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内孤立球形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秦洪志;牟玲

关键词:球形病变, X线平片, CT扫描
摘要:目的:通过对260例肺内孤立球形病变的影像学分析和总结,提高对此类疾病的影像诊断符合率.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收集到的具有完整资料的260例肺内球形病灶的X线平片CT扫描片及其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结果:260例孤立球形病变中肺恶性肿瘤147例,约占55.3%;良性肿瘤8例,约占3.1%;肺脓肿¨例,约占42%;球形肺炎28例,约占10.8%;结核球52例,约占20%;其余少见病14例,占5.4%.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MRI的表现及特征.材料和方法:分析297例资料完整、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脑角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184例,三叉神经瘤39例,脑膜瘤27例,胆脂瘤13例,蛛网膜囊肿4例,动脉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6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转移瘤3例,脊索瘤3例.结果桥小脑角区肿瘤中,脑外肿瘤93.8%,脑内肿瘤6.2%,发生于桥小脑角区的前三位肿瘤分别为听神经瘤63.6%,三叉神经瘤13.3%,脑膜瘤9.2%.该区肿瘤大部分具有特征性MRI表现.术前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96.4%.结论:MRI是检查桥脑角区肿瘤的首选方法,对桥小脑角区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椎CT扫描技术要点

    颈椎CT扫描的适宜的检查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对颈椎病变的显示乃至诊断至关重要,是颈椎病变CT诊断的基本条件.

    作者:杜春涛;王伟;杜春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CT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37例患者接受乳房CT扫描和钼靶摄片检查,对比分析这两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定位和定性准确性.结果:CT对乳腺癌有明确诊断作用,特别对乳腺深部病灶的发现优于钼靶摄影.两者比较,其定位准确率和定性准确率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扫描对乳腺癌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均高于钼靶摄片检查.

    作者:孙国祖;秦德宝;开国花;曲洪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胃溃疡与溃疡型胃癌的X线鉴别浅析

    胃溃疡与溃疡型胃癌临床上都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感及消化不良等.病情较重者可出现呕吐,此外胃溃疡较重者有呕血、黑便并发穿孔等.溃疡型胃癌晚期还可相继出现消瘦、贫血甚至恶病质,随着纤维内窥镜的使用提高了以上两种胃病的诊断率,但从病人经济条件及痛苦程度上考虑仍不能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目前上消化道钡餐透视仍不失为经济实用的诊断方法,因此如何正确鉴别胃溃疡与溃疡型胃癌仍十分重要.

    作者:宗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蜡泪骨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2岁.8年前,左肘部疼痛;2个月前,剧烈运动后感左手部疼痛.于2004年9月13日来本院就诊.查体:T、P、R、BP、EKG正常,一般情况可,轻度贫血貌;左手第4、5掌骨轻度增粗,触诊感第4、5掌骨凹凸不平.行普通X线摄片检查,发现左手第3、4、5掌指骨内、外皮质不同程度增厚髓腔变窄或消失;左手钩骨及三角骨增生硬化,骨纹理不清;左尺骨背侧皮质内缘不同程度增厚,呈花边状,髓腔相应变窄.经会诊,X线诊断为:蜡泪骨.

    作者:谢运周;巩国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X线机的定期检修保养

    为了放射科工作的正常运转,我们技术人员应定期对X线机进行保养检修.

    作者:张凯;何京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德国Imix型数字摄影系统图像预处理的探讨

    一、数字摄影是X线成像技术的一次质的飞跃,它具有成像速度快,出片时间短;影像动态范围高,显示层次丰富;操作快捷,工作效率高,节省病人就诊时间;可多种方式保存图像,及远距离图像传输等优点.由于数字摄影从X线曝光成像到诊断图像确定或出片,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操作,在这些操作中,受操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故数字摄影成像后的处理很重要.

    作者:王勋廷;陈肇强;朱德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XG 200 mA X线机故障1例

    故障现象本X线机为双床双球管X线机,开机正常,但透视和曝光时均出现毫安表冲高且指针大幅振荡.

    作者:刘学军;刘瑞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在腹部闭合伤中,脾破裂为常见,而非手术治疗脾破裂已成为保留脾脏的重要治疗方法.我院自1996年至2003年共收治此类病人46例,现将其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云;王永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颅脑病变氢质子波谱(1HMRS)扫描技术探讨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一种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对一系列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进行分析的方法,是目前对人体唯一无损伤性,用以研究活体组织器官代谢和生化变化以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一般先行MRI检查,根据图象所提供的病变部位,对兴趣区进行MRS检查,将MRS检出的代谢、生化表现与解剖部位的形态学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目前可用于医学领域波谱研究的原子核有31P,1H,23C,19F,7Li等,其中以31P和1H应用为广泛.本文主要探讨颅脑病变1H-MRS扫描技术及应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清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MSCT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自从Hounsfddd发明第一台CT以来,CT技术不断创新,1985年滑环CT问世;1989年,应用滑环技术的螺旋CT推向市场,随之高质量的多方位重组(MPR)和多种重建功能如表面遮蔽显示(SSD),大(小)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CT仿真内窥镜(CTE)相继出台,使图像后处理在诊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98年半秒扫描和多层面扫描开始应用,球管旋转一周可获4-8幅图像,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及广阔的发展前景,是CT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进展.本文就多层面CT(MSCT)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张国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双胞胎兄弟同为先天愚型

    例1男4岁,因体格及智力发育明显落后来院就诊.患儿为单卵双胎第一产,本院产科接生,正常分娩,生后无窒息,哭声好,母乳喂养,添加奶粉喂养.体格及智力发育明显落后,2岁后会走路,会说简单短语,至今4岁仍不会数数,不会回答简单提问.

    作者:张文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进口X线机维修1例

    西门子multix pro是一款自动化程度极高的普通X线机,拍片时无需作任何调整.每次开机后,微电脑都要对整机进行检测,如有错误,会有代码在控制台上显示,本次现象是出现代码402,机器不能曝光.402的意思是灯丝电流太小.经检查小灯丝断裂.(只要自动检测出一灯丝断裂,机器就不能工作).

    作者:刘华;刘剑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食管带膜金属内支架置入的定位技术初探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采用金属内支架对晚期食管癌、贲门癌及食管瘘进行姑息治疗,能大大改善病人的进食情况,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正确的定位和操作是食管支架置入术成功的关键.既往采取先用球囊扩张而再置入支架的方法,会加重患者胸骨后剧痛及引起食管出血和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1].近年来我们对71例食管、贲门恶性狭窄患者采用和以往不同的操作方法即不扩张狭窄食管而直接置入食管内支架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建达;陈世唏;尹国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谈CR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R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优越性.方法:对350例来我科作乳腺检查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有56人和294人,作普通钼靶和经CR处理的数字化乳腺摄影,对其照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普通钼靶摄影组的满意率、重摄率、阳性率分别为73.2%、26.8%和75%;数字化乳腺摄影组的满意率、重摄率、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83%.结论:现有普通钼靶X线机及CR系统的结合实现了乳腺检查的数字化,在乳腺疾病的检查中,其满意率、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钼靶摄影,而重摄率明显低于普通钼靶摄影,其在现阶段的应用,不失为提高乳腺摄片质量、节约成本的一项良策.

    作者:汪秀玲;宋强;赵洪兰;吴笑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肋骨骨折在传统X线摄片和CR摄片上的显示对照分析

    随着我国数字化的飞跃发展,使得CR技术广泛运用.本科于2004年3月引进计算机X线摄影(CR).经过近一年的使用,现回顾性的与传统X线摄片进行对照分析,阐明其在显示肋骨骨折线上的优越性.

    作者:李征华;唐永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关于茎突的摄影与诊断的探讨

    一、解剖茎突位于茎乳孔前方,为颞骨的一部分.茎突舌骨韧带连接于舌骨小角至茎突之间,可发生部分或全部骨化,茎突尖位于颈内.外动脉之间,吞咽神经行于茎突根部内侧,茎突长短不一,平均为2.5-3cm可发生变异,若茎突过长;过粗或过度向内倾斜,可压迫神经和血管.

    作者:陈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术后镇痛致椎体外系反应1例

    患儿男8岁.17kg.ASA Ⅰ级.诊断:腹股沟斜疝.术前无神经精神病史,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前常规用药阿托品0.25mg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05g肌肉注射,硬膜外用药为1%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满意.手术顺利.术毕接(上海怡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止痛注液泵,配方为:芬太0.2mg加布比卡因125mg加氟哌利多3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注速为每小时2ml,术后镇疼效果良好.在术后20分钟,患儿出现静坐不安,斜视,烦躁,下肢轻度抽搐,呼吸困难,语言障碍,迅速请神经科会诊确诊为药物性椎体外系反应,停止硬膜外镇疼,肌注东莨菪碱并吸氧,2小时后恢复正常,术后8天,痊愈出院.

    作者:任凤萍;王金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谈美国产EC 54型自动洗片机影响X线照片质量的原因与管理要点

    此机特点是通过独特的挤压辊与自身的冲洗系统,经显影、定影、水洗、烘干,全自动完成胶片冲洗过程,它为放射洗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照片质量,下面加以分析:

    作者:李维信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导管造影X线分析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多以乳头溢液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虽属良性肿瘤,但有一定的癌变率,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乳导管造影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现将我科2004-01-2004-12收集的17例乳导管造影,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其X线分析如下:

    作者:金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