误诊疗,死亡率较高,我们遇到2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资料,探讨其X线表现及病因诊断.

    作者:王柳青;刘新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骨骨折的CR与HRCT对比分析

    鼻骨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当颜面部受到暴力外伤时,鼻骨极易发生骨折.鼻骨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极为重要,它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同时鼻骨骨折常发生于斗殴、车祸,涉及司法鉴定[1],详细、准确的影像学资料同样重要.本文收集本院2003年8月至2004年11月同时行CR及HRCT检查明确诊断为鼻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陈庆东;陈哲;王旭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直肠前突54例X线表现分析

    目的本文报告54例直肠前突的X线表现及诊断标准.依其前突深度分为三度:即0.6-1.5cm为轻度,1.6-3.0cm为中度,>3.1cm为重度.分度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高义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肋骨骨折在传统X线摄片和CR摄片上的显示对照分析

    随着我国数字化的飞跃发展,使得CR技术广泛运用.本科于2004年3月引进计算机X线摄影(CR).经过近一年的使用,现回顾性的与传统X线摄片进行对照分析,阐明其在显示肋骨骨折线上的优越性.

    作者:李征华;唐永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MRI的表现及特征.材料和方法:分析297例资料完整、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脑角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184例,三叉神经瘤39例,脑膜瘤27例,胆脂瘤13例,蛛网膜囊肿4例,动脉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6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转移瘤3例,脊索瘤3例.结果桥小脑角区肿瘤中,脑外肿瘤93.8%,脑内肿瘤6.2%,发生于桥小脑角区的前三位肿瘤分别为听神经瘤63.6%,三叉神经瘤13.3%,脑膜瘤9.2%.该区肿瘤大部分具有特征性MRI表现.术前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96.4%.结论:MRI是检查桥脑角区肿瘤的首选方法,对桥小脑角区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报告

    患者女48岁.不嗜烟酒,月经正常,无乳腺癌家族史,其母2002年患胰腺癌病故,于2003年4月偶然发现右乳外上无痛性肿块来诊.查体,双乳对称,形态,大小正常,右乳外上象限内可触及一3.0×3.0cm大圆形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移动度小,质地坚硬,无压痛,挤压乳头无溢液,乳头无内陷,皮肤正常,左乳未触及肿块,腋下淋巴结及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双乳钼靶X线数字化摄影(CR),见双乳腺体丰富,呈片絮状影,右乳外上象限内可见一3.2×3.2cm大圆形致密影,高于腺体密度,边缘较清晰,周围腺体密集,其内及周围无钙化.周围血管增多,增粗,双侧乳头、乳晕及皮肤均未见异常,双腋下未见淋巴结影,X线诊断,右乳腺癌可能性大,行肿块穿刺活检:右乳淋巴瘤,外科行局部肿块切除,术后病理: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经过化疗和放疗,现该患者一切正常.

    作者:金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计算机X线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我院自2003年4月引进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d Radiography CR)以来,利用CR进行顺行性静脉肾盂造影(CRIVU)3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浦正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螺旋CT后处理MPR及3D重建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不同类型的踝关节骨折在外科中处理方法不同.踝关节是人体负重的主要关节,距骨滑车与踝穴关节面在后期承受的压应力是体重的5倍,加上踝关节自身解剖构成的特点,临床上踝关节骨折并不少见.

    作者:马秀梅;孙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医用观片灯亮度的模糊测试方法

    观片灯是放射科、CT室、MRI室的重要诊断工具,其亮度的高低直接影响X线胶片的对比度和清晰度,亮度过低会截留胶片上所记录的密度影像,严重影响临床诊断质量,导致漏诊,甚至误诊.因此国家卫生部标准WS2-308-83规定屏幕中心亮度不得低于1350cd/m2.

    作者:朱昆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SIEMENS Emotion螺旋CT的扫描模式及其应用

    在螺旋CT组成部件中,与扫描模式有关的部件是机架的旋转架、病人检查床和检测器的排数.在数据采样的扫描过程中,转架围绕着病人做顺时针单向连续高速旋转,同时检查床在机架扫描孔中做进或出的连续匀速或断续非匀速的运动.SIEMENS Emotion单排螺旋CT,根据采样时的转架旋转圈数多少和检查床的运动方式,其扫描模式分为:普通扫描模式、快速扫描模式、多扫描模式、螺旋扫描模式、动态普通模式和动态多扫描模式等,这些扫描模式分别应用于不同的检查部位、病变机理和诊断需要.

    作者:张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护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病,经股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近年来临床上采用的新技术,可直接向病区把血管注入扩血管、溶栓、抗凝及低渗药物,使闭塞的血管重新开放,从而改善股骨头的供血,临床效果显著.现将16例行股骨头血管扩张溶栓术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季晓华;张玲玲;张卫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为胃炎2例

    我院于2003年8月连续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误诊为慢性胃炎急性发作二例,现报道如下:例1:患者男41岁.该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并有不规律性腹痛半年余,近几天加重,重病面容,恶心呕吐,为喷射状,吐物为胃内容物.门诊检查,胃镜报告:急性胃炎.于2003年8月21日收消化科往院治疗,查体:T37℃,P130次/miu,血压14.0/10.0kpa,呼吸急促,心肺(一),上腹剑突下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给予补液及一般对症治疗2天无病情好转.于次日晨做实验室检查,血糖25.6mmol/L,尿糖(4+),尿酮体(3+):动脉血气分析,PH 7.16,PCO210.0mmol/L,Po2 11.6mmol/L;Hco3-3.4mmol/L,Tco2 3.7mmol/L,A3E-25.2mmol/L,So297.4%:血常规;白细胞23.1×109/L,中性粒细胞89%,淋巴细胞11%,血尿淀粉酶正常.尿素氮8.6mmol/L,肌酐99.8 vmol/L,钾5.8mmol/L,钠142mmol/L,氯82mmol/L,钙1.9mmol/L.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后转为内分泌科,停止输含糖量高的液体.改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点滴同时抗感染,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6天后出院,出院后继续使用胰岛素肌肉注射维持治疗.

    作者:张桂玲;唐云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在腹部闭合伤中,脾破裂为常见,而非手术治疗脾破裂已成为保留脾脏的重要治疗方法.我院自1996年至2003年共收治此类病人46例,现将其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云;王永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