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护理对照研究

杨月光

关键词:
摘要:腹腔镜手术是近10年来应用于临床上的一项新技术,随着该项技术广泛开展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所积累的病例的数目和所涉及的手术的范围也在不断地增加和扩展.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非错位型股骨颈骨折在X线平片上的判断

    股骨颈骨折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从内因来说,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外因则多为在走路时不慎滑倒,身体扭转倒地,间接暴力传至股骨颈发生骨折.在青少年,股骨颈骨折较少,常为较大暴力引起,且不稳定型多见.

    作者:张学忠;丁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介绍一种特殊的膝关节X线投照技术

    膝关节是人体大、复杂的一个关节,其常规X线投照技术大家都已熟悉.这里介绍一种特殊的膝关节X线投照技术,对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间接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吴圣辉;黄庆文;何文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腹部动脉介入性血管造影剂量的选择及体会

    目的:腹部选择性动脉造影是腹腔脏器疾病的确诊及介入(灌注)治疗、出血点的寻找、血管的狭窄、畸形等病变可靠的检查方法.方法:本文收集我院2000-2002年以来腹腔介入161例共425条血管造影资料,现根据其造影效果满意程度,进行选择比较.结果:后确定腹部脏器血管佳有效剂量.结论:高质量的开展介入放射工作,需对造影工作过程中,准确掌握各支血管注射剂量,就操作中注意事项及操作常规提出必要的对策.

    作者:赵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FY-Ⅱ型遥控装置台下脚踏开关的维修与思考

    故障现象 透视时踩下脚踏开关发现显示器无信号,主机控制台、增强系统及显示器均有电源显示.

    作者:张运福;汪海峰;王庆芬;张临凤;杨晓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宫外致孕重度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患者女36岁.以宫外孕致重度失血性休克入院,急行剖腹探查止血术.

    作者:寇建敏;吴春换;李冬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CR、DR、数字胃肠透视/摄影机等)的规范化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旨在制定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的操作规程.方法:以我院近几年引进,临床在用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结果:归纳我院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的管理使用操作规程(试行),总结设备日常维护经验,不同的X线数字影像设备在具有共性的同时,又各具特点.结论: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虽然用途、操作及使用方法不同,但均为X线数字化成像,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具有共性.依据其共性和各自特点制定操作规程和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条例,是实施规范操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延长设备寿命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康军;黄希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结核性腹膜炎的CT特征探讨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CT征象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结核性腹膜炎病例的CT资料,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经腹腔穿刺和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结核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者14例,主要观察结核性腹膜炎引起的壁腹膜,大网膜、肠系膜、腹水及淋巴结增大的CT表现特征.结果:(1)壁腹膜增厚16例(89%),其中光滑均匀增厚15例,局部不规则增厚1例,10例增厚的腹膜有明显强化.(2)大网膜增厚16例(89%),表现为污迹样增厚10例,结节样增厚4例,饼状增厚2例.(3)肠系膜受累12例(60%),其中4例合并小结节.(4)腹水12例(60%),其中9例为少量腹水.(5)淋巴结增大12例(60%),其中5例显示环行强化.结论:结核性腹膜炎的CT主要表现有均匀性腹膜增厚并强化,大网膜污迹样增厚、肠系膜受累及腹水、腹腔淋巴结增大等.

    作者:韦寅;李瑞雄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对组建影像诊断学科的思考

    一、影像诊断学科的组建 国外影像诊断学科的组成单位包括普通X线照相与造影、介入性放射学、CT、超声诊断,核素扫描、MRI和属于科室领导的实验室,结合我国现实情况,依据医院的规模及其所担负任务的不同,组成成份应有所变化.但总的原则:凡是以影像为诊断依据的科室,组织上就应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合理地、科学地使用各种不同的诊断手段.目前我国300张病床以上的单位几乎都配备了普通X线检查与造影、超声诊断、核素扫描,重点医院还有了CT.由于有利于改革组织形式的条件已经成熟,应该因势利导,适时地建立影像诊断学科(或中心).

    作者:李建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髓质海绵肾的X线表现

    目的:探讨腹部平片及泌尿系造影对髓质海绵肾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人先照腹部平片而后再做静脉肾盂造影.结果:此例病人手术证实与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吻合.结论: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对髓质海绵肾诊断有一定诊断价值,对临床诊断有明确指导意义.

    作者:吴鹏;刘洪斌;王文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的介入治疗

    肝癌肝外动脉供血随着介入放射技术水平的提高,已被血管造影所证实,充分认识这些肝外动脉供血的特点,是实施介入治疗,提高临床肝癌动脉化学药物栓塞(TACE)的总体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对具有肝外动脉供血的89例肝癌患者血管造影表现和特点及其介入治疗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作者:唐德明;唐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CT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术介入治疗肝肾囊肿的再认识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介入治疗术对肝、肾囊肿的治疗方法及适应症、以提高治愈率.方法:经US或CT或MRI发现的158例188个肝、肾囊肿,在CT引导下穿刺经负压吸引后,放置引流管,注入无水酒精进行硬化治疗术,其中单发166例,多发22例.男72例,女86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58岁.经一次治疗35例,两次治疗80例,三次治疗22例.注入量10-62ml,留置时间10-15min.结果: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经CT或US随访评价,在经治疗的囊肿中,治愈率和有效率与随访的时间和治疗次数呈正比关系.经一次治疗的囊肿中,1月、6月、12月囊肿的消失率分别是41.3%、76.1%、82.6%,而经1-3次治疗的囊肿消失率分别是82.6%、92.5%、94.4%.结论:(1)CT引导下无水乙醇介人硬化术,治疗肝、肾囊肿的次数与囊肿的消失率呈正比.(2)肝肾的多发囊肿也适用硬化治疗术.(3)严格掌握适应症,按治疗原则进行,则会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宋世钰;王家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骨关节CT 3D重建的临床应用及方法优选

    外伤致骨关节损伤、骨病等在一般情况下,进行常规X线摄片,绝大部分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须可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单侧透明肺2例报告

    病例1男34岁.自述15年来几次胸透均见左肺透光度增强.1年来时有咳嗽,胸闷不适,近1个月胸痛咳嗽加重.查体:右肺呼吸音粗糙,左肺可闻及干湿罗音,胸廓对称,实验室检查:WBC11.09×10/L,其余正常.X线检查:胸廓对称,右下肺门血管影扩张,左侧肺野透光度增强,肺纹理明显稀疏变少,肺门影明显变小重叠在心影内,几乎不见,心影稍显左移,膈影正常.X线诊断:左侧透明肺.

    作者:马英杰;马质军;张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糖尿病病人的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的检查及治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介入检查下肢动脉栓塞情况及治疗.方法:总结20例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血造影治疗方法,其中髂总动脉狭窄或闭塞5例,溶注13例下肢动脉血栓塞,单侧胫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4例,5例合并冠状动脉闭塞或狭窄.结果:13例放置留管滴注尿激酶、肝素,1-4天后9例溶栓成功,4例有明显改善.胫动脉支架成形术4例,5例合并冠状动脉单支或多支闭塞,PTCA3例获得成功,1例未能开通,另1例因弥漫性病变改作其他治疗.通过有效治疗,改善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供血,了解栓塞部位,为需要截肢病人提供准确部位.结论:有糖尿病史病人应注意血糖血脂外,也常合并心脑血管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早期超声,介入检查及治疗能及早防止栓塞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微循环,防止坏疽、缺血性坏死.

    作者:邓福友;欧阳大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部分性脾栓塞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和处理办法.方法:26例各种原因引起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碎屑.术后注意生命体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脾CT或B超检查,并随访6月至一年.结果:术后6例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并发症包括胸水、腹水、顽固性呃逆、肝肾功能损害、门静脉血栓、左下肺炎、脾脓肿等.结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与栓塞面积及栓塞部位有直接关系;掌握脾栓塞术后的并发症及发生的原因,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谷家林;孙小平;周莉芹;李桂芳;李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32例小肝癌的螺旋CT和超声表现

    众所周知小肝癌的早期正确诊断是治疗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我们总结分析了32例经证实的小肝癌的螺旋CT和超声检查资料,以提高对小肝癌的认识.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张克克;丛振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脐带宫内断裂 1 例

    患者35岁.G2P1.因停经9+月,阵腹痛2+小时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宫高39cm,腹围107cm,胎心80-130次/分.内诊:宫颈消,宫口开大4cm,胎心监护CST(+).入院后因胎儿宫内窘迫即刻行剖宫产术.术中见血性羊水约600ml,以头位娩一男婴,Apgar评分6-9/1-15分钟.脐带绕颈1周很紧,脐带帆状附着,脐带自胎盘根处断裂,脐带长约45cm.术中出血约800ml.术后给予输血、血浆及对症处理.术后5天痊愈出院.新生儿一般情况好.

    作者:孙秀莲;邵明霞;宋慧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

    膝关节的关节囊松弛薄弱,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和肌肉.以内侧副韧带为重要,其次为外侧副韧带及前、后交叉韧带.

    作者:高国政;袁兴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诊断

    骨软骨瘤病是一种不常见的骨关节病,目前对其病因尚缺乏统一认识,有认为系外伤炎症迷走的胚胎组织或滑膜网状细胞异常化生所致,但多认为系滑膜的良性肿瘤.

    作者:崔慎栋;蔡金贵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诊断价值分析

    腹膜后脂肪肉瘤是原发于腹膜后间隙恶性肿瘤中常见的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居软组织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占人体全部软组织肉瘤的10-16%.我院近8年来经CT检查和手术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7例,作者就其CT征象及临床特点作一简要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管升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