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肋骨骨折在传统X线摄片和CR摄片上的显示对照分析

李征华;唐永洪

关键词:
摘要:随着我国数字化的飞跃发展,使得CR技术广泛运用.本科于2004年3月引进计算机X线摄影(CR).经过近一年的使用,现回顾性的与传统X线摄片进行对照分析,阐明其在显示肋骨骨折线上的优越性.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脾肾包虫囊肿的CT诊断

    目的:提高对脾肾包虫囊肿及其破裂感染CT表现的认识.方法:报告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肾包虫囊肿CT所见,并讨论本病的破裂感染及鉴别诊断.结果:单纯型包虫囊肿1例,呈水样均匀低密度囊性肿物边缘光整.多子囊型2例,母囊内见多个更低密度的子囊.破裂感染型包虫囊肿1例,其内外囊分离内囊膜塌陷伴内外囊壁不规则钙化.结论:CT对脾肾包虫囊肿的诊断,分型及有无破裂感染的判断颇为准确.

    作者:游继平;於唯鸣;李在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R系统在床边摄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CR系统在床边摄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8张床边摄影X线胶片进行影像质量综合评估,分甲级片、乙级片和废片三类.结果:甲级片1874张,占92.9%,乙级片138张,占6.8%,废片6张,占0.3%,结论:CR系统床边摄片有明显优势,有着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黄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感受数字化摄影的思考

    目前,各地医院对影像的数字化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之中,各种数字化设备如CR、DRX线机纷纷登场,为此各级医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我院也先后引进了AGFACRX摄影系统、Hologic全身DRX线机和Kodak胸部专用DRX线机,这些现代化X线机的使用,把放射投照技术推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同时给放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适应数字化摄影的发展,我们在使用DR、CRX线系统中对一些问题作了反复的思考.

    作者:赵幼平;梁伯玲;曹然;刘东文;张嘉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压注射器注射含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含碘造影剂广泛应用于CT增强的扫描检查、介入诊断及治疗.下面将我科近年来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含碘造影剂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葛婷;郝娟芝;肖春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置换法在肝肾囊肿CT导向下穿刺硬化剂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置换法在肝、肾囊肿CT导向下穿刺硬化剂治疗中的应用和经验.材料和方法:20例肝、肾囊肿全部用置换法在CT导向下穿刺硬化剂治疗,其中5例肾盂旁囊肿应用50%葡萄糖硬化,15例用无水酒精硬化.结果:3例应用50%葡萄糖硬化复发至原来体积,3例直径>7cm的肝囊肿复发至原体积的45-60%.14例直径在3-4cm的小囊肿用无水酒精和50%葡萄糖治疗完全消失(12例应用无水酒精、2例用50%葡萄糖).并发症:1例发热伴血尿,l例酒精中毒伴低血压.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置换法在肝、肾囊肿硬化剂治疗中可大大提高疗效.尤其直径在3-4cm之间的肝、肾囊肿,基本可一次痊愈.但采用置换法注入无水酒精的量与置换次数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桂东;李新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胃溃疡与溃疡型胃癌的X线鉴别浅析

    胃溃疡与溃疡型胃癌临床上都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感及消化不良等.病情较重者可出现呕吐,此外胃溃疡较重者有呕血、黑便并发穿孔等.溃疡型胃癌晚期还可相继出现消瘦、贫血甚至恶病质,随着纤维内窥镜的使用提高了以上两种胃病的诊断率,但从病人经济条件及痛苦程度上考虑仍不能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目前上消化道钡餐透视仍不失为经济实用的诊断方法,因此如何正确鉴别胃溃疡与溃疡型胃癌仍十分重要.

    作者:宗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部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

    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肺癌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WHO曾在1999年报告肺癌在癌症死因中居首位.早期发现及治疗是目前改善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手段.常规胸部透视、摄片及痰细胞学检查+胸部摄片检查对肺部早期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较低.近年来肺癌的普查由过去的单一胸部摄片向CT-螺旋CT-多层螺旋CT检查过渡,明显提高了肺癌尤其是早期肺癌的检出率.CT扫描的X线照射剂量也明显高于胸片,有部分患者检查完CT后产生放射线辐射不良生物效应,加之严重潜在的远期辐射生物效应的危害存在,均限制了CT在肺癌检查及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和健康人群普查中的广泛应用.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自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利用普通螺旋CT机开展了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低剂量,常规剂量及病灶局部高分辨扫描的研究与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文广;杨玉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内孤立球形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通过对260例肺内孤立球形病变的影像学分析和总结,提高对此类疾病的影像诊断符合率.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收集到的具有完整资料的260例肺内球形病灶的X线平片CT扫描片及其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结果:260例孤立球形病变中肺恶性肿瘤147例,约占55.3%;良性肿瘤8例,约占3.1%;肺脓肿¨例,约占42%;球形肺炎28例,约占10.8%;结核球52例,约占20%;其余少见病14例,占5.4%.

    作者:秦洪志;牟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椎CT扫描技术要点

    颈椎CT扫描的适宜的检查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对颈椎病变的显示乃至诊断至关重要,是颈椎病变CT诊断的基本条件.

    作者:杜春涛;王伟;杜春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放射科自建工作站管理影像档案

    现阶段基层医院面对广大农村患者,普放是适应基层的影像检查方法,放射档案管理比较落后,CR、DR系统还不普及,因此,自建工作站是一条很适应基层放射科影像档案管理的好办法.

    作者:杨继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MRI的表现及特征.材料和方法:分析297例资料完整、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脑角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184例,三叉神经瘤39例,脑膜瘤27例,胆脂瘤13例,蛛网膜囊肿4例,动脉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6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转移瘤3例,脊索瘤3例.结果桥小脑角区肿瘤中,脑外肿瘤93.8%,脑内肿瘤6.2%,发生于桥小脑角区的前三位肿瘤分别为听神经瘤63.6%,三叉神经瘤13.3%,脑膜瘤9.2%.该区肿瘤大部分具有特征性MRI表现.术前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96.4%.结论:MRI是检查桥脑角区肿瘤的首选方法,对桥小脑角区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谈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的蒙药治疗及心身护理

    高血压、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人数亦随之增加,我院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我们根据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特点,对高血压、冠心病应用蒙药治疗和临床心身护理、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春芝;冯智兰;郝静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导管造影X线分析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多以乳头溢液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虽属良性肿瘤,但有一定的癌变率,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乳导管造影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现将我科2004-01-2004-12收集的17例乳导管造影,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其X线分析如下:

    作者:金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CT诊断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CT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CT征象.结果:肿块67%于右肺孤立块影,60%于下肺,边缘光滑、清晰,增强扫描80%呈均匀强化.结论:CT检查是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重要影像学手段.

    作者:代显会;冯代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XG 200 mA X线机故障1例

    故障现象本X线机为双床双球管X线机,开机正常,但透视和曝光时均出现毫安表冲高且指针大幅振荡.

    作者:刘学军;刘瑞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颅内结核瘤的CT及MRI诊断

    目的:通过总结36例脑结核瘤的CT与表现,分析并讨论了颅内结核瘤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以便于帮助影像医师提高脑结核瘤诊断准确率.方法:本文共收集颅内结核瘤36例,男12例,女24例,检查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Aura全身螺旋CT机及安科公司Open Mark2000核磁共振机.结果:病变位于顶叶及顶枕交界区16例,颞叶13例,小脑及脑干5例,垂体2例,1例病灶伴出血,10例病灶周围伴点状钙化,其中多发8例,单发28例.颅内共有52个病灶,本组中结核瘤位于幕上38个,幕下12个,垂体2个.CT平扫呈等或低密度病灶,部分可见略高密度及钙化影,病灶周围可有明显低密度水肿带,可呈现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后呈环状或结节样强化.MRI上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32例),T2WI为高或等信号(30例),增强后病灶呈均匀结节样或花环状强化,其中19例中心可见液化坏死区,T2WI表现为病灶中心为高信号,外围可见低信号环.结论:颅内结核瘤影像学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较好的应用影像学手段并有效的结合临床,可以提高术前确诊率,为临床提供正确诊断并使病人得到早期治疗.

    作者:王宇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医用观片灯亮度的模糊测试方法

    观片灯是放射科、CT室、MRI室的重要诊断工具,其亮度的高低直接影响X线胶片的对比度和清晰度,亮度过低会截留胶片上所记录的密度影像,严重影响临床诊断质量,导致漏诊,甚至误诊.因此国家卫生部标准WS2-308-83规定屏幕中心亮度不得低于1350cd/m2.

    作者:朱昆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PACS系统在影像科的初步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计算机在医学影像的运用,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PACS系统在我院的应用,放射科的存档也初步实现了数字化.

    作者:李伟;相法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

    肠套叠是一种常见小儿急腹症.其诊断方法有:空气灌肠,钡灌肠、腹部B超检查.空气灌肠既可起到诊断作用同时又可进行复位治疗.现结合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诊治的587例小儿肠套叠作一分析.

    作者:顾洪炳;陈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胸部CT平扫的几种特殊检查方法

    随着CT机(特别是螺旋CT机)的普及应用,胸部CT检查在临床中的重要价值逐渐被医护人员和患者认可.如何成功完成胸部的CT检查,是摆在我们CT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所谓成功的胸部CT检查应包括:伪影相对少、解剖结构显示佳、尽可能显示更多有诊断价值的信息、同时要尽可能减少患者放射剂量的照射.我们通过十二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胸部CT扫描几种特殊的检查方法,现介绍给同行,旨在提高胸部CT的检查质量.

    作者:李吉臣;方继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