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发育不良

赵金开

关键词:先髋脱, 发育不良, 临床, X线诊断
摘要: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婴儿出生时就患有的髋关节疾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病儿在刚出生时即可诊断本病,而是在出生后逐渐演变而成.因此,有作者认为完全有理由将本病称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有许多病例在新生儿早期表现正常,随着日龄、月龄、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半脱位,此时若不即时治疗即发展为完全脱位.后者的命名更能反映本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所以DDH这个名称越来越被广泛接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食道癌X线钡餐与CT检查对照

    食道癌发病率高.我院早期治疗手段以手术为首选,晚期以伽玛刀配合化疗为主.治疗前确定食道癌病变长度.对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陈渊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影像学诊断

    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88年-2003年间收治的34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讨论本病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作出诊断以配合临床治疗.

    作者:夏清放;孙明辉;刘静婵;林坚;庞雄;张军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超声对中晚期胃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对中晚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应用超声观察病变部位、病变局部浸润深度及其周围脏器、淋巴结转移等,同时与胃镜、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超声诊断.结果:超声提示病变部位与胃镜、手术结果相符,超声诊断对周围脏器、淋巴结转移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超声对中晚期胃癌的诊断及其对周围脏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对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张燕;鲍秀杰;任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造影剂过敏预防及处理病例总结

    造影剂过敏是影像科室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其表现在不同病人间差异很大,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因此不能等闲视之.我们总结了自1999年以来静脉肾孟造影和血管介入手术的碘过敏病例,结果如下:

    作者:张丽英;乔惠萍;李启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影像科增强检查的护理配合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各级医院影像科已由过去单纯的辅助检查逐渐向造影诊疗与介入性治疗等领域扩展.由于各种造影检查,CT、磁共振强化扫描以及各种介入性治疗等工作的大量开展,很多县级以上医院放射科均配备了专职护士.护理人员怎样尽快适应放射科的特殊性,配合好放射科医师的各项工作,使病人顺利安全地达到诊疗目的而不发生意外情况,这对护理工作者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影像科护理工作者,不仅要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而且要努力掌握影像专业的一些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才能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本人现将在影像科近20年护理工作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供同参考.

    作者:杨丽;吴泺涌;张玉松;王敬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感受数字化摄影的思考

    目前,各地医院对影像的数字化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之中,各种数字化设备如CR、DRX线机纷纷登场,为此各级医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我院也先后引进了AGFACRX摄影系统、Hologic全身DRX线机和Kodak胸部专用DRX线机,这些现代化X线机的使用,把放射投照技术推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同时给放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适应数字化摄影的发展,我们在使用DR、CRX线系统中对一些问题作了反复的思考.

    作者:赵幼平;梁伯玲;曹然;刘东文;张嘉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关于茎突的摄影与诊断的探讨

    一、解剖茎突位于茎乳孔前方,为颞骨的一部分.茎突舌骨韧带连接于舌骨小角至茎突之间,可发生部分或全部骨化,茎突尖位于颈内.外动脉之间,吞咽神经行于茎突根部内侧,茎突长短不一,平均为2.5-3cm可发生变异,若茎突过长;过粗或过度向内倾斜,可压迫神经和血管.

    作者:陈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XG 200 mA X线机故障1例

    故障现象本X线机为双床双球管X线机,开机正常,但透视和曝光时均出现毫安表冲高且指针大幅振荡.

    作者:刘学军;刘瑞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推拿手法在X线检查中的应用

    推拿手法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青睐,它以简便、迅速、无痛苦、无创伤而深受患者的喜爱.此手法在中医整骨,理疗方面运用颇多,而在影像检查方面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本人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宗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椎CT扫描技术要点

    颈椎CT扫描的适宜的检查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对颈椎病变的显示乃至诊断至关重要,是颈椎病变CT诊断的基本条件.

    作者:杜春涛;王伟;杜春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脾肾包虫囊肿的CT诊断

    目的:提高对脾肾包虫囊肿及其破裂感染CT表现的认识.方法:报告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肾包虫囊肿CT所见,并讨论本病的破裂感染及鉴别诊断.结果:单纯型包虫囊肿1例,呈水样均匀低密度囊性肿物边缘光整.多子囊型2例,母囊内见多个更低密度的子囊.破裂感染型包虫囊肿1例,其内外囊分离内囊膜塌陷伴内外囊壁不规则钙化.结论:CT对脾肾包虫囊肿的诊断,分型及有无破裂感染的判断颇为准确.

    作者:游继平;於唯鸣;李在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制鼻饲输入器的应用

    在临床上传统的鼻饲方法有:注射器推注和输液器滴注两种方法.注射器推注费时、速度不均不利胃肠吸收.输液器去除滤塞也只用于无渣营养液的滴入,若滴入纤维较多的营养液就会出现滴入不畅现象,随着医学的进步.现在多采用胃肠营养泵泵入的鼻饲法.但需配合胃肠营养袋使用,费用高每天使用给病人造成一定经济负担.为此我们利用输血器改装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芳;张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骨病一肩胛骨内缘锯齿样改变例报告

    患者男58岁.多饮、多尿20年,肢体麻木、背痛伴浮肿1年,既往20余年糖尿病史,期间服用降糖药物及间断肌注胰岛素,1年前双足及双手感觉异常,并伴有足及背部痛感,且全身浮肿逐渐加重,内科诊断:糖尿病(Ⅱ型)晚期并周围神经营养障碍,行双足跖趾骨及肩胛骨摄片检查.

    作者:冯秀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烟台市特殊行业从业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

    宾馆、饭店、美容厅、歌舞厅等场所直接接触顾客的特殊服务行业人员是性病的高危人群,为了解烟台市这部分人员梅毒感染情况我站于2001-2004年对其进行了梅毒血清学检测.

    作者:刘晓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螺旋CT诊断有孔型椎动脉1例

    患者男17岁.近一年来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及左侧肢体麻木.体检: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临床考虑脑供血不足,建议行头颈部螺旋CTA检查.

    作者:刘晓华;王军;高志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双胞胎兄弟同为先天愚型

    例1男4岁,因体格及智力发育明显落后来院就诊.患儿为单卵双胎第一产,本院产科接生,正常分娩,生后无窒息,哭声好,母乳喂养,添加奶粉喂养.体格及智力发育明显落后,2岁后会走路,会说简单短语,至今4岁仍不会数数,不会回答简单提问.

    作者:张文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运用护理程序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实施整体护理

    目的:嗜铬细胞瘤主要是由于大量儿茶酚胺作用于肾上腺能受体所致.以心血管症状为主,兼有其它系统的表现.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任可年龄,男性稍多,少数病例平日无症状,可能因麻醉手术及其它应激状态下激素大量分泌引起高血压、心衰和肺水肿.嗜铬细胞瘤应行手术切除,通过分析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发病情况,运用护理程序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探讨其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1999年10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嗜铬细胞瘤9例临床资料做为参考.结果:9例嗜铬细胞瘤病人通过手术治疗及运用护理程序对其实施整体护理,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手术前后,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徐晶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蜡泪骨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2岁.8年前,左肘部疼痛;2个月前,剧烈运动后感左手部疼痛.于2004年9月13日来本院就诊.查体:T、P、R、BP、EKG正常,一般情况可,轻度贫血貌;左手第4、5掌骨轻度增粗,触诊感第4、5掌骨凹凸不平.行普通X线摄片检查,发现左手第3、4、5掌指骨内、外皮质不同程度增厚髓腔变窄或消失;左手钩骨及三角骨增生硬化,骨纹理不清;左尺骨背侧皮质内缘不同程度增厚,呈花边状,髓腔相应变窄.经会诊,X线诊断为:蜡泪骨.

    作者:谢运周;巩国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手术麻醉处理31例体会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是由于胆管梗阻和细菌感染,导致病人脓毒败血症和胆汁性腹膜炎,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常继发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必须24小时内尽快手术.这种病人病情复杂危重,术中死亡率高,麻醉风险大.我院自1996年至今共行此例手术31例,无一例因术中麻醉意外死亡,现将麻醉处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朱坤;李玉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导管造影X线分析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多以乳头溢液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虽属良性肿瘤,但有一定的癌变率,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乳导管造影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现将我科2004-01-2004-12收集的17例乳导管造影,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其X线分析如下:

    作者:金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